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中数控车床的分析

合集下载

摇篮式五轴数控机床的对刀方法--以华中848D系统五轴机床为例

摇篮式五轴数控机床的对刀方法--以华中848D系统五轴机床为例

2020.36科学技术创新摇篮式五轴数控机床的对刀方法———以华中848D 系统五轴机床为例庄德新(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200)数控机床加工能力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象征,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它为新产品的试制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更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军工现代化的战略装备。

五轴机床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是专门加工复杂零件的机床,也是解决叶轮、叶片、汽轮机转子、大型曲轴等零件加工的唯一手段。

1H N C -848D 五轴数控机床的特点1.1H N C-848D 五轴数控机床是在原有的X 、Y 、Z 的坐标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旋转坐标轴。

围绕着X 轴旋转的坐标轴是A轴,围绕着Z 轴旋转的坐标轴是C 轴,机床有5个伺服系统,五轴数控机床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分别是工作台倾斜型、主轴倾斜型、工作台/主轴倾斜型。

而一般工作台倾斜型的结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A 轴的一般工作范围+100度至-100度。

当A 轴回转大于90度,工件切削时会对工作台带来很大的承载力矩。

C 轴是0度~360度任意回转。

这样通过A 轴和C 轴的结合,除了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面之外,其它五个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轴上的刀具进行切削加工。

A 轴和C 轴的最小分度值一般为0.001度。

伞式刀库能安装16把刀具,主轴锥孔为BT30、气压0.6M Pa 、最大工件直径为φ250m m 。

主轴每分钟最高转速20000转。

1.2加工前,两个旋转轴先将进行旋转,将工件倾斜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通过回转工作台来定义空间中的旋转加工面,再由X 、Y 、Z 坐标轴进行进给切削加工。

在此工作平面,可以进行编程2D 或3D 加工操作。

加工时回转轴总是将要加工的平面旋转到与Z 轴垂直的位置在进行切削加工(也称定向加工),并保持固定。

1.3从工艺角度来讲,转台通过旋转可以进行精确的定位,相比三轴机床,可将不同的三个加工平面或曲面合在一个加工程序里进行加工,可减少因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精度稳定、操作灵活,可通过设计更紧凑合理的夹具,充分拓展转台的空间,可以一次性装夹加工更多的平面。

华中与其他系统的异同

华中与其他系统的异同

三种国产数控系统华中HNC-21/22T、广数GSK 980TD及华兴31XTA/32XTA的G71/G73指令应用的异同李海斌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摘要:针对本地学生学习的是华中数控系统,而企业大多使用的是广州数控及华兴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分析G71/G73指令在这三种系统中的编程格式、要求和指令执行过程,得出G71/G73指令在三种系统中的应用区别。

本文所作的分析已通过实际机床验证,可以作为实际应用的参考。

关键词:华中HNC-21/22T、广数GSK 980TD、华兴31XTA/32XTA、G71/G73指令、产业升级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近年来东部地区私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有许多的企业在悄悄的做,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效益。

从2008年开始,特别是私营机械制造企业一要面对出口订单的减少;其次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的同时又要面临已经起步成长的内地企业的竞争,某些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第三方面是人民币的升值,出口订单很大的比例是用美元签的,出口加工企业承受不起汇兑的损失;第四是农民工大量回流,且工资增长的幅度很大,许多企业不好招工。

在这多重的冲击下,不少的企业主选择了离开,也有一部分在苦苦的挣扎而无良好的解决方法。

当然有许多有实力有经营思路的企业主在这危机的情况下看到了机遇,埋头在做产业升级,积极的更新设备,调整升级产品及生产工艺,一是拿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是新设备新工艺减少成本。

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机械制造企业里旧设备的淘汰,新设备的购置已经成为共识,而新设备添置都围绕着数控化、自动化的方向进行。

到目前为止,数控车床在浙江的机械制造发达地区已经普及化,其他的数控设备也逐渐的深入到各个生产的企业中。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面对产业的升级也作了很多的工作,培训了无数的掌握数控技能的学生,同时温岭市政府也拨出了大笔的资金,要求职业学校对农村劳动力及进城农民工进行数控技能的培训,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操作人员。

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快速入门

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快速入门

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快速入门1. 概述本文档旨在向读者介绍华中数控车床仿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快速入门该领域。

2. 什么是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华中数控车床仿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控车床的工作过程的技术。

通过将实际车床的各种参数和操作输入到仿真软件中,可以模拟出实际车床的运转过程,帮助操作者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故障排查等任务。

