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奇怪的大石头

合集下载

7.奇怪的大石头

7.奇怪的大石头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3)分钟
展示汇报……(3)分钟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五、课后反思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请各组2号逐句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分析字形,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
对学……(3)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4)分钟
展示汇报……(5)分钟
4.指导书写,说说哪些字的哪些部位容易写错,需要提醒。由于课前已布置预习,该环节:
定边县导学案
备课人:一小奥文艳二小张彩霞
7.奇怪的大石头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Fra bibliotek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三、落实目标: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和学生收集的材料了解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3)分钟
3.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落实目标:
问题一: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自学……(2)分钟
对学……(3)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3)分钟
展示汇报……(5)分钟
提示:
(1)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7、奇怪的大石头-课件

7、奇怪的大石头-课件

• 李四光向谁去请教这个问题?他是怎样想旳呢?
• 请同学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 石头恐怕有几百年旳历史了,我小旳时候它就在那 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旳呢?” “据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可能它就是从天 上掉下来旳吧!” “这么重旳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 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种很深很深旳大坑。可它 为何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据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可能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旳吧! 这么重旳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 把草地砸一种很深很深旳大坑,可它为何没卧进土里去呢?
卧进
秦岭
•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您说:

。”
李四光
第四纪冰川遗址
第四纪:地质历史旳最终一种纪。约 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域广 泛地发生了屡次冰川作用。
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能 够推动巨大旳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
从遥远旳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旳。经过进一步旳考察,他发觉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 川活动旳遗址。他旳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7 、奇怪旳大石头
•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 2划出生字词,再多读几遍,同桌相互指读。 • 3请同学们读词语。
7、奇怪旳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旳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旳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旳后面。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旳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 头把他旳身影遮得严严实实旳,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 这块大石头发生了爱好:这么大旳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旳呢?

谷城县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组 7《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

谷城县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组 7《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

《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著名】〖理解〗有名,出名。

〖例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是自学成才的。

【悄悄】〖理解〗1、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2、小声地,偷偷地.〖例句〗她悄悄地告诉我事情的整个经过。

【躲闪】〖理解〗躲避闪开。

〖例句〗一位老大妈过马路时躲闪不及,被一个拼命骑车的年轻人撞伤了.【陨石】〖理解〗含石质较多或全为石质的陨星残体。

〖例句〗在南极探险时,经常可以发现来自宇宙的陨石.【突兀】〖理解〗本课指高耸的.〖例句〗突兀的山石,潺潺的溪水,这种景象在泰山风景区却是常见的.【冰川】〖理解〗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

〖例句〗这山谷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是由于冰川运动而形成的。

【推动】〖理解〗本课指使劲地推向前或摇动.〖例句〗这辆满载货物的车需要很多人才能推动。

【旅行】〖理解〗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例句〗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出去旅行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

【考察】〖理解〗实地观察调查。

〖例句〗工程师们准备去考察雄伟的三峡水利工程。

【流域】〖理解〗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区域。

〖例句〗正是黄河流域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

【遗迹】〖理解〗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例句〗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贝壳化石,那是远古时代的海洋留下的遗迹。

【研究】〖理解〗钻研,探索。

〖例句〗科学研究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成果】〖理解〗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例句〗经过大家的努力,设备可以正常运转了,成果非常显著。

【震惊】〖理解〗本课指让人大吃一惊。

〖例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震惊了整个世界。

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yuānyānɡlúyáxiǎo xīméi zijiǎn shǎorónghuà yàn zi chóng gāo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泥融.(rónɡ nónɡ)惠崇.(cónɡ chónɡ ) 芦.芽(lú nú)梅.子(méi mén)泛.舟(fàn fàng) 不减.(jǎn jiǎn ) 三、比一比,组词语.融( )燕( ) 溪( ) 减( )泛( )隔( ) 蒸()蹊( ) 喊( )眨()四、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掌握相关的地质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变化、火山爆发等。

分析大石头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1.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配合图片或模型展示。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生态环境。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

分析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观察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看法。

教师讲解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在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传说。

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引发学生对文化意义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文化意义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掌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及措施。

讲解大石头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方法。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资料,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保护和利用的看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与石头相关阅读素材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与石头相关阅读素材新人教版

李四光与石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否到茅台,至今尚有争议,有待史学家们去考证。

但李四光将茅台特有的一种岩石命名为“茅台砾岩”倒确有其事。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为了培养人才,不至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搬迁内地来到遵义湄潭安家落户,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也搬迁贵阳,一时学者名流云集,对贵州的文化发展进步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天,李四光从中央地质调查所来浙大教授、著名画家丰子恺家作客,作陪的还有浙大的几位名教授,丰子恺十分高兴,取出了珍藏的茅台酒招待他们。

