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的工业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初探

合集下载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3D打印技术,即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数字模型进行逐层堆积,实现实体物体的制造工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3D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在制造业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广泛且被普遍认可。

它可以实现快速原型制作,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同时,通过3D打印,制造商可以灵活地进行产品设计和改进,减少制造成本和资源浪费。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汽车零部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医疗领域是3D打印技术应用的一个热点领域。

医生可以利用该技术打印出精确的人体器官模型,帮助术前规划和模拟手术过程。

此外,3D打印技术也可以用于生产个性化的假肢和义肢,为肢体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方案。

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作医疗设备和器具,满足医疗机构对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的需求。

三、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在建筑业中,3D打印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建造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性打印出整个建筑物,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效率,并且减少了浪费。

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建筑方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领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领域,3D打印技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立体物体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3D打印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

五、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3D打印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打印材料的种类将会更加多样化,涵盖金属、陶瓷、生物材料等多种材质,使得打印出的物体更加逼真。

其次,3D打印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制造流程和更精确的打印效果。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一、概述3D打印技术是指一种制造方式,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控制打印机将材料逐层堆积,最终三维打印出各种产品。

近年来,3D 打印技术迅速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其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从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二、技术发展趋势1. 材料多样化。

目前3D打印技术已可以打印塑料、金属、木材等材质,而近几年中,随着各种新材料的研发,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生物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等等,这将大大推进3D打印技术在医疗、建筑、玻璃工艺等领域的应用。

2. 极端定制化。

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完全个性化打印出产品,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生产数量受限的问题。

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软硬件的优化,可实现生产定制化程度更高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3. 大型化和高速化。

近年来,科技间的整合推进了3D打印技术的大型化和高速化,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广泛。

而随着大型3D打印机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应对大型产品的需求。

同时,华南等地区已可以制造出可超过1000毫米每小时的高速3D打印机。

工业制造中的一些生产环节已经开始使用3D打印机,未来将推动生产环节的更高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应用范围1. 医疗领域。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可制造仿生植入物、矫形器以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的个性化设计和制造,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此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治疾病、进行手术预演等。

2. 制造产业。

3D打印技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科技的支持下,有望推动制造业进入新的高度。

传统制造业中,很多生产环节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替代,例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领域都有了应用。

3. 文化艺术。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极为逼真的艺术品,它可以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创意想法和设计,同时,艺术作品的大众化和定制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4. 建筑工艺。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一、引言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来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领域,3D打印技术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主要探讨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前景。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模型制造、模具制造、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中,3D打印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复杂的结构,这是传统制造无法做到的;其次,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这是传统制造无法做到的;最后,3D打印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很多应用。

医疗器械、矫正器、牙齿矫正器等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制造。

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医疗器械,例如听力助听器、义肢、脊椎支架等,也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制造。

在医疗领域中,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械的制造效率和品质,降低制造成本,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文创领域3D打印有着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各种文创产品,如文化衫、文化产物、文化雕塑等等。

此外,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模型,在模型制造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三、3D打印技术的前景1. 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目前尚处于不断创新阶段,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加复杂的零部件,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

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如光固化、金属3D打印等业已发展出,3D打印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也将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2. 应用领域未来,3D打印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例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领域等。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轻、更强的材料,可以制造更具创意的产品,这些都是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

3. 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3D打印技术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明显。

这种技术可以满足自定义需求,可以简化制造流程,可以大量减少制造成本。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

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生产模式的颠覆,而且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围绕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开论述。

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3D打印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被用于制造原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如今,3D打印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物品,包括食品、服装、汽车零部件等等。

同时,3D打印设备的体积也逐渐减小,价格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巨大。

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化的需求,打印出合适的医疗器械和假体。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打印出人体组织和器官模型,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训练。

2. 制造业:传统的制造业需要借助模具等工具进行生产,成本和时间较高。

而有了3D打印技术,制造企业可以直接打印出产品,无需进行模具制造。

这不仅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还减少了生产成本。

此外,3D打印技术也为定制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打印个性化的产品。

3. 教育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非常广泛。

通过使用3D打印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变成现实。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非常有帮助。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打印模型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

三、3D打印技术的挑战和问题虽然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稳定性问题。

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使用的是塑料材料,而且不同材料的打印效果也有差异。

其次是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

3D打印技术的普及可能会导致盗版和侵权现象的增加,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3D打印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制造武器等违法行为的风险。

四、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也将继续发展。

3D打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一、引言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创新性的高新技术,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该技术具有快速、柔性、个性化、零库存等特点,对制造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从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前景进行探讨。

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3D打印技术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明,最初只能处理简单的建筑和轻度工程构件。