3. 仿真软件介绍华中数控车床仿真软件是一款专门用于数控车床仿真的软件,具有以下特点:•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控车床模型,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可以自定义车床的各种参数,如刀具形状、切削速度、加工深度等;•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实时显示仿真过程;•支持导出仿真结果,方便后续分析和报告。

4. 快速入门步骤以下是华中数控车床仿真的快速入门步骤:步骤一:安装仿真软件首先,您需要从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官方网站下载并安装仿真软件。

根据您的系统类型(Windows、Mac等),选择相应的安装包进行下载,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步骤二:启动仿真软件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的华中数控车床仿真软件图标,启动软件。

步骤三:选择数控车床模型在软件界面中,您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车床模型。

根据您的需求,选择适合您的模型,并点击确认按钮。

步骤四:设置车床参数在选择了数控车床模型后,您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设置车床的各种参数,包括刀具形状、切削速度、加工深度等。

在仿真软件的设置界面中,您可以找到各种参数设置选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步骤五:运行仿真设置完车床参数后,点击仿真软件界面中的运行按钮,开始进行仿真。

您可以实时观察仿真过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步骤六:导出仿真结果当仿真结束后,您可以将仿真结果导出,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报告。

在仿真软件界面中,您可以找到导出选项,并选择您需要的导出格式。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华中数控车床仿真软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熟悉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对软件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确保计算机配置满足软件运行的最低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或误操作;•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可以先进行虚拟仿真,预先排除一些可能的问题。

华中数控系统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华中数控系统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 1 n n 4 4 … 1 1 4 0 4 0 6 Y0 5 Y 0 7
K A 1
K A 2
( I A 3
KM g AB 源自A6 g K^ T
AS g
K A 9
K ^ l O
图5 2 3典 型铣床数控 系统 电 气 原理图— 继 电器部分

常, 暑假结束 ( 9月份 ) 开 机 试 运 行 即 出现 故 障 , 机 床有 两 个 月没 有 加 电运 行 。 重 新 梳理 思 路 , , 将P L C状态 调 出 , 多 次按 下 、 松 开急 停 按 钮, 仔 细 观察 系统 上 电 时 P L C各 状态 位 , 按下 、 松 开 急停 按 钮 , 中间 继电器 K A 2 要 断开 、 吸合 。安照 操 作 规程 , 每 次 开机 、 关机, 都 需 要 先按 下 急 停 按 钮 , 也 就是 中 间继 电器 K A 2都 要 动 作 , 根据经验 , 经 常运 动 的 部 件故 障 率较 高 。 马上 关 机 断 电 , 换 上 同型 号 的继 电器 , 开 原谅 ! 机, 松开 “ 急停” 按钮 , 系 统正 常 , 故 障得 以解 除 。 分析 : 我 校地 处 江南 , 梅雨 季 节 空气 比较 潮 湿 , 暑 假 有两 个 月 时 参 考 文献 间 没 有 开 机加 电 运 行 , 中 间继 电器 K A 2发 生 了锈 蚀 , 线圈得 电, 发 【 1 】 潘 海 丽. 数 控 机床 故 障分 析 与 维修 ( 第二 版 ) 『 M1 . 西安 : 西安 电子科 光二 极 管 指 示 灯 亮 , “ 发 光 二极 管指 示 灯 亮 ” 显 示 的是 假 动 作 , 此 时 技 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8 . 其常开触点并没有 真正闭合 , 导致 Y 0 . 0 “ 外部运行允许” 信号故障 , [ 2 ] 郑 小年 . 数 控 机 床 故 障诊 断 与 维修 『 M 1 . 武汉 :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出版 系统 不 能 复位 , 始 终 处 于急 停 状态 。 社 , 2 0 0 5 . 2 实例 2 作 者简 介 : 汪小宝( 1 9 7 7 , 2 一 ) , 男, 湖 北黄 冈 , 鄂 东职业 技 术 学 院 台C K 6 1 4 0 数控卧式车床 , 采 用 华 中世 纪 星 H N C 一 2 1 T系 统 , 机 械 系讲 师 , 研 究方 向 : 数 控 加 工与 编 程 、 数 控 机 床 故 障 诊 断 与 维 开机 上 电后 显 示 器不 亮 , 黑屏 , 键盘 指 示灯 也 不亮 。 修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及排除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及排除

