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减震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结构半主动变阻尼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结构半主动变阻尼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10 8 0 0 3,C i a hn ;
2 aoa r f ah uk n ne n dSrcua R t f , c ol rht tr adCv n ne n , e igU vri .L brt yo r q aeE g er ga t tr e o t Sh Aci c en il g er g B in n e t o o Et i i n u l ri f o eu iE i i j i s yf
维普资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4 2
S e u nc d
第3 3卷 第 2期 20 0 7年 4月
结构半主动变阻 尼控制 的可行性研究
杨润林 张 娜 周锡元 闫维 明 , , , , 刘锡荟
YANG n i , Ru ln ZHANG , Na ZHOU y a , Xiu n YAN e mi g U U h i W i n2 Xi u

( .D pr e t f il nier g Cv & E vrn et n neigSho, n esyo i c n eh o g e ig B in 1 eat n v g e n , il ni m n g er col U i r t f e eadT cnl yB rn , e ig m oC iE n i i o Ei n v i S n c o j
Ab t a t Asa c a s a x mp e o e s mi e v o t ls s m ,t e v ra l a e sw d l s d Ho e e ,t e lt s r s a c sr c : ls il e a l t e a t e c n r y t c f h i o e h aib e d mp ri i e y u e . w v r h ae t e e r h r s l h w a sp r r a c t ln e o b u te t de .I h sp p r he b sc c n t n d lmi ft e a p i a i t e u t s o t ti f m n e s l e t e f r r s id s h te o i d h u n t i a ,t a i o d i s a i t o p l b l y o e i o n s h c i f vs o sv r l a p r T s u s h o g u r a x pe i ih a s — s r rme s u t r i ai l a p r icu ai ed b a m e a e d c e t r u h a n me c l e a l n whc i s i s d i m x ty fa t c u e w t a v ra e d o r h b m e i sa e n t e b e i lt t r s c n i ee . Nu e c e ut h w t a n c n rs o t a a sv a p r , t e e e t o n tl i h a - o ae so i o sd rd l d s s d y m r a r s s s o h t i o t t t to p ie d e s h f c il l a h f s m f v ra l a p r s n t b t r v n i f c s i e o . T e eo e,mo e c n ie a o f r s a c o t te v r l a p r i ai e d b m e i o t ,e e t e e t i n r r h r fr s e e s f i r o sd r t n o e e r h a u a i e d i b h b a m e s

减震分析报告

减震分析报告

减震分析报告1. 引言减震是指通过加装减震装置或改变结构的方式,减少震动对建筑物或设备的影响。

在工程设计中,减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中的性能,并提供建议改善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对减震分析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 减震分析方法2.1 筛选减震装置在减震分析中,首先需要筛选适合的减震装置。

减震装置可以分为被动减震装置和主动减震装置两大类。

被动减震装置包括摩擦式减震器、黏滞阻尼器等,而主动减震装置则包括液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有助于提高建筑物或设备的抗震性能。

2.2 模型建立建立减震分析的模型是减震分析的关键步骤。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以及减震装置的参数等。

现代软件如ANSYS、ABAQUS等可以帮助工程师建立精确的模型,并进行减震分析。

2.3 地震动输入在进行减震分析时,需要输入地震动的信息。

地震动包括地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

通常,可以通过历史地震数据或地震监测数据来获取地震动信息,然后将其输入到减震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

2.4 减震分析减震分析是根据模型和地震动输入进行的数值分析。

通过分析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减震装置的效果。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时程分析、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等。

3. 减震分析结果根据减震分析,可以获得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曲线图和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根据减震分析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4. 结论通过减震分析,可以评估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并提供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减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并提供理论依据来优化结构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减震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也会不断提升,为工程师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减震分析结果。

汽车减震器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汽车减震器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汽车减震器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汽车减震器常见故障为了并使车架与车身的震动迅速衰减,改善皮卡舒适性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为一般上有都装有减震器,目前汽车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重卡行驶的平稳性和其他机件机件的寿命,因此我们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可用下列方法减震器的工作是否良好。

