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1. 引言1.1 网络语言的定义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特定语言规范,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
网络语言的定义和传统语言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由网络上的交流和互动产生的特定词汇、句式和语法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群体性。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网络科技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网络语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随意创造和使用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群体性,不同的网络社交群体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网络语言规范和使用习惯;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影响力,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流行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网络语言的特点1. 创新性:网络语言在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创新性。
网络语言创造了大量新词新语,丰富了汉语词汇库,为语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略字化:网络语言倾向于简洁、速记,因此常常采用缩略语、字母数字混用等方式。
这种略字化的特点使网络语言更加便捷、快捷。
3. 多样性: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广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都参与因此网络语言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
4. 借鉴性:网络语言会借鉴其他语言、方言、外语等内容,融合多种元素,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种借鉴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新奇和有趣。
5. 快速变化:网络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
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网络语言,以与潮流保持同步。
2. 正文2.1 网络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范围广泛而深远。
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
在网络上,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这种简化的语言形式也开始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影响了人们的口语表达习惯。
网络语言对现代语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的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语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的研究摘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而产生的一种新语体,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易于网友输入及理解的新语言。
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手机的大规模应用,网上聊天、论坛、博客不断增多,网络语言如洪水般涌入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并走下网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无疑会给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带来一定的冲击。
本文从当前网络语言的分类、构成方式、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双刃性”。
关键词:网络语言分类构成影响一、网络语言的大致分类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或是bbs上的常用词语,也就是“口头语”,如美眉、大虾、斑竹、菜鸟等。
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这些由敲起键盘来劈里啪啦的网上高手们用他们灵活的脑子制造出来的一连串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着实让不熟悉网络的人匪夷所思。
然而,这些新词语却是众多网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这一层次定义的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术层面的“因特网用语”或“网络术语”。
二、当前网络语言的主要构成方式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字母的缩写和借代。
如“GG、MM、DD、JJ”等汉语拼音头字母简写,即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是亲昵的称谓。
再如不愿意提及某人的大名或不便于直接说出来的东西,于是就采用“×××”代替。
2.文字的谐音和转义。
如:“斑竹”原来正确的词应该是版主,但是由于输入的时候选字困难,就成了斑竹;“楼上楼下”是BBS上常使用的词汇,用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
3.表情符号。
如“^o^”表示一头可爱的小猪,“→_→” 表示怀疑的眼神。
4.数字与谐音。
如886(拜拜了)、596(我走了)、“衣(一)见钟情”、“糖糖(堂堂)正正”、“默默无蚊(闻)”、“鸡(机)不可失”等。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和流行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冲击和影响两个方面探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
网络语言中的各种网络新词和流行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词汇资源,也通过缩略语、拼音、英文和数字的运用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交流中更加方便和高效。
“笑死我了”、“666”、“宝藏女孩”等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
网络语言中常常使用简化的语法结构,去除了一些冗杂的句子成分,使得语言更加简洁明了。
网络语言中还使用了很多缩略词和拼音词,这种语言形式更符合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快捷、简短的交流需求。
“心塞”、“已死”、“orz”等网络用语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用简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网络语言还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网络语境中,人们养成了使用表情符号、表情包和图像来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习惯。
这种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表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更加习惯于通过图像和符号来传达意义。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形态上,还涉及到文化、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等方面。
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参与网络社交,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同时也促进了地域间、年龄间和文化背景间的信息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各种文化元素的混合和碰撞。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交流习惯。
虽然网络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将在现代汉语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和了解,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语言变革和挑战。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语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出现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还影响了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本文将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并探讨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以其简洁、生动、新颖的特点,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同语言。
