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组织学(黄曦骏)

合集下载

运输组织学

运输组织学

单项指标计算举例
• 一辆额定载重量q0=5吨的载货汽车,某日出车6 小时,共完成5次运输任务,见下表,全天空车行 程为20km,试计算β、VD、γ、ε 运次 1 5 16 2 4 15 3 5 15 4 3 16 5 5 14
qi (t)
Lli (km)
解:β=∑Ll /∑L ×100%= (16+15+15+16+14)/(16+15+15+16+14 +20)×100% =76 / 96 ×100% = 79.17 % Vd=L/Td = 96/6= 16 km/h
3.2 道路运输生产率的 计算与分析
• 3.2.1基本概念 • 3.2.2车辆运用单项指标 • 3.2.3车辆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3.2.1基本概念
• 车日:企业的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凡 在册营运车辆,均计在册车a
在 册 车 日 营运车日U 停驶车日 Uw
非完好车日 Un
AD d L D q 0 P 1
式中:P——车辆周转量(t.km或p· km), A—— 统计期营运车辆数(辆); D——统计期日历天数(天)。
• 单车期产量和车吨期产量的计算公式: • 单车期产量:
• 实载率ε: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全行程周 转量之比。
P (q L 100% 100% P (q L )
i li ) i e 0i
对单个车辆或一组吨位相同的车辆:
(q L ) (q L ) 100 % 100 % L q (L ) q
1)运输产量指标
• 客、货运量(Q):
– 统计期内运送的客货数量(p或t);
• 客、货周转量(P):

北交大2013具有复试资格的学生名单(公示)

北交大2013具有复试资格的学生名单(公示)

交通运输学院2013年硕士生复试名单(公示)
姓名 孙小菲 刘文文 赵慧 王玉焕 龚大鹏 田文丽 孟凡婷 张颖达 钱剑培 张振宇 李琪 史荣丹 徐梦萍 张晓晴 杨珂 张欣 杨文静 刘晓光 王露 陈智娟 于淼 杨国菁 张庆瑜 徐祝兵 高同进 李霄涵 郑秀秀 刘京京 逯红兵 王洋 李欣 李昂 熊若曦 张霞 王中奇 胡志垚 考生编号 100043110400598 100043372508777 100043214106124 100043613310352 100043613310350 100043420509522 100043351207075 100043422209645 100043321106587 100043110400643 100043321206640 100043110400642 100043110400624 100043370207870 100043110400617 100043110400647 100043110400630 100043110400602 100043110400589 100043412109360 100043110400610 100043410108844 100043110400657 100043340106836 100043131604984 100043110400651 100043370608260 100043131604975 100043110400566 100043430409730 100043321106592 100043120503362 100043110400585 100043110400581 100043370908473 100043620610467 报考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学科类 政治理 别 论成绩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76 62 64 59 67 68 62 61 73 65 62 66 70 73 65 58 66 56 68 63 68 63 66 67 58 66 57 66 70 64 65 56 69 63 70 58 外国语 专业课1 专业课 成绩 成绩 2成绩 70 62 64 69 68 70 55 50 61 49 61 65 66 61 74 56 69 63 68 64 56 49 58 55 64 41 54 62 54 68 54 64 69 48 71 49 94 123 125 109 103 104 115 122 107 120 109 96 101 108 88 128 94 114 90 105 115 120 102 108 99 120 113 110 110 116 125 106 92 112 108 123 初试 总成 绩 139 379 131 123 137 136 132 141 139 131 138 139 144 134 127 141 125 138 134 140 133 126 132 138 133 142 136 138 124 127 112 116 134 130 136 109 127 378 376 374 374 374 373 372 372 372 371 371 371 369 368 367 367 367 366 365 365 364 364 363 363 363 362 362 361 360 360 360 360 359 358 357 备注