1、使汽车在道路条件较差的路面上行驶10公里后停车,用手摸减震器外皮,如果不够热,说明减震器内部并无阻力,减震器不工作。

此时,可加入适度的润滑油,再进行试验,若外壳发热,则为减震器内部圣索弗,应加足油;否则,说明减震器失效。

2、用力按下保险杠,然后松开,如果汽车有2-3次跳跃,则说明减震器其他工作良好。

3、当汽车缓慢行驶而紧急制动时,若汽车震动十分剧烈,说明减震器有问题。

4、拆下减震器将其直立,并把下端连接环夹于台钳上,用力拉压减震杆数次,此时理应稳定的阻力,往上拉?复原的阻力应大于向下压时前倾的阻力,如阻力不稳定或无阻力,可能是减震器内部缺油或阀门零件损坏,应进行修复或重新安装零件。

在定出确定减震器有问题或失效此后,应先查看减震器是否漏油或有陈旧性漏油的痕迹。

若发现漏油,首先拧紧油缸盖螺母,若减震器仍漏油,则可能是油封、钻孔垫圈损坏失效,应更换新的密封件。

如果仍然不能消弭漏油,应拉出减震杆,若感到有布季夫或轻重不一时,再进一步检查活塞杜安扎省与缸筒间的间隙是否过大,轮轴活塞连杆有无弯曲,活塞连杆表面和缸筒是否有划伤或拉痕。

如果轮轴没有漏油的漏油现象,则应检查减震器连接销、连接杆、连接孔、橡胶衬套等是否有损坏、脱焊、破裂或脱落之处。

若上述检查正常,则应进一步分解减震器,检查活塞与缸筒间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缸筒有无拉伤,阀门密封是否良好,阀瓣与阀座相配合是否严密,以及减震器的油压伸张弹簧是否过软或折断,根据情况采取修磨或换件的办法修理。

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一、项目概述沥青是一种重要的道路建设材料,广泛用于公路、机场跑道、停车场等道路建设工程中。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道路建设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沥青市场前景广阔。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具备一定规模的沥青生产线,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沥青,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市场分析1. 沥青需求量大: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速,对沥青的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我国预计到2025年道路总里程将达到850万公里,对沥青的需求量将超过5000万吨。

2. 沥青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我国沥青市场存在着大量小微型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竞争激烈。

而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导致了产能无法实现大规模扩张。

三、技术可行性1. 设备先进:本项目拟引进国内一流的沥青生产设备,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 技术成熟:沥青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掌握。

四、经济可行性1. 投资回报率高:目前市场上优质沥青的市场售价较高,产品畅销市场,产销同步,对本项目的收益具有较强的保障。

2.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采取原辅材料的自产自销等方式,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五、环境可行性1. 生产过程环保:通过合理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减少废气、废水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2. 资源综合利用:利用沥青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盈利情况。

2. 技术风险:设备故障、生产工艺失控等问题可能引发生产中断,对项目造成影响。

七、发展建议1. 多元化经营:在保证沥青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开发相关的研发项目,拓宽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树立公司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结语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沥青项目的潜在市场、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分析和发展建议。

阻尼减振实验报告

阻尼减振实验报告

阻尼减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阻尼减振实验,掌握阻尼减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阻尼器对振动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 阻尼减振的基本原理阻尼是指在弹性系统中,由于介质或结构自身内部存在一定摩擦力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当弹性系统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会产生振动。

若在系统中引入一种具有耗散能力的元件(即阻尼器),则可以将系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消耗掉,从而达到减小振幅和延长振动周期的目的。

2. 阻尼器分类及其特点(1)粘滞阻尼器:利用黏性流体或粘性材料来消耗机械能。

(2)干摩擦阻尼器:利用干摩擦来消耗机械能。

(3)液压阻尼器:利用流体黏滞度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涡流阻尼器:利用涡流的能量损耗来消耗机械能。

(5)气体阻尼器:利用气体的黏滞性消耗机械能。

3.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振动台、试件、阻尼器以及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振动台为试件提供振动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试件的振动响应,阻尼器则通过将试件与振动台之间引入一定的耗散元件来减小试件的振幅和延长其振动周期。

