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99057B1

建议课时数:54

适用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密切相关。《有机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应用及其合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深入浅出,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获得从事药品经营与管理各个岗位工作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一直体现着“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精神。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淡化学科意识强化专业意识,强调“必须、够用”原则。紧紧依附专业,提炼、收集本学科的知识点、能力点,以它们为主线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加强与后续课程的横向联系,内容的选取上着眼于专业需求,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服务于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例如,《有机化学》设置有与药物化学关系密切的杂环化合物、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等;在实验技能训练中,遵循“加强基本训练、体现职业特色、建立环保意识”的原则,以药学研究中所需的有机化学基本技术为主线,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回流、蒸馏、

分馏等实验操作练习均为培养学生后期对药物提取、分析的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依据我院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门课程总学时设为54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14学时。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主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命名。

(2)掌握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典型性质,熟悉典型有机反应类型和实例。

(3)掌握简单的有机化学结构理论,能通过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分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4)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熟悉有机化合物的构型、构象等立体化学基本知识。(5)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6)了解与医药有关的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7)能够运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对有关化学问题具有进行分析与评价能力。

(8)能够运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分析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的理论和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

(1)学会有机化学实训常用仪器的使用,掌握有机化学实训的基本操作技能。

(2)学会蒸馏、回流、分离、萃取等有机化学基本单元操作。

(3)掌握各类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方式。

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绿色化学理念。

(2)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 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内容选取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体系,递进式培养 ● 《有机化学》课程共72学时

理 论 教 学 学时为40 占74.1%

基 地 实 训 学时为14 占25.9%

(二)教学任务安排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课程的设计思想。作为职业基础课的《有机化学》在“工学结合”办学思想的指引下,课程建设要遵循着“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指导思想。

3. 教学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不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完整,简化理论知识的阐释或推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例释理”,尽量以药学中的常见化合物或化学现象为实例,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应该考虑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听取“下家”意见,根据专

业特点用“活模块”形式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教材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促进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又能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满足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根据有机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专业课打下基础,提升职业素养。

1.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实际课时和教学内容讲解要求有所不同,可以适当增加和删减。

2.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反应,淡化过深的反应机理。

3.充分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模型、图表、教学资源库,尤其要在课件中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立体结构模型,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4.设计课程内容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难点教学单元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

6.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中要考虑相关知识向专业课的延伸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实验过程进一步化解教学难点。

7.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绿色化学理念,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评价的原则,突出能力评价优先,重视过程评价,采取多种方式评价,课程评价含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发展学生心智。

3.根据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年学分制实施细则,结合课程特点,考核包括实践和理论两部分:理论考核占70%。,实践考核占30%。

理论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考虑课堂表现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模块阶段测试等;期末成绩以笔试进行。

实践考核成绩也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虑每一个实训技能操作情况、学习态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综合考评;期末成绩占50%,考核主要采取抽签定题目的方式单独考核,含口头回答及操作两部分。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注重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亨,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不断完善有机化学实验室建设,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学生实验实训的功能,满足“做中学”所需要,奠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