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在过轻或适中体重患者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100 k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造影剂最小用量分析

100 k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造影剂最小用量分析王亚宁;时高峰;杜煜;王琦;李月考;齐晓辉【摘要】目的计算并分析100 kV管电压肾脏增强CT扫描中的造影剂最小用量.方法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A、B、C组.均采用DSCT扫描,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海醇,300 mgI/mL),A、B、C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分别为1.0、1.3、1.5 mL/kg.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计算三组各组织器官的CT值、信噪比(SNR)和肾皮质强化值(ΔHU),并对强化后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计分.结果 A、B、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4±0.7)、(4.7±0.7)、(4.8±0.6)分,三组相比,P均>0.05.A、B、C组的腹主动脉、肾皮质CT 值及肾皮质ΔHU依次增高,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A组肾静脉CT值低于B组和C组(P均<0.05).肾皮质ΔHU与造影剂用量的线性相关回归公式为:ΔHU=16.48+95.21×造影剂用量,在满足ΔHU≥100 HU的条件下,最小造影剂用量为0.88 mL/kg,经换算得到的最小造影剂量为0.88×0.3 g=0.26 gI/kg.结论100kV管电压下肾脏增强CY扫描中所需要的最小造影剂用量为0.26gI/kg.【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39【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增强CT检查;肾脏;造影剂;碘海醇【作者】王亚宁;时高峰;杜煜;王琦;李月考;齐晓辉【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3增强CT扫描对于各种肾脏病变的检出、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双源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Appl i c a t i o n of d u a l — s o ur c e CT l o w t u b e v o l t a g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l o w c o nc e nt r a t i o n c o n t r a s t ag e nt i n e n ha nc e d i ma g i n g o f t h e l i v e r
9 9 4
放射学实践 2 O l 5年 l O月第 3 O卷 第 1 O期
R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Oc t 2 0 1 5 , Vo l 3 0 , No . 1 0
低 k V 低 浓 度 对 比剂 专 题
双源 C T低 管 电压 结 合低 浓 度 对 比剂 在 肝 脏 增 强 扫 描 中 的应 用
克( 2 7 0 mg I / mI ) 。B组 : 管 电压 1 2 0 k Vp , 对 比剂 为 碘 克 沙醇 ( 3 2 0 mg I / mL ) 。测量、 计 算 两 组 图像 的 对 比噪 声 比 ( C NR) 、
信噪 比 ( s N R) 、 肝 实质 C T值、 肝 动脉 C T值 、 门静 脉 C T 值 及 有 效 辐 射 剂量 ( E D) , 并 对 两 纽 图像 进 行 主 观 评 分 , 对 两组 间
0 . 0 5 ) ; A、 B组 的肝 实质 C T值及肝动脉 C T值 均 无 统计 学 差异 ( 一一1 . 8 1 , P >0 . 0 5 ; 一0 . 9 6 , P >0 . 0 5 ) , 而 A 组 的 门静 脉
腹部CT增强扫描中低浓度碘海醇造影剂的应用意义

腹部CT增强扫描中低浓度碘海醇造影剂的应用意义刘克明;刘烁【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年(卷),期】2023(7)4【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碘海醇造影剂用于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腹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腹部病变患者,入组者均行腹部CT平扫与增强扫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3例,于增强扫描时经静脉注射350 mgI/mL碘海醇造影剂)与试验组(44例,于增强扫描时经静脉注射300 mgI/mL碘海醇造影剂)。
对比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动脉期扫描情况及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特征。
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噪声标准差(SD)、对比噪声比(CNR)水平、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动脉期扫描触发时间、实际扫描时间及股动脉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低浓度碘海醇造影剂用于腹部CT增强扫描,可降低辐射剂量,取得与高浓度造影剂扫描相近的图像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总页数】3页(P116-118)【作者】刘克明;刘烁【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2【相关文献】1.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观察2.不同质量浓度的碘海醇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中的应用比较3.不同质量浓度碘海醇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中的应用比较4.增强CT检查中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和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5.不同质量浓度碘海醇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0 kV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和迭代重建在胸部CT增强检查中的运用

