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和保护环境的调查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实践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废电池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调研背景。
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垃圾,含有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调研小组成员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废电池回收站和处理厂,了解了废电池的回收流程和处理方法。
2. 问卷调查,调研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份关于废电池回收利用的问卷,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
1. 废电池回收利用率较低,调研发现,大部分人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意识较低,很多废电池被随意丢弃在垃圾桶或环境中。
2. 废电池处理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废电池处理厂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泄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四、建议和解决方案。
1. 提高废电池回收利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回收利用的意识,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废电池回收行动。
2. 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建立健全的废电池回收体系,加强废电池回收站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废电池的回收利用率。
3. 安全处理废电池,加强废电池处理厂的安全管理和监管,确保废电池的安全处理,避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结论。
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废电池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和方向。
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保护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调查和了解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并探讨了废电池回收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促进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
一、调查背景。
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废弃物,包括干电池、充电电池等。
废电池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然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并不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调查内容。
1. 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我们调查了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发现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情况。
我们实地走访了一些废品回收站和废电池回收点,了解到废电池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回收率低、处理方式不规范、缺乏专业处理设备等。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四、建议和展望。
1. 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倡导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
2. 政府应加大对废电池回收处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3. 积极推广废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回收率和处理效率。
结论: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共同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在当今社会,电池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手表、玩具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废旧电池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废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未经处理就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且,这些有毒物质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妥善处理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至关重要。
接着,我们前往当地的废品回收站进行实地调研。
在回收站,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废旧电池被分类、堆放和包装,准备送往专业的废旧电池处理厂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通过和回收站的工作人员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包装和运输的流程,以及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和回收利用途径。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废旧电池回收活动。
我们在社区和学校广泛宣传,号召大家主动清理家中的废旧电池,并将其送至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处理。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电池,并将其送至专业的处理厂进行处理和回收。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推动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通过这次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也了解到了废旧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式。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希望能够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行列中,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小学生家庭废电池调查报告

小学生家庭废电池调查报告标题:小学生家庭废电池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家庭中废旧电池的处理情况,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共计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1. 家庭中废旧电池的产生情况:a. 88%的家庭每年会产生废旧电池,占比较高。
b. 6%的家庭不确定是否产生废旧电池。
c. 6%的家庭对废旧电池的产生情况表示不清楚。
2. 家庭中处理废旧电池的方式:a. 42%的家庭选择将废旧电池丢入垃圾桶中。
b. 32%的家庭选择送到指定的回收站进行处理。
c. 16%的家庭会将废旧电池送给回收单位。
d. 10%的家庭会将废旧电池放置于家中,没有特定的处理方式。
3. 家庭中了解废旧电池处理方法的途径:a. 48%的家庭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了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b. 28%的家庭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宣传了解了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c. 24%的家庭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不够了解。
四、调查结论1. 大部分小学生的家庭每年都会产生废旧电池,表明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2. 研究发现,小部分家庭并不了解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需要加强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
3. 废旧电池处理方式绝大多数是将其丢入垃圾桶中,这种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4. 应提倡家庭将废旧电池送到指定回收站或回收单位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五、建议和意见1. 政府加大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家庭废旧电池回收的意识。
2. 学校和社区应开展相关活动,教育小学生及其家长正确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
3. 家庭应主动了解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在垃圾分类意识培养中加强对废旧电池的管理。
六、参考资料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宣传材料整理而成。
以上为小学生家庭废电池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对解决废旧电池处理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废电池的调查报告

废电池的调查报告废电池的调查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电器设备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电池的使用。
电池是如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废电池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
对于问卷调查,我们在社区、商场等地点发放了200份问卷,并收回了150份有效问卷。
