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家园} 观后感

合集下载

家园观后感作文

家园观后感作文

家园观后感作文《家园》说是纪录片,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教育片。

从人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直至消失1000年,探讨了地球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

那么,以下是XX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家园观后感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家园观后感作文1 《家园》,这个名字很有新意,若是不了解的人看了这个片名,还以为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亲情大片。

不过也没错,这确实是一部“亲情巨作”,是关于慈爱的地球母亲和她无情的人类小孩的家园。

电影还未开始,我已感受到了深深的压抑感,仿佛是大地母亲将她所有的不甘与怒吼融入了这部影片。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却还沉浸在那里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是的,我被震住了。

真的很震撼。

让人惊叹的画面,给视觉造成最直接的冲击,或美得让人惊叹,或触目惊心,配上很给力的背景音乐,整整120分钟,我接受了一次很彻底的洗礼,很多观念因而颠覆,也了解了更多之前完全没有概念的。

原来,这个世界,我们共同的家园,是这样子的。

整部片子以一个俯瞰世界的角度,以一种很缓慢的速度向我们讲述这个地球,尤其是她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种种。

影片的开始,是地球形成于40亿年前,我们的祖先,人,出现于20万年前。

我们只是不折不扣的过客;是一曲对这个美好的地球的颂歌。

美仑美奂的画面,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之余,深感自身的渺小和无知。

然后音乐突然急促起来,因为,人,出现了。

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毁灭的进程。

那一个个小渔村如今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本树木繁茂的森林如今也夷为平地,无情的人类在上面随意建设,看起来是发达了,富裕了,可那是真正的富裕吗?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是极不合理的发展带来的各种灾难性问题,资源枯竭,污染泛滥,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等。

我想到了之前的7。

23动车事故之后的一句话:“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

”由彼及己,甚至于一开始,我真的不太适应影片慢得令人想要睡觉的叙述速度。

我想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同感吧,我们这代人,尤其是90、00后,接受的更多是一种“快餐文化”——各种古今中外文化势力的冲击与交融,各种只需浅消化甚至不需消化的讯息,更多的是哗众取宠。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纪录片《家园》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1受本学期课程影响,在学校布置观摩课作业选择时,我选了纪录片《家园》作为我的观后感影片。

先说说影片风格。

全程航拍,把母亲大地的大气、雄伟、鬼斧神工展现的淋漓尽致;大量长镜头的推摇十分流畅,干净利落;没有特写;没有对白;主角不再是“主宰者”——人类:有了上帝视角般的俯拍,人类在自己的家园里似蝼蚁般拥挤不堪,苟延残喘。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纪实地球无限风光的风景片,因为影片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的都是地球上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一些我见过的、没见过的、想象到的、震撼到无法言喻的大地之美都在影片里向我的眼里、脑海里输送。

其实,我也能感觉到这部片子的不简单,因为这些美的背后也都是我这些年成长过来时所了解到的残缺。

所以,越看到后面,我越有些坐立不安,直到影片不再是单一的风景如画,江山多娇。

是的,这些美丽的地方是无人之地:一个是人类还没有染指的,一个是人类无法染指的。

人类还没有染指的美好而脆弱,需要守护和珍惜;无法染指的迷人而危险,应当敬畏而守护。

但是人类是个倔强的生物,他偏不!鸟儿单只难成群体,树种单一不叫森林。

地球是多彩而富饶的生命体,我们作为寄居者,只是一味的在索取:开采石矿,伐木造物,捕猎滥杀。

没有为她增添新彩,反而给日渐匮乏的土地增加负担。

虽然大自然本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却一直在介入,强行改变原有的自然形态,让本来就残酷的自然考验更加严峻,也使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你看这烟尘中排列整齐的工作车,是不是缓缓向你靠近的怪物,他们在狼烟的掩护下嗤笑着向你进击!当然,他们只是造型生动些,也不能怨这些兢兢业业的‘工作者’,它们只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他们也有退休,罢工,寿终正寝的一天,不知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是被抛弃在荒野,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一道风景线;还是被扔在“瓦力”的废墟,等待报废处理;亦或者是被扔进熔炉,当了燃料……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了,影片的镜头在慢慢推进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快被火光吞噬,火苗在风的带动下顺势而上,舞动着她们妖冶的身姿,把地球的“肺将军”杀的片甲不留。

家园home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

家园home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

《家园》(Home),⼀部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动⽤88000名员⼯,21个⽉拍摄完成,史上投资最⼤的环保纪录⽚。

以下是Sara店铺为⼤家提供的纪录⽚home观后感,供⼤家参考借鉴!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1 前⼏天,我看了⼀部法国纪录⽚《家园》,看完后,感触很深,有许多想法。

这部纪录⽚的开头,旁⽩者定位于地球母亲,就点名了中⼼,她是这么说的:“请听我说,你跟我⼀样,是智⼈。

是⼀个有智慧的⼈。

⽣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万亿年前,⽽我们⼈类只有⼆⼗万年的历史,但是⽣命却破坏了,地球⽣命赖以⽣存的平衡。

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就应做些什么。

” 就是这⼀段话,使我更想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我正在这段话的意思! 这部电影⼤部分是采⽤航拍的⽅式,开始是先把美丽的⼀⾯展现出来,表现出⼀种⽣态平衡的完美性。

