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战场上走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nuóyípái huái mǎyǐyáng guāng míng mèi ()()()()niàn dāo dān gēzhàn kāi quán shén guàn zhù()()()()二、选字组词。
(6分)砖传转婉()()块宣()()头绊拌伴搅()()倒伙()()脚绞校饺学()()杀蒸()()子三、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ó)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A.清风朗月B.大步流星C.一生一世D.骄阳似火3.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内心的焦急)B.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心理描写,“希望”相当于提示语“想”)C.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蹲、拨弄、爬、找、更多”都是动词)D.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外貌描写,描写对象是尼尔斯)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从战争中走来

从战争中走来我的父亲属于前一个时代,他少年时就投身革命,立志改天换地,并果真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我的儿子属于后一个时代,他精通电脑、英语和跨国商务,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这一代人,将走出另外的人生。
我则是跨越了这两个时代的人。
我们这一代人,在第一代人的影子里长大,注定了我们没有出息。
童年时的模仿,青年时的崇拜,在世界观形成的整个学生时期,以他们的理想为理想,以他们的人生信条为生活准则。
父辈的一切,都几乎潜移默化地溶在了我的血液里。
顾炎武谈到写书,说“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不可无。
”面对这个新到来的时代,写一本前人没有来得及做完的,而对后人又是需要的书,应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使命。
想给我的父亲写本书,这个愿望可以追溯到16年前。
上世纪的80年代末,在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岁月后,我这个总参谋部的战役局局长,一下子清闲下来。
那时,我的父亲张爱萍已年届80,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已近两年。
我想,不如借此机会请他系统地谈谈自己的人生和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由我记录,编撰成书。
我给上级打报告,迟浩田总长批准我一年假,他说:这件事很重要。
他是自己驾着一辆美式吉普车,穿越华北战场,日夜兼程,来到三野司令部驻地安徽蚌埠的。
在这之前,他曾通过大连党的组织向华东局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已经痊愈了,已经是个正常的人了,可以重上战场了。
但,迟迟没有回音。
他决定自己搭乘火车奔赴前线,途经沈阳、锦州,到了天津,再往前,铁路就不通了。
刚刚解放了的天津,由军管会主任黄克诚掌管,在他麾下的正是自己的老部队新四军3师。
庐山会议之后,一直到“文革”前,这7年间,父亲的精力大部用于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光顾西北的大漠黄沙,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一生是两个30年。
从1925年参加革命,到1956年,主要是从事作战和军事工作;1956年,从主持制定第一份国防科技发展规划起,到1987年退休,基本都是在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这个领域里。
红歌朗诵 不能忘却的长征