运输组织学教案大纲

运输组织学教案大纲

《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1. 课程简介当前,旅客和货物运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运输企业的经营特点,采取加强运输企业经营组织管理的措施,以实现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畅通和高效,对于促进运输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运输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输组织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系统介绍运输组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运输组织学的相关知识,基本内容包括:运输组织基础理论、运输需求调查技术、运输量定性预测技术、运输量定量预测技术、运输车辆运用程度评价、运输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普通货物运输组织与调度、特种货物运输组织、甩挂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与调度等专门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道路运输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运输组织与调度的技巧,掌握运输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理解甩挂运输组织的形式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以后从事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 Course introductionAt present, the scale of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is showing a trend of rapid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are adopted to realize the safety, smoothness and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ustaine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It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methods and relevant knowledge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transportation demand survey technology, qualitative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volum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volume, application degree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of general goods, special goods Special knowledge of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drop and ha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basictheory of road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master the skills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master the 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understand the form of hangi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other knowledge,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运输组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构建运输组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

《运输组织学》学习指南

《运输组织学》学习指南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于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要专业特色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交通运输组织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对运输组织原理及其发展的总体认识,掌握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目的与组织原理、基本组织方法、组织优化方式等主要内容,为其专业选择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

了二、与教材关联的课程知识架构及学习内容(一)运输组织概述(6学时)1.重点掌握内容:现代交通系统概念和特征、运输组织基本框架、对客货运输运输生产过程的描述、运输流程再造的概念和方法、运输市场结构、运输产业公益性企业性的双重特性、运输管制的概念、目的和方法。

2.建议补充学习内容:运输流程再造的应用案例、国内外运输管制和运输补贴的实例、运输组织现代化的前沿知识等。

(二)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课时)1.重点掌握的内容:运输需求概念与特征、运输需求管理的内容和手段。

2.建议补充学习内容:不同要求条件下的某城市需求管理采取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三)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规划(6课时)1.重点掌握的内容:交通运输组织总体规划理论,通道和运输线路规划的一般方法,运输场站与枢纽规划的原则,载运工具运用方式及其配置原则,交通运输产品的层次结构及其规划过程,交通运输时刻表的表现形式。

2.建议补充学习内容:我国路网、港站的规划和建设情况,我国主要载运工具运用和检修制度,我国主要交通方式运输产品,各交通方式客运时刻表。

(四)交通运输能力(8课时)1.重点掌握的内容:交通运输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运输能力计算的特点,间断流、连续流、港站交通运输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公路交叉口通过能力、不同道路服务水平下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铁路车站通过、解编能力计算思路,客货运站、港口、机场能力计算思路。

2.建议补充学习内容:各环节具体的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

运输组织学重点

运输组织学重点

运输组织学重点1. 引言•运输组织学是物流管理领域的重要学科,研究运输系统的组织、管理和优化方法。

•运输组织学关注如何合理安排运输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2. 运输组织结构2.1 运输网络•运输组织学研究的核心是运输网络,包括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组织和管理。

•物流节点指货物流转的地点,如仓库、集散中心等。

•物流通道指货物流转的路径,如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

2.2 运输模式选择•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模式,以满足不同货物的运输需求。

•常见的运输模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

3. 运输组织的优化3.1 路径优化•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通过路径优化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例如,使用合理的线路规划、货物配送和运输调度等方法,优化整体运输路径。

3.2 货车装载优化•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优化货车的装载方式,提高货车的装载率和运输效率。

•例如,合理利用货车的空间,进行货物的摆放和整理,最大化装载量。

3.3 运输资源配置优化•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满足物流需求,并降低物流成本。

•例如,通过合理的运输设备布局和配备,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4. 运输组织的管理4.1 运输合同管理•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管理运输合同,确保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合理约定运输合同的条款和要求,进行合同履约和质量监控。

4.2 运输成本管理•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管理运输成本,控制物流运输的总成本。

•例如,通过费用核算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机会。

4.3 运输安全管理•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管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运输的可靠性。