RESEARCH WORK引言胸部CT增强是需要经患者静脉给予一定量的含碘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增加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胸部CT增强检查已成为临床鉴别诊断胸部良恶性病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临床上为了保证CT增强成像质量,经常采用高管电压、高浓度及高剂量对比剂的方法,但这样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剂量以及较高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 Media Induced,CIN)发生几率等问题。
有关研究报道,CT辐射剂量与癌症患病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T所产生的高辐射剂量会使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增加[1-2];同时,对比剂均经过肾脏代谢,大剂量对比剂容易加重肾功能负担,诱发肾功能不全和CIN,特别是CIN患者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时间较长,80 kV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和迭代重建在胸部CT增强检查中的运用姜一,秦立新,李宝学,田葵,周春华,余辉山武汉市肺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 目的 探讨80 kV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和迭代重建在胸部CT增强检查中的运用。
方法 收集体质量指数(Bady Mass Index,BMI)<24 kg/m2的120名患者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个小组,每组各40例。
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剂量1.5 mL/kg;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剂量1.2 mL/kg;C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剂量1.0 mL/kg;A组采用FBP重建,B组和C组采用50% ASIR重建。
采用方差分析对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质量客观评价、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进行比较。
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很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C组胸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图像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C组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的增强效能比较研究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36期(总第476期)2020年12月- 58 -测及NLR 检测,提示联合诊断能够提高预测特异度和敏感度,提高诊断价值。
HBP、NLR 采集、检测简单,创伤小、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临床操作性,能够在基层医院开展。
综上所述,HBP、NLR 是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联合诊断能够提高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提高病死率预测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评价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的常用指标。
参考文献[1]曹怡妹,王长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降钙素原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2):321-322.[2]蒋剑文,郭端,蒋涵,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9):1492-1495.[3]刘亚楠,杨杰,李琢,等.正五聚蛋白3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3):370-374.[4]冯敏,田仁富,邓明强,等.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2):33-36.[5]高戈,冯喆,常志刚,等.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8):501-505.[6]邓永超,唐喜春,张聪,等.血浆肝素结合蛋白在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5):356-360.[7]郭树彬,李琢,杨杰,等.正五聚蛋白3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3):370.[8]杨亚南,邵换璋,史源,等.肝素结合蛋白联合SOFA 评分对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3):336-340.[9]胡杉杉,周朝敏,李倩,等.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8):587-592.[10]刘丽红,刘丽芬,曾育英,等.肝素结合蛋白在肺炎并发脓毒症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8,39(4):601-603.[11]金大勇,肖芝华,陈斌,等.血清内毒素、肝素结合蛋白与血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19,47(2):183-186.[12]顾朝辉,于顺利,周乃春,等.肝素结合蛋白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早期尿脓毒血症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9,40(4):290-293.(收稿日期:2020-09-22) (本文编辑:桑茹南)①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的增强效能比较研究 杨建华① 刘亚龙① 贾维①【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 过程中的增强效能。
不同浓度碘对比剂的腹部CT增强图像质量比较