三、实验步骤1. 将试件与阻尼器固定在振动台上,并将传感器安装在试件上。

2. 调整振动台频率为所需频率,并调节幅值为适当大小。

3. 记录下未加入阻尼器时的试件振幅和周期,并记录下传感器输出信号。

4. 依次加入不同类型和数量的阻尼器,并记录下每次加入后试件的振幅和周期以及传感器输出信号。

5. 分析不同类型和数量的阻尼器对试件振幅和周期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分析1. 不同类型阻尼器对试件的影响(1)粘滞阻尼器:由于黏性流体或材料的存在,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减小试件振幅,并延长其振动周期。

(2)干摩擦阻尼器:干摩擦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较差,但其对试件的影响较为稳定。

(3)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可以通过调节流体黏滞度来实现不同程度的减振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可调性。

(4)涡流阻尼器:涡流阻尼器可以在不损失机械能的情况下消耗掉试件的振动能量,但其减振效果较差。

机构阻尼设计实验报告

机构阻尼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阻尼机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阻尼系数对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阻尼设计对机构性能的改善效果。

4. 培养实际工程中机构阻尼设计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阻尼机构是一种能够耗散能量、降低振动和冲击的机构。

在机械系统中,合理设计阻尼机构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验主要研究阻尼系数对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包括振动幅度、频率和响应时间等。

三、实验设备1. 阻尼实验台:用于施加阻尼力。

2. 传感器:用于测量振动幅度、频率和响应时间等参数。

3.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用于实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4. 机构原型:用于安装阻尼机构进行实验。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一:阻尼系数对振动幅度的影响(1)安装阻尼机构在机构原型上。

(2)调整阻尼系数,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水平。

(3)在相同条件下,对每个阻尼系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振动幅度。

(4)分析不同阻尼系数对振动幅度的影响。

2. 实验二:阻尼系数对振动频率的影响(1)安装阻尼机构在机构原型上。

(2)调整阻尼系数,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水平。

(3)在相同条件下,对每个阻尼系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振动频率。

(4)分析不同阻尼系数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3. 实验三:阻尼系数对响应时间的影响(1)安装阻尼机构在机构原型上。

(2)调整阻尼系数,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水平。

(3)在相同条件下,对每个阻尼系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响应时间。

(4)分析不同阻尼系数对响应时间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阻尼系数对振动幅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减小。

当阻尼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振动幅度趋于稳定。

这表明增加阻尼系数可以有效降低机构的振动幅度。

2. 实验二:阻尼系数对振动频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加,振动频率逐渐降低。

当阻尼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振动频率趋于稳定。

这表明增加阻尼系数可以有效降低机构的振动频率。

阻尼震动实验报告

阻尼震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阻尼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阻尼振动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3. 研究不同阻尼系数对阻尼振动的影响;4. 分析阻尼振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振幅衰减规律。

二、实验原理阻尼振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振动系统由于阻尼力的作用,其振动幅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阻尼系数是描述阻尼力大小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阻尼对振动系统的影响程度。

在阻尼振动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简谐振动系统,如弹簧振子、摆等,来模拟阻尼振动现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阻尼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m d²x/dt² + c dx/dt + k x = F(t)其中,m为质量,c为阻尼系数,k为弹簧刚度,x为位移,F(t)为外力。

三、实验装置1. 弹簧振子:包括弹簧、质量块、支架等;2. 阻尼装置:用于调节阻尼系数;3. 传感器:用于测量振动位移;4.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5. 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振子固定在支架上,调节阻尼装置,使阻尼系数为0;2. 用传感器测量弹簧振子的初始振幅;3. 在弹簧振子上施加外力,使其开始振动;4. 使用数据采集器记录振动过程中的位移数据;5. 改变阻尼系数,重复步骤3和4,记录不同阻尼系数下的振动数据;6.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不同阻尼系数对振幅衰减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阻尼系数为0时,弹簧振子进行无阻尼振动,振幅保持不变;2. 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加,振幅逐渐减小,衰减速度加快;3. 当阻尼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振幅趋于稳定,表明振动系统已达到稳态;4. 阻尼系数与振幅衰减速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用阻尼系数与振幅衰减率的比值来描述。

六、结论1. 阻尼振动是振动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由于阻尼力的作用,振动幅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2. 阻尼系数是描述阻尼力大小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阻尼对振动系统的影响程度;3. 阻尼系数与振幅衰减速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阻尼系数越大,振幅衰减速度越快;4.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阻尼振动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为研究振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产万件汽车减震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