•例如,制定运输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运输风险的评估和预防。

5. 运输组织的技术支持5.1 运输信息系统•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运输组织和管理。

•例如,建立运输信息系统,实现运输过程的监控、调度和管理。

5.2 运输数据分析•运输组织学研究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发现运输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铁路运输组织学习题及答案

铁路运输组织学习题及答案

铁路运输组织学习题及答案铁路运输组织学习题集⽬录第⼀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 (2)第⼆篇车站⼯作组织 (2)第三篇车流组织 (14)第四篇列车运⾏图 (21)第五篇铁路运输能⼒计算与加强 (25)第六篇铁路运输⽣产计划 (27)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作 (33)综合练习 (33)⼀、填空题 (33)⼆、单项选择题 (36)三、多选题 (50)四、名词解释 (54)五、简答题 (54)六.论述题及计算题: (56)七、判断题 (56)第⼀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1、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式相⽐较,具有那些主要特点?2、⽤图表⽰铁路货物运输⽣产过程?3、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哪⼏种类型?4、画图说明旅客运输⽣产过程?5、画图说明货物运输⽣产过程?第⼆篇车站⼯作组织⼀、名词解释1、车站作业计划2、班计划3、阶段计划4、车流接续时间5、中时6、停时7、车辆总停留车⼩时 8、⼀次作业车9、双重作业车10 、正点率⼆、填空题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和()。

2、班计划的内容:()()()()()。

3、列车到达计划:调度所作为()下达,将到达本站的车次、时分、编组内容()车数、()车数、()车数直接填记在班计划有关栏内。

4、列车出发计划:出发列车的()是调度所作为任务下达的,编制班计划主要确定出发列车的()和()。

5、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有在()的车辆、在()车辆、在()的车辆、()的车辆和()的车辆。

6、车流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时起,⾄由()时⽌,需要⼀个间隔时间,该()称为车流接续时间。

7、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在车站⼯作分析中对“中时”应着重分析待解时间延长的原因。

()2、在车站⼯作分析中对“停时”应着重分析待取、待送、待调移、解体、待装卸等⾮⽣产时间⽣产增长的原因。

()3、列车到达计划:各⽅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

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134P)

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134P)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杨浩主编,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杨浩、何世伟主编,铁路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3] 胡思继主编,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王苏男编,旅客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5] 刘其斌主编,铁路站场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6] 姚养心主编,铁路货运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7] 王玮等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2 [8] 杨肇升著,交通规划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本章阐述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 什么是运输过程? 什么是运输组织? 为什么必须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 怎样进行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 行的?政府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运输组织现代化?
交通运输学院
二00五年九月
课程框架
第一章 绪论 (6学时) 第二章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学时)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规划 (6学时) 第四章交通运输能力(6学时) 第五章 旅客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六章 货物运输组织(6学时) 第七章 交通线网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八章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4学时) 第九章 交通运输计划与运输调度工作(4学时)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1、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 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 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 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这 是广义的交通概念。 • 狭义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运输组织学_习题集(含答案)

运输组织学_习题集(含答案)

《运输组织学》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运输需求的大小通常用来描述。

2.是专门办理旅客业务的车站(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民航机场及水运的港口),是旅客集散的场所,是使旅客产生空间位移的起点和终点。

3.是主要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民航机场及水运的港口)是货物集散的主要场所。

4.铁路列车时刻表又称为。

5.交通活动设备能力,一般称为。

6.线网各营运线路上专为乘客乘降设置的停车地点,称为。

二、论述题7.简述交通运输流组织及其主要任务。

8.论述什么是运输管制?运输管制有哪些措施?9.什么是运输需求函数?其表达式如何?10.分阶段阐述运输需求管理的内容。

11.试阐述德菲尔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2.简述交通网络规划的基本思路。

13.试述运载工具的合理配置要考虑哪些因素?14.简述影响运输产品规划的因素。

15.试述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有哪些?16.试述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固定技术设备及其主要因素有哪些?17.试述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8.什么是城际旅客运输?城际客流有何特点?19.试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客流特征。