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漫长的蜕变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SLA激光显示中液体固化。

这项技术于1986年由Chuck Hull发明。

它是3D打印过程中应用最早、技术路线最成熟的一种。

2、SLS 采用射出式粉末烧结技术。

这项技术在1992年被D.Scott Crump发明,是第一种可以制作实用零件的3D打印技术。

3、FDM熔沉积添加。

这种颇为受欢迎的3D打印技术最早由Stratasys于1980年代发明,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4、Polyjet打印技术。

在2000年左右,今天的主流制造商Stratasys推出了Polyjet打印机,利用液体树脂从一些小喷嘴中喷出并使用紫外线固化技术完成打印。

以上四种3D打印技术,都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佼佼者,不斐一切生产制造行业的需求。

三、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

3D打印能轻便快捷、制定复杂的曲面、不会降低产品强度,能够节省飞机零配件生产的成本。

2、医疗器械领域。

在现实生活中,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应用相对颇大,以高难度的骨部植入物制造为主,可以根据人体骨架构造出医用3D打印模型,随后根据这个模型进行高精度制造,避免了人工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人为疏忽和差错。

3、汽车制造领域。

3D打印技术可以快捷的打印出汽车零部件,而且可以制定出复杂的构造体,方便于汽车生产,可以根据个别客户的需求快速进行定做,同时生产的成本也更为低廉、经济。

四、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3D打印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领域还远远不够成熟。

3D打印技术应用趋势及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应用趋势及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应用趋势及发展前景1. 制造业领域在制造业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快速原型制作、定制化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等方面。

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减少生产周期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D打印技术还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 医疗健康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医疗器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制造等方面。

通过3D打印技术,医疗器械可以更加精准地定制,满足患者个性化的治疗需求。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生物打印,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航空零部件、发动机部件和飞行器结构等方面。

通过3D打印技术,航空航天企业可以实现零部件的快速制造和成本的降低,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4.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建筑构件、装饰材料和建筑模型等方面。

通过3D打印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实现建筑构件的定制化生产、减少建筑垃圾和提高建筑效率。

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1. 材料技术的发展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材料可以用于3D打印技术,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

这将为3D打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2. 软件技术的进步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的设计和模拟软件也在不断完善。

这将使得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设计和模拟,加速产品的开发和验证过程。

3. 快速工业化制造未来,3D打印技术将在工业化制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制造和小批量生产,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4. 生物打印技术的突破未来,生物打印技术有望突破目前的瓶颈,实现更加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的生物打印。

这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解决器官移植等领域的难题。

在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它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能够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制造概论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制造业概念。

制造业是指将原材料和其他资源转化为实用或非实用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撑着世界各个经济活动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商业和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业的成本和流程都在不断地改变。

二、3D打印技术引领着工业的未来然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越来越流行,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在发生变化。

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3D打印技术都能够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也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改进空间。

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和制造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3D打印技术旨在将3D数字模型转换为实际的物理对象。

使用3D打印技术,一个工业设计师可以将其设计变成现实,从而将设计无缝地转换为现实生产中的物理产品。

三、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更轻、更具有弹性和刚度的汽车部件。

与传统的汽车制造方法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汽车部件不仅可以节省材料和时间,还可以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在汽车维修方面也具有潜力。

在传统的汽车维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零件维修,这无疑会增加制造商的成本。

而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商可以在需要时立即生产并更换汽车部件,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四、3D打印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医疗设备制造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个性化的人体器官和骨骼结构。

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器官需要使用患者的生物数据,然后制造出原型,最终制造出合适的人体器官。

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人体器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科手术时间,避免感染和出血等问题。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一、引言随着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项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数字化制造技术,它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来打印出任何形状的物体。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于它的应用和前景也越来越关注。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快速原型制作、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方面。

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打印出产品原型和模型,使得研发过程非常高效,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同样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生们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患者的三维模型,这样就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于制作假肢、义肢、人造器官等方面,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多可能。

3. 文化艺术领域在文化艺术领域,3D打印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复制文物、雕塑等艺术形象,并在博物馆中展出。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动画和电影制作中,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三、3D打印技术的前景1. 普及率将会继续提高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的降低以及技术的升级,3D打印技术的普及率将会逐渐提高。

在未来,3D打印技术可能会进一步成熟,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来打印出自己想要的产品,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2.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会增加在未来,制造业会越来越注重创新和自主研发。

