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及呼吸机治疗病人的体温单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样本

体温单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理解病人病情,同步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某些。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一项寻常重要工作。
普通体温单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别的只填日。
(2)40℃-42℃之间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暂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背面填写新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达。
40℃-42℃之间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详细时间外,别的均按24小时制,精准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 时X分”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背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术后日数以同法表达。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持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天写手术⑵。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一、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 301—2↑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护理文书(一)体温单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
如有转床、转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
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
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填写。
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
例如:1 、(2)/2、 1/3 、 2/4……12/14、13、14。
4.“体温/脉搏”栏(1)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
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
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docx

护理文书(一)体温1.楣用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目。
如有床、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床∕科的名称。
2.住院日数患者住院日期,用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
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
在每一的第一日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填写月或年,写。
3.“手后日数” 手 ( 分娩 ) 后的日数,用色墨水笔填写。
手 ( 分娩 ) 当日日;手 ( 分娩 ) 后的次日手后第一日,填写“ 1”,依次填写至“ 14”日止。
若后日期已填好,而在 14 天内又行二次手,将第 1 次手天数作分母,第 2 次手天数作分子填写,第三次手以此推,每次手填 14 日止。
例如:1、( 2)/2、 1 /3 、 2 /4⋯⋯ 12/14 、13、14。
4.“体温/脉搏”(1)在“ 40℃~ 42℃”之用色墨水笔在相内向格填写入院、入、分娩、出院、死亡。
除手、假不写具体外,其余均按 24 小制,精确到“分”,要与医一致,用中文写,入由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将每次得的体温,以笔制。
① 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温度以○表示,相两次温度用相。
②高采取降温措施30 分后体温,得的体温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表示,并用虚与降温前体温相,下一次体温与降温前的体温相;体温无化在降温前温度外画“○”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表示,并用色虚与降温前的体温相,下一次体温与上升的体温相。
如患者高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不降,或高病人体温> 42℃,或新入患者体温> 40℃,受体温空的限制,需将体温化在理中,其前后已制于体温的体温不相。
③体温不升,在 35℃ 画叉“×” ( 或点“●”、圈“○” ) 并与相温度相,在其叉下方画箭“↓”,度不超两个小格。
④体温若突然上升(≥ 1.5 ℃)或下降(≥ 2℃)与病情不符时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写一小英文字母“ V”(Verified ,核实)。
亚低温治疗技术

监护要点
❖ 亚低温治疗期间神经系统观察要点 亚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 但亚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状况,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 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高。
❖ 亚低温治疗期间呼吸监测 重点监测呼吸频率及节律,冬眠 合剂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 对较慢,但节律整齐。
❖ 亚低温治疗期间循环监测 ❖ 亚低温治疗期间体温监测 应保持病人的体表温度维持在
亚低温治疗技术
亚低温治疗技术
基本概念
❖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
是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的
目的。国际上按体温降低的程度一般将体温分为:轻度
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
轻中度低温被统称为亚低温。
适应证
❖
亚低温治疗适用于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
胀的病人;脑干损伤的病人;GCS<8分的病人;难以
控制的中枢性高热的病人;பைடு நூலகம்求病人的年龄18~70岁。
亚低温治疗禁用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患有严重的心肺
疾患的病人及<16岁儿童或70岁的老人。
原理与方法
❖ 方法 亚低温治疗采用半导体降温毯+肌松冬眠+呼吸机 辅助呼吸的方法。临床常用药物为卡肌宁200mg+氯丙嗪 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或者冬眠号(氯丙嗪、异 丙嗪、哌替啶)或冬眠Ⅱ(海得琴、异丙嗪、哌替啶)。通 常给药速度为20~40ml/h。降温速度控制在2~4h降低1℃, 通常在4~12h,将病人的肛温或脑稳降至32~35℃。当病人 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h即可停止亚低温治疗。疗程 通常为3~10d。采用自然复温至正常,复温步骤应遵循先停 半导体降温毯,再停肌松冬眠合剂,最后逐渐撤除呼吸机辅 助呼吸的原则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评分标准表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通过控制治疗毯/帽中循环液体的温度和流量,提供相对恒定的温度,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毯/帽对患者体表进行物理降温或升温。
