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解析

合集下载

《汽车检测技术》项目三

《汽车检测技术》项目三


③ 检测离合器至变速器输出轴端的游动角度。放松车轮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将变速器挂在指定挡位,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度 检
支起驱动桥,然后用手将传动轴从游动的一个极限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检测仪将分别显示出两个位置的倾斜角度,

二者之差再减去已测得的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即为离合器至变速器输出轴端在该挡位下的游动角度。按照同样的方
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左、右转动方向

选择“左/右”键其中一个位置,松
开“保持”键,使“峰/时”键在
“时”位置上,分别调整“转矩调零”
和“转角调零”,使显示器示数为零,
即可开始测量。

检测 方法

18
任务二
转向系统 检测
调整定位杆的长度,将其固定在被测 车辆的仪表盘上。

使两个转向轮保持直线行驶状态,向 左(或右)转动检测仪的操纵盘,显 示器上的转角示数不断地增大,当操 纵盘转动到左(或右)极限位置(感 觉有轻微阻力,但转向轮应无偏转) 时,按下“保持”键,此时显示器上 的示数即为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6 读取角度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即为所测车辆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17
任务二
转向系统 检测
三、转向系统的检测方法
2.3.1 检测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2)用转向盘参数检测仪检测
按照要求将转向参数检测仪安装在待检测 车辆的转向盘上,调整连接叉的三只伸缩 爪,使检测仪的中心线与转向盘的中心线 相互重合,然后固定伸缩爪的紧固螺母。
1—刻度盘;2—夹盘;3—指针;4—固定螺钉;5—连接板;
6—弹簧;7—转向盘轴管;8—转向盘
图3-2-1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检测仪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

第二部分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传动系统是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传动轴、差速器和半轴等构成,越野车、工程车和特殊用途车等还包括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

传动系统技术状况不良将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滑行性能变差;同时,起步能力变坏和超车能力不足易造成安全行车隐患;离合器、变速器等主要部件性能不良对汽车的操纵方便性也有极大影响。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传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1)离合器:机动车的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工作时不得有异响、抖动或不正常打滑等现象。

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整车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离合器彻底分离时,踏板力应不大于300N,手握力应不大于200N。

2)变速器和分动器:变速时齿轮啮合灵便,互锁、自锁和倒档锁装置有效,不允许有乱档和自行跳档现象;运行中无异响;变速杆及其传动杆件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

在变速杆上应有驾驶员在驾驶座位上即可容易识别变速器和分动器档位位置的标志。

若变速杆上难以布置,则应布置在变速杆附近的易见部位。

3)传动轴:传动轴在运转时不得发生振抖和异响,中间轴承和万向节不允许有裂纹和松旷现象。

传动系统技术状况检测有经验检测法和仪器检侧法两类。

经验检测法是从上述规定和所测车型的有关技术数据出发,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按一定步骤凭经验检测传动系统技术状况,如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变速器漏油、异响、跳档、乱档等。

某些检测项目也可采用仪器检测。

以下主要介绍利用仪器对传动系统技术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

一、汽车传动系统功率损失和传动效率的检测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可在具有储能飞轮的底盘测功机上或惯性式底盘测功机上对传动系统进行反拖试验而测得;很据所测得的驱动轮输出功率和传动系统功率损失,可换算出汽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在具有储能飞轮的底盘测功机滚筒上进行滑行试验,可测得汽车的滑行距离,可反映汽车传动系统传动阻力的大小。

