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华文化典籍》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鲍照乐府诗的代表作是A. 《代出自蓟北门行》B. 《代放歌行》C. 《代白纻曲》二首D. 《拟行路难》十八首正确答案:D2. 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A. 表现民间疾苦B. 表现男女之情C. 表现军旅征战D. 表现山水景物正确答案:B3. 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 蔡邕的《述行赋》B. 王褒的《洞箫赋》C. 祢衡的《鹦鹉赋》D. 张衡的《归田赋》正确答案:D4. 两汉乐府诗歌的精华是A. 贵族创作B. 文人创作C. 民歌D. 《古诗十九首》正确答案:C5.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A. 崇尚自然B. 兼爱和非攻C. 王道和仁政D. 严刑峻法正确答案:B6. 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A. 《孔雀东南飞》B. 《木兰诗》C. 《陌上桑》D. 《西洲曲》正确答案:B7. 对汉代辞赋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A. 枚乘B. 贾谊C. 司马相如D. 淮南小山正确答案:A8. 将屈原、宋玉和西汉人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A. 唐勒B. 王逸C. 刘向D. 王充正确答案:C9. 《史记》的体例是A. 纪传体的通史B. 编年体通史C. 断代史D. 国别史正确答案:A10. 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的作家是A. 曹植B. 孔融C. 王粲D. 蔡琰正确答案:C11. “楚辞”这一特定名称出现在A. 战国中期B. 战国后期C. 西汉时期D. 东汉时期正确答案:C12. 汉代民歌在形式上,以A. 四言为主B. 楚辞体为主C. 五言为主D. 杂言和五言为主正确答案:D13. 我国乐府诗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A. 《离骚》B. 《孔雀东南飞》C. 《木兰诗》D. 《陌上桑》正确答案:B14.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 班固《汉书?食货志》B.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C. 《国语?周语上》D. 《白虎通》卷三《礼乐》正确答案:B15.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楚辞》B. 《文选》C. 《诗经》D. 《全唐诗》正确答案:C《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华师17春秋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

华师《中国古代文学(1)》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V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的作品。
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2.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作的,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A.《红线毯》B.《卖炭翁》C.《长恨歌》D.《琵琶行》3.韩愈的()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迹,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A.《师说》B.《毛颖传》C.《张中丞传后叙》D.《永州八记》4.()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他的中心思想是“兼爱”。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是《庄子》内篇的首篇,集中代表了庄子超脱现实的思想与浪漫主义的文风。
A.《逍遥游》B.《齐桓晋文之事章》C.《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D.《齐人有冯谖者》6.( )是通过一个老士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
A.《十五从军征》B.《东门行》C.《陌上桑》D.《白头吟》7.()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
A.《论语》B.《孟子》C.《荀子》D.《墨子》8.()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A.孔子B.孟子C.庄子D.屈原9.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0.枚乘是汉初重要的辞赋家,他的代表作是()。
A.《七激》B.《七发》C.《七辩》D.《七启》华师《中国古代文学(1)》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有的辞赋家、诗家、散文家()。
A.把神话故事载入篇章,形诸歌咏B.把神话用作典故,以充实作品的内容C.把神话借为讽刺,以抒写作者的情绪D.把神话炼成词藻,变为精粹的、形象的文学语言BCD2.以下对“永明体”描述正确的是()。
A.沈约等所发现的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的形式互相结合,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
17秋北语《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17秋北语《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32 分)1.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 《春秋》B. 《汉纪》C. 《隋书?经籍志》D. 《史记》满分:4 分2.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 《兰亭集序》B. 《颜勤礼碑》C. 《古诗四帖》D. 《乐毅论》满分:4 分3. 《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4. 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满分:4 分5. “画圣”是指A. 欧阳询B. 苏东坡C. 吴道子D. 颜真卿满分:4 分6. 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 “造字之本”B. “六用”C. “六体”D. “六书”满分:4 分7. 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8. 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军机处D. 中书省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6 道试题,共24 分)1.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满分:4 分2.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人体本位D. 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满分:4 分3. 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 木活字B. 墨拓技术C. 锡活字D. 铜活字满分:4 分4.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 宫廷B. 陵墓C. 寺庙D. 园林满分:4 分5.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 大自然崇拜B. 鬼魂崇拜C. 图腾崇拜D. 灵物崇拜满分:4 分6.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三、判断题(共11 道试题,共44 分)1. 在中华文明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一直处于对垒状态,没有融合过。
华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论》作业考核模拟

华师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论》作业考核试题
“言不尽意”出自《庄子》中的____
A:《渔父》
B:《天道》
C:《齐物论》
D:《秋水》
参考选项:B
“不平则鸣”文学创作动因观的是____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皎然
参考选项:A
()是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A:诗言志
B:兴观群怨
C:文质彬彬
D:以意逆志
参考选项:B
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A:《典论》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参考选项:C