主轴部件常见故障 常见故障 主轴箱噪声大 1) 主轴部件动平衡不好 2) 齿轮啮合间隙不均匀或严重损伤 3) 轴承损坏或传动轴弯曲 4) 传动带长度不一或过松 5) 齿轮精度差 6) 润滑不良 齿轮和轴承损坏 1) 变挡压力过大,齿轮受冲击产生破损 2) 变档机构损坏或固定销脱落 3) 轴承预紧力过大或无润滑
刀架、刀库及换刀装臵故障诊断

转塔刀架没有抬起动作 控制系统是否有T指令输出信号 抬起电磁铁断线或抬起阀杆卡死 压力不够 抬起液压缸研损或密封损坏 与转塔抬起联接的机械部分研损 转塔转位速度缓慢或不转位 是否有转位信号输出 转位电磁阀断线或阀杆卡死 压力不够 转位速度节流阀是否卡死 凸轮轴压盖过紧 抬起液压缸体与转塔平面产生摩擦、研损 安装附具不配套
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自诊断技术是数控系统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的 强弱是评价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熟悉和运用系 统的自诊断功能 CNC系统的诊断方法: 启动诊断: 从通电开始至进入正常的运行准备状态为止 诊断的内容: 1) 系统中最关键的硬件和系统控制软件 2) 系统的配臵如:外设接口、RAM、ROM 启动诊断过程不结束,系统不能投入运行 在线诊断 通过CNC系统的内装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 态时,对CNC系统本身及与CNC装臵相连的各个进给 伺服单元、伺服电动机、主轴伺服单元和主轴电动 机、外围设备等进行自动诊断、检查 只要系统不停电,在线诊断就不会停止
第八章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及排除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一般故障的分析方法 数控机床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8-1一般故障的分析方法
一、故障分类 1、故障:是指设备或系统由于自身的原因丧 失了规定的功能,不能在进行正常工作的 现象。 2、故障种类:机械部分的故障、数控系统的 故障、伺服与主轴驱动系统的故障及辅助 装臵等故障

华中系统车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操作数控 共34页

华中系统车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操作数控 共34页

增量倍率
主轴手动控制
进给修调
快速修调
1、坐标轴移动
1)点动进给 先按一下
按键,然后按压要移动的坐标轴

坐标轴开始移动。同时按下X、Z方向按键,能同时手动连续移动X、Z坐标轴。
2)点动快速移动 在点动进给时,若同时按下
按键,则产生相应轴的快速移动。
3)点动进给速度选择
按压进给修调或快速修调右侧的”100%“按键,进给或快速修调倍率被置为100 %。
继续查找替换(F8)
替换(F9)
PLC(F5) 状态显示(F4)
设置毛坯大小(F7)
参 数 F3
MDI F4
故障 报警 F6
参数索引(F1) 修改口令(F2) 输入权限(F3) 置出厂值(F5) 恢复前值(F6) 备份参数(F7) 装入参数(F8)
刀具库(F1) 刀具表(F2) 坐标系(F3) 返回断点(F4) 重新对刀(F5) MDI运行(F6) MDI清除(F7) 对刀(F8) 报警显示(F6)
4)松开 ”超程解除“ 按键。
5)机床超程解除后,应重新回参考点操作。
6、关机
1)先按下控制面板上的
按钮断开伺服电源,以减少设备电冲击。
2)断开数控电源。 3)断开机床电源。
二、机床手动操作
机床手动操作主要由手持单元和机床控制面板共同完成。机床控制面板如下图:
方式选择
冷却起停 刀位转换 主轴修调
轴手动按钮
在MDI功能子菜单下按F3键,进入坐标系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按 或 键,
选择要输入的数据类型:G54/G55/G56/G57/G58/G59坐标系/当前工件坐标系等的偏置
值(坐标系零点相对于机床零点的值),或当前相对值零点。然后在命令行输入所需

项目五 华中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项目五 华中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实训(五) 华中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一.实训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深度游标卡尺、钢直尺等的测量与读数方法;2)掌握数控车床手动试切法对刀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步骤;3)对手动试切法对刀进行误差分析,并掌握其误差补偿方法。

二.实训设备和工具1)毛坯:φ30mm的棒料,材料:PVC棒2)常用工具:机床、卡盘与刀架扳手等;3)刀具与垫片:1号刀为90°外圆精车刀,2号刀为90°外圆粗车刀;4)测量工具: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三.华中世纪星教学型数控车床手动试切法对刀的基本原理方向零点偏置在数控车削中,手动试切对刀法由于不需添置昂贵的对刀、检测等辅助设备,方法简单,而且加工铝棒、尼龙棒等软材质工件,即使高速断续切削,刀尖也不容易崩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型数控车床。