6-3 汽车传动系检测

6-3 汽车传动系检测

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
——传动系的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 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的游动角度之和。 它能表征整个传动系的调整和磨损状况。 主要用于变速器、传动轴和后桥总成技术 状况的检测。
检测仪器:游动角度检验仪(数字式、指 针式)
(一)传动系游动角度增大的现象 和原因
1.现象 汽车起步或车速突然改变时,传动系发出
(2)检测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 与测驱 动桥游动角度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将测 量扳手卡在变速器后端万向节的主动叉上。 此时获得的游动角度减去驱动桥的游动角 度,即为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
(3)检测离合器和变速器的游动角度 放松 制动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视必要可 支起驱动桥。测量扳手仍卡在变速器后端 万向节的主动叉上,依次挂人各档即可获 得不同档位下从离合器到变速器的游动角 度。
7-定位销 8-可换钳口
检测传动系游动角度时,将测量扳手卡在 万向节上,用不小于 30N·m的转矩转动, 使之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极端位 置,刻度盘上指针转过的角度即为所测游 动角度值。
(1)检测驱动桥的游动角度变速器挂空档, 驻车制动器松开,驱动轮制动,将测量扳 手卡在驱动桥主动轴万向节的从动叉上, 即可测得驱动桥的游动角度。
“抗”的一声;
在车下用手轻轻反复转动传动轴时,感到 松旷量很大。
2.原因
1)离合器从动盘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配合松 旷。
2)变速器中各对传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太大或 滑动齿轮与花键轴配合松旷。
3)万向传动装置的万向节松旷或伸缩节花键 配合松旷。
4)驱动桥内各对齿轮的啮合间隙太大、轴承 松旷或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松旷。
(四)数字式游动角度检测仪及检 测方法
数字式游动角度检测仪的检测范围为0°~ 30°,使用的电源为直流12V。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维修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维修

前言汽车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汽车底盘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整车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影响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和燃油消耗。

为确保汽车能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对汽车底盘应及时进行检测、诊断和维修。

常用的汽车底盘检测设备有:离合器打滑频闪测定仪、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仪、车轮定位仪、四轮定位仪、车轮动平衡仪、悬架和转向系检测仪、悬架装置检测台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检测设备已大量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微机控制,有些还具有智能化功能或专家诊断系统。

正确的使用这些检测设备,可以保证在汽车底盘的维修中获得可靠的技术数据,从而保证汽车底盘有效的工作。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和驱动形式有关。

除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形式外,目前轿车上采用最多的是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形式。

一、离合器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一)、离合器功用及要求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

其功用是:1、在起步时和换挡后,使发动机与变速器逐渐接合,以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人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继续行驶;2、在发动、换挡和制动时,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暂时分离,以切断发动机向变速器输人的动力,保证发动机在发动时容易起动,在换挡中齿轮免受冲击,在制动时发动机不会熄火;3、在正常行驶中传递动力,并防止传动机构超负荷工作。

1、离合器的要求(1)具有合适的转矩储备能力,保证能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而不打滑的同时,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2)分离迅速彻底,以便于发动机起动和变速器换挡;(3)接合平顺柔和,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4)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将离合器滑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保证离合器工作可靠;(5)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以减轻换挡时齿轮的冲击;(6)操纵轻便,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二)、汽车常用典型离合器的结构与特点1、膜片弹簧离合器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的离合器称为膜片弹簧离合器。

浅谈传动系统游动角度的检测

浅谈传动系统游动角度的检测

浅谈传动系统游动角度的检测赵福财;葛振东;杨晓林【摘要】介绍了传动系统游动角度的检测.【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0(033)003【总页数】1页(P108-108)【关键词】传动系统;游动角度;检测【作者】赵福财;葛振东;杨晓林【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局牡丹江处;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局;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传动系统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的游动间隙之和。

它能表明整个传动系统的磨损和调整情况。

通常,传动系统机件的磨损松旷是由于各部分的游动角度超过允许值的结果,因而传动系统游动角度可作为诊断参数来评价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状况。

由于游动角度可分段检测,因而还可用总成部件规定的游动角度对传动系统有关部件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

游动角度检测仪有指针式、数字式两种。

利用传动系统游动角度检测仪可对各传动部分的游度角度进行检测。

1 用数字式游动角度检测仪检测(1)检测原理数字式游动角度检测仪由倾角传感器和测量仪两部分组成,二者以导线相连。

倾角传感器的作用是将传感器受到的倾角变化转变为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从而改变检测仪电路的振荡频率。

因此,其倾角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倾角一频率转换器。

其传感器的外壳是一个长方形的壳体,其上部开有“V”形缺口,并配有带卡扣的尼龙带,可方便地固定在传动轴上,检测时可与传动轴同步摆动;传感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弧形线圈、弧形磁棒和摆杆。

