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石大网络教育 040154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18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3)学会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讨论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 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 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5.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2)汽车故障诊断的技巧;(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实验实践法:通过实验室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汽车检测设备、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2. 教学案例: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4. 教材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1)第1-4课时: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第5-8课时: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第9-12课时: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第13-16课时:分析典型汽车故障案例;(5)第17-20课时: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方向课之一,主要讲授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行业的检测诊断技术,并且结合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标准和汽车维修质量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2.掌握汽车诊断参数、诊断标准、诊断周期,检测设备的测量误差与精度,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程序及方法。
3.能够掌握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电喷发动机的检测程序及方法、发动机功率的检测方法及缸密封性检测的方法等。
能够掌握汽车底盘的检测与诊断:会使用车用油耗计、底盘测功试验台、测滑量的检测、四轮定位等。
能够掌握汽整车性能的检测:汽车制动性的检测、车速表的检测、噪声的检测与诊断、前照灯的检测等。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分析为主,以课堂测验、课后案例分析为辅。
课堂教学将利用MOOC平台和先打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电路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电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验证电路、设计电路、处理实际线路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常规的电气仪器仪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4学时,设2个实验,如表2所示。
1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汽车修理实习,培养学生具有对国产轿车、进口轿车及载重汽车等现代汽车的常见故障原因分析诊断和检测的能力,完成从事汽车应用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故障诊断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基础是汽车构造,包括轿车构造,在掌握构造的基础上,并通过汽车修理实习,才能达到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1、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概述、发展概况和检测诊断基础理论;汽车检测、诊断内容和发展概况,诊断参数标准等概念;诊断参数选择原则、制定或修正,制定最佳诊断参数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汽车诊断方法的类型和特点;(2) 熟记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3) 了解诊断参数选择原则、制定或修正,制定最佳诊断参数和方法。
第二章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1教学内容:发动机功率的检测;气缸密封性的检测;点火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汽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润滑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冷却系的故障诊断;发动机异响的检测与诊断;气缸漏气量和气缸漏气率的检测;用闪光法检测点火正时;柴油机压力波形及针阀升程波形的观测。
2、重点、难点:重点:点火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汽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润滑系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冷却系的故障诊断、发动机异响的检测与诊断。
难点:发动机异响的检测与诊断、曲轴箱窜气量的检测、气缸漏气量和气缸漏气率的检测、用闪光法检测点火正时、柴油机压力波形及针阀升程波形的观测、机油品质的检测与分析等。
3、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发动机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的的两种测量方法检测;(2)掌握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3)掌握点火系正时是检测方法;(4)掌握汽油机供给系的压力过底、过高的原因及诊断方法;(5)掌握机油消耗量的检测方法;(6)掌握冷却水温过低、过高的原因及诊断方法;(7)掌握发动机异响波形观测;(8)了解曲轴箱窜气量的检测;(9)了解气缸漏气量和气缸漏气率的检测;(10)理解用闪光法检测点火正时;(11)掌握机油品质的检测与分析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汽车检测:是指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
2.汽车诊断:是指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汽车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统称。
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其故障的一门学科。
4.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零部件或总成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1)按故障存在的系统可分为汽车电器故障和汽车机械故障;(2)按故障形成的速度可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3)按故障存在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4)按故障显现的情况可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5)按故障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致命故障。
5.故障原因:是由某些零件失效引起的,主要是工作条件恶劣、设计制造存在缺陷以及使用维修不当三个方面。
6.汽车诊断参数分类:(1)工作过程参数(发动机功率、油耗、汽车制动距离):(2)伴随过程参数(发热、声响、振动);(3)几何尺寸参数(间隙、自由行程、车轮定位参数)7.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安全检测站,维修检测站,综合检测站。
8.有负荷测功:外界提供稳定的制动负载来平衡发动机的输出转矩,此时发动机转速维持不变,也称稳态测功。
特点是测功准确,测试时间长,测试费用高。
9.无负荷测功:外界负载为零,只利用曲轴飞轮等旋转件的惯性力矩来平衡发动机的输出转矩,此时发动机转速必须变化,也称动态测功。
其特点是测功速度快,方法简单,但测功精度低。
10.气缸密封性表征参数:气缸压缩压力、气缸漏气量、进气管真空度。
11.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汽油机应小于8%,柴油机应小于10%。
12.汽油机压力为196-392kPa,柴油机压力为294-588kPa。
13.机油通过油斑试验得到四个区域:中心区,圆带,扩散区,油环区。
14.检测诊断的一般程序:客户调查,直观检查,试车检查,深入诊断。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背景和发展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历史和发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重要性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2.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常见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案例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检测设备,增强实践能力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3.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3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案例分析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技术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4.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方法4.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作用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方法4.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方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实际案例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注意事项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检测设备,增强实践能力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第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5.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5.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5.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案例分析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六章: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6.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6.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6.3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常见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案例分析6.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的技术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七章: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7.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7.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7.3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常见汽车底盘故障诊断案例分析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的技术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八章: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8.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8.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8.3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常见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案例分析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技术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九章: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9.