之后就是⼈类的出现和肆⽆忌惮的扩张。

从不同的视觉来看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类的杰作。

看到地球这么虚弱了,我们怎能不动⼼?告诉⾃⼰尽可能去善待它多⼀点,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你们的富裕⽣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很残忍,你们就应把你们的钱、物、⼒,⽤在环保、公益上,这样对你们也好,对所有⼈也好。

但⽚中的最后还是给予我们期望。

各国政府都去⽤⼼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动。

⽽这样的⾏动让我们未来更幸福⽽⽣活。

就让我们⼀齐来保护这独⼀⽆⼆的可爱的地球吧!不要再让它受伤了!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

家园,值得我们去保护。

是啊,为了⼈类共同的家园,是该做出⾏动了!从每⼀个⼈做起。

关注⼈类最基本、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2 地球是⼈类的家园,是⼈类赖以⽣存的摇篮,是母亲。

⼈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

[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一):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

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

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

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

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

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

“,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园》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园》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纪录片《家园》,它让我感到震撼!地球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

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В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

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人类自私,贪婪,狂妄,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对大自然疯狂索取。

不但打破了自然的平衡,还打破了自己的秩序。

人类开矿,战争,无时不刻不在挑战自然的和谐和自己的平等秩序。

把地球伤害得遍体鳞伤,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人类的富贵凌驾于自然之上,他们目空一切,不断挑战自然的底限,不断在死亡的道路上狂舞。

人类为了自己几十年的享受可以牺牲数以计万人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剥夺别人的幸福。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人与人之间是不共戴天的关系,视生命如草菅。

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他们想拥有一切,为此肆意掠夺。

人的狂妄也是无以复加的,妄想自己是宇宙的主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唯我独尊。

他们将地球破坏殆尽。

人类把最大的生产力都用在了对资源的掠夺上,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石油的泛滥导致能源大战,粮食也遭殃了,一半的粮食用来饲养和加工生物燃料。

这些活动导致了水的污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水上涨,陆地减少,地球的灾难已经来临,你我都是罪魁祸首和灾难的受难者!!看了《家园》,只有一个字美。

美得令人自卑,美得令人心痛。

对于一个整天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角落里患得患失的人来说是自卑。

对于人类糟蹋自己家园的行为是心痛。

用词不准确,详略不当《家园》观后感2在星期五的班队课上,大伙儿观看了《历史人文梅李,构建和谐社会》的专业技能教育企业宣传视频,它让我懂得了很多。

里边讲了许多专业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文明行为习惯性,例如:不必随地乱扔垃圾、要拾金不昧、要助人为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要遵循交通秩序在这儿,我尤其要讲的是有关开车的难题,有一句话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1今日我看了一个记录片——《家园》。

地球就是我们的家,而如今,有很多人正在破坏我们秀丽的地球家园。

我在这个纪录片里看到了温泉,它们美不胜收、五颜六色,有一点的绿,又有一点蓝,还有一点金黄色。

看到了整群整群的动物们,它们都靠在一块儿,有的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有的在水里游啊游的,有在陆地上来来往往的,真是太壮丽了!我从来都没有观察过如此壮丽的最象。

我还看到了以前人们造的房子,高凹凸低,有大有小,有旧有新,一片彩色。

可是和我们如今们高楼大厦相比,我们的.房子好看多了。

但是,他们那种更节省材料,我们是用砖造房子的,而它们的是用土造的,特别节约。

而如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却不疼惜它。

河上漂移垃圾,死鱼……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静静地哭泣。

社会的进展越来越快,农业也进展了起来,人们开头采集矿物,这一些矿资源就像一个秀丽的调色盘,像个颜料池,五彩缤纷的。

地球上有很多种类的生物,而人类正在捕猎着一些生物,这些生物是沒有错的,人类为什么要去捕猎这些生物呢?假如不疼惜地球上的资源和生物,总有一天,地球会赐予还击。

从今刻开头,让我们爱惜地球上的一切,爱护环境,节省用水用纸用电,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始终美下去!《家园》观后感2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秀丽的世界。

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慧的人类在20万年转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

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

电影的开头是把地球最秀丽的一面呈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善性。

接着就是人类的消失和肆无忌大的扩张。

消逝的绿地,溶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亡危机。

温度不断上升,很多地方将遭受旱灾、饥荒。

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更加达,工厂也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

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0xx年会有2亿人沦犯难民。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本文是关于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家园》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供参考阅读!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篇1 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美丽的世界。

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

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

电影的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

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大的扩张。

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绝危机。

温度不断上升,许多地方将遭遇旱灾、饥荒。

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越发达,工厂也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

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保护的理念和行动。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篇2 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

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

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篇12009年6月5日,地球环境日,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

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

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

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

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

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

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

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看完影片,震撼之余,人们还是乐于选择沉默.因为我们知道沉默是一个好的态度,独善其身可能信守一个人的清白,借王小波的话说,时代问题太过重要,置身于一个休戚与共的环境里已不容许个人顾及自身的清白;对于我们的时代,虽不能说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而于其中呼吸、感受并能表达者,只有知书明理的人。

那么,接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我们,也该沉默吗?
布莱希特在《致后代人》中说:假如你们谈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要知道,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

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他对于时代的感受,每一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他和时代的关系……逃避只会让地球继续成为“无望的大陆”。

所以我们不能沉默。

《家园》这部呼吁环保的绿色影片并没有过于消极的表述人类过渡开采现今有限能源。

影片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是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无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新能源,如风能、光能等,与现代高科技相接合,慢慢被大众采用并取代现今能源消耗。

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可以找得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