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完善措施探析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完善措施探析摘要:人工影响天气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针对大气实施人工干预,能够实现气候资源服务人民大众的目标。
本文就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完善措施进行深入地探析。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不足;完善措施1 引言人工影响天气可以达到转变天气、趋利避害的效果,促使其能够为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现阶段人工影响天气的具体状况而言,依然有着非常多亟待处理的问题,同样需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2 人工影响天气概述人工影响天气所指的是为了防止又或是降低气象灾害,科学运用气候资源,在特定环境下经过科技方式针对局部地区的大气化学、物理过程实施人工干预,以达到防雹、增雨雪、消雾、消雨以及防霜等目标的行为。
3 当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不足3.1 管理效率较低我们国家辽阔的地域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在具备相应的自然环境能够实施人工干涉的时候,通常对于自然环境的运用效率相对较低,就算某一区域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同样会因为云层的流通性及所有地区间缺少写作等因素造成无法收获显著的成效。
3.2 存在认识问题现阶段,一些区域对于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依然有着认识层面的问题,误以为人工影响天气仅仅是气象组织所负责的工作,政府机构提供资金扶持气象事业的发展;对于人工影响天气并不会进行配合。
此类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人工影响天气在极少数的区域很难实施。
3.3 资金匮乏、人才缺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施的最终目标便是针对天气情况实施合理的引导,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农业生产行为与农民生活的进行,并且能够优化一些区域的生态情况。
由现阶段我们国家大多数区域所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状况而言,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部分区域的人工影响天气资金不足,造成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有着架构性的冲突,对于实践行为与安全作业的实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部分区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性的人才,其实践技巧与操作技能均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漏洞,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需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关注。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发表时间:2019-07-18T09:28:40.74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作者:黄庆[导读] 目前,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各地频繁发生极端天气情况及气候事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通过使用技术手段人为干预大气环境从而实现增雨增雪、防雹降霜等目的,以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进行概述,分析了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气象局引言:绵阳市隶属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
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介于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之间,总面积20248.4平方千米。
绵阳市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半年受偏北气流控制,气候干冷少雨;夏半年受偏南气流控制,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由于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大,地貌由山地向丘陵过渡,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气候特点。
由于受到特殊地形及气候的影响,造成该地区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现象频发,因此,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尤为重要。
1 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天气和气候状况进行干预,使天气现象朝大众希望的方向发展并服务于生产生活。
目前,常见的人工影响天气项目有: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除雾、人工除霜等。
人工影响天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在防灾减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天气雷达、气象卫星。
地理信息技术、中小尺度气象监测网、新型催化剂和播撒工具的运用,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奠定了科学基础,使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可有效减轻干旱、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气象防灾减灾中人工影响天气的探究

气象防灾减灾中人工影响天气的探究摘要: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青海省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本文主要探究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作用;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p48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青海省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省区,气象灾害每年都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就现阶段来看,人工影响天气这种手段的优越性已经逐渐表现出来,在减轻气象灾害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上近年来,我国的气象科技水平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气象卫星、雷达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新型播撒工具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运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就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福利。
2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其主要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措施,人工影响天气又称人工控制天气。
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台风)和人工抑制雷电的总称。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具体试验研究中,开展得最多的是人工降水,除此之外,就是人工防雹,中国、美国、前苏联、瑞士等国进行了大量人工防雹试验,使果园等经济作物减免了损失,但严格的科学检验效果不一。
人工影响天气最主要的方法是播云,即用飞机、火箭或地面发生器等手段向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改变云的微结构,使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发生改变。
按对象的性质不同,播云所用的催化剂也不同,其催化过程可分为冷云催化和暖云催化两类。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徐川陈一万张沛纯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27期摘要: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
随着科学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类对于减轻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的需求,使得人工影响天气快速发展起来,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建议,为人工影响天气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前景;建议20 世纪80 年代至今,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除了常规增雨抗旱飞行外,还应用于国庆阅兵的人工消云、消雾试验、森林灭火和大型活动气象保障等,如2016年G20峰会气象保障等。
随着需求的增长,人工影响天气也在越多的方面中得到应用。
1 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所谓人工影响天气,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来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在合理条件下,利用气候资源,达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
也有利用小型飞机、高射炮等运载工具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向云中播撒催化剂;在一些农田进行人工防霜,以及在机场、航道、高速公路等进行人工消雾等。
1.1 防灾减灾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占到总损失的70%以上,其中以旱灾比例最高,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以上。
严重影响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
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冰雹、干旱、森林火灾等出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
为减小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便于农作物在关键期的生长发育和重要农事季节不受灾害影响,并且还要注意减少雹灾造成的损失,做好干旱预防,进而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较为有利的气象条件,这对于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保障生态安全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发现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上的遏制。
由于少雨缺水导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出现沙化严重、河流干枯、湖泊萎缩,湿地破坏等严重问题,生态退化问题严重突出。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及有效管理措施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及有效管理措施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规模显著扩大,且在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其实际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轻则影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效,重则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存在的几点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问题;管理引言人工影响天气指的是对气候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运用,使用人工催化剂等科技手段在适宜时机与条件下影响局部地方大气的物理过程,以实现人工增雨抗旱、消雹等,进而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的一种常见的技术服务保障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1958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其各方面工作均日趋完善,且在森林防火、农业抗旱、涵养水源、防雹减灾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由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当中使用的火箭、高炮等均属于民用火工类的特殊产品。
一旦实际操作或日常管理不当极易威胁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各地区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频发,与此同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也更为频繁,其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有效管理措施,对于保障今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性,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空域安全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影技术日趋成熟,与此同时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作业频次明显增多,导致空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使用飞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必须综合考虑雷电等恶劣天气现象的影响。
另外,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必须明确作业点的位置,以保证空域作业的安全性。
然而,部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经纬度和实际位置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明显增加。
人工防雹和降雨

