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2(语文版九上)
九年级语文白杨礼赞测试题

1.《白杨礼赞》(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驿站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折.磨(zhé)折.本(zhé)折.腾(zhē)B.参.天(cān)参.差(chēn)参.考(cān)C.纵横(héng)横行(héng)蛮横.(hèng)D.倔强(jiàng)强壮(qián)强迫(qiǎng)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 倦怠.()地壳.()恹恹.()晕.圈()婆suō()qiú()枝秀qí()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原名,字,现代作家。
他著有长篇小《》,短篇小说《》《》《》《》等。
本文体裁是,选自。
“礼赞”含有之意。
5.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结果),是麦田。
()(3)我那时是(惊奇、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二、综合园地6.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7.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
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7doc初中语文

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7doc初中语文1.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妙手〔〕得无边无〔〕恹恹〔〕睡坦荡如〔〕潜〔〕暗长纵横决〔〕2.品味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我那时是惊奇..的叫了一声的。
3.找出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几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4.体会下面句子前后意思的关系,然后仿写一个句子。
那确实是白杨树,西北极一般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一〕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讲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进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高耸,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5.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6.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7.请在选文中选出能表达白杨树内在美的词语。
8.从表达方式上看,可把本段分为两层,划分并归纳层意。
9.文中〝力争上游〞和〝倔强挺立〞两词有什么作用?〔二〕峭壁上的树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生活,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像划破静夜的流星。
然而,你并没有死,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一道峭壁崖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
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那。
个地点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坚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荡在我经历中30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
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催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
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战胜。
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
【摘要】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本文为大家提供课后训练习题,希望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1 白杨礼赞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紧紧靠拢倔强挺立
B.不折不挠屈曲盘旋旁逸斜出
C.纵横绝荡直挺秀欣坦荡如砥
D.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力争上游
提示: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识记。
C项中纵横绝荡的绝应改为决。
答案:C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壳晕折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ké 鸡蛋壳qiào 地壳yùn 晕圈yūn晕倒zhé 不折不挠shé 折
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着名作家、社会活动家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
_________,曾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着名小说。
其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答案:茅盾沈德鸿雁冰《林家铺子》《子夜》。
九年级语文上册 《白杨礼赞》精品同步测试 语文版

白杨礼赞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í)炼婆娑.()晕.圈()虬.枝()秀(qí)坦荡如(dǐ)潜.滋暗长()2.朗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⑴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⑵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3.仿照示例,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白杨树进行想象描写。
(灵活表达,一句即可。
)〖示例〗对花的想象描写:①你是大地的微笑。
②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上来啦4.下面是公共场合的标语,找出不够得体的一项()A.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B.芳草茵茵,踏之何忍C.请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_××小区! D.场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从“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回答问题。
1、第一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指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找出文段中赞美白杨树的气质和战斗风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指出本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段文字都是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开始指代用“那”,后边两处用“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_____ ___ _____________ 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8、这段文字中的四个反问句中,和其他三个反问句在反问形式上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四个反问句在行文中的表达效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10、本语段开头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假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第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

第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选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婆娑(suō)潜滋暗长(qián)主宰(zǎi)倔强挺立(juè)B、开垦(kěn)无边无垠(yíng)倦怠(dài)虬枝(qiú)C、锤炼(chuí)秀颀(qí)外壳(qiào)恹恹欲睡(yàn)D、毡子(zhān)旁逸斜出(yì)泛出(fàn)出坦荡如砥(dǐ)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傲然伟岸参天妙手偶得B、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C、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D、宛若鄙视佩服纵横决荡3.选出加黑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旁逸斜出以逸待劳名人逸事B、视野旷野野蛮C、参天参考参拜D、潜滋暗长滋蔓滋芽4.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着西北风。
A、映入屹立露出抵抗B、扑入耸立泛出对抗C、进入矗立显出抵御D、闯入直立现出抗拒5.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D、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6.解释词语。
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基础练习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有误的是〔〕A.大毡子〔zhān〕倦怠〔dài〕婆娑〔suō〕虬枝〔qióu〕B.锤炼〔chuí〕视野〔shì〕笔直〔bǐ〕潜滋暗长〔qián〕C.纵横决荡〔còng〕刹那间〔chà〕秀颀〔qí〕主宰〔zǎi〕D.旁逸斜出〔yì〕恹恹欲睡〔yōn〕坦荡如砥〔dǐ〕黄绿错综〔zōng〕2.以下句子划线词语讲明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支配〕B.便确是通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反复敲打〕C.另一种味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暗暗地生长〕D.那也是直挺拔颀的。
〔秀美高大〕3.下面是公共场合的标语,找出不够得体的一项〔〕A.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B.芳草茵茵,踏之何忍C.请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_××小区!D.场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4.以下注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的,指出并改正过来。
〔1〕A.毡子〔zān〕B.无垠〔yín〕C.外壳〔ké〕D.恹恹〔yān〕________ 〔2〕A.开垦〔kěn〕B.如砥〔dǐ〕C.晕圈〔rùn〕D.锤炼〔chuí〕________ 〔3〕A.倦怠〔tái〕B.主宰〔zǎi〕C.虬枝〔qiú〕D.婆娑〔suō〕________ 〔4〕A.恹恹〔yàn〕B.纵横〔zòng〕C.楠木〔nán〕D.泛出〔fàn〕________ 5.以下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妙手偶得紧紧靠拢倔强挺立B.不折不挠屈曲盘旋旁逸斜出C.纵横绝荡直挺拔欣坦荡如砥D.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力争上游6.选词填空。
〔〕臭氧层被破坏的________是极其严峻的。
为此,科学家们________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________措施,最大________地幸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
九年级语文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白杨礼赞》练习阅读《白杨礼赞》选段(甲)与作家袁鹰《白杨》的散文(乙),完成1——6题。
甲:《白杨礼赞》选段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乙:白杨(袁鹰)火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的秀拨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独生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发芽,长出1969年秋天,兰新路上1.甲段摘引自《白杨礼赞》,作者____________。
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2(语文版九上)_1

---------------------------------------------------------------最新资料推荐------------------------------------------------------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2(语文版九上)白杨礼赞同步练习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绿波()(2)潜()滋暗长(3)刹()那间(4)晕()圈(5)屈曲() 2.解释加粗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1)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中的好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中的传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白杨树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树生存环境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自身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树内在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实践(一)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1 / 1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绿波()(2)潜()滋暗长
(3)刹()那间(4)晕()圈
(5)屈曲()
2.解释加粗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1)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中的好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中的传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白杨树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树生存环境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自身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树内在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实践
(一)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
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5.加粗词“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6.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7.画线的两句话中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8.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二)白杨
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把爸爸的思路引了过来,他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
他想了一会儿,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
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9.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
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那么,《白杨》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实践
11.《白杨礼赞》、《白杨》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见一题可以多做。
请你也试以一种树木为题,写写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1)bō (2)qián (3)chà(4)yùn (5)qū
2.(1)指树枝盘旋。
(2)貌美。
(3)雄伟,高大。
3.(1)北方的农民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1)白杨树赖以生存的不平凡的典型环境是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鲜艳的西北高原(2)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它力求上进,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
5.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