数控机床的机床坐标系是唯一固定的,CRT显示的是切削刀刀位点的机床坐标,但为计算方便和简化编程,在编程时都需设定工件坐标系,它是以零件上的某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来的X-Z直角坐标系统。

因此,对刀的实质是确定随编程变化的工件坐标系工件零点的机床坐标以及确定数控程序调用的刀具相对于基准刀的刀偏置数值。

手动试切对刀的对刀模式为“试切→测量→调整”,其原理示意图如上图1所示。

四.手动试切——相对刀偏法对刀的基本步骤手动试切对刀中,如果确定了一把基准刀,且在刀偏表中输入它的刀偏置为零,而且非基准刀相对于基准刀有一定的刀偏置,这种试切对刀方法叫相对刀偏法对刀,具体又分为G92指令对刀和G54指令对刀两种方法。

使用这种对刀方法的程序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G92 X_ Z_(或G54 G90 G00 X_ Z_)M06 T0202…...T0200M06 T0101直径编程的工件,用G92 X100 Z50指令对刀的简要操作步骤:(一)装夹棒料,棒料伸出卡爪端面约(L+50)mm;(二)装刀,保证各刀的刀位点与主轴等中心高;(三)在系统软件中设定为直径编程方式;(四)开机后,回参考点;(五)用点动方式[或为避免爬行用“MDI运行(G91 G00 X-120 Z-220)+点动”]移动刀架到装夹的棒料右端面附近,在MDI功能子菜单下(图3所示)按F2键,进入刀偏数据设置方式;1、2、3、4号刀的刀偏号分别为#0001、#0002、#0003、#0004,用▲、▼键移动蓝色亮条到各刀对应的刀偏号位置,首先将刀偏号为#0000、#0001、#0002、#0003、#0004的X偏置、Z偏置的数据均修改为零;用▲、▼键将蓝色亮条对准基准刀的刀偏号位置处,按F5键设置基准刀为标准刀具,所在行变成红色;用基准刀试切工件外径,记录试切点A 的X机床坐标,在图4界面按F1“X轴清零”,则CRT显示的“相对实际坐标”的X坐标为零;退刀停车,测量已切削轴段的直径Φd;用标准刀具试切工件端面,记录试切点A的Z机床坐标,在图4界面按F2“Z轴清零”,则CRT显示的“相对实际坐标”的Z坐标为零;通过“点动+步进”或MDI方式[G91 G01 X-显示相对坐标Z-显示相对坐标]使基准刀重新回到试切点[此时CRT显示的相对实际坐标为(0,0)];图3 MDI功能子菜单图4 相对刀偏法对刀的刀偏表(六)选择非基准刀的刀号,手动换刀,用▲、▼键移动蓝色亮条到非基准刀具的位置,如图5所示,让非基准刀的刀尖分别在主轴转动状态目测对齐试切点A(用“点动+步进”方式,先对齐外圆面,后对齐端面),这时CRT上显示的“相对实际坐标”的数值,就是该刀对基准刀的刀偏置△X,△Z;分别将其输入到对应刀偏号的相应位置。

单元二 华中数控系统特点及其接口功能解读

单元二   华中数控系统特点及其接口功能解读
输入/输出开关量每8位占用一个字节。例如HNC-21数控装置XS10接口的I0~I7开关量输入信号占用X[00]组,I0对应于X[00]的第0位,I1对应于X[00]的第1位,按以上参数设置,I/O开关量与X/Y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2.7 PLC地址分配表
信号名
X/Y地址
部件号
模块号
说明
输入开关量地址定义
O28~O31
手持单元输出开关量
HA
手摇A相
HB
手摇B相
+5V、5VG
手摇DC5V电源
2)手持单元接口XS8
图1.2.4手持单元接口引脚图表1.2.2手持接口引脚含义表
3)主轴控制单元XS9
信号名
说明
SA+、SA-
主轴码盘A相位反馈信号
SB+、SB-
主轴码盘B相位反馈信号
SZ+、SZ-
主轴码盘Z脉冲反馈
图1.2.10面板按钮地址分配图
第二排有14个按钮,输入开关量信号依次为X[32]和X[33]的第0~6位,指示灯输出开关量信号依次为Y[30]和Y[31]的第0~6位。
第三排有15个按钮,输35]的第0~6位,指示灯输出开关量信号依次为Y[34]的第0~7位和Y[35]的第0~6位。
加工断点保存/恢复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超大程序加工能力,不需DNC,配置硬盘课直接加工单个达2GB的G代码程序
内置RS232通信接口,轻松实现机床数据通信
3)华中数控系统产品型号
如下图所示:
图1.2.1全闭环控制数控系统
2、华中数控世纪星系统接口功能
计算机数控装置的接口是数控装置与数控系统的功能部件(主轴模块、进给伺服模块、PLC模块等)和机床进行信息传递、交换和控制的端口,称之为接口。接口在数控系统中占用重要的位置,不同功能模块与数控装置相连接,采用与其相应的输入/输出(I/O)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华中数控车床的分析 摘要

