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史(下册)(欧阳自远主编)PPT模板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课件5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阐述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岩石类型 等因素的关系。
元素在地球各圈层中的迁移
分析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迁移途径和影响 因素。
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元素迁移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如溶解、沉淀、吸附、解吸、 氧化、还原等。
Hale Waihona Puke 元素存在形式及转化机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 律测定地质体年龄。
稳定同位素年代学
利用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 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等。
应用实例
测定岩石、矿物、化石等 地质体年龄,研究地球历 史与演化;分析古气候、 古环境变化,揭示地球环
境演变规律。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应用
大气环境示踪
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迁移转化和归宿。
运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有机分析技术,研 究样品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地球化学 行为。
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数据整理与统计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 分类和统计,计算元素 的平均值、标准差、变 异系数等统计参数,了 解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变 化特征。
数据可视化
利用GIS技术、地球化 学图件编制等方法,将 实验数据以图形、图像 等形式展现出来,直观 地反映元素的空间分布 规律和地球化学异常。
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
样品前处理
元素含量测定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破碎、研磨、过筛等前 处理,以满足不同测试方法的要求。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准 确测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同位素分析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利用质谱法、中子活化法等手段,测定样 品中同位素的组成和比值,为地球化学示 踪和年代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2绪论2

为了完成地球化学任务,应该努力学 会和掌握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由于地球 化学主要是地质学和化学交叉的产物, 因此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往往兼有这两 门学科的特点。此外,随着高新技术的 渗透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学科 本身理论体系的发展,地球化学方法还 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
地球的化学作用寓于地质作用之中,因此 地球化学研究不能脱离基础地质工作,它 的一般工作程序仍然是在研究任务的指导 下,采用先野外、后室内的工作顺序,并 注意从对地质体的观察来提取化学作用信 息,建立地球化学研究思路。
0.1 0.2
0.2.1 0.2.2 0.2.3 0.2.4
地球科学与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的定义及基本问题
地球化学的定义 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0.3 地球化学发展简史
0.3.1 0.3.2 0.3.3 地球化学的起源和建立 现代地球化学及其发展趋向 我国地球化学发展概况
3. 地球化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渗透 和结合,目前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早已 超过20个,这些分支学科各自有一定 的研究领域和明确的研究任务,在理 论上和方法上均自成体系,共同促进 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繁荣。
4.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 技术的不断提升,地球化学“正 在进入一个对自然过程进行全面、 广泛的数字模拟的阶段” 。即地 球化学已由传统地质学大多定性 的研究向定量研究方向发展。
3、地球化学学科的建设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球化学进入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①地球化学由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发展成为地 球科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之一; ②地球化学的任务由解决矿藏-资源问题发 展到解决地球科学问题;
③建立了较完善的地球化学理论体系,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同时分支学科不断形成和发展完善; ④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重大前沿领 域——全球变化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 要支撑学科之一。
地球化学ppt课件

19
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2024/1/25
水体化学组成与性质
研究水体中各种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的含量、分布和 变化规律,揭示水体的化学性质。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分析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研究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 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水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循环、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 对水环境的影响。
可燃冰资源勘查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可燃冰赋存层位的岩石、 土壤等介质中的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特征,揭示可 燃冰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024/1/25
16
环境资源评价中地球化学方法
1 2
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分析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元素和 化合物含量,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污染来源与迁移转化研究
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分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体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 。
灾害预测和防治
结合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和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进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26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地值 调查
调查评价区域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 机制,包括地震孕育过程 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地下 流体运移等。
异常时空演化规律
分析地球化学异常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为 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4
火山活动监测和预警中地球化学方法
火山气体监测
通过监测火山释放的气体 成分和含量变化,判断火 山活动的状态和趋势。
2024/1/25
2024/1/25