红歌朗诵不能忘却的长征xxx: 太阳出山之前我要爬上高高的云石山与红都瑞金齐肩与红都瑞金的白云齐肩xxx: 我要爬上高高的云石山与红都瑞金齐肩与红都瑞金的白云齐肩xxx: 我要在这片红土之上默念合:默念xxx: 征途中远逝的英灵合:远逝的英灵xxx: 让牺牲的英烈和太阳一同升起让所有不灭的灵魂成为合: 我们这个世纪闪耀的星空xxx:这样我就能在英烈群星闪烁的瞩目中男合:从自己的胸膛掏出红色的土壤女合:掏出太阳火热的心合:开始远征和绝唱xxx: 涛声如吼敌人子弹密集如火网惟一的路径没有翅膀谁来冲锋?合:我! 我!! 我!! 还有我xxx: 你们——红四团二营二连二十二名英雄合:跨上悬桥我就是鲲鹏凌云的号角请为勇土吹响xxx:我要用用火焰把大渡河边的勇士写上天穹女合:像蓝天棒起星辰大渡河把英雄的红四团男合:把英雄的四团二连勇士高举在波涛的顶峰xxx:谁来唤醒我夹在冰层中沉没在黑夜里我的生命在流失……归来我要归来xxx:泪水冻成冰凌冻成与世界的诀别听不到前进的脚步战友己经走远xxx:风不能把我的呼唤传送注定此行没有归程我要留在这里xxx:我要留在这里男合:留给活着的战友永生的谷粒和火种女合:仿佛太阳手上的温饱那逝去的歌在血的光芒中不朽!男合:我要醒来战友女合:我要醒来战友男合:用枪声把我唤醒女合:用冲锋的号角把我唤醒女合:我要背着我自己长征男合:我要抬着我自己长征合:赶上红军的队伍持枪上阵赶上红军的队伍一次再一次牺牲xxx:我要醒来战友xxx:我要醒来战友合:我要背着我自己长征我要抬着我自己长征我要用我的生命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的生命换回长征的胜利。
你从什么什么走来是谁的诗句

1111
“你从什么什么走来”是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热爱生命》中的内容。
全诗内容如下: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也许
我从森林里走来
带着大山的沉思
和松涛的豪迈
也许
我从江河里走来
带着大海的欢笑
和浪潮的澎湃
也许
我从沙漠里走来
带着太阳的光芒
和驼铃的节拍
也许
我从草原里走来带着绿草的芬芳和牧民的情怀
也许
我从田野里走来带着泥土的气息和禾苗的期待
也许
我从城镇里走来带着都市的喧嚣和霓虹的多彩
也许
我从村庄里走来带着乡音的亲切和乡愁的无奈
也许
我从校园里走来带着求知的渴望和青春的风采
也许
我从战场上走来带着胜利的喜悦和满身的尘埃
也许
我从灾难里走来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幸存者的风采也许
我从昨天里走来带着对明天的憧憬
和美好的期待
也许
我就从你的身旁走来带着微笑
带着爱。
从战争中走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战争中走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历史上我军长期处于敌强我弱、无后方作战状态,环境、时间和物质条件均不允许办正规院校,因而更看重在职培养,视部队为学校,视战场为课堂,着眼于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干部。
毛泽东一生都十分看重总结经验,一再申明“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认为这是在职干部提高水平最主要的方法,要求部属养成总结的习惯,提高总结的能力,争取打一仗,进一步。
总结实践经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善于总结的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
部队传、帮、带强调一级带一级。
每一级领导都有培养部属的义务,都要成为部属的表率和师傅。
这已成为我军的一个传统。
真正高明的领导者不可能通过课堂教学批量产生。
如同过去的武林高手,一定得靠名师真传亲授。
强将手下无弱兵。
企业家要想在实践中培养部属,首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院校培养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提高干部的一种途径。
对管理者来说,更经常也更重要的是抓好干部的在职培养。
历史上我军长期处于敌强我弱、无后方作战状态,环境、时间和物质条件均不允许办正规院校,因而更看重在职培养,视部队为学校,视战场为课堂,着眼于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干部。
在这方面,毛泽东亦有深刻见解和成熟经验。
毛泽东有一段名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法。
