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英文对于白话文的影响

浅谈英文对于白话文的影响

浅谈英文对于白话文的影响雷博文说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的语文老师讲古文的时候,常常用n作a来表示名词作形容词,当时也只是略觉方便,却不曾料想今日会谈谈和此事有关的发现。

就我而言,算起来看过的英语语法书不下5本,《各个击破》,《语法大全》,不在话下。

但学了多年的语文,也未看过语文的语法书。

上纠正病句的习题课,常常是用英语里面的主语,宾语,谓语,定语以及各种语法规则来解释,反而略觉轻松。

上学期英语书本里出现no way一短语,中文译作“没门”,一看到不禁连连拍手叫好,没想到竟能翻译得如此恰当。

想着之前也在英语小说里面看过类似的词语和短语fresh hand,可译作大家熟悉的“新手”,high-end可译作高端。

类似的词语不胜列举。

私以为这些词语应该都是由英文翻译而来,却非常普遍的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于是对此产生浓厚兴趣,也多次和朋友谈道。

在网上看到一位仁兄纠结于“温暖”二字。

大多数人应该潜意识里面抱有这样一种观点:中文英文都是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其相关联都是很少的,不约而同的有同一种用词方式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然而“温暖”和“warm”都不仅有暖和的意思,都还包含温馨,幸福之感,这种引申含义相同的巧合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搜集了很多古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隋唐演义、说岳全传、镜花缘、五色石、金瓶梅、封神演义、醒世姻缘传、三言两拍。

对这些词进行检测。

把这些古书全放在Microsoft Word 里,在“查找”里搜索,发现“温暖”在古时汉语里只有客观世界的“温暖”,而没有主观世界的“温暖”。

这样的话,基本可以判断是“温暖的用法是在近代以来经西方文化传过来的。

其实究其影响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1.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白话文运动。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

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悄悄入侵”》咱都知道,英语和现代汉语这俩语言在当今世界那可是常常“碰面”,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啊,就像一阵特别的风,悄悄地改变着一些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那场面可热闹了。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都在那儿交流互动。

我正和一个外国朋友聊天呢,旁边有个中国小伙伴也加入进来。

他说了句:“我觉得这个活动很cool。

”我一听就乐了,这“cool”是英语单词,直接就这么用在汉语句子里了,而且还挺自然。

这就是英语对汉语语法影响的一个小例子。

在以前,可能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棒”,现在就直接把英语里表示“很棒”的“cool”拿过来用,就像给汉语句子里加了个洋调料,味道还挺特别。

再看看现在的一些广告语,“让你的肌肤更smooth”,这里把“smooth”这个英语形容词直接用在汉语的结构里,用来修饰“肌肤”,按照传统汉语语法,可能会说“让你的肌肤更加光滑”,但现在这种中英混搭的表达越来越常见。

就好像英语单词在汉语里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和汉语的字词们一起“共事”了。

还有啊,在一些网络文章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句子:“他是个很fashion 的人。

”“fashion”本来是英语里的名词,在这儿却像个形容词一样,用来形容人很时尚。

这要是搁以前,得说“他是个很时尚的人”,可现在这么一用,感觉多了点时髦劲儿,好像在说:“看,我和国际接轨了呢。

”从这些现象能看出,英语在词汇使用上对现代汉语语法产生了不少影响。

它让汉语的词汇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表达也更加灵活。

不过有时候也会让人有点小纠结,比如一些老人可能就不太习惯这种中英混搭的句子,觉得有点怪。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就像是一种新的潮流,就像穿衣服搭配一样,把英语单词这个“时尚单品”穿在汉语句子的“身上”,让整个句子看起来更有个性。

不管怎么说,英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这种影响还在继续,就像一场语言的小融合派对,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汉语和英语在不断地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我们也在适应着这种变化,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多有趣的语言现象出现呢,到时候我们的汉语又会变成什么新模样,还真是让人期待呀!。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英语对汉语日常用语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英语对汉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人们用音译的方式,意译的方式或照抄不译的方式来使用它们,我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对西方科技文化的译介,到19世纪末兴起对西方文学、社会科学著作的译介,使大量英语词汇进入汉语,比如化学元素名称,还有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真理、民主、知识、政府,以及阿司匹林、凡士林、X光、氨基酸、卡路里、比基尼等,几乎充斥着各个领域,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思维。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求新求变的计算机领域、在广告用语和青年用语以及经济方面所使用的英语的数量多于其他领域,对汉语造成的影响也最大。

1.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每天都会涌现出大量新词,许多英语词汇在汉语中只能通过描述的方法才能传递同样的信息。

所以,人们干脆把此类词“进口”过来,直接使用,比如因特网(internet)、在线(online)、网络(network)、伊妹儿或电子邮件(e mail)、网络用户(user)、主页(homepage)、网页(webside)、链接(link)、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 拷贝,复制(copy)等。