数据获取和处理
地球化学数据获取困难,处理和分析方法复杂,需要进一步提高 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
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2024/1/25
水体化学组成与性质
研究水体中各种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的含量、分布和 变化规律,揭示水体的化学性质。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分析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研究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 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水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循环、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 对水环境的影响。
可燃冰资源勘查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可燃冰赋存层位的岩石、 土壤等介质中的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特征,揭示可 燃冰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024/1/25
16
环境资源评价中地球化学方法
1 2
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分析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元素和 化合物含量,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污染来源与迁移转化研究
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分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体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 。
灾害预测和防治
结合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和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进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26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地值 调查
调查评价区域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 机制,包括地震孕育过程 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地下 流体运移等。
异常时空演化规律
分析地球化学异常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为 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4
火山活动监测和预警中地球化学方法
火山气体监测
通过监测火山释放的气体 成分和含量变化,判断火 山活动的状态和趋势。
2024/1/25
2024/1/25
数据获取和处理
地球化学数据获取困难,处理和分析方法复杂,需要进一步提高 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
2024版化学发展史精PPT课件

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与 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化学研究的重要 方向。
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 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 化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新。
人工智能与化学信息学
人工智能与化学信息学的结合将为化 学研究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计算模 拟和数据分析工具。
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传承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化学发展史中充满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故事, 这种精神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
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化学研究需要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和实事求是的数据分析, 这种态度是保证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胸怀 化学研究需要科学家们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共同推动科 学事业的发展。
化学发展史概述
古代化学
炼金术、制陶、染色等工艺中积 累的化学知识。
近代化学
从燃素说到原子论,化学逐渐从经 验走向科学。
现代化学
随着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 融合,化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并 拓展到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
课件目的与结构
课件目的
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人 物和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 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早期元素理论与物质观念
四元素说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认为 万物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组成。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化学元素观念产生 了深远影响。
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 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 这一理论为现代化学原子论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古代化学成就及其影响
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的祖父、父亲、叔叔,一家人以开药房为生。祖父在战乱年间卖过不少稀缺的药给红军,父亲为此 顶替去坐过牢。
抗战胜利后,父母迁移到永新县,家族药房“九州药房”在县城很有名气。
欧阳自远的名字取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欧阳自远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痛了一天一夜。最后医生只好用产钳把孩子钳了出来。正在侧房里念书的 舅父当时正好念到《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于是舅父就对家人说,这个孩子出生这么艰难, 肯定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欧阳自远由此得名。
欧阳自远提出一个人不一定要精通两门外语,但最好学两门专业,在专业边缘的结合处,恰恰会有新的东西 有待发现;他主张有条件的话,大家都转行,如果一个人有两门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一定非常有出息。
人物影响
2014年11月,为弘扬欧阳自远的学术贡献和科学精神,一颗由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 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91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感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1964年初,欧阳自远接受国防科委的委托,从地质所挑选了6个人,组成研究小组,命名“219”小组,承担 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和试验前后的地质综合研究。
1966年4月至1988年6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1976年,吉林陨石雨事件发生,中国组织了以欧阳自远教授为首的由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参加的一 个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对吉林陨石进行了综合研究。 1978年,欧阳自远对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赠送的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取了0.5克作研究。 1988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1年3月至1993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第11讲地球化学课件