弧形线圈固定在外壳夹板上,其位置随外壳的摆动而变化。

其弧形磁棒通过摆杆和心轴支承在夹板的两轴承上,可绕心轴轴线转动。

在重力作用下,摆杆始终偏离垂线某一固定角度。

检测时,若传感器外壳随传动轴摆动,则弧形线圈也随之摆动,因而线圈与弧形磁棒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线圈的电感量及电路的振荡频率,其频率的变化量则反映了传动轴的游动角度。

测量仪实际上是一台专用的数字式频率计,其作用是直接显示传感器测出的倾角。

汽车检测技术-底盘检测技术内容讲解

汽车检测技术-底盘检测技术内容讲解
主销后倾角过大:转向后方向盘回正性好,但会造成转向沉 重。主销后倾角过小: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引 起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驾驶员失去路感,车速高时 发飘。左右车轮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车辆会朝着主销后倾角 小的一侧跑偏。
前束角
5
前束角
(a)
(b)
(c)
图3―1 车轮主要定位参数
6
2)主销内倾角β 定义:从汽车的前面看,转向轴中心线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称
横角CCD 传感器
前束CCD 传感器
横角CCD
28
传感器
左 前 轮 转盘



前束CCD
传感器
前束测量光点




前束测量光点


图3―15前束的测量
29
同理,通过安装在前轮机头发出的红外光束照射在后轮测 量机头的前束CCD传感器上,可测出后轮前束角的大小和 方向,而左右后轮前束角的差值即反映了推力角的大小和 方向。
1
汽车检测技术-
底盘检测技术内容讲解
前言:常用的底盘检测项目较多,由于部分检测项目直接反映汽车的整车 性能,故将其列为整车检测项目放在整车检测技术中介绍。本章主要介绍 下面的检测项目:车轮检测、传动系检测、悬架检测等
2
底盘检测技术目录
3.1车轮定位检测 3.2车轮平衡度检测 3.3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 3.4悬架装置检测
17
2)对于电脑式四轮定位仪,如果按传感器机头之间、传感器 机头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不同,又分为:有线式和无线式 两种。无线式又分红外光和蓝牙通信两种形式。
有线式采用电缆传输,传输稳定可靠,但使用不方便,并且 线本身容易被拉、压、折断,更换电缆成本高。

汽车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汽车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汽车检测技术试卷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工程人员常说的1公斤就是等于1兆帕。

(×)2、汽车诊断参数是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

(√)3、智能化检测系统一般指以微机为基础而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新型检测系统.(√)4、检测活塞到达排气终了上止点时气缸压缩压力,可以表征气缸的密封性.(×)5、重叠角的大小可以表明多缸发动机点火间隔的一致程度,重叠角越小,说明点火间隔越不均匀.(×)6、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配合不好容易发生车辆侧滑。

(√)7、汽车行业里为了避免零件发生共振,工程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会让转速快速地超过其共振转速.(√)8、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排除后,必须清除诊断代码.(√)9、用五轮仪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只能测得在规定制动初速度下,从踩下制动踏板始到汽车完全停住所经过的制动距离。

(×)10、发动机必须暖机后才能使用尾气分析仪进行尾气检测。

(√)二、填空题(14分,每空1分)1、针对汽车整车,常用的诊断参数有最高参数、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和汽车侧倾稳定角等(任举三个)。

2、诊断参数选用的原则有灵敏性、单值性、稳定性、信息性和经济性。

3、汽车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处理装置和记录与显示装置、变换及测量装置、传感器。

4、气缸密封性的诊断参数主要有气缸压缩压力、曲轴箱漏气量、气缸漏气量、气缸漏气率及进气管真空度。

5、请写出汽车检测站中的综合检测线的三个工位:外观检查及车轮定位工位、制动工位和底盘测功工位。

三、名词解析题(20分,每题5分)1、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

答:稳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一定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稳定状态下,在测功器上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动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和转速等参数处于变动状态下,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2、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答: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也称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或发动机综合参数测试仪,是发动机检测设备中检测项目最多、功能最全、涉及面最广的一种仪器。