人工防雹和降雨摘要:由于科学知识有限,古人认为复杂的天气变化由“神仙”控制,因此,遇到干早天气常举行祈雨仪式。
如今,人类掌握了足够丰富的气象学知识,不仅可以及时预报天气,还能采用人工手段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一种措施。
关键词:人工增雨;防雹;农作物种植;影响前言:我国多数地区都发生了很多自然灾害,比如冰雹问题以及干旱问题等,对当地工业、农业以及林业等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相关部门而言,应增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重视,进行人工防雹可以有效减少冰雹对农作物的损害,从而减少农业损失,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1.雨和冰雹的形成雨水的形成要有充足的条件,必须有足够的水汽和流动的气流。
在干旱地区由于地理限制,降水量较少。
山西处于北方地区,常年降水量不足,因此农作物多以黍米、高粱、谷子等耐旱农作物为主,但是农作物生长仍然需要雨水的灌溉,所以,在干旱季节,采用人工增雨的方式可以缓解旱情。
降雨前,云中的水汽要凝集在一起,形成对流,才能实现降雨,人工降雨也是运用这一原理,进行增雨。
冰雹的形成大都在恶劣的极端天气,冰雹多为圆球形或者圆锥形的固态降水物,常出现在夏季,当天空出现积雨云时,顶层上部的温度会降低到-50℃~-30℃,上层云由冰晶组成,下层云中有冷水滴,在往下有0℃以上的温度,冰晶下降过程中,会经过冷水滴层,水在冰晶表层冻结,形成冰雹,然后降落到地面。
冰雹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会打落农作物的果实、枝叶、茎秆,严重的话,可能会毁坏农田,给农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1.天气预报受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影响天气预报是借助近期天气发展的态势、结合大气变化的内在规律来预测未来特定时间段里天气的情况。
人们在分析卫星云图与天气图以后,与本地气候特征与地形地貌相结合,然后按照气象资料、实践经验来开展天气的综合性研究工作。
西平县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秦超然

西平县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秦超然发布时间:2021-08-24T07:26:53.52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 作者: 秦超然[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不断进步,为县级地区的干旱、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带来了福音,保护了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河南省西平县气象局 458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不断进步,为县级地区的干旱、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带来了福音,保护了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注重气象科技的投入,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等都是比较成熟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能够不断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基于此,本文以西平县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在西平县的防灾减灾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以期为预防气象灾害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
关键词:西平县;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防灾减灾
引言
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干扰农业、建筑业等的发展,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更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在应对各类气象灾害时,可以使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应用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等先进技术,在更大程度上进行防灾减灾,进一步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我国的气象灾害治理水平。西平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气象条件。 1.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及发展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指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运行的负面影响,我国气象部门利用先进的气象科技,通过飞机、发射架等在高空和地面,将催化剂扩散至云层,从而实现对天气和气候的干预。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够有效较少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早早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已经应用到西北部分地区,来应对当地的干旱气象灾害。在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半干旱地带,风沙和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在这种条件下,气象工作者利用人工增雨等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气候情况,在面临冰雹等天气时,可以利用人工防雹科学技术抑制雹胚的生长,从而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2.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1人工增雨抗旱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大气环境中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从而达到影响天气或气候的技术。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主要包括云雨增强、雾霾消散、防灾减灾等方面。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灾害频发,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和苏联,1946年美国的亚利桑那州进行了第一次人工降雨实验,1950年苏联对植被面积比美国大的乌克兰进行技术实验,效果显著。
此后,全球多个国家都加入了这项技术的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反复实验和投入多年的研究成果,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包括:1.云雾消散技术。
过去,使用火箭、氢氧气燃料放在云上,形成爆炸,使云雾散开的方法并不安全,如今发展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消除雾弥之气的技术。
2.人工降雨技术。
建造人工放电器、阵列炮、弹射炮等设施,掷撒云破霹雳等化学物质,在云层中形成冰晶或云滴,并通过降温、加湿、减压使云层达到凝集结晶,使其有效地转化为雨。
3.改善空气质量技术。
气象专家通过催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行为发生改变,可产生相应的标记,使其分解成无害物质。
由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成果十分显着,大大提高了经济、生活的便利性以及人民生存的安全性,未来还将有更多关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研究。
未来发展可延伸成以下方向:1.研究人造气象环境技术。
通过模拟和人工组合环境元素,制造出符合实际运行要求的气候环境。
2.冰雪天气调控技术研究。
人为干预天气能产生雪、冰,调节温度,改善能源环境结构。
3.天气预报与预警科技集成。
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气象分析科技。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态环境。
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认识到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确保技术的安全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