李四光从国外学成回国,急于在中国找到石油,对贵州这地宝地很感兴趣,但他对茅台酒并不关注。

他认为贵州地质地貌与世界石油产地中东的构造差不多,很多万年前的大海沉淀不少的海生动物,具有生油条件,希望贵州也像中东一样找到油、气田,为贫穷落后的祖国出一点力。

当李四光端起高脚杯。

喝着又香又醇的茅台酒时,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感浸透心田,这位风华正茂的地质学家像发现新的地质构造一样惊奇,思路一下子转移到茅台酒上来。

他详细问及这酒的情况,当时浙大的几位学者,诸如史地研究所的张其昀、严德一等人,对黔北的物产资源以及“酒文化”很感兴趣,对茅台酒鸭溪窖、董酒等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丰子恺也颇为熟悉。

因此他向李四光作介绍了茅台酒的酒质特征和它的名贵之处。

李四光听得十分认真,兴味盎然,开始对茅台这块处女地的了兴趣……不久之后,他便带了两个学生拿着应带的地质工具,从遵义步行经鸭溪、枫香来到茅台,他看茅台两岸高山夹峙,峭壁陡立,河中滩滩相连接,载盐木船云集,缓缓而行的河水一泻千里。

还未步入酒厂,大街小巷就飘来阵阵酒香,令人熏熏欲醉,真是名符其实的满城香。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学生们都不敢久留,只得抓紧时间考察,他们经过几家私人茅台酒厂,来到下场口银滩坝子一带,发现一种岩层,由无数的鹅卵均匀地胶结在一起,构成坚硬的岩石。

李四光用锤子敲,学生们借来铁锤砸,可都无济于事。

没有标本,回去怎么作化验分析呢?有人建议用炸药炸,借助于现代的武器将岩石炸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新人教版20200111111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7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新人教版202001111119

《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著名】〖理解〗有名,出名。

〖例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是自学成才的。

【悄悄】〖理解〗1、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2、小声地,偷偷地。

〖例句〗她悄悄地告诉我事情的整个经过。

【躲闪】〖理解〗躲避闪开。

〖例句〗一位老大妈过马路时躲闪不及,被一个拼命骑车的年轻人撞伤了。

【陨石】〖理解〗含石质较多或全为石质的陨星残体。

〖例句〗在南极探险时,经常可以发现来自宇宙的陨石。

【突兀】〖理解〗本课指高耸的。

〖例句〗突兀的山石,潺潺的溪水,这种景象在泰山风景区却是常见的。

【冰川】〖理解〗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

〖例句〗这山谷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是由于冰川运动而形成的。

【推动】〖理解〗本课指使劲地推向前或摇动。

〖例句〗这辆满载货物的车需要很多人才能推动。

【旅行】〖理解〗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例句〗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出去旅行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

【考察】〖理解〗实地观察调查。

〖例句〗工程师们准备去考察雄伟的三峡水利工程。

【流域】〖理解〗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区域。

〖例句〗正是黄河流域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

【遗迹】〖理解〗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例句〗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贝壳化石,那是远古时代的海洋留下的遗迹。

【研究】〖理解〗钻研,探索。

〖例句〗科学研究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成果】〖理解〗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例句〗经过大家的努力,设备可以正常运转了,成果非常显著。

【震惊】〖理解〗本课指让人大吃一惊。

〖例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震惊了整个世界。

7.奇怪的大石头

7.奇怪的大石头

●课前预习●●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著名、躲闪、严严实实、考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重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难点)●课堂学习●●字词学习●●●生字学习著zhu4藏cang2悄qiao1闪shan3坑keng1卧wo4推tui1旅lv3考kao3秦qin2记ji4遗yi2究jiu1震zhen4域yu4●●●多音字悄(qiāo)悄悄静悄悄(qiǎo)悄然悄声细语为(wèi)为了为什么(wéi)为难敢作敢为●●●近反义词近义词常常—经常著名—有名考察—调查反义词平整—崎岖●●课文全解7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kēng)。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wù)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

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kǎo)察了这块大石头。

7.奇怪的大石头

7.奇怪的大石头

芜湖市镜湖新城教师备课笔记备课人:张蕾备课时间: 2017 年 9 月 2日_ 三_年级1班学科:语文版本:人教版执教人:张蕾教学内容(课题):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共_2_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板画“大石头”,激发学生疑问,顺势导入所学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做到人人都发言不太可能,但可以做到人人都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