汽车部分检测讲解

汽车部分检测讲解

第三章底盘检测一、填空题1. 传动系的游动角度指_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的游动角度之和。

2. 检测转向盘的转向力时,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原地转向力试验,低速大转角转向力试验和弯道转向力试验。

3. 对于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吸收率”应不小于40%,且同轴左右轮“吸收率”之差不得大于15%4. 对于平板式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悬架效率”应不小于45%,且同轴左右轮“悬架效率”之差不得大于15%5. 用离车式车轮平衡机检测车轮平衡情况时需要输入3个参数,其中两个是车轮本身的参数,分别是轮辋宽度和轮辋直径6. GB7258-2012规定,机动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最高车速≥100km/h的汽车为15度,其他汽车为25度。

7. 按照在检测过程中汽车是否行走,检测车轮定位的方法有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

其中静态检测法直接测量定位参数,而动态监测法通过侧滑量间接反映车轮定位情况。

8. 转向轮主销的后倾角角度与内倾角角度四轮定位仪无法直接测得,而是建立在几何关系上的间接测量。

9. 车轮的不平衡包括静不平衡与动不平衡两种不平衡。

10. 悬架装置检测台根据对悬架的激振方式不同,分为跌落式、惯性平板式和谐振式。

11. 轿车车轮上的平衡块有卡夹式和粘贴式两种。

12. 车辆车轮定位不准时,前后轮的调整顺序是先调后轮,后调前轮;调整后轮时,先调后轮外倾角,后调后轮前束;调整前轮(转向轮)时,先调整前轮外倾角,再调整主销后倾角,最后调整前轮前束。