2.广告领域在很多产品的广告用语中,英语占很大份量,因为这样使广告显得更富科学性、更时尚,从而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现在多数知名品的产品名称及广告词设计中,经常可以发现大量的外来语,如“anything is possible (李宁广告)keep moving(安踏广告)等,以及品牌名称Audi、MOTO、NOKIA、Sony、Boss、YSL等。

也有人对广告中大量使用英语的现象提出批评,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顾客的理解能力,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技术及经济实力,国人即使不明白,广告中英语单词的意思,也可猜出这些广告是公司的口号,并且意味着上乘的品质。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语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出现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还影响了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本文将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并探讨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以其简洁、生动、新颖的特点,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同语言。

网络语言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新语,如“666”、“盐值”、“蜀黍”等,都成为了现代汉语的热词,为汉语的表达方式增添了新的元素。

在网络语言中,还出现了一些简洁、有趣的词语和短语,比如“躺平”、“日常”、“暖男”等,这些词语的出现使得现代汉语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有趣。

网络语言改变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在网络语言中,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更加简洁、直接、生动,这就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

网络语言中的一些缩略语、词组、表情符号等,大大简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改变了语言的传统形式。

网络语言中大量使用网络用语、外来词汇、网络流行语等,这些词汇的大量涌现,也使得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体特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方面。

网络语言的盲目追求新潮、时尚,导致了一些粗糙、低俗的网络用语的出现,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不仅损害了汉语的文化底蕴,也损害了汉语的语言形象。

网络语言中过多的缩略语、网络用语,也容易导致语言的表达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甚至引发误解。

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随意、情绪化,甚至带有侵略性,这也会对现代汉语的语言文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年轻人之间,网络语言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书面语言,成为他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的普及使人们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在网络上,人们不再像传统书面语言中那样注重文辞的堆砌和语言的正式性,而更注重实用性和简便性。

比如,网络上常用的缩写、拼音和表情符号等,它们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直接的信息。

这种实用性和快捷性不仅在网络语言中非常突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语言越来越趋向于简洁、实用,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特点,如“四个字母断句法”等,这些都表明了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其次,网络语言的流行也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网络语言的快捷和便利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相反,网络语言有着自己的准则和规则,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

比如,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常见的“O”或“0”代替汉字的“哦”,这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和对语法结构的理解。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就像是现代汉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后者的补充和延伸。

其三,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人们对特定群体的认同感更加强烈。

在网络上,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语言,是否符合自己所在的特定群体的语言特点。

比如,年轻人之间使用的网络语言,表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年龄差异,可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文化认同,这在传统书面语言中是难以体现的。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沟通方式,甚至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塑造作用。

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网络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如何平衡网络语言的便捷性与正式性,成为现代汉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作者:何赟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2期何赟内容摘要:随着汉英两种语言接触,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借词。

本文从英语借词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受到的一些影响,包括语素与语素新的结合、产生新的词缀、改变英语借词原本的意义、词具有拉丁字母化以及一些新的表达方式等。

关键词:英语借词现代汉语语法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更加密切,而语言接触亦越加频繁。

大量外来词汇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英语借词进入汉语,汉语中新词的产生、尤其是英语外来词汇的出现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语法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英语借词与现代汉语语法借词,也叫“外来词”,是指音义借自于外语的词。

英语借词,即指音义都借自英语的词。

“借词”这一术语出现使用于50年代,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它的称呼也不同。

吕叔湘称“外来词”,罗常培称“借词”。

孙长叙称“外来语词”,周祖谟称“外来词”或“借词”。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

汉语是孤立语,英语则是屈折语,二者在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方面即就有巨大的区别。

现代汉语语法单位由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五个方面构成,语法手段不像英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

汉语语素的顺序不同、虚词不同,那么他所表达的意思也会不同。

随着中英两种语言的接触,现代汉语语言的语法也受到英语的一定影响。

就像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拉丁语的影响一样,例如英语某些词汇就来源于拉丁语。

例如:March三月Mars(罗马神话中的战神)。

现代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借词,当然英语中也有来自汉语的词,例如:tofu(豆腐)。

因此,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接触的过程中,都会在对方的语言里留下自己或多或少的痕迹。

二、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1.语素与语素新的结合。

由于受到英语借词的影响,原本两个本不能结合的语素结合到了一起,并由此衍生出新的词汇。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1.语言表达的简化网络语言以简洁、直接的表达著称,许多词汇经过简化后成为网络用语的标志性词汇。

比如“吃饭”简化成“吃”,“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等等。

这种简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了人们的书面语表达习惯,使得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方式逐渐朝向简洁、直接的方向发展。

2.语言地域性的模糊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语言的地域性逐渐模糊,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网络上使用同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交流时难以确定对方的地域特点。