《曲律》的作者是____
A:金圣叹
B:李贽
C:王骥德
D:李渔
参考选项:C
下列不属于陆机文论思想“缘情”范畴的是____
A:“文气”
B:“感物”
C:“因事”
D:“浩叹人生”
1。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外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外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马基雅弗利强调法律手段和()的作用。
A. 法律B. 道德C. 军事D. 习惯2. 反映约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A. 《自由主义》B. 《反对自由主义》C. 《论自由》D. 《论言论自由》3. 施塔姆勒创立了( )。
A. 新康德主义B. 新黑格尔主义C. 目的法学D. 历史法学4. 亚里士多德崇尚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政体,因为他认为中产阶级具有中庸的美德。
A. 君主B. 贵族C. 共和D. 平民5. ()是德国历史法学的代表。
A. 耶林B. 施塔姆勒C. 萨维尼D. 黑格尔6. 纯粹法学最核心的内涵是( )。
A. 法律规范B. 法律规则C. 法律命令D. 法律效果7. 凯尔森对正义的态度是()。
A. 深信不疑B. 深表怀疑C. 从未涉及D. 不置可否8. 《革命法制与审判》一书的作者是()。
A. 洛克B. 卢梭C. 杰弗逊D. 罗伯斯庇尔9. 阿奎那认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
A. 永恒法B. 自然法C. 神法D. 人法10. 洛克认为战争状态是自然状态中的一种()。
A. 正常状态B. 确定状态C. 反常状态D. 法定状态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外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奥斯丁认为通常所谓的“法律”一词的含义包括( )。
A. 上帝之法B. 实在法C. 实在道德D. 比喻性的法律BCD2. 奥斯丁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是()。
A. 功利主义B. 自由主义C. 实证主义D. 自然法理论E. 社会契约论C3.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有( ) 。
A. 梅因B. 萨尔蒙德C. 霍费尔德D. 凯尔森D4. 阿奎那将法律划分为()。
A. 永恒法B. 自然法C. 人法D. 神法E. 国际法BCD5. 马里旦指出,真正的自然法观念是诸多观念的一种遗产,这些观念有()。
华师19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建筑赏析》作业考核试题满分答案

华师19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建筑赏析》作业考核试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A. 布达拉宫B. 普陀宗乘庙C. 雍和宫D. 席力图召-----------------选择:C2. 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选择:B3. 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选择:C4. 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选择:C5. 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A. 西汉长安B. 唐长安C. 北宋汴梁D. 明南京-----------------选择:C6. “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选择:D7. 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A. 河南嵩岳寺塔C. 苏州虎丘塔D. 云南大理三塔-----------------选择:C8. 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A. 宇文恺B. 李诫C. 蒯祥D. 也黑迭尔-----------------选择:C9.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 山西佛光寺大殿B. 山西应县木塔C. 蓟县独乐寺山门D. 河北正定隆兴寺-----------------选择:B10. 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选择:B11. 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长桥是()A. 洛阳桥B. 安济桥C. 安平桥D. 卢沟桥-----------------选择:C12. 金属材料用于我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是在()A. 商代B. 春秋C. 唐朝D.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择:D13. 辽代所创“减柱法”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在()A. 清朝B. 唐朝C. 明朝D. 元朝-----------------选择:D14. 在中国,清真寺的礼拜正殿必须背向()A. 东方B. 西方C. 南方-----------------选择:B15. 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选择:A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建筑赏析》作业考核试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科研方法作业考核试题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科研方法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科学研究始于A.现状B.问题C.实践D.个体实验2.下面不属于教育叙事研究特征的是A.关注教育事件中的具体人物B.具有一定的情节性C.以故事为主线,以讲述为主导D.教育叙事就是教师的工作日志3.访谈调查最大的优点是A.灵活性强B.使用较复杂的访谈提纲C.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D.容易进行深入调查4.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A.学术论文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D.教育实验经验5.题录、索引、题要、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6.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A.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B.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C.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D.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7.制定勒实验方法论的还原原则而被誉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冯特D.培根8.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A.书籍B.报刊C.教育档案D.电子信息检索系统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0.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C.课题评估D.课题鉴定1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12.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13.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A.问题B.计划C.行动D.反思14.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是A.研究者自评B.同行专家评价C.行政部门评价D.研究团体评价15.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类文献A.书籍B.报刊C.教育档案D.其他16.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A.索引B.论文C.手册D.文摘17.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的18.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19.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D.调查表法20.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21.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A.综述B.报告C.文摘D.手册22.历史研究的核心是A.