20.为什么要发展旅客联合运输?21.试述联合运输系统的构成。

22.试述组织合理运输的方法。

23.什么是配送?配送有哪些功能要素?24.什么是海陆联运?什么是陆桥运输?什么是海空联运?25.什么是交通运输流?交通运输流的要素有哪些?26.试述进行交通运输流微观分析有何意义?27.简述交通运输流组织的目标和原则。

28.简述公路客运站运输作业组织流程。

29.为什么要建立调度系统?调度系统可调控的对象有哪些?30.旅客运输统计有哪几方面的指标?各有什么内容?举例说明。

三、简答题31.什么是交通运输?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2.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有哪些主要特征?33.什么是运输需求?运输需求具有什么特征?34.运输需求是怎么产生的?35.简述运输需求管理的目标及手段。

36.交通规划有哪些基本步骤?37.交通运输产品是什么?可以分为哪些层次?38.相对于一般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9.什么是道路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40.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美国和我国对道路服务水平是如何划分的?41.试述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常德市客运站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学生姓名: 黄曦骏学号: 200930010218班级: 交通运输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杨明、周骞、李琼星2012 年12 月《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常德市客运站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学生姓名: 黄曦骏学号: 200930010218班级: 交通运输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 杨明、周骞、李琼星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09级2 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题目常德市汽车客运站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学生姓名黄曦骏学号 200930010218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

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课程设计的依据:①交通运输部客货运组织与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②董千里.交通运输组织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④李维斌.公路运输组织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⑤崔书堂,朱艳茹.交通运输组织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⑥戴彤焱.运输组织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资料来源: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③相关书籍;④网络资料收集。

三、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的内容内容应从设计背景交代(实际现状分析与问题分析),提出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采用理论与模型计算分析,提出优化方案。

四、课程设计要求及其它1、时间安排:二周设计时间(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4日),实际操作中,可提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大纲的完成;2、要求独立完成,一人一题,每人提交1份打印的设计成果(A4)及电子文档;3、格式要求:装订按照要求的顺序依次装订成册,文档具体格式参考格式模板;4、纪律要求:集中在固定教室严格考勤,按照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填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照每天旷课8节处理。

另请假或旷课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1/3以上,该课程设计按照零分计。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2012年12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1)2项目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2)第二章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3)1城市概况 (3)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3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5)3.1公路 (5)3.2运输 (6)3.3航道 (7)3.4交通工业 (7)4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8)4.1近期目标 (8)4.2中远目标 (9)5问题分析与重建汽车客运站的必要性 (10)第三章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 (10)3.1常德市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 (10)3.2预测模型与方法 (12)3.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12)3.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2)3.2.3 弹性系数法 (12)3.2.4 预测误差与处理 (12)3.3常德市经济、人口、客运量预测 (13)3.3.1 回归模型预测 (13)3.3.2 弹性系数法 (15)3.3.3 最终预测值确定 (15)3.4客运站的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 (16)第四章常德市客运站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1)4.1客运站交通组织设计 (1)4.2客运站的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3)4.2.1 汽车客运站内外组织优化的基本原则 (3)4.2.2 外部交通优化分析 (4)4.2.3 内部交通优化分析 (4)4.2.4基础交通设施优化 (4)第五章总结 (5)2.缺乏规范的旅客乘车出入口。

(5)3. 客运站管理不严格 (5)4. 无人行过街设施,换乘安全性差。

(5)5. 站内设施不配套。

(5)参考文献 (6)第一章概况1项目建设背景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东滨洞庭,西通黔川,南毗益阳,北连荆襄。

辖武陵、鼎城两个市辖区,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石门6个县,代管省辖县级市津市市。