第11页/共43页
第二节:人体中元素的分布
• 毒性元素
对生物有毒性而无生物功能的元素。该类元素又可分为两类:
• 毒性元素 :Cd、Ge、Sb、Te、Hg、Pb、Ga、In、As、Sn、Li,这些毒性元素 是指它们对生物体无有益作用,而只有毒性。
• 潜在毒性和放射性元素:Be、Tl、Th、U、Po、Ra、Sr、Ba。
第一节: 人体与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
环境地球化学 第1页
人体血液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第2页/共43页
环境地球化学 第2页
宏量元素 O氧 C碳 H氢 N氮 Ca 钙 P磷 K钾 S硫 Na 钠 Cl 氯 Mg 镁 Fe 铁
总计
人体化学元素组成
Wt/% 65.9 18.0 10.0 3.0 2.0 1.0 0.35 0.25 0.15 0.15 0.05 0.004
环境地球化学 第22页
Be为75%;Mg为70%;U为65.5%;Li为50%;Mn
第23页/共43页
第二节:人体中元素的分布
• 牙齿中的元素
多由Ca、P、F、Si、V等元素组成 。
• 毛发中的元素
由Si、Ni、As、Zn、F、Fe、Ti等组成。
• 肌肉中的元素
Zn、Cu、Ca、Mg、V、Se、Br等元素,它们在肌肉中的量占人体总量的 百分数为;Zn为65.2%;Br为60%;Se为38.3%;Cu为34.7%。
• 生命必需元素
这类元素是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它们是人体维持正常机能所必需的元素Fe、Cu、 Zn、Mn、Co、I、Mo、Se、F、Cr、V、Ni、Br,约占人体重量的0.025%,它们 虽然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在人类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不足 或过剩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地球化学 课件

2、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1)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物质系统是地球、地壳及地质 作用,因此它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针对自然作 用过程提出问题,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最后得出对自然作用化学机制的认识。
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2)地球化学着重研究地质作用中物质的化学运动规律。在 地球科学中,地球化学与同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结晶学、 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学科的关系尤其密切。矿物学、 岩石学和矿床学往往借助并引进地球化学的理论,来研究 各自学科的问题。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或过程中微量元素和 同位素的特征和演变,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 有更深刻的意义。现代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中研究物质成 分的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通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更好 地回答:岩浆形成的深度和温度、各类变质岩的形成温度 和压力、沉积物是否进入地幔、金属矿床和石油的形成环 境和条件等各类问题。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various input and output fluxes of elements into and out of the ocean.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2)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存在状态是环境和体系介质条件 的函数。地球化学将任何自然过程都看成是热力学过程, 特定的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对具有独立个性的原子产生作 用,使后者产生规律的变化。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自 然体系化学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有可能在更深层次上探讨 和认识自然作用的机制。
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5)地球化学在密切关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展,它运 用学科自身的知识、理论、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研究矿产 资源、资源利用以及农田、畜牧、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问 题。因此,地球化学也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当前,环境 地球化学已成为环境科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诸如:酸雨 的形成、臭氧空洞的成因、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水和土 壤环境的污染等,都是环境地球化学关注的问题,对环境 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也要求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知识。另 外,如金属矿产和石油等大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找寻和 勘探,也需要地球化学方法和手段的支持。
化学发展史

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
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
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
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
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
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
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发展史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化学发展史
一、化学溯源
•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在原始社会,人类 生活在这个不停运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 大自然的许多化学现象,如森林失火、动植物 腐烂、空气和水对许多东西的侵蚀,不断地刺 激着人类的感官,一次复一次地印入人类的脑 海,人类不再局限于通过自己的本能活动来适 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开始依靠集体的力量来 与自然界作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斗争的进程 中,在赢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孕育 了包括化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萌芽,为世界文 明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
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
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
PPT文档演模板 时的建筑师维持鲁维斯就描述过它的制备方化学法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
•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 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 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 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 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 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4 第四节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展望
0 5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二章中国地球化学学 科的形成和发展
0 1 第一节古代中国地球化学思想的萌芽 0 2 第二节现代中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启蒙