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9.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9.3 教学内容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常见汽车排放系统故障诊断案例分析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排放系统检测与诊断的技术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践应用10.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践操作技巧10.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践操作技巧10.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践操作技巧常见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践案例分析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检测设备,增强实践能力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第十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1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1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1.3 教学内容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常见汽车安全性能评价案例分析1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安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1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十二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节能评价中的应用12.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节能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节能评价中的应用12.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节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节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2.3 教学内容汽车节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节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常见汽车节能评价案例分析1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节能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节能评价中的应用1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环保评价中的应用13.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环保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环保评价中的应用13.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环保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环保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3.3 教学内容汽车环保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环保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常见汽车环保评价案例分析1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环保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环保评价中的应用1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数据分析和处理14.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14.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技术14.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技术常见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分析和处理案例分析1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技术1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15.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15.3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案例分析1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1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3. 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流程4.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排放系统中的应用5.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价、节能评价、环保评价中的应用6. 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7.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难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的深入理解2. 汽车检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3. 不同车型和故障情况的诊断策略和技巧4. 汽车检测与诊断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的应用5.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特殊工况下的应用6.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的掌握。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Automobile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26 实验/实践学时:6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32学时2学分,考查课。
它包括汽车故障的成因、汽车故障分析方法、诊断与测试、汽车自诊断系统等,是发展汽车诊断系统的基础,为汽车的合理使用、安全运营、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理论基础知识。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工艺、汽车检测的检测参数及评判标准。
了解故障诊断的分析方法和人工凭经验及仪器的诊断工艺等知识。
了解汽车自诊断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初步具有对汽车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汽车故障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熟悉汽车诊断标准的制定方法;2.初步掌握汽车故障的分析法,能分析和简化一般故障;3.熟悉故障自诊断系统,能够依据故障码分析常见故障;4.熟悉发动机的典型故障,掌握常用的技术经验诊断方法;5.掌握汽车启动点火系统及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检测方法。
三、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汽车构造。
四、主要参考教材[1].戚杨主编.汽车故障诊断.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王凤岐主编.汽车诊断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张建俊主编.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高国恒主编.汽车检测诊断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5].陈焕江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薛宏建主编.汽车故障与检测500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7].卢梦法主编.轿车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500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8].肖云魁主编.汽车故障诊断学.北京:北京理工出版社.五、课程内容1.概论主要内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概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概况;汽车诊断基础理论。
职业教育-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汽车维修专业课课程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开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单位: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制造技术)的专业方向课之一,总讲授学时40学时,学分2.5学分,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4学时。
2.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教学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本课程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本内容,了解汽车故障的分类,掌握汽车故障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种类,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手段。
(2)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本内容,汽车故障的分类,汽车故障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种类,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手段。
(3)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汽车故障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种类,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手段。
难点:汽车故障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手段。
2、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熟悉发动机密封性检测,熟悉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掌握汽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诊断,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诊断,掌握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的检测与诊断,掌握润滑系的检测与诊断,掌握冷却系的检测与诊断,掌握启动系的检测与诊断,了解发动机异响的检测与诊断,会发动机综合故障分析。
(2)教学内容发动机密封性检测,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汽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诊断,柴油机供给系的检测与诊断,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的检测与诊断,润滑系的检测与诊断,冷却系的检测与诊断,启动系的检测与诊断,发动机异响的检测与诊断,发动机综合故障分析。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尾气分析仪测量,如果是HC化合物超标,首先应该检查()是否工作正常,若不正常应予修理或更换。
A.排气管
B.氧传感器
C.三元催化转化器
D.EGR阀
2.发动机排放超标产生的原因有()。
A.真空管漏气
B.点火系有故障
C.各缸缸压升高
D.润滑系
3.前照灯搭铁不实,会造成前照灯()。
A.不亮
B.灯光暗淡
C.远近光不良
D.一侧灯不亮
4.汽车灯光系统出现故障,除与本系统原件损坏外,还可能与()有关。
A.充电系
B.起动系
C.仪表报警系
D.空调系统
5.若左转向灯搭铁不良,当转向开关拨至左转向时的现象是()。
A.左.右转向灯都不亮
B.只有右转向灯亮
C.只有左转向灯亮
D.左右转向微亮
6.用非分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检测汽油车废气时,应在发动机()工况检测。
A.启动
B.中等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