面积约1819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225905人(常住人口5717218人)。

汉族为主,有维吾尔、回、土家、苗族等24个少数民族。

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

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常德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德也是中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

根据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常德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1、区域交通发展目标:立足常德,实现对外交通设施对接,通过国家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立与我国三大经济区快速联系走廊。

继续加强与长株潭、张家界、岳阳、怀化、湖北(沙市、武汉等方向)的交通联系,打通与西部成渝经济圈的交通通道,带动地区旅游发展。

加强与省内“3+5”城市群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的协调,实现与“3+5”城市群和周边城市1.5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2、市域交通发展目标:构建市域综合运输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促进“一主、一副、两带、四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建立与常德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调整相协调;以及设施完善、衔接顺畅、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中心城区至市域所有县市、主要乡镇1小时到达的目标。

公路线网布局结构。

1、形成“一环六射”和东部、北部环线高速公路网络。

一环:城区外围形成高速公路环。

六射:常德至岳阳、常德至邵阳、常德至荆州、常德至吉首、常德至张家界和常德至长沙6个方向的高速公路。

东部、北部环线:汉寿太子庙、津澧市、石门和慈利连线高速公路(西连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东接至岳阳和长常高速公路)。

2、形成“一环十二射”干线公路网。

一环:由S205、市域中部地区东西联络线、西部S306、S227和南部经过花岩溪的东西联络线组成。

十二射:沿一环对市域辐射的12个方向。

常德市目前城区主要有汽车总站、丹阳路车站、客运中心站、汽车北站四大客运站。

其中城区汽车总站是我市最大的汽车站。

常德汽车总站于2001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经过近十年打拼,取得了长远发展,截止至2010年共开通省际班线49条,市际班线17条,辐射全国20多个省、160多个大中城市。

近几年来,对站内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与改造累计投资达200多万元。

新建了车辆安检台、增添了“三品”检测仪、空调,更新了旅客候车休闲桌、椅等。

为保障旅客健康,除时刻保持环境整洁、优美外,还定期对候车大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污染控制达标。

为解决老、幼、病、残、孕乘车不方便的实际困难,开设了候车专区,开通了“绿色通道”。

常德汽车总站在安全管理、优质服务、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方面做了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伴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变,消费观念的更新,竞争将会愈趋激烈,总站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环境的变化,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才能确保不断发展。

客运站是旅客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客运站的建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却具有政治意义。

随着道路客运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运输市场经济体制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实际需求看,常德市汽车客运站数量、规模、功能等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因此,改善客运站基础设施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拟建的常德市客运中心站,是市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在努力提高现有交通运输设施利用率与运输效率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项目整体功能定位、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向,满足设计年度(2021年)常德市快速客运、旅游客运、城乡客运、信息服务、车辆维修等综合服务的需要。

突出以旅游运输为中心兼顾多元化发展思路,体现出车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全局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立足于把车站建设成为有利于良好衔接城市公交系统,以完善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和现代化管理为手段,以服务快速客运、旅游客运、城乡客运为核心兼备多种经营业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公交运输服务中心站和国家公路干线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节点。

为常德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章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分析1城市概况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

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

常德市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112°17′52″)。

市境东西极宽179.35公里,南北极长190.80公里,距省会长沙156公里。

常德下辖武陵、鼎城两区,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石门六县和津市市(常德代管),包括汉、土家、苗、回、维等15个民族。

常德历史文化悠久。

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

常德在古代中国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常德资源物产丰饶。

粮、棉、油、茶叶、柑桔、杨树、淡水鱼类、淡水珍珠等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境已探明矿藏145种,其中雄磺储量亚洲第一,金刚石、石煤、芒硝储量为全国之首,磷矿、石膏矿、膨润土等蕴藏量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德山经济开发区)和津市工业园等11个县级工业园区。

常德山水风光秀美。

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湖区地貌俱备,生态环境优良,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