和孕育
0 3 第三节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创建时期 0 4 第四节中国地球化学学科的成形阶段 0 5 第五节中国地球化学的创新发展阶段 0 6 主要参考文献
学
e
第十一章 生态地球
化学
c
第九章有 机地球化
学
f
第十二章 海洋地球
化学
上册
第十三章水文地球化 学 第十四章盐湖地球化 学 第十五章构造地球化 学
上册
第一章国际地球化学学 科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 影响
0 1 第一节国际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概况
02
第二节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的特 点
0 3 第三节国际地球化学对中国地球化学 学科成长的影响
下 册
a
第十六章 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d
第十九章 前寒武纪 地球化学
下册
b
第十七章 沉积作用 地球化学
e
第二十章 第四纪地
球化学
c
第十八章 变质作用 地球化学
f
第二十一 章勘查地
球化学
下册
第二十二章油气地球化学 第二十三章矿床地球化学 第二十四章矿物化学 第二十五章水热实验地球化学 第二十六章陨石学与天体化学
0 1 第一节沉积作用地球化学学科的形成 0 2 第二节中国沉积作用地球化学研究现
状
0 3 第三节中国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成 果
0 4 第四节中国沉积作用地球化学学科发 展方向
0 5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
第十八章变质作用地球化 学
0 1 第一节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学科的形成 和发展历程
0 2 第二节中国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学科简 史
上册
第八章环境地球化学
第一节环境地球化学学科的形成(1980年前,形成阶段)
第二节中国环境地球化学及其分支学科发展(1980~2000年,发展阶 段)
第三节中国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的未来(21世纪以来,拓展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九章有机地球化学
第一节国际有机地球 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 成果
01
05
0 3 第三节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 发展状况
上册
第五章区域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区域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0 2 第二节中国区域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
现状
0 3 第三节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新的生长点 0 4 第四节今后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 0 5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六章元素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元素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0 2 第二节元素地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发
上册
第三章从文献资料分析 看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 历程
第一节研究 背景
第三节中国 地球化学文 献研究
第二节国际 地球化学文 献研究
主要参考文 献
上册
第四章中国地球化学研究机构、 高校教育以及中国矿物岩石地 球化学学会的发展状况
0 1 第一节地球化学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的 配置和发展
0 2 第二节高等院校地球化学专业与院系 的设置和发展
202x
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史 (下册)(欧阳自远主编)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录
01. 序
02. 前言
03. 上册
04. 下册
05. 附录一中国地球化学学科 大事记
06. 附录二中国地球化学家 (已故)传略
序
序
前 言
前言
上 册
上册
01
第一章国际地球化 学学科的发展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
02
第二章中国地球化 学学科的形成和发 展
03
第三章从文献资料 分析看地球化学学 科的发展历程
04
第四章中国地球化 学研究机构、高校 教育以及中国矿物 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的发展状况
05
第五章区域地球化 学
06
第六章元素地球化 学
a
第七章同 位素地球
化学
d
第十章生 物地球化
学
上册
b
第八章环 境地球化
主要参考文 献
第二节中国
02 有 机 地 球 化
学学科的主 要研究成果
04
03
第四节中国有机地球 化学学科研究应重视 的领域
第三节有机地球化学 在新世纪的可能生长 点
上册
第十章生物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 展
0 2 第二节中国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与进展
0 3 第三节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和主要研究领域
下册
第十六章岩浆作用地球化 学
0 1 第一节开拓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 前
0 2 第二节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
0 3 第三节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 代至世纪之交
0 4 第四节蓬勃发展时期:新世纪之初的 十余年
0 5 第五节小结
0 6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
第十七章沉积作用地球化 学
0 3 第三节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学科发展趋 势
0 4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
第十九章前寒武纪地球化 学
0 1 第一节前寒武纪地球化学学科的形成 0 2 第二节中国前寒武纪地球化学学科的
发展历程
第一节中国盐 湖地球化学学 科的发展历程
02
第二节中国盐 湖地球化学主 要成果与进展
03
第三节盐湖地 球化学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04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十五章构造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历史和背 景
0 2 第二节中国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和进展
03
第三节存在问题和学科发展方 向
0 4 主要参考文献
0 4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十一章生态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生态地球化学学科产生的背景 0 2 第二节生态地球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
容
0 3 第三节中国生态地球化学学科主要研 究成果
0 4 第四节生态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0 5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十二章海洋地球化学
01
第一节中国海洋地球化学学科发
展概况
02
第二节中国海洋地球化学研究若
干重要成果
03
第三节中国海洋地球化学学科发
展趋势
04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十三章水文地球化学
01
第一节本学科的科学意义及其在
国际上的发展状况
02
第二节中国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
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03
第三节今后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
领域
04
主要参考文献
上册
第十四章盐湖地球化学
01
展
0 3 第三节中国元素地球化学学科的主要 研究成果
0 4 第四节学科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0 5 主要参考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册
第七章同位素地球化学
0 1 第一节学科建立与向苏联学习阶段 0 2 第二节自力更生阶段 0 3 第三节引进西方技术和赶上国际前沿
阶段
0 4 第四节交叉渗透阶段 0 5 第五节结束语 0 6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