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B.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C.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D.研究者的立场与价值取向23.看一看进行观察和比较,单控制程度较弱的实验称为A.准实验B.真实验C.前实验D.假实验24.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25.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研究发展过程的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科学时期D.前实证主义时期26.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27.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辨伪评论D.证真评论2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29.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30.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研究类型是A.个案调查B.抽样调查C.普遍调查D.现状调查31.下面关于自然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在自然环境中进行B.借助日常教学活动进行C.借助设备仪器进行D.具有一定的开放性32.根据实验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33.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34.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本身要有研究价值、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另外还要有A.可行性B.哲理性C.逻辑性D.独特性35.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A.有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B.有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来证明科研成果C.内容要实事求是,立论还是分析、论断都要恰如其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D.以上都是36.描述记录的方法包括A.日记记录法B.一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以上都是3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A.具有启发性B.具有幽默趣味性C.具有倾向性D.保持态度中立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39.以下那类方法是按照观察的方式分的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40.按照调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调查法分为A.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B.现状调查和发展调查C.个案调查和普遍调查D.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41.以下那类方法事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划分的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42.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43.课题研究的设计一般不包括A.选择研究对象B.确定研究方法C.制定已经计划D.预测研究结果44.在教育观察法中,主要用于对儿童成长和发展所做的传记式记录是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行为核对表45.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某中学的师资状况,有效克服以偏概全的弊病,宜采用哪种调查法?A.抽象调查B.相关调查C.个案调查D.普遍调查46.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定方案47.()不是教育研究观察记录表中的常用的记录方法A.拍摄B.填表C.画图D.写笔记48.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B.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49.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A.选择制作评价工具B.确定评价标准C.确定总目标D.收集评价信息并整理分析得出的结论50.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先秦两汉散文史》作业考核试题

17春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先秦两汉散文史》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邵公讽谏____ 的精辟比喻。
A. 周武王B. 周文王C. 周幽王D. 周历王正确答案:2. 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和格言体。
A. 碑铭体B. 语录体C. 对话体D. 论述体正确答案:3. 李斯的《谏逐客书》产生于()A. 春秋末期B. 战国末期C. 秦朝初期D. 秦朝末期正确答案:4. 先秦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A. 《庄子》B. 《荀子》C. 《战国策》D. 《韩非子》正确答案:5. “买椟还珠”的寓言出自()A. 《论语》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6. 墨子是先秦()学派的创始人。
A. 儒B. 道C. 法D. 墨正确答案:7. 为《史记》补写缺篇的是____年间的博士褚少孙。
A. 西汉B. 东汉C. 唐朝D. 宋朝正确答案:8. 西汉前期崇尚无为而治的()家思想,与民休养生息。
A. 儒B. 道C. 法D. 墨正确答案:9. 《应间》是()的作品。
A. 班固B. 张衡C. 马援D. 班超正确答案:10. 《战国策》的思想属于____ 家的体系。
A. 儒B. 法C. 纵横D. 杂正确答案:11. 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
A. 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 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 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 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正确答案:12. 赵晔的()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A. 《燕丹子》B. 《吴越春秋》C. 《越绝书》D. 《西京杂记》正确答案:13. 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A. 以意逆志赋B. 诗言志C. 引经据典D. 兴观群怨正确答案:14. “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正确答案:15. 王充的()用朴素唯物论揭露批判儒家今文经学和谶纬神学,提出了进步的文学理论,逻辑严谨,气势逼人,通俗晓畅,流利自然,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华文化典籍》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1、C 2、B 3、D 4、D 5、D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孟子》一书今存()篇。
A. 52
B. 33
C. 7
D. 11
正确答案:C
2. 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的中肯评价。
A. 《左传》
B. 《史记》
C. 《汉书》
D. 《世说新语》
正确答案:B
3. 《世说新语》是()时期的文化代表作
A. 春秋
B. 战国
C. 曹魏
D. 南北朝
正确答案:D
4.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 《左传》
B. 《战国策》
C. 《史记》
D. 《汉书》
正确答案:D
5. 《孟子》被正式列为儒家经典的时代是()。
A. 先秦
B. 西汉中期
C. 唐代
D. 北宋末年
正确答案:D
6. 孔子生活在()。
A. 西周末期
B. 春秋末期
C. 战国末期
D. 先秦末期
正确答案:B
7.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 刘勰
B. 刘义庆
C. 刘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