13. 根据激励方式不同,悬架性能检测台分为跌落式、谐振式、惯性平板式三类。

14. 按照GB7258-2012的要求,乘用车转向盘自由转角不得大于15°二、单项选择题1. 以下几个车轮定位参数,反映车架是否变形的参数是_______D______A. 转向轮外倾角B. 转向轮前束C. 转向轮主销后倾角D. 轴距差2. 车轮不平衡,会造成______B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轮定位及检测(1)
5、四轮定位的检测项目
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后轮外倾角 轮距、轴距 推力角 横向偏位 轮轴偏移等
转向轮前束值/角及前张角 转向20°时的前张角 转向轮轮外倾角 后轮前束值/角 轨迹宽度偏差 轴距偏差 轴偏位
车轮定位及检测(1)
二、车轮定位的概念及作用
1、主销后倾角γ的分析: ① 定义:转向节主销轴线或假想的主销轴线
汽车四轮定位 悬架转向系的安装要求为车轮定位,过去只有转向轮定位,现在为车轮定位
车轮定位及检测(1)
一、车轮定位 1、车轮定位的目的 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方向稳定性及最小的轮胎磨损,并在各种路况下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 磨损、变形、损坏会使定位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严重事故。更换球销、摆臂、横拉杆等零件后 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调整也是必须的。 车轮定位就是对悬架及转向系各部件进行调整,以达到原设计功能。且只有电脑四轮定位才是快捷、 准确的定位方法。
转向轴内倾角作用
•内倾角减小了车轮外倾角的偏移。 同时还减小了转向力。
车轮中心线
垂直线
转向轴 外倾角偏移
定位不正确的影响
问题 外倾角不正确 前束不正确 主销内倾角不正确 主销后倾角不正确
影响
轮胎磨损不均匀。 向较大正外倾角或较小负外倾角一侧跑偏。
轮胎过度磨损, 转向不稳定。 车辆跑偏。 行驶不稳定,自动回正差, 向内倾角较小侧跑偏,转向阻力过大。
车轮定位及检测(2)
②前束的作用 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因为车轮外倾角作用使车轮顶部朝外倾斜 当车辆向前行驶时, 车轮要朝外滚动,从而产生侧滑,会造成轮胎磨损。所以,前束作用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 胎侧滑。
可调要素:前后轮前束
牵引臂
转向节/轮毂
03accord的四轮定位调整
旋转齿条
控制臂 锁紧螺母
•前轮前束
横拉杆 自锁螺母 •后轮前束
调节螺栓
前悬架
ODYSSEY四轮定位可调要素
ODYSSEY悬挂 前减震器
上臂 转向节/轮毂
上臂 下臂
后悬架 下臂 后减震器 弹簧
下臂
可调要素:主销后倾角、前后轮前束
拖臂
主销后倾角作用
转向自动回正 :迫使车轮正直向前,有助于转向回正。
车轮转向
克服滚动阻力 转向后
释放方向 盘
滚动阻力作用于后倾 角
•后倾越大,自动回正性越好,但 转向越沉重
自动回正
主销内倾角 定义:转向轴向内偏离垂直线的角度。
主销(转向轴)
主销内倾角 上支点
垂直线
下支点
接触点
转向轴内倾角作用
•车辆保持正向前方的状态。 •自动回正作用。
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在该挡下离合器与变速器的游动角度。依次挂入每一挡,可获得各挡下的这一游动 角度。
2) 万向传动装置各部件之间的游动角度 支起驱动桥,拉紧驻车制动器,然后在车下用手将驱动桥凸缘盘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 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
(3)驱动桥游动角度的检查 松开驻车制动器,变速器置空挡位置,驱动轮着地或处于制动状态,然后在车下用手将驱动桥凸缘盘从一
ODYSSEY的四轮定位调整
调节垫片
横拉杆
自锁螺母
半径杆
•主销后倾角
防松螺母 •前轮前束
转向横 拉杆
调节螺栓 •后轮前束
自锁螺母
稳定器 杆
转向器连 接杆
下臂
FIT四轮定位可调要素
前悬挂
FIT悬挂
减震器 转向节
后弹簧
后轴梁 可调要素: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
后悬挂
后减震器
轮毂 轴承 装置
FIT的四轮定位调整
转向困难,路感过于强烈,自动回正差 车轮摆动, 高速发飘、不稳定。
四轮定位的测量与调整 •车轮的正确定位取决于四轮定位各参数之间的正确配合。 •现代修理厂多采用四轮定位仪器检查。
98ACCORD四轮定位可调要素
98ACCORD悬挂 前悬挂
前减震器
上臂
后减震器
下臂
上臂 下臂
后悬挂
转向节/轮毂 可调要素:主销后倾角、前后轮前束
游动角度 ≤5°~15°
部位 驱动桥
游动角度 ≤55°~65°
万向传动装置
≤5°~6°
传动系
≤65°~86°
车轮定位检测
3.4 汽车四轮定位
学习目标: 1 、学习汽车四轮定位的理论知识 2 、了解汽车四轮定位的基本内容 3 、掌握四轮定位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车轮定位定义: •是指车轮相对行驶方向及地面的定位角度。
前束=b-a
a 车辆的前方
b
前束(内倾角)
前束的作用: •前束可修正外倾引起的车轮向外侧的转动 •确保车轮的平行转动 •稳定转向, •防止侧向滑动和轮胎过度磨损。
主销后倾角
定义: 从车辆侧面看时转向轴和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向前倾斜形成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形成正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 转向轴