对于实地走访,我们选择了一些家电维修点进行了实地访问。
调查结果废电池的现状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废电池处理是一个环保难题,大部分人对废电池的处理不够重视。
很多人将废电池随意丢弃在垃圾堆中或卖给小摊贩,部分人将废电池填埋在地下,众所周知,电池中含有易挥发的有毒物质,这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质量与健康。
同时,废旧电池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严重的污染会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废电池的处理方式目前,废电池的处理方式存在大量问题。
首先,公众存在对废电池清理的误解,将其当成一般垃圾一起处理,从而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一些家电维修店选择将废电池卖给小摊贩或者废品回收站,这样会影响到废电池的二次利用。
最后,一些传统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方式极为落后,环保意识淡薄,导致了资源散失和环境的污染。
废电池回收利用目前,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仅仅占废电池处理的一小部分,公众意识普遍较弱,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于废电池二次利用的了解不够全面。
废电池回收利用可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废电池回收利用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
调查结论废电池处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层面主动投入,积极争取,主动解决。
对于个人来说,应该从环保教育、环保公众宣传等方面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进行社会实践,探讨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加强废电池的安全处理和回收渠道的建设。
一、调研背景。
废电池是目前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电池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废电池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实践活动。
1. 废电池回收站的建设,我们在社区内设立了废电池回收站,鼓励居民将废旧电池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中,并定期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2. 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开展了废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废电池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
三、调研结果。
1. 废电池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意义,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认识到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建议加强废电池的安全处理和回收渠道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废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综上所述,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废电池的安全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废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
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由于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调查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废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废电池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二、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会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对植被和生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另外,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三、废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方面,废电池回收渠道不畅,大部分废电池被随意丢弃或填埋,无法得到有效回收。
另一方面,废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导致回收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四、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废电池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强废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视和认识;二是建立健全的废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回收渠道,提高回收利用的效率;三是加大对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回收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保障环境保护的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废电池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以及废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
只有加强废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的回收利用体系,加大对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才能有效解决废电池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废电池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研和总结。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发现废电池的处理方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通过开展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了社会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调研背景。
废电池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废弃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废电池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随意丢弃、填埋、焚烧等,这些处理方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为了解决废电池处理问题,我们开展了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
1. 实地走访,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中心,了解了废电池的处理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发现,废电池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废电池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废电池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向社会各界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对废电池的处理方式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3. 宣传活动,为了提高社会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我们开展了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废电池回收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等。
三、实践成果。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提高了社会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促进了废电池的回收利用率的提高。
2. 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促进了废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论:通过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提高了社会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宣传,废电池处理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电池和食品污染的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不多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必不可少的东西。
电池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近期,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现整理如下:一、废电池的危害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1999年已达到150亿节。
我国约有3.66亿个家庭每年大约需要电池近44亿节。
,而且多数在国内消耗。
与世界不少国家相比,我国废电池回收率极低。
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分为锰、汞、锌、铬等重金属。