自从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如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典型产品,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适应性的特点。数控机床已在我国批量生产、大量引进和推广使用,它们给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数控机床 发展加工 数控加工技术 智能 目录 摘要 ............................................................... 1 1.前言.............................................................. 4 1.1. 数控技术的发展简史 ......................................... 4 1.1.1 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 4 1.1.2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现在)...................... 4 1.2 计算机数控系统概述 .......................................... 5 1.3 我国数控系统技术的发展概述与现状分析 ........................ 7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9 1.5 数控系统选配后机床应具有的功能 ............................. 10 2. 数控机床的介绍.................................................. 11 2.1数控机床的概念.............................................. 11 2.2华中数控系统特点............................................ 11 2.2.1电气原理图简介 ........................................ 13 2.2.2继电器与输入输出开关量 ................................ 14 2.3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17 3. 华中数控系统的产品系列及各自特点................................ 18 3.1世纪星HNC-21/22M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 18 3.1.1 HNC-21/22M铣削(加工中心)系统优点 ................... 19 3.1.2 世纪星HNC-21/22数控系统选件.......................... 20 3.1.3 世纪星HNC-21/22数控系统简介 ......................... 20 3.2 世纪星HNC-21/22T车床数控系统 .............................. 26 3.2.1 HNC-21/22T车削系统 ................................... 26 3.2.2 系统选件 ............................................. 27 3.2.3 世纪星HNC-21/22数控系统简介 ......................... 28 3.3 世纪星HNC-18i/19i系列数控系统 3.3.1 HNC-18iT/19iT车削系统 ................................ 35 3.3.2 HNC-18iM/19iM铣削系统 ................................ 36 3.3.3 系统选件.............................................. 36 3.3.4 世纪星HNC-18i/19i数控系统功能描述................... 37 3.5 HSV-18D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简介.......................... 44 3.5.1 HSV-18D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的特点 .................. 44 3.5.2 HSV-18D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的五种控制方式 .......... 45 3.5.3 HSV-18D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技术规格 ................ 45 3.6 HSV-18S全数字交流主轴驱动单元简介.......................... 46 3.6.1 HSV-18S全数字交流主轴驱动单元特点 .................... 47 3.6.3 HSV-18S全数字交流主轴驱动单元技术规格 ................ 48 4. 对华中数控C6132车床的分析...................................... 49 4.1 C6132车床概述............................................. 49 4.2 选配总体方案 ............................................... 50 4.3 数控系统的选取 ............................................. 51 4.3.1数控系统选配 .......................................... 51 4.3.2 驱动单元的选配........................................ 55 4.3.3 功能选择 ................................................. 56 4.4 选配方案确定 ............................................... 59 参考文献........................................................... 62 1.前言

1.1. 数控技术的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 1.1.1 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为数控(NC)[2]。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第三代—— 小规模集成电路。 1.1.2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已出现并成批生产。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又可称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仿计算机数控。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而且PC机生产批量很大,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阶段。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第六代——基于PC的阶段(国外称为PC—BASED)。 数控系统近50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可靠性低、价格昂贵、应用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大规模得到应用和普及也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也即数控技术经过近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1.2 计算机数控系统概述 计算机数控(CNC)系统主要由图1-1所示的虚线框中的几个部分组成,双点画线框中为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这里以数控机床为例进行说明。

图1-1 数控系统的组成 1.操作面板是操作人员与数控机床(系统)进行交互的工具。一方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对数控机床(系统)进行操作、编程、调试或对机床参数进行设定和修改,另一方面,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它了解或查询数控机床(系统)的运行状态。操作面板主要由按钮站、状态灯、按键阵列(功能与计算机键盘一样)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2.输人输出设备是CNC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装置。交互的信息通常是零件加工程序。即将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的零件加工程序输入CNC系统或将调试好了的零件加工程序通过输出设备存放或记录在相应的控制介质上。数控机床常用的控制介质和输入输出设备见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