”怎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何抓好在职培养?毛泽东的招法主要有:一是强调总结经验,特别是失败的教训。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主要靠不断总结。
毛泽东一生都十分看重总结经验,一再申明“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认为这是在职干部提高水平最主要的方法,要求部属养成总结的习惯,提高总结的能力,争取打一仗,进一步。
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

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1您是九天上腾飞的巨龙泛起浪花朵朵您是云霄里洒下的春雨汇成万顷爱河几千年的文化风俗成为我国家的精魄那国旗上闪动的金星是革命前辈的泪花闪烁各地发展进步的历程在神州大地留下了印记一硕那家乡里土地的肥沃哺育了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翱翔在宇宙中的飞船是无数智慧结晶的探索看着太空中挥舞的国旗亿万人的泪水润湿了眼窝这是我的祖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各个角落三十年的共同努力铸成鼎立世界的强国为广泛认可这是我的祖国拥有各族人民团结的脉博一次次灾难的洗礼塑造了紧紧抱着的民族魂魄这是我的祖国道道热血流入她的心窝在世界各地飘动的祥云冒出了熊熊燃烧的圣火这是我的祖国使我们新一代青年奉献自我将重任扛在肩上嘹亮的唱出响彻天际的歌这是我的祖国我对她的爱已深深烙入我的骨骼我愿为她献出我的一切啊!我深爱着的祖国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2我是小样儿我的祖国,曾记否,六十年前,风雨飘摇中,千疮百孔中,你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世界:我站起来了!我的祖国,六十年来,你饱经沧桑却又不失傲骨!洪水无情,她曾肆虐你,疫情顽固,它曾缠绕你,风沙凛冽,它曾吹打你,雪灾冷漠,它曾冰封你,地震猛烈,它曾摧残你,过去的岁月里,危机,时刻虎视眈眈。
昂首挺胸,你扛住了一切!我的祖国,你就是大漠里的仙人掌。
爱国爱党主题的诗歌朗诵稿3 长江、黄河横越山川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征程如金色灯盏光芒照亮了远航船帆我祖国您用睿智灵魂带领普天大众开拓了广阔道路使祖国鲜花般娇艳描绘出东方璀璨我祖国鲜花般美丽祖国从你精神里从你蓝图中读懂了燃烧灵魂开拓辉煌明天艰辛我祖国从边疆到海岸有你娇娆美丽我怀揣质朴情感将满腔深情遥寄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我祖国黄河、长江、长城铸就了亘古河山改革、开放、发展点亮世界眼光我自豪于祖国辉煌我祖国黎明般太阳怀抱着坚定信念将澎湃斗志化作永恒执著创造更加美好明天伟大祖国东方文明摇篮犹如奔驰列车迎着世纪曙光擎起燃烧信念奔向更加辉煌未来。
现代诗歌:我们从硝烟中走来

现代诗歌:我们从硝烟中走来现代诗歌:咱们从硝烟中走来
江枫散文诗相约在春天
榜首乐章
地上硝烟弥漫,
天空明星绚烂!
山沟炮声隆隆,
流弹在阵地鸣闪。
硝烟滚滚漫卷;
篝火殷红闪闪!
咱们从硝烟中走来、
三月的鲜花是那么的绚烂!
晚风轻轻地吹在山间、
天上星星眨眼、地上炮火漫延;
明月挥洒在前哨一片春光绚丽……
当天空那块浓浓的乌云散去时、
咱们正疲乏地扛着枪炮脱离越南回到云南。
当千里南疆再次开放着青山绿水时、
咱们正在硝烟中告别了1979年……
咱们从硝烟中走来、
所以咱们更懂得生命的春天;
当攀枝花谪着殷红的血花向咱们开放时,
那一滴一滴的血花正安慰着身边逝去的英颜……
当祥云在晴空翱翔时、
那呛人的.硝烟正浸透着咱们年青的生命,
此时此刻、
小鸟在天空振奋的对咱们说春天来了!
听着小鸟们那振奋地呼叫,
热情豪放的咱们看到了成功的明日!。
初二诗歌作文:我与祖国同行_650字

我与祖国同行_650字六十三年前,你从布满硝烟的战场上走来威武的雄姿,映衬着你黄皮肤的脸转瞬间,朝阳拨开了沉睡太久的黑暗蔚蓝的天空,拂走了百年来耻辱的阴霾那一天,礼炮声声,鲜花烂漫庄严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在世界的东方嘹亮的国歌声里集结了亿万中国人千年的愿望镰刀斧头凝聚的力量铸成了锋钢喜悦的人群里,有我的祖辈—你的孩子他们挥舞着劳作的工具庆祝母亲康复的消息茫茫的北大荒里,他们用大碗的高粱酒向你致意腾龙展翅,你带着你的孩子沐浴着新的气息你高昂着雄鸡般的头颅望着足下的土地我的祖辈—你的孩子,抬头凝望你贫血的身躯赤子之心燃起一团火炬烈火熊熊,他们艰苦奋斗凝聚起手心的力气轰一声巨响,声音响彻天地我的祖辈—你的孩子,用铁拳砸破了亘古的