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打印出产品原型和模型,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 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将会越来越受欢迎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来打印出定制化的产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为每个人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未来,个性化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3D打印技术则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四、结论总之,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快速制造产品、提高效率、改善医疗、推动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打印技术的工业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初探作者:计文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技术逐渐升级,这为3D打印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对我国制造水平提升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定义及特点两方面介绍3D打印技术,然后总结当前3D打印技术工业应用现状,接下来总结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问题,最后探究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工业应用;产业化;发展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325-02引言: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量逐年增多,工业生产期间应用3D打印技术,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创新,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任务及时完成,与此同时,这还能为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助力。

由此可见,本文这一论题具有探究必要性,论题分析的现实意义较显著。

1 3D打印技术基本介绍1.1定义所谓3D打印技术,指的是新增材料技术,它最早来源于美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Systems公司,该公司生产产品主要为STL文件,并研制型号为SLA—2503D打印机。

它细分七种类型,分别为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技术——DMLS、熔融层积成型技术——FDA、3DP 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激光叠层制造技术——LOM、电子束熔融技术——EBM。

对比于传统的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借助新材料、计算机技术应用,二者在加工制造原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制造技术借助热学、力学、压强等基本原理完成制造任务;3D打印技术通过离散、堆积完成加工制造任务,下文具体总结3D打印技术特点。

1.2特点3D打印技术特点集中表现为复杂性,这一特点在材料、功能、形状、层次各方面有所体现。

其中,材料方面复杂性即指色彩丰富、结构复杂工艺品(如图1)能够通过这一技术加工完成;功能方面复杂性即指复杂零件应用该技术打印成型,进而能够省去复杂零件拆卸、重组环节,避免零件质量降低;形状方面复杂性即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完成多种形状打印任务;层次方面复杂性指的是,多尺度打印操作,如原子打印(如图2),这是传统打印技术所不能实现的。

图1 3D打印色彩丰富、结构复杂工艺品图2 3D打印原子从3D打印技术特点分析中能够看出,该技术应用优势较明显,并且能够起到生产流程简化、研发时间缩短等作用,预测可知,这一技术在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在多功能产品设计中起到助推作用,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工业经济利润空间。

2 3D打印技术工业应用现状3D打印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同时,能够顺利融合于现代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产业的带动和升级,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分别是数据现状、整体成形、工艺结合。

2.1基于数据现状据数据资料显示,世界3D打印产品带来的经济收入占总收入的33.6%,并这一收入比例逐年上涨,由2014年30.8%上涨至2015年32.5%,由2015年32.5%上涨至2016年32.8%。

世界各国3D打印应用情况对比,我国使用3D打印技术的经验不够丰富,欧洲、北美等地区大频率应用3D打印技术,3D打印设备数量逐渐增多。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3D打印发展阶段,并与外国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国应再次扩大工业应用空间,同时,完善3D打印技术产业体系,引导其向产业化方向推进[1]。

2.2直接整体成形这一技术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复杂零件制造领域,即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整体成形。

汽车工业应用3D打印技术,不仅支持复杂轮廓制造,而且还能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壳体厚度,以此优化气动性能,实现轻量化制造目的。

例如,汽车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制造,整体零件数量五十个,减重二分之一,适用 L燃气,驾驶速度 km/h,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2.3工艺结合分析结合于传统铸造工艺:航空航天工业应用结合工艺,能够大大降低结构复杂、形状各异零件加工制造成本,并且关键零件加工制造效率会相应提高。

3D打印技术参与坦克涡轮盘制造,通过蜡模打印节省传统模具制造时间,并降低制造成本。

又如,该技术参与发动机内机匣制造,制造完成的产品整体质量减轻百分之二十,缺陷减少百分之九十,并且制造效率提高六倍左右。

结合于机加工复合:二者结合完成日本松浦金属激光造型复合加工机加工,最终有效改善零件表面质量,同时,精细零件加工任务顺利完成。

结合于传统热等静压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温、高压性,该技术适用于粉末加热加压成形;针对铸件致密化处理。

结合3D打印技术后,零件与锻件性能接近。

应用结合技术于航空航天领域,能够完成特殊零件的高效制造,同时,还能减少零件缺陷,减轻零件整体质量。

此外,零件性能相应优化。

结合于传统模具制造工艺:工艺结合应用于模具制造,能够实现低成本、快速冷却、缩短时间、弥补缺陷等目的。

单一工艺作用下的冷却效果较差。

其中,3D打印技术冷却效果对比如表2所示[2]。

3 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问题我国3D打印技术起步较晚,实际应用经验不够丰富,进而产业化发展期间存在较多问题,下文从设计理论、打印材料、打印设备、打印应用等方面进行问题总结。