网络语言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新语,如“666”、“盐值”、“蜀黍”等,都成为了现代汉语的热词,为汉语的表达方式增添了新的元素。
在网络语言中,还出现了一些简洁、有趣的词语和短语,比如“躺平”、“日常”、“暖男”等,这些词语的出现使得现代汉语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有趣。
网络语言改变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在网络语言中,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更加简洁、直接、生动,这就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网络语言中的一些缩略语、词组、表情符号等,大大简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改变了语言的传统形式。
网络语言中大量使用网络用语、外来词汇、网络流行语等,这些词汇的大量涌现,也使得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方面。
网络语言的盲目追求新潮、时尚,导致了一些粗糙、低俗的网络用语的出现,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不仅损害了汉语的文化底蕴,也损害了汉语的语言形象。
网络语言中过多的缩略语、网络用语,也容易导致语言的表达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甚至引发误解。
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随意、情绪化,甚至带有侵略性,这也会对现代汉语的语言文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网络语言中大量的网络新词、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迅速传播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这些词汇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及鲜活的表达方式,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让汉语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语言以其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在语法、句式和语言逻辑方面给予了现代汉语新的启示。
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常常受到网络语言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也更加倾向于使用网上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更加多样化。
网络语言的兴起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新词和新语法,这些词汇和语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
网络语言中的不规范表达也容易对汉语的规范化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需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引导和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
网络语言的流行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网络语言的兴起使得现代汉语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有活力,也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还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句式和语言逻辑,改变了现代汉语的语境和规范化,甚至影响了社会文化层面。
对此,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保持审慎的态度,既要善于借鉴其新颖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也要注意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化和引导,保障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年轻人之间,网络语言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书面语言,成为他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的普及使人们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在网络上,人们不再像传统书面语言中那样注重文辞的堆砌和语言的正式性,而更注重实用性和简便性。
比如,网络上常用的缩写、拼音和表情符号等,它们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直接的信息。
这种实用性和快捷性不仅在网络语言中非常突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语言越来越趋向于简洁、实用,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特点,如“四个字母断句法”等,这些都表明了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其次,网络语言的流行也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网络语言的快捷和便利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相反,网络语言有着自己的准则和规则,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
比如,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常见的“O”或“0”代替汉字的“哦”,这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和对语法结构的理解。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就像是现代汉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后者的补充和延伸。
其三,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人们对特定群体的认同感更加强烈。
在网络上,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语言,是否符合自己所在的特定群体的语言特点。
比如,年轻人之间使用的网络语言,表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年龄差异,可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文化认同,这在传统书面语言中是难以体现的。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沟通方式,甚至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塑造作用。
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网络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如何平衡网络语言的便捷性与正式性,成为现代汉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与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与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一、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
1. 语调短促快速
在网络语言中,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快速,语言的语速也会变得很快,这会导致语调比较短促,快速咬字。
语音上的变化表现为:语调快速上升、急促下降,同时还伴有一些口音特点。
2. 普及口语化发音
网络语言的流行也使得普及口语化的发音成为一种趋势,故有些音在网络语言发音中比正宗汉语发音更为泛用,例如“将”变成“漏”,“吃饭”变成“车饭”。
3. 造新音
网络语言的创新力很强,常常有造新音的现象。
例如:“空气好清新”可以变成“花儿好香啊”,“不约而同”可以变成“不搭理我”。
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不仅在互联网上有所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现代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影响优良的语言风范
2. 影响口语的准确性
因为网络语言的流行,普及口语化的发音在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口语精准度下降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进行反思和改正,将影响口语的准确性。
3. 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
网络语言在普及的同时,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在网络流传中也逐渐消失或者被忽略。
例如传统词汇,吟诵经典文学,文艺作品等等,历史文化价值被抹杀。
三、结论。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与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与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一、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的大量语音变异现象,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规范性和纯正性。
它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音习得。