沉寂一切就在你康复的短短的二十年里生产热烈的浪潮,让你从此不再因贫血而向人屈膝那一年,我的祖辈开始因为你而独立中国—大庆,他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奇迹我的祖辈挖掘起你埋藏了千年的矿藏汽笛声声作响,他们把这新出炉的营养输向你的身体的四面八方多少个风雨兼程,换来了祖国和地区的繁荣安康和煦的风吹在娱乐广场中央,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望着太阳那个孩子就是我,一个园丁,耕耘劳作在鲜花最烂漫的地方在我祖辈成功的地方,我子承父业为了你继续奋发图强朴实的脸上,我继承了你遗传的坚强风姿飒爽,在共和国前进的航程里我用孜孜不倦回报着你六十三年的沧桑,你那挺拔泰山的气魄近三十年的努力,你那如火如荼的颜色当新一天的晨曦带走了灯火辉煌的夜宇沧穹我站在鲜花丛中用粉笔在蓝天上写下我最喜悦的一刻祖国,每个炎黄子孙的母亲,我们用心去为你谱写五十华旦的赞歌!大庆,祖辈生我的地方,我们用爱为你的明天撒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从战场上走来——讲述咱儿子三年初中生活转眼儿子就要初中毕业了,看着儿子每天晚上安详地复习预习,以平和的心态迎接他人生当中第二次大考(第一次大考是小升初考外校,下面会说到),心中有无限感慨。
三年来,孩子固然是身体和心智一天天在茁壮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又何尝不是陪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跌跌撞撞但却是坚定地朝前走!汗水和泪水,欢笑与痛苦,郁闷和舒怀,开心和辛酸,凡此种种均是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今天我把这些记录下来,写给儿子,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些三年来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以及即将投入初中战场的“战友”们。
初一:少年不识愁滋味应该说,儿子的基础是相当不错的。
小学阶段语数外三门都比较优秀,英语因为从四年级开始就在新东方学习,一直是这三门中最好的,所以小升初时我们选择了冲击外校,但很可惜,笔试成绩差了2.5分(相比笔试,外校的面试容易得多,只要没有明显的不适合学习外语的重大缺陷都能过。
这一“潜规则”到目前为止都还适用),他与外校失之交臂。
说实话,对于这次他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没考上外校,我们感到惋惜但绝没有感到痛心。
安慰了有些郁闷的儿子,我们还带他出去玩了几天散散心,回来后交了9000元择校费,我们选择了上江汉区某老牌名校A 校,原以为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水波不兴地展开了,万万没想到的是,初一阶段一上来就给了我们两记闷棍,其中第一记闷棍的后果之严重更是直接影响了儿子整个三年的初中学习。
记得那是在8月间,A校组织了入学前的分班考试,当时我们家长和孩子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好相应的场内准备,结果儿子回来说考得不怎么样,分班的结果也验证了他的感觉:初一年级18个班分三个层次,他只进了中间层次的班,即所谓的快班,与最好的3个火箭班无缘。
对于这个结果我们有些意外也有些无奈,分班的外围工作我们家长也做了些,但关键是儿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心里还想着初一几次期中期末考好一点,升初二的时候学校再考一次,也许能升到火箭班。
事实证明这是我们一厢情愿了,学校直到初三毕业都再没通过考试调整过班次。
这是我对A校最不满的一点:一考定三年,一次就把人看死了,不给孩子一个奋起直追,赶超先进的机会。
因为任何一个学校的火箭班都是宝贝疙瘩,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机会都是给了火箭班,我儿子所在的快班还强点,有时也能分一小杯羹,其他的平行班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不是说快班、平行班的孩子都不行,都没有优秀的,但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结果看,通过三年不同力度的教与学,他们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截止到中考,其他15个班的孩子进入全校综合排名前80名的人数加起来比三个火箭班进的人数还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没有从初战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又一次深度打击接踵而来,如果说上次分班考试称得上跌幅较大,那么开学两个半月后的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就更惨,直接跌停板!