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二、废电池的回收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废电池中每回收1000克金属,其中就有82克汞、88克镉,可以说,回收处置废电池不仅处理了污染源,而且也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国外发达国家对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极为重视。
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废电池中95%的物质均可以回收,尤其是重金属回收价值很高。
如国外再生铅业发展迅速,现有铅生产量的55%均来自于再生铅。
而再生铅业中,废铅蓄电池的再生处理占据了很大比例。
100千克废铅蓄电池可以回收50-60千克铅。
对于含镉废电池的再生处理,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处理100千克含镉废电池可回收20千克左右的金属镉对于含汞电池则主要采用环境无害化处理手段防止其污染环境。
据悉,联合国环境署正在全世界推广“生活周期经济”的新概念。
它是将一个商品“从摇篮到坟墓”分为多个阶段,即:原料获得、制造工艺、运输、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利用、最后处置等,在每个阶段,都必须加强环境管理。
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生产厂家在制定生产计划、开发新产品和回收废弃产品时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丢弃商品时也不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我国目前在废电池的环境管理方面相当薄弱。
按照巴塞尔公约中关于危险废物的控制规定,许多种类的废电池如铅酸电池、含汞电池、镉镍电池等属于危险废物,应该按照危险废物来管理,但是目前在我国,对于任何种类的废电池都没有按照危险废物来管理,而是当作普通垃圾来对待。
此外,对于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处置,国家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法规。
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未作任何规定。
最近有人提出废电池回收程序:1.放置(BCB)费电池回收桶2.定期专人上门收集3.电池分类(普通电池、纽扣电池)4.市内库房分类储存5.集中到一定数量后运至郊区放置地点依电池种类装入集装箱内封存,直至国内成熟废电池回收技术出台三、废电池的利用废电池说废其实也不“废”,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属,而有色金属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对于废电池的最佳处理办法是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将废物变为资源。
但由于废电池造成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废电池的再生利用、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开发几乎等于零,只有少数几个单位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内目前非常缺乏先进成熟的废电池处理技术。
除了汽车用的铅酸蓄电池被回收利用了之外,其它种类的废电池都是“一扔了之”。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如法国一家工厂就从中提取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
其余的各类废电池一般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而且还造成浪费,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2.回收利用(1)热处理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
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
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
另一家工厂则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出售。
不过,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瑞士还规定向每位电池购买者收取少量废电池加工专用费。
(2)“湿处理”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
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
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讲完废电池问题下面再跟大家说下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
2006年岁末,各种食品警报接二连三传来:河北发现含有工业染料“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上海发现含有致癌物质的多宝鱼,香港发现含有致癌物质“孔雀绿”的桂花鱼,哈尔滨再度发现含有致癌物质的龙口粉丝!此前,北京发现的福寿螺,安徽阜阳出现的“杀婴奶粉”等等等等,说起来令人心惊肉跳!近几年,媒体不断披露违规生产、加工食品的新闻,那用福尔马林泡制的水发食品,那用捡来的病死鸡、用工业盐加工而成的烧鸡,那用废弃头发加工的酱油……令人触目惊心!除了那些黑心商家违规、违法加工以外,并非有意的违规生产也是一大问题。
当然,食品污染问题并非我国独有,海外警报也不断传来:欧洲发现疯牛病,法国、荷兰等发现了“二恶英”污染,韩国的禽流感一年三度爆发,东南亚的禽流感难以灭迹,台湾的猪发生口蹄疫……最近,喜欢吃鳗鱼的上海人开始对肥大的鳗鱼表示怀疑:这鳗鱼怎么长得这么肥呢?一打听,原来饲养鳗鱼的农民用妇女节育用的避孕丸来刺激鳗鱼的发育。
道理是,农民觉得鳗鱼长肉太少而产卵太多,于是采用避孕丸这种药物来抑制其产卵,据说,有的鳗鱼因此增大一倍。
几乎每个人都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科技确在进步:家用电器日新月异,火车汽车跑得越来越快,连食品都加快了生产步伐:45天出栏的肉鸡,直线育肥的猪,快速育肥的改良牛……然而,人们在品尝这些美味一段时间以后,突然产生了种种担心和疑虑:这些家畜家禽全都食用含有各种激素的饲料,宰杀后有没有残留?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的普及,各种恶性食品污染、感染,以及食品异化也正在向人们扑来。
得知饲料中有激素以后,很多人便不再吃肉鸡、肉猪,而恢复吃原来那种“笨鸡”,笨鸡的身价一跃而起,超过肉鸡一倍。
食草动物大鹅突然成了市场的宠儿,因为人们知道它基本上是不吃饲料吃草料的,故而应该是“绿色食品”。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的界定是:食品应该是安全的、有营养的、能够促进健康。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食品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各种令人瞩目的问题。
在北京召开的食品安全高层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案例约为2~4万人。
但是,报告数字还不及实际数字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每年至少有20~40万人发生食物中毒。
近几年,毒米、毒面、毒油事件经常东窗事发,弄得人心惶惶。
食品污染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大声疾呼要限制使用农药,尤其是蔬菜、水果上市前的几天,尽量不要使用农药杀虫;饲养的肉牛、肉猪、肉鸡要有限制的使用各种抗菌素,尤其是出栏的前一周,没有十分必要,不要给畜禽注射药物。
饲料添加剂要控制使用激素,等等。
然而,呼吁归呼吁,做归做,有些农民和觉悟不高的饲养场领导照样使用不误。
一位科学工作者尖锐地指出:通过不自然的手段促进家畜发育,毫无节制地使用激素,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比英国疯牛病还要严重!养殖业工业化或曰工厂化不能不说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动物工厂”已不是什么新闻,人们把家畜、家禽饲养向集约化发展,工厂化经营,超密集养殖,统一喂水、喂饲料,饲料中添加了各种生长激素,再使用强光20多个小时照射。
在这种条件下,那肉鸡竟像变戏法似的,一天一变样,每天至少长一两肉。
密集饲养,家禽、家畜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于是便大量使用抗菌素来治疗或预防,造成动物体内药物残留,而含有药物残留的畜禽是不能出口的,因为国外对进口畜禽体内药物残留检测非常严格。
认真地说,这些不能出口的畜禽产品国人也是不宜食用的。
怎样对待食品污染问题呢,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我们早就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食用油、肉类、蛋禽、水产品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残留量。
对许多家畜产品规定了各种激素、药物残留的最高含量,尽管没有全部实施,但它毕竟是一个进步。
但是,与国际食品法典相比,就差了不少。
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标准,比我们的《食品卫生法》精细多了、要求高多了。
我们的食品卫生标准也应该向国际上靠拢、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食品、农产品动辄出现因食品卫生问题被出口退货,损失惨重。
我国的肉类产量越来越大,出口却没有跟着同步增长,除了国际竞争激烈以外,主要原因就是食品卫生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许多大型养殖场已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目前,担负出口任务的几乎都是大型企业,他们的产品质量一般要好于其它产品。
除此之外,国家还推出了大规模的“绿色食品”工程,所谓“绿色食品”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的蔬菜、水果,不含有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畜禽产品和其它食品。
比如,有的菜农不再使用化肥、农药,有些水稻产区正在推出“绿色食品”大米等等,这不能不说是食品卫生质量意识的进步。
不过,我们在绿色食品生产、消费方面进展还比较缓慢,绿色食品的生产量比较小,人们的绿色食品消费意识不足。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应该下大气力开发绿色食品、宣传绿色食品、鼓励消费绿色食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免遭食品污染是很难的,但也并不是一点没有可能,因为市场上的肉、蛋、奶,“家养”和“肉养”分得越来越清楚,价格上也相差悬殊。
“绿色食品”更是标签清楚、明码实价。
倒是有些蔬菜不好辨别,看不出是否使用或没使用化肥、农药。
不过,“绿色食品”蔬菜往往集中单卖,价格也高。
要想提高辨别食品的能力,除了常常逛市场以外,经常读书、看报了解食品污染的现状,提高识别能力,尽量选购自然状况下生长的禽、肉、菜。
在食用前最好要做到一洗、二泡,甚至可以焯一下、烫一下,如果蔬菜含有残留农药的话,可以消除大部分。
我们作为大学生,一定要认识到废电池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