不同浓度碘对比剂的腹部CT增强图像质量比较梁瑞鹏;石娇阳;张莹;李永隆;周军;张秀富【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2(6)16【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碘对比剂的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图像质量,从应用不同浓度对比剂角度探索个性化扫描方案。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于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接受腹部CT增强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用碘对比剂浓度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碘海醇组350 mgI/mL,n=59)和低浓度组(碘克沙醇组300 mgI/mL,n=4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统计学资料、静脉期与平扫期强化差值、主观评分、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参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统计学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
高浓度组平扫期与静脉期强化差值为(67.07±15.43)HU、主观评分为(3.34±0.66)分、信噪比为(6.0±1.9)、对比噪声比为(14.68±3.13);低浓度组平扫期与静脉期强化差值为(56.47±16.13) HU、主观评分为(2.83±0.63)分、信噪比为(5.61±2.26)、对比噪声比为(14.74±3.45),两组患者强化差值、主观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
结论:没有明显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临床指征时,腹部CT增强检查选择高浓度碘对比剂能够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影像图像。
【总页数】3页(P10-12)【作者】梁瑞鹏;石娇阳;张莹;李永隆;周军;张秀富【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比较2.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对腹部CT增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3.CT增强对比剂的不同浓度和流速对肾脏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4.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的增强效能比较研究5.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冠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管电压、管电流、对比剂剂量、浓度与流速在非肥胖患者全腹CTA中的应用

RESEARCH WORK引言目前腹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腹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然而,腹部CTA的扫描范围与对比剂用量较大,尤其对于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腹部CTA带来的高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可能增加患癌、对比剂肾病(Conc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等并发症低管电压、管电流、对比剂剂量、浓度与流速在非肥胖患者全腹CTA中的应用叶浩翊,刘志锋,蔡金辉,黄曦毅,刁凡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管电压、管电流、低对比剂剂量、浓度与流速在BMI≤24 kg/m2患者中全腹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可行性。
方法 将87例BMI≤24 kg/m2并行全腹C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1)采用100 kV、200 mAs、50 mL(320 mgI/mL)造影剂用量、3 mL/s对比剂注射速率进行血管成像,B组(n=46)采用120 kV、250 mAs、90 mL(350 mgI/mL)造影剂用量、4 mL/s对比剂注射速率进行血管成像。
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剂量、L2水平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右髂内动脉层面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n,CNR)和图像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两组间同层面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背景噪声(t=1.786,P>0.05)、SNR(t=1.356,P>0.05)、CNR(t=1.615,P>0.05)差异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低剂量技术对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论______著 |Thes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医学计量与质控•低剂量技术对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研究聂洋平,陈维亮,王锦波,李学坤,马小贝[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超重患者行冠状动脉C 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方法:将83例因怀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 T血管造影的超重患者随机分为A、B2组。
A组采用100k V p管电压,320m g/m l碘佛醇;B 组采用120k V p管电压,370 m g/m l碘帕醇。
2组均运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分析2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及冠状动脉节段评分。
结果:A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明显少于B组(P<0.05);2组图像冠状动脉CT 值、噪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2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冠状动脉节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超重患者行冠状动脉C T血管造影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关键词]冠状动脉;C T血管造影;超重患者;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辐射剂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6;TH7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8868(2017)11-0075-04DOI : 10.7687/j.issn1003-8868.2017.11.075Feasibility study on low-dose technique for coronary arteryangiography in overweight patientsNIE Yang-ping1, CHEN W ei-liang2, W AN G Jin-bo3, LI Xue-kun2, MA Xiao-bei2(1.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Henan Province, China;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371stHospital of the PLA, Xinxiang 453000, Henan Province, China; 3.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371st Hospital ofthe PLA, Xinxiang 453000, He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low-tube-voltage and low-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applied to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in the overweight patients^ ^^!〇dS Totally 83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used 100 kVp and ioversol-320 mg/ml, and Group B received 120 kVp and iopam idol-370 mg/ml. Both the groups went through prospectively ECG-gated scanning.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the image quality, radiation dose, iodine intake and coronary artery segments scores^ The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and iodine intake in Group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B (P<0.05). Group A had the coronary artery CT value and image noise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Group B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ignal to noise ratio, contrast to noise ratio and coronary artery segments scor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d u sio il For coronary artery CTA in the overweight patients, low-tube-voltage and low-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still preserves the image quality,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adiation dose and iodine intake. [C 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7,38( 11) :75-78]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CTA; overweight patient; low tube voltage; low-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radiation dose〇引言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日益增加,严重危害人类 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