这种现象对于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语言发展的快速性网络语言的流行速度极快,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快节奏。

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可以用更加简洁、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网络语言中的一些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语言交流的便捷性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人们在语言交流上更加便捷和快速,网络上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快地传递信息和情感,提高了人们的语言交流效率。

这种便捷性对于现代汉语的交流方式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语言文化的融合网络语言的传播使得汉语与其他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一些外来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种文化融合对于汉语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加强语言规范教育针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语言规范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书面语和口语的正规表达方式的重视,使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能够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倡导正确的网络语言使用方式3.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使得汉语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摘要: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深远的传承和发展,汉语言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语言体系。

在汉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但是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面对当今网络语言的侵蚀,中国语言文学必将面临重大的危机和挑战。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语言文学的转型与改革日益紧迫。

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广泛应用,带动了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

为了避免网络语言的非常规状态影响中国语言文学体系的正常发展,我们首先必须理性看待网络语言的状态;然后更是需要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网络语言规范化发展;最后,要加强教育引导,扬长避短,科学运用。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网络语言也随之增多,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中国汉语作为母语,还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发展,更好地应对网络语言的冲击,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语言文学进行优化和适当调整,逐步走向国际化和产业化。

还要保持对文学的热情,提高文学修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因此,加强对网络语言在新时期中国语言文学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语言的兴起和含义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学会广泛应用网络的技术。

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人们通过网络环境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也可以用于购物、交流和游戏。

人类文明进入了无纸时代,手机和PC 端的各种应用随之普及。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界的人们进行交流。

顾名思义,网络语言是一种诞生于网络环境中并积极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的构成要素与传统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汉语语法在很多情况下不适合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中使用的语素或其他特定构成要素同样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可以通过网络用户的语言去进行应用的思维和习惯来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语言学家萨丕尔)姓名:万玉梅学号:080114316 院系:文学院摘要:语言本身就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语言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而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在,却因为网络语言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种状况下,英语就不可避免的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产生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新浪网2000年8月29日有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是很典型的网络语言,部分记录如下:“7456(气死我了)!大虾(网络高手)、菜鸟(初学上网技术不熟练的人)一块儿到偶(我)的烘焙鸡(home page,主页)上乱灌水(发表没有意义的文章),这些水桶(经常灌水的人)真是BT(变态)!BS(鄙视) u(you,你们)!哥们儿用不着PMP(拍马屁),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94(就是)酱紫(这样子),待会儿再打铁(发帖)。

:p(吐舌头的鬼脸)呵呵!”从这个例子看来,如果一个不懂网络语言的人来看这段文字是很难看懂的,但是这种简短的表达方式很适合网民交流,没有语法限制,可以任意表达,也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交流方法,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

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一、网络语言的概况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名民的大量增多,网络语言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日渐成为网民在网络交流上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1.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际时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它是夹杂了数字代码、英语字母、谐音假借文字和电脑键盘上符号写成的特殊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

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根据词汇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

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

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即网友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有它独特的风格的习惯用语,是由网民创造并在网上使用的语言。

前两种一旦被广泛运用,便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的稳定性;而第三种语言由于其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和口语化的表达词语和符号,尽管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的生成速度很快,传播效率很快,应用面越来越广,而且不稳定,已经对网络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研究的必要。

所以本文只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言来谈(以下所指的网络语言均指狭义的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的分类由于网友之间的交流都必须要通过键盘来完成,所以简洁、快速、易懂就成了首要前提,网民也因此创造了这种特殊的语言,而且其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一下几类:(一)数字型(二)翻译型(三)字母型(四)符号型数字型:就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谐音。

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 、8147(不要生气)。

符号型:就是用键盘上的符号随意组合来表达一些具有表情意味和形象色彩的图像。

如^@^表示小猪,:-O表示惊讶,:-X表示守口如瓶,:-D表示大笑, 8-)表示戴眼镜,:&表示结巴,:/I表示禁止吸烟等等。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2]称之为“脸谱符号”,使人联想到了戏曲当中的脸谱,应该说是比“图形符号”更为贴切的,它一般是用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

而翻译型和字字母型就相对复杂,这也正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重点。

翻译型可以分为:<1>汉语译英就是从汉语意思转过去的,指将英语词当成汉语词使用。

如汉语表达谦虚的时候会说“哪里哪里”,网民之间就会直接说“where where”,还有是一个北京的流行语叫“晕菜”,网民之间会说“faint”(昏厥),“小事一桩”会说是“小case”<2>英语汉说就是指有意义的音译词,即将无意义的英语读音写作有意义的汉语词,并按这种汉字来说。