现在回想起来,这次考得极差在考前复习时就有征兆,只是我们没注意放过了:直到考试前一天晚上,他妈妈发现他还在百无聊赖地看电视,惊奇地问他:你都复习好了?他老先生同样以十分惊奇的表情回答:还有麽斯要复习的咧?把他妈气个半死!好了,成绩出来后,语文67分;数学:76分;科学:71分;政史:85分,就英语还保持没掉队,考了97分,全校排名第262名(因为A校考试每次分值不尽相同,有的科目满分为150分,有的科目是140分,有的科目是120分,就是同一个科目前后几次分值也会不同,所以为方便评估,我们将各科考分统一换算为百分制),面对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成绩,儿子也傻了眼,看得出他有些懵了。
为了让这次教训刻骨铭心,我们决定把他“彻底打蒙”,置于死地而后生嘛,抱着这个态度,我们夫妻俩轮番上阵,你一言我一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神五飞船上天,你却创下新低。
纵论历史和未来,红脸都不扮了,直接甩出两张大白脸狠狠的勊,就差用上肢体语言了!儿子哭了,自从小学时因为上课讲话吃了一顿“笋子烧肉”痛哭一场后,这是他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是的,我记得很清楚,第二次!但他不是嚎啕大哭,先是眼圈越来越红,接着眼泪终于忍不住大滴大滴的落了下来。
行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疾风暴雨过去了,就不能再刮刺骨的寒风,该吹点小暖风了。
成绩要作为一面镜子,照出孩子的光彩和不足,而不能当作一根棍子,一棍子打死。
痛定思痛后,儿子的学习面貌有明显改观,首先是学习劲头足了,看得出他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向我们和老师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次他开始注意一些学习方法,如积极向老师提问,加强和同学间的讨论。
看着这些变化,我的直觉告诉我初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有戏!直觉归直觉,最终还是要靠事实说话,公布期末考试成绩那天,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至少从他走出校门的表情上我看不出什么端倪。
“怎么样?”我尽可能装做轻松地神情问,“我们老师说我是班上进步最快的学生之一”在我看来他似乎是没头没脑地答了一句。
“到底考得怎么样,你要急死我啊!”终于忍不住现了原形。
报复!绝对是对三个月前那场暴风雨的报复!见我有些真急了,这小子才把各科成绩一一报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一点不假。
语文从67分上升到83分,升幅达24%;数学从76分上升到84分,升幅达11%;科学从71分上升到88分,升幅达24%;政史从85分上升到96分,升幅达13%。
英语保持优势,又考了97分。
全校排名从第261位窜升到第92位。
(学校排名老师一般不告诉,每次排名我们都是下次考试才知道。
A校考试有个特点,每次考场的位置号就是你上次考试的全校排名。
当然在初三后期学校出于某些保密以及扰乱对手视线的考虑,对位置号作了某些技术处理,这就不是很准了)嚯嚯,“股市全线飙红”!!!今儿咱老百姓啊,真呀么真高兴,咱爷俩勾肩搭背直接就下了馆子。
每人一份二两的牛排,让服务员大吃一惊(斤)!初二: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得在荆楚培训学校初一下学期举办的一次家长会上,袁老师强调说:初二年级的的数学非常关键。
因为从整个初中三年来看,初一学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和初二学的关系不大。
也就是说你初一数学没学好还有得救,初二时下狠功夫擂一下,中考试成绩不会差。
反之就很危险了。
这段话我拿本子记下来后连夜向老婆和儿子作了传达。