评估要点1、患者意识水平,理解合作程度。
2、患者体温水平。
3、患者循环状况,病情是否稳定。
4、有无冷疗禁忌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5操作准备操作用物:亚低温治疗仪、灭菌纯化水、毯/帽、较薄的保护垫布。
10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52)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103)检查机箱水位,安装外接毯/帽,安装体温传感器。
184)将治疗毯置于患者躯体下或将冰帽置于患者头部,注意使用垫布以防冻伤。
155)调用01至10固化程序,按“编辑”键,旋转“参数调整”至所需程序,按“确定”键,按“运行/暂停”键进入运行状态。
156)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107)洗手取口罩,记录。
2 操作步骤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5分钟以内。
5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E、1分;F、0分 5注意事项1、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放置于水平地面上。
2、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频繁插拔接头,以免接头损坏,发生漏水。
3、使用过程中在冰毯、冰帽或连接管处会产生冷凝水,属正常现象,应及时擦干。
4、左右水路可同时使用,但不可现时进行参数设置,如有需要,应分别实施。
5、使用时应注意静态水位不得低于水位标的下限,否则应加水,原则上不高于水位上限。
6、冰毯帽为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勿接触坚硬物体,以免弄破,造成漏水。
7、每月一次将仪器底盘下面空气过滤网取出,用清水冲洗,确保制冷效果。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 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一月一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301 —2T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一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 应填写月一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一月一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 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 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 则表示为“ 1500/C”。
体温单呼吸机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体温单呼吸机规范篇一:体温单填写规范附件一:体温单填写规范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一、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1)科别:必须写全称。
例如:精神科一。
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科别:精神科二(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
例:原102—3。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
例如:202—4床号: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xx—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xx—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xx—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xx—01—01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单位:毫升(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低温及呼吸机治疗病人的体温单绘制初探Probe Into the Drawing of Temperature Shee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b-hy2 pothermia and Ventilator Treatment毕长虹 陈晓蓉Bi Changhong,Chen Xiaorong(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Sichuan610016Chi2 na)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3)09A-1025-02 随着亚低温和呼吸机在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病人的生命体征可因治疗的干预波动范围较大。
如亚低温治疗病人的体温通常控制在32℃~35℃[1];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其呼吸方式通常为机控呼吸和自主呼吸同时存在,或只存在机控呼吸。
因此,现行使用的体温单及绘制方法已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亚低温治疗及呼吸机治疗病人的实际体温、呼吸方式与频率。
目前国内尚未出台亚低温治疗、呼吸机治疗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绘制规范,多数医院是沿袭普通病人体温、脉搏、呼吸绘制规范进行绘制。
为此,对现行体温单的格式、标识刻度、绘制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改进后的体温单既能清楚、直观表现出亚低温治疗病人及呼吸机治疗病人的实际体温、呼吸方式与频率,又适合于普通病人生命体征的绘制。
1 亚低温治疗、呼吸机治疗病人的体温、呼吸绘制现状1.1 体温绘制 现行体温单上体温标识刻度为35℃~41.5℃。
用蓝“×”绘制腋温,蓝“・”绘制口温,蓝“.”绘制肛温[2]。
当病人体温低于35℃时,在体温单上则用蓝“ ”绘制。
此绘制方法不能具体表现出病人的实际体温(见图1)。
1.2 呼吸绘制 现行体温单呼吸频率范围为15/min~50/min,用蓝“・”绘制[2]。
当病人呼吸频率低于15/min时,直接在15/min标识刻度处用数字书写[3](见图1)。
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病人,当机控呼吸频率(呼吸机设置的频率)和实际呼吸频率(由呼吸机设置的频率和自主呼吸共同组成,呼吸机上有直观显示)不一致时,用蓝“・”绘制;当机控呼吸频率与实际呼吸频率显示一致或病人无自主呼吸时,用蓝“.”绘制。
当病人的实际呼吸频率不足15/min时,直接在15/min标识刻度处书写数字[3]。
因此,体温单上常出现“・”、“.”、数字相间的情况,看起来杂乱,且呼吸曲线缺乏连续性、完整性。
又由于蓝“・”既可绘制一般病人呼吸频率,又可绘制使用呼吸机治疗病人的实际呼吸频率。
而病人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治疗效果如何,不能从体温单上的呼吸曲线反映出来。
2 体温单格式、刻度的修改 根据临床观察的需要,将体温单上体温、脉搏、呼吸的格式、标识刻度重新排列,详见图1。
①将体温标识刻度基线顺势下移,刻度范围由35℃~41.5℃扩展为32℃~41.5℃;②将呼吸频率的标识刻度线左移,范围由原来的15/min~50/min扩展为1/min~50/min;③体温单上脉搏标识位置不变,刻度为对应的呼吸标识刻度的双倍数值。