产万件汽车减震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

产万件汽车减震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产万件汽车减震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减震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产万件汽车减震器的项目在目前市场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项目的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成本与收益等方面,通过实际调研与数据分析得出该项目可行性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项目背景汽车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行驶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驾驶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减震器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国内汽车减震器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价格较高,无法满足大众消费水平的需求,而部分小品牌由于产能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也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产万件汽车减震器的项目具有很高的潜力和可行性。

二、市场需求及概况据统计,目前国内汽车减震器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

虽然市场饱和度有些高,但是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多数技术水平较高,例如:Mando、Sachs、Delphi、Kayaba、Tokico、Bilstein等,他们通过不断的研发,为汽车行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目前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产万件汽车减震器的项目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并且在未来市场发展中有较好的前景。

三、竞争状况分析生产汽车减震器的企业有很多,规模也不尽相同。

在竞争状况上,目前市面上较强的品牌大多优势明显,以品质、品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而获得市场支持与认可。

在此背景下,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优化售后服务是产万件汽车减震器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四、技术与制造分析汽车减震器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都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需要从技术储备、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不断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霉素原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土霉素原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第三章产业分析第四章建设规划第五章选址分析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第七章项目工艺原则第八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第九章项目生产安全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第十一章节能方案分析第十二章进度计划第十三章投资估算第十四章经济收益分析第十五章招标方案第十六章总结评价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

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

公司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严格按照科技型现代企业要求执行,并根据公司所具优势定位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营销,以新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服务参与竞争。

强调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科技型企业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主要岗位已配备专业学科人员,包括科技奖励政策在内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运作效果良好。

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了较多适用人才,并通过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得以释放,因此,项目承办单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鉴于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

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27.80万元,同比增长30.76%(7274.57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土霉素原料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7966.0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42%。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097.1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0.08万元,增长率13.60%;实现净利润4572.8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85.90万元,增长率24.0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土霉素原料项目(二)项目选址某工业园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2381.18平方米(折合约63.5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5.48%,建筑容积率1.6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4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6.2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2381.1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1989.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928.9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4358.17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784.4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7台(套),设备购置费4544.45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094616.80千瓦时,折合134.53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5492.67立方米,折合2.18吨标准煤。

3、“土霉素原料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94616.8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5492.6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6.71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3.1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1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6792.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468.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25%;流动资金432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75%。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251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973.03万元,税金及附加277.85万元,利润总额6544.97万元,利税总额7725.57万元,税后净利润4908.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816.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98%,投资利税率46.01%,投资回报率29.23%,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提供就业职位564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三、报告说明所谓产业(项目)规划是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行业、专项和区域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以及相应的步骤和措施等所做的设计、部署和安排。

四、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工业园区及某工业园区土霉素原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工业园区土霉素原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土霉素原料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56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816.84万元,可以促进某工业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98%,投资利税率46.01%,全部投资回报率29.23%,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9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报告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主要是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工业领域等方面。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

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

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不足一半,2000年以后上升到90%以上。

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逐渐超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品成为出口主力。

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9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8.4%,高于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的比重。

2、40年来,中国企业以创业精神走出了一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然而,四十年不是改革的结束,而是深化改革的起点。

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正向着更深更远处进发。

2018年的两会上,“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成为外媒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热词。

3、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重点领域进入加速发展期:我国物联网产业在技术标准研究、应用示范和推进、产业培育和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进步;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显著提速;我国石墨烯产业处于起步期,规模实现增长,初步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同比增速为医药工业各子行业之冠;我国已具备汽车网联化的初步基础,从规划进入实操阶段,并开展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示范区工作;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进入产业链整合阶段;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快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降幅略有收窄。

2016年,我国涌现出一系列新兴产业热点:工业大数据、服务机器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医学影像产业等。

这些产品和技术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4、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项目建设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市场规模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有机结合;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相结合的产业技术研发模式,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积极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二、必要性分析1、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

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

这些积极变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

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

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

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

二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

三是以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

对比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稳增长因而持续获得新动能,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值得称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