很庆幸,从结果上看,我们家长和孩子都牢记了这段话,在初二学年一开始时思想上比较重视,尤其对数学格外关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刚开始在荆楚培训学校分班考试时也不理想,只考进了A班,上面还有A+1班和竞赛班,典型的第三世界!但儿子的数学转机就出现在初二时!因为本人的数学成绩极差,上初中开始数学就没有及格过,所以也无法在学习上给他辅导,只是叮嘱他要多向老师提问(他们的班主任是个数学老师,同时也兼任一个火箭班的数学老师,该老师曾评价说在火箭班他下了课根本走不了,学生们都围着他问问题;而在自己班上他下课轻松的就可以走,差距由此可见),那段时间明显的感觉到儿子与同学们的作业交流频繁,很多时候他甚至当起了同学们的小老师。
听着他一本正经得给打电话来请教的同学讲题,我都觉得好笑。
就这样不知不觉,他的数学成绩进步比较明显,初一下学期开始他的数学基本能保持在85分左右,到了初二结束时他的四次大的考试成绩基本能上90分。
老天爷似乎总要磨炼我们,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数学刚刚走向正轨,语文这门杠杆学科又出事了!现在回头看这件事也有些先兆:本来他的语文初一期中考试后经过了我们的“启蒙”教育,成绩一般都在80分左右,但到了初二上学期期末(2008.1)考试,他的语文成绩一下子滑到了72.5;初二下学期期中(2008.4)也只有73分,当时我可能被他的全年级排名所迷惑了(两次考试均排在全年级60名上下),没有注意到这个危险信号,结果到了初二下学期5月月考,他的语文进一步滑到了64分。
,那天晚上儿子做完了作业,东摸摸,西看看,就是不肯上床睡觉,我看出他好像有什么事要说又不敢说,在我逼问之下,他才吭哧吭哧地说语文老师要请家长。
这里我要感谢一下儿子的语文老师,他推心置腹地对我说:你的孩子其他科目成绩不错,但这段时间语文没学好,这次又考得极差。
家长再不重视,将后来就十分危险了!昨天我要他请你来,他还求我不要请家长,说他一定努力学习,下次考好。
其实我又不是他们的班主任,我完全可以答应他。
但我想了半天,还是找你来谈一下,我们一起配合,早点把问题指出来,早点采取措施,不能拖下去!回来后,我没有怒斥儿子的“小聪明”,只是耐心地跟他说:问题就象你身上长了脓包,早点发现,早点把他挤破处理好了就完了。
你越是掩盖,越是不敢让它露出来,它可能越烂越大,最后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在家里,我们加强了对他在阅读方面的强化训练,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每星期至少多做2篇古文阅读,两篇现代文阅读。
在校外,我们打听到有位老师教得不错,专门把他送去补习,尽管费用不菲,一个月上四次课得花350元左右,但从目前的效果看还不错,至少他的语文成绩止跌回稳,又回到80分左右。
总的来说,儿子在初二这一转折期成绩稳中有升,全校排名基本稳定在前80名左右,更重要的是他在学习上自觉不自觉地摸索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身高从1米54长到了1米66,体重从50公斤增肥至70公斤,为初三的体育中考埋下了隐忧。
初三:无限风光在险峰初三就进入决战阶段了,一开始儿子的状态不佳,2008.11.25——11.26的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科学、英语还不错,语文又滑到72分,更可气的是他最喜欢的历史因审题错误,做错一大题就扣了8分,只得了79分。
我开始有些着急,与培优的语文老师沟通,他说不要紧,语文成绩的提高有个过程,急不得。
话是这么说,不着急是不可能的,眼看离元月调考就迫在眉睫了,当时据说按往年惯例,许多学校都是以元月调考成绩开始签约。
为了让儿子有紧迫感,我还专门做了一个倒计时牌,每天让他划掉一天。
从元月调考结果看效果并不好,可能反而给他加大了压力。
2009.1.8,元月调考成绩公布,儿子考的一般,总分514分(从此处起因学校的考试分值都与中考接轨,所以下面所说分数都是卷面得分),语文94分;数学110分;科学126分;英语106分;政史76分。
关键是数学分不高,因为这次调考数学比较简单,与他相当的孩子很多都考了119甚至满分。
科学成绩也不佳,仅A校同学中上130的就比比皆是,更不用说武昌、江岸等教育强区了。
看来这份成绩真得不怎么样,华一、二中就不去招惹他们了,免得自讨没趣。
就是拿到B校、C校,招生老师看着这个成绩也不置可否,根本没签约的意思,我当时那个心哪,用赵本山大叔的话说那真是“拔凉拔凉的!”大人在外面受打击也就罢了,没想到儿子在学校也受到刺激。
2月下旬,A校从初一以来综合排名前60名的学生中选签了40多名直升班学生,让他们从3月份起就直接到高中部上课(当时教委还没确定分配生要参加中考),儿子班上两个要好的朋友都有幸被选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