3 绘制方法图1 新型体温、脉搏、呼吸绘制单 改进后的体温单,其格式、标识刻度仍适用于普通病人的生命体征绘制,符合现行的体温单绘制规范[2]。
其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体温、脉搏、呼吸、绘制方法如下:3.1 体温绘制 绘制亚低温治疗病人的体温时,将实际监测到的亚低温治疗病人的体温绘制在修改后的体温单上,用蓝“×”绘制腋温,用蓝“.”绘制肛温。
相邻两点间用蓝线连接[2]。
3.2 呼吸绘制 绘制呼吸机治疗病人的呼吸时,用蓝“・”绘制呼吸机显示的实际呼吸频率,用蓝“.”绘制呼吸机设置的机控呼吸频率,相邻两点或两圈间以蓝线连接[2]。
当体温单上呼吸绘制为“÷”时,表明病人的实际呼吸与机控呼吸频率同步或无自主呼吸;当蓝“・”数值高于蓝“.”数值时,表明病人的自主呼吸在逐渐恢复。
体温单上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图。
3.3 脉搏绘制 用红“・”绘制脉搏,当病人出现脉搏短绌时,用红“.”绘制心率,两点或两圈间以红线相连[2]。
4 讨论 体温单格式、标识刻度及绘制方法的改进,既能直观反映出亚低温治疗病人的实际体温,为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提供可靠依据,又能让医护人员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病人的呼吸方式、频率变化趋势以及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和使用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改进后的体温单看起来直观、详尽,也避免了现行体温单上出现“・”、“.”、数字间的杂乱现象。
既适用于亚低温治疗、呼吸机治疗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的绘制,又适用于一般普通病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1] 王丽华,崔素雪.危重病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28.[2] 杨毓秀.基础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6.[3] 王敏,冯运华,张淑良,等.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257~258,265. 作者简介:毕长虹(1973—),女,四川省成都人,护师,大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工作单位:610016,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晓蓉工作单位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3-03-13 修回日期:2003-06-20)(本文编辑李亚琴)病区内清点污单与空气污染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ing the Contaminative Sheets Inside Ward and the Air Contamination胡 玲 周家燕 佘婷婷 张炳新H u Ling,Zhou Jiayan,She Tingting,et al(Provincial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Anhui230001China)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3)09A-1026-01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传染性微生物气溶胶是最主要的医院内感染传播方式[1]。
因此,除对病房空气采取有效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环境洁净外,减少和杜绝外界因素的污染尤为重要。
我院长期在各病区内走廊进行污染床单、被套的清点工作,为了解病区内清点污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现对心血管内科病区污单清点前、后空气中的菌落数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1 方法1.1 对象 空气样本为心血管内科病房和走廊内不同监测时间和方位所采集。
细菌培养平皿为普通营养琼脂平皿。
1.2 方法 监测分5次进行,即清点前两个时间点(05:00, 13:00)、清点即刻、清点后30min、60min。
每个时间点采集1次,每次清点大单10余件、被套10余件。
监测时,减少工作人员及病人的来往流动,室温20度~22度,相对湿度55%~65%。
空气培养采用平板暴露法,分别以点单处为中心,向两侧每隔2m放一培养皿,置于无菌治疗巾上,距地面1m高,按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打开盖子,暴露5min后盖上,37℃下培养24h,计算空气中所含细菌总数。
2 结果2.1 病区走廊内空气培养结果(见表1)表1 走廊内空气培养菌落数cfu/m3采样时间 向东 8m6m4m2m清点中心 向西 2m4m6m8m05:00130130390390260260390260130 13:00260130260130650520390390910清点时1430 2470 2600 5590 7800 2210 2860 1560 1430 清点后30min6507801430 1040 2210 7801040 1560 1170 清点后60min9109101950 1690 1430 6501300 1430 1430 2.2 病房内空气培养结果(见表2)表2 病房内空气培养菌落数cfu/m3采样时间第1病房第3病房第5病房05:001092 46828613:00546442221清点时1898 650585清点后30min598832494清点后60min1430 1144 728 注:依距清点中心列为第1病房、第3病房、第5病房。
3 讨论 微生物、微粒形成的气溶胶散布于室内空气,极易附着于人体皮肤和口、鼻腔黏膜,对易感人群,尤其是身体抵抗力下降的病人危害极大。
医院病区内的空气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家标准G B15982-1995规定,医院普通病房空气细菌总数应≤500cfu/m3[2]。
经对清点污单当时及其前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清点污单时中心菌落数最高达7800cfu/m3,最近处(距中心2m处)最高菌落数达5590cfu/m3,最远处(距中心8m处)最高菌落数为1430cfu/m3。
病房在清点污单60min后菌落数最高为1950cfu/m3,走廊60 min后最远处的菌落数仍为1430cfu/m3与910cfu/m3,明显高于国家标准。
可见,在病区内清点污染的床单是造成病区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引起病区内空气污染的因素较多,但临床绝不能忽视清点污单造成的污染。
病区内除进行高频喷射过氧乙酸,每日进行开窗通风2次,或采用电子灭菌、紫外线照射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外,还应该改正一些不正确的、传统的工作方法,以更有效地降低病房空气污染的程度,避免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1] 吕晶,董焱.两种消毒液消毒病房空气效果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2):58~59..[2]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9. 作者简介:胡玲(1957—),女,安徽省合肥人,护士长,主管护师,大专,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工作单位:230001,安徽省立医院。
周家燕、佘婷婷、张炳新工作单位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3-03-13 修回日期:2003-07-30)(本文编辑李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