通过问题分析,探索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1设计理论方面由于我国3D打印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加之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导致个别产品打印得不到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最终影响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不利于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例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缺乏完善性,最终打印完成的产品在性能方面、成本投入方面达不到预期要求;又如,3D打印器官缺乏系统的设计理论以及健全的数学模型[3]。

3.2打印材料方面我国3D打印技术发展倾向于打印设备研制,这一方面我国与国际间的差距较小。

相对而言,我国对打印材料关注度较少,这也是阻碍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问题表现在:打印材料资金投入较少,进而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此项技术发展,导致该技术发展空间大大缩小;打印材料种类有限,最终会出现实际需要与材料供应不当现象;打印材料性能较差,制造完成的零件往往不能直接替代功能零件,只有多次试用,才能弥补零件功能缺陷,待功能缺陷弥补后,顺利充当功能零件。

3.3打印设备方面打印设备缺陷也是制约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方面的问题总结为:工业打印设备成本远远高于民用打印设备成本;表面质量、成形件精度较低;打印设备稳定性较差;打印设备元器件多引自国外,国内自产激光器性能较低;打印设备工作模式形成效率较低。

总结可知,3D打印设备已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处理,3D产业化进程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将阻碍3D打印技术持续发展。

要想加快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速度,务必完善3D打印设备,建立健全3D打印技术[4]。

3.4打印应用方面3D打印应用存在一定阻力,即加工、制造完成的零部件,在性能方面达不到功能零件需要,往往出现返工现象,进而增加3D打印应用成本;3D打印微观组织结构不够细化,最终影响应用效果;零件断裂韧性与预期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零件耐高温性较差,进而影响工业生产安全性,会为后期工业应用增加不必要的麻烦;零件耐疲劳性能指标较低,一旦零件频繁更换,则整体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并且还会延长工业生产时间,降低工业生产效率。

4 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从工业发展需求来看,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要想改变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差距,应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产业化发展对策。

以便扩大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范围,取得丰富的应用经验,确保3D打印技术需求被及时满足。

4.1健全应用思想3D打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创新应用思想,只有应用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应用行为才能得到规范。

首先,树立多元化思想,为更好的满足多样化需求,发展多类型3D打印技术是极为必要的,在此期间,适当拓展服务范围以及应用领域,遵循多样化原则,引进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拓展多元市场。

然后,坚持创新思想,3D打印技术良性发展的前提即进行技术创新,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当创新传统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将服务创新工作具体落实,以此拓展3D打印技术应用市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最后,坚持协同发展思想。

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期间,遵循协同发展原则,做好企业、研究院、高校间的平衡工作,构建系统的产业链条,以便为3D打印技术产业化推进提供可靠支持。

4.2提高应用技术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扩大、应用频率提高,应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方面即拓展应用市场,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服务平台以及示范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丰富3D打印产业服务内容,并吸引各行业参与3D打印示范。

此外,建立体验中心以及孵化基地,在丰富体验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体验者对3D打印技术关注度,同时,大范围推进重点领域,以此优化3D打印服务效果。

第二方面即升级关键技术,这能大大增强产业竞争力。

集中精力研发3D打印材料、打印设备,以此弥补3D打印材料短缺、打印设备性能低下等方面的不足,确保3D打印设备应用需要被及时满足。

换言之,这能循序渐进提高3D打印技术水平,能为新型打印工艺生产起到铺垫作用,并且还能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大拓展3D打印技术推广范围。

第三方面即完善工艺技术标准,优化3D打印技术产业链条[5]。

4.3具体政策建议首先,合理规划、正确引导。

结合3D打印技术工业应用现状,以及工业特色,有计划的成立3D打印技术产业中心,实现周边工业带动、服务产业发展目的。

其次,推进技术融合,实现3D打印技术系统化建设,这对产业化进程顺利推进有辅助作用。

然后,做好支撑体系建设工作。

制定技术规范标准,同时,成立专业化培训机构。

最后,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力度,并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这对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良好的产业化发展效果。

结论:3D打印技术产业化趋势不可阻挡,为扩大该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通过健全应用思想、提高应用技术、制定政策建议等措施处理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这不仅符合现阶段3D打印技术良性发展需要,而且还能带动工业生产效率,为3D打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1]樊新波,王桂红.3D打印技术现状及产业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4):88-89.[2]包国光,赵默典.3D打印技术的本质特征及产业化对策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111-117.[3]史玉升.3D打印技术的工业应用及产业化发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6,45(02):11-16.[4]高群,郑家霖.基于职业教育视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国内3D打印技术产业为例[J].发展研究,2015(11):90-96.[5]王文涛,刘燕华.3D打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06):22-25+30.作者简介:计文翰(2000.12.19-),男,回族,河南省周口市,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