垂直线
❖ 配合负前束
车轮定位及检测(2)
车轮定位及检测(2)
4、前束: ①前束定义:
前轮前束是以推力线与几何中心线重合作为参考直线,左右轮胎的中心线与其的夹角。有总前束和单 独前束之分。如图
❖ 后轮总前束的角平分线为推力线。 ❖ 正前束引起车轮内滚而悬架(车轴)使其外移,因而产生侧向外移力,胎外侧磨成羽毛状。 ❖ 从动轮受阻力外滚增大正前束;驱动轮增大负前束。
(某些独立悬架的汽车无实际主销)在纵 向平面内向后倾斜,与铅垂线所形成的夹 角称为主销后倾角。
车轮定位及检测(1) ② 主销后倾分为:有正后倾、零和负后倾。
车轮定位及检测(1)
③ 主销后倾作用 a) 行驶中的方向跑偏能自动回正,但转向时
费力。回正原理图示 b) 不影响轮胎磨损 c) 动力转向的车,后倾大 d) 过小易偏摆(摆振),高速摆振 e) 胎压低后可减小后倾(起后倾作用)
❖ 测量时指针固定在驱动桥主动轴上,刻度盘固定在主传动轴壳体上,如图a所示。测量扳手一端带 有U形卡嘴,使用时卡在十字万向节上。
❖ 测量方法:
❖ 1 检测驱动桥的游动角度
变速器挂空挡,松开驻车制动器,踩下制动踏板将驱动轮制动,将测量扳手卡在驱动桥主动轴十字 万向节上,扳手从动叉从游动的一个极端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从刻度盘上即可或得驱动桥 的游动角度。
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驱动桥的游动角度。
(2)检测仪器
游动角度检测仪有指针式、数字式两种。 1)指针式游动角度检测仪,由指针、刻度盘、测量扳手等组成。
指针式游动角度检测仪 a)指针与刻度盘的安装 b)测量 扳手 1-卡嘴 2-指针座 3-指针 4-刻度盘 5-手柄 6-手柄套筒 7-定位销 8-可换钳口
②内倾角β的作用 (1)偏置最小,操纵省力。偏置小,回跳、跑偏小。 (2)自动回正 (3)过小不回正,低速偏摆(摆振) (4)左右不等,驱动跑偏。
车轮定位及检测(2)
3、车轮外倾角α ①外倾角α的定义:
转向轮安装时并非垂直于路面,而是向外倾斜一个角度,车轮 中心平面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即汽车在横向平面内, 车轮几何中心线与地面铅垂线的夹角。有
•前轮外倾角
锁紧螺母 •前轮前束
转向横拉杆
四轮定位调整注意事项
• 应按照维修手册或者四轮定位仪中给出的顺序检查四轮定位参数。 • 调整四轮定位参数前,请按照需要检查各连接球头及轴承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 如果通过调整不能达到标准值,则检查相关的部分是否损坏。
前言
车轮定位对维持驾驶安全,转向稳定以及轮胎正常磨损是极为重要的,车辆定位角度不正确,在紧 急制动时就可能发生跑偏,侧滑导致严重事故,在正常运行时可能 使轮胎寿命缩短,而转向拉杆等 部件的失调或失效往往会导致丧失转向控制,其结果不堪设想。
1-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解析
第三章 底盘检测技术
底盘检测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底盘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理解底盘检测原理和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掌握底盘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汽车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汽车底盘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整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通过性等使用性能,根本上影 响 后置定位臂
轮毂轴承
98accord的四轮定位调整
调整垫片
转向横拉杆
自锁螺母
辐条拉杆
•主销后倾角
转向横拉杆锁紧螺母 •前轮前束
自锁螺母
调整螺栓
•后轮前束
03ACCORD四轮定位可调要素
前悬架
03ACCORD悬挂 前减震器
上臂 球头护罩
后悬架
后减震器
控制臂 导向臂 稳定器连接件
下臂
上臂
下臂
(2)游动角度增大的原因 ①离合器片与变速器第一轴的花键配合松旷。 ②变速器齿轮(花键)啮合间隙太大。 ③万向传动装置配合松旷。 ④主传动器、差速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处的啮合间隙太大。
3.1.2 检测方法 (1)经验检查法
1)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的游动角度 离合器接合状态,变速器挂入直接挡,松开驻车制动器。将变速器的输出轴或其上的驻车制动盘(鼓)从 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
❖ 零外倾 ❖ 正外倾:铅垂线外侧 ❖ 负外倾:铅垂线内侧
车轮定位及检测(2)
②正外倾角的作用
❖ 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荷。
❖ 防止车轮滑脱。(分力F2)
❖ 重载时防止内倾(重载时内倾)
❖ 减小转向操纵力(偏矩小)
❖ 减少磨损(全面接触)
❖ ③负外倾角的作用
如图
❖ 转向时,如有正外倾,则离心力使外轮外倾加大,加大磨损变形。横向稳定性差,不足 转向加大,即增横向稳定和减小胎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