比如E-mail(电子邮件)写作“伊妹儿”,home page(主页)写作“烘焙鸡”,modem(调制解调器)写作“猫”,download(下载)写作“荡”等。

字母型可以分为:<1>汉语拼音的缩略即将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美眉(妹妹)缩略为MM 、变态缩略为BT, 还有宝贝缩写为BB。

<2>英语的缩略这里的缩写不仅包括一些专有名词的缩写,也包括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或词素。

如I see 缩写为IC、boyfriend 缩写为BF 、bulletin board system缩写为BBS、还有PK和VS。

由网络语言的分类也可以看出英语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大。

3.网络语言的特点<1>简洁性这是网络语言的首要特点。

由于网民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键盘的输入来完成,所以简洁就成了首要的目的,交流的两人不需要语言有多规范,所以要求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输入简便,浏览迅速。

如:F2F(face to face,面对面)、“瘟酒吧(windows 98)”、“瘟酒舞(windows 95)”。

<2>创新性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

网民在交流时语言灵活、富于变化,他们利用谐音,或通过修辞抑或通假创造新词。

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如;“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

<3>形象性在网络交际中,网民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了幽默风趣而且形象生动的图形和表情符号,来模拟现实交际。

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

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

如“ing”是英文中一个现在分词,就很形象的用在网络语言中表示正在进行中的事情。

<4>诙谐性由于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更富活力,网民苦心构思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更为轻松幽默的交流氛围。

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也迎合了现代人想要在紧张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之外想要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网民能在网络交流时更加畅所欲言。

其实,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都是互相存在,相互包含,一个网络新词就可以体现所有的这些特点。

二、语言间的影响由于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所以也难免会产生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蒸蒸日上,科学文化兴旺发达,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影响也更为明显,但网络语言中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这些上面,还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借用,替换和融合。

借用:即借词,包括音译和意译两种。

<一>音译:即用汉字按借词原来的读音写成一般按不能汉字组合解释的新词,也称转写。

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坦克(tank)、雷达(rader)、逻辑(logic)。

还有一类转写是在借词后加上一个“指类名词”,表明它的属性。

例如beer转写(按原文读音)为“啤”,但因为只用一个汉字又不能“望文生义”,因而加上一个“指类名词”——酒——形成借词“啤酒”,让人们知道“啤”不是桌子,椅子,而是一种有酒精成分的软饮料。

此类结构还有卡车(car + 车)、卡片(card + 片)、高尔夫球(golf + 球)等。

<二>意译:即把原词的组成部分都按语义写成汉字,然后照汉语构词法把它结合成新词。

如foot(足)ball(球)、cock(鸡)tail(尾)party(酒会)、steam (汽)ship(船)。

<三>半音半译:将原文的一部分按读音转写,另一部分却不按读音而按语义翻译写成汉字。

如冰淇淋(冰激淋)即英语ice-cream,头一个汉字“冰”,是从ice 意译来的,不是音译;而第二、三个汉字则是按音转写(音译)而成。

融合:语言相互影响程度最深的就是语言的融合,也有的称为“语言同化”。

它是随着不同民族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中语言现象。

三、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从以上网络语言的分类可以看出现代网络语言中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觑。

词汇上,它五彩缤纷的英译和意译词丰富了现代汉语的网络词汇语言,给现代汉语网络语言注入新鲜的血液,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从网络中走下来,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交流用语。

如黑客(Hacker)、幽默(humor)、克隆(cone)、浪漫(romantic)。

语法上,出现了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使汉语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

由于网络语言多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且很多都是英汉混合表达,所以表达中就有许多句子没有遵循汉语语法的表达方式,它超越常规的语法,表达的各个成分要素之间是彼此之间不相干,但它不影响网民之间的沟通。

又由于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汉语网络语言出现了与常规现代汉语不符的语序,如:不要忘了伊妹儿我!(Do not forget to e-mail me!);就是按照英语的语序来表达的。

语义上,它使汉语的表达更为简洁。

网络语言注重简洁,所以有很多的表达都是简写,特别是用英文交流的时候,这样给网民交流带来了便利,而且使网络语言具有诙谐性,语义表达更为幽默。

如:“败”就用英文单词“BUY”(买)来代替;还有“Q”(cute “可爱”的意思)代表“可爱”,例句:约翰长的好Q 哦,象个芭比娃娃。

就像是硬币有两面一样,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让人产生担忧。

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计算机最初所依托的机器语言就是英语,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英语在网络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如今,网络上,英文字母漫天飞舞;而且,近几年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英语热”的浪潮,不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少不了对英语的要求,使得英语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地位更为稳固,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目前,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大广大的中小学生中间,而且前景令人堪忧。

据报道:有一名中学生在作文之中写到:“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培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这种不规范的写法在中学生中间非常普遍,这些“新词新语”也给语言工作者和教育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对于这些还没有是非判断标准的学生,汉语的语言规范又该何去何从也引人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