由于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青少年和学生的语音习得。
他们在网络上接触到的错误发音习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还会对他们的语言习得产生负面的影响。
它加剧了社会口语表达的混乱。
由于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现代汉语的口语表达变得越来越混乱,人们在表达时往往无法统一发音准则,导致了沟通效果的下降。
它使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化面临挑战。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直接冲击了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发展,使得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化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应该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网络上的语音发音准则化。
应该加强对学生和青少年的语音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发音习惯。
应该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禁止在网络上传播错误的语音发音。
应该注重社会语言环境的塑造,提倡正确的语音表达准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维护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正常发展。
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对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和语言习得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保护现代汉语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规范化,使得我们的语言环境更加纯净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摘要:网络语言,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
它脱胎于现代汉语,既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又给现代汉语带来了影响和冲击,但并非全是负面的影响,它同时也给现代汉语汉字带来符号化的改革。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冲击
1语音方面
网络语言对语音的影响应该说是比较小的。
由于在网络虚拟社区里人与人的交流必须经过人和计算机的对话,而大多数网民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为了快捷输入和节省费用,往往不能顾及词语的准确性,大都用同音词代替原词,如“大侠”打成“大虾”、“版主”打成“斑竹”、“邮箱”打成“幽香”、“信箱”打成“馨香”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或好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方言读音或随意缩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后面的写法是错误的,可是错误却被延续下来,正确的写法反而很少被网民们使用了。
不过,有些网络新词是某些网民为了好玩或者彰显个性而创造的。
比如,Pn(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一种)被称作“屁兔”、WIN98(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种)被称作“瘟酒吧”等等。
这些利用谐音创造出的新词,在网络语言中占有极大的市场。
2语法方面
网络语言由于受网民“自我”意识和追求新异思想的影响,在语法上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1)语法使用的不规范。
如“??的说”、“我走先”、“我下午看书在图书馆”等不合语法的句子。
这些可能是受到广东话“你行先”,英语中“I have read my hooks in the library this aftermoon”这样一些句子的影响。
(2)语法结构上的创新。
如“他很阳光”、“非常男女”、“真是286”、“难过得死掉了”等都是在词法上的随意组合和任意搭配。
(3)句式上出现新的特点。
短句多,长句少,超过10个词以上的句子都不多见:单句多,复句少。
(4)标点符号被赋予新的意义。
如“??(无言)”、“!?”(由信而疑)等等。
3词汇方面
词汇是现代汉语构成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对汉语最明显的影响也表现在词汇方面。
主要为:(1)新词的大量涌现。
有些词语甚至已被人们接受并用于日常交际,如网民、网虫、黑客等。
这些词语经过人们的不断使用和时间的考验,已得到普遍认可,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另外,有很多网络新词,是否可以被人们接受,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如大虾(网络高手)、美眉(漂亮妹妹)、东东(东西)等。
(2)借词大量增加。
如伊妹儿(E-mail)、猫(modem)等。
这些词的音义大都是从外语中借来的,其中多数都有中译词。
但网民们喜欢这样用,甚至用一两个字母来代替,如用“E”代替Email等等。
(3)用字母或数字来代替汉语词语。
如MM(妹妹)、JJ(姐姐)、GG(哥哥)等,这些词在网络中使用非常普遍。
(4)符号语言的出现。
网民们利用计算机键盘上有限的资源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情绪,如O(n_n)O表示喜悦和微笑;(+_+)等表示伤心和忧愁等。
(5)传统词语被赋予新的会义。
如姨妹儿(电子邮箱);灌水(随意写、空洞无物)、造砖(认真写)等。
许多已有词语被反其意而用之。
如天才(天生蠢才)、神童(神经病儿童)、偶像(呕吐的对象)。
还有一些词被赋予讽刺控苦的意味,如孔雀(自作多情)、恐龙(丑女)、青蛙(丑男)。
随着网络的流行和普及,网民的队伍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它将不可避免地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持片面反对态度是不对的,因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并不只是负面的。
二、网络语言会带来汉字符号化革命
1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问题,还是文字问题
面对纷繁的网络语言现象,人们一直把它当成单纯的语言问题在研究,评价其优劣、探讨是否应该规范和如何规范。
两大阵营阵势浩大,但纷争中总带有情感式的叙说和举例性质的陈述,整个研究似乎陷入了僵局,难有突破。
殊不知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问题,还是文字问题。
网络语言属于语言的范畴,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
语言学家把语言定义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音”是语言的能指——外在形式声音,“义”是语言的所指——实质内涵意义。
因网络语言使用领域的局限性,其语言符号的能指产生了变异,物质载体从听觉的声音转变成了可视性的书写符号。
因书写符号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读法,声音的要素在网络语言中也得以保留。
所以网络语言本质上是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也兼具声音的特性。
2、网络语言将带动汉字走上符号化、拼音化的道路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和工具,其自身有着不断趋简的要求,驱使文字不断向符号体系变革。
除汉字外,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均从表意文字彻底地改革为拼音文字,用拼音字母符号记录语言,使文字纯粹符号化,且兼具表音的功能。
而汉字在改革的过程中显得过于“中庸”,兼具表意和表音的功能,削弱了其符号性。
虽然单位形态所负载的信息量越大越好,但时至今日,汉字已遭遇瓶颈,汉字字形的简化及语音、语义系统的变化,致使汉字形体与所记录语言在音和义的联系上已经非常松弛。
再加上汉字书写繁难带来的种种不便,使汉字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无奈的是,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既无法策划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
也找不到超强力量引导汉字体系走上符号文字的道路。
网络语言打破了传统汉字的意音体系,并以其特有的领域优势和飞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无意中为汉字符号化改革找到了可能。
上文已对网络语言的类型进行一番分析,其中表意数字、字母词、情意符号三类采用的均是标准符号,属于符号文字。
针对“汉字新词”这一现象,
应区别对待:谐音词部分,虽依然使用汉字,但汉字已完全不具备表意功能,只是一种声音记号,属符号文字;童语词和比喻词部分表意功能十分有限,表意的同时兼具了符号的指代作用,可看成是符号化的中间阶段。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随着网络不断全民化,网络语言会带来汉字符号化革命。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语言将不断被丰富和更新。
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言进入公众生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简单盲目地以对错而论,应当对它报以宽容态度。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并予以适度的规范,分清楚网络语言中健康与不健康的成分,加强正面引导,使网民尽量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