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的打样方法

合集下载

化验室采样工技术操作规程

化验室采样工技术操作规程

化验室采样工技术操作规程一、实验室采样工作的重要性实验室的采样工作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采样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因此,实验室采样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样品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室采样工作的准备工作实验室采样工作必须仔细准备,其中包括样品的准备和采样工具的准备。

1. 样品的准备:(1)样品的存放:应将收样的物品及时送入样品室,并按要求摆放在不同的区域,防止污染或误用。

(2)收样单的填写:收样时应写明相应的采样点及保护区;标注包装材料、样品物质、容积等信息。

如果必要,应在收样单上写明相关特殊要求。

2. 采样工具的准备:(1)检验用物料:标准杯、计量器、瓶子、玻璃棒、勺子、刀等;(2)取样用物品:粘土或铝锅、不锈钢勺、不锈钢置物架、铁钳等。

三、实验室采样的注意事项实验室采样是为了保证样品质量,必须按照规程进行。

在采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的采集(1)样品的准备:将样品室清理干净,避免样品杂质的污染。

(2)采样地点的选择:采样地点要遵循相应的要求,以免采样时污染样品。

(3)采样时间的选择:采样时间要尽量在相应的要求范围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采样的数量与容器材料:样品数量应以实验要求为主,容器材料应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无污染容器。

(5)粘土方法的使用:粘土方法是常用的取样方法之一,要注意取样方法的正确性和工具的清洁。

2. 样品的保存在取样后,样品要遵循相应的要求进行保存。

(1)温度保护:一些物品在温度不适当的环境下会很快失效,因此,样品应根据其特性放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下保存。

(2)避光保护:某些物品在光线暴露下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因此,样品应避光保存。

(3)干燥保护:一些物品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很快失效,因此,要注意样品的干燥保护。

四、实验室采样工作记录实验室采样工作的记录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应当记录如下内容:1. 采样的日期、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相关信息。

实验室制样方法规定

实验室制样方法规定

实验室制样方法规定1.实验室制样方法不包括大样的采取,故收到的试样应是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其重量不得少于1千克。

2.所收到的试样粒度不得大于0.8mm。

若粒度过大,则应先将试样粉碎至0.8mm以下再进行缩分。

3.缩分前先将试样在光滑致密的纸或油布上混匀,然后再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分成两分,取一分再粉碎至小于0.2mm,按上法反复缩分至50~100克,然后用磁铁除去制样过程中引入的铁,于玛瑙(必要时可用刚玉、碳化硼、碳化钨乳钵)中研磨至规定的细度供化学分析使用(其余试样保留备用)。

4.细度要求:1)粘土、高铝、硅质、半硅质试样应全部小于0.09mm,难熔试样应部小于0.074mm。

2)镁质、白云石质试样应全部通过0.149mm,难熔试样应全部小于0.09mm。

制备好的镁质、白云石质试样应装入磨口瓶中保存。

3)镁铬、铬镁质、铬矿试样应全部小于0.074mm。

4)测定碳化硅的碳化硅及含碳化硅制品试样应全部小于0.149mm,且试样应压碎或击碎不宜研磨。

除碳化硅外测定其它成分用的试样,其细度要求应全部小于0.074mm。

5)分析后的试样应至少保存3个月。

药品的保管和使用1.一切有剧毒和爆炸性的药品均由所领导指定专人负责集中保管,领用时须经所领导批准,并将使用数量和日期在专用账本上登记签名。

2.用剧毒药品配成的溶液也要存放在由操作者专门保管的带锁的试剂柜内,随用随取,用毕立即放回上锁。

3.一切试剂、药品及其所配成的溶液均须用带瓶塞的瓶子盛装,瓶塞要盖紧;强碱性物质的溶液须用橡皮塞,容易挥发的有机试剂须用带磨口的玻璃或优质软木塞,并涂蜡密封,以免损坏或失效;三级以上试剂,药品取出后不准再放回原瓶,以免沾污。

4.一切见光分解的试剂(如硝酸银、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等)都要装于暗色的玻璃瓶中并放在暗处。

5.一切固体和液体试剂、有机和无机试剂均应分开放置,但同一类型的(如各种钠盐和铵盐)最好集中一起以便于查找。

6.易燃品如乙醇、乙醚、丙酮、苯和其它有机溶剂,要装在棕色坚固的玻璃瓶内,密封后置于低温处保存并禁止近烟火。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涂膜外观:涂膜应均匀、平整、光滑,无气泡、流痕、杂质等
缺陷。

2.颜色和光泽:涂膜的颜色应与标准色相符,光泽度应符合要
求。

3.厚度:涂膜的厚度应符合工艺要求,涂层厚度偏差应在允许范
围内。

4.附着力:涂膜应与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无剥落、起泡等现
象。

5.硬度:涂膜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耐划痕。

6.耐腐蚀性:涂膜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经受各种腐蚀介
质的考验。

7.环境适应性:涂膜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温
度、湿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性。

在实验室涂布打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材选择:根据涂层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材,保证基材表面平
整、光滑、无杂质。

2.涂料选择:根据涂层要求选择合适的涂料,保证涂料质量稳
定、性能优异。

3.涂布设备:选择合适的涂布设备,保证涂布均匀、平整、光
滑。

4.工艺参数控制:严格控制涂布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涂布
速度等,以保证涂层性能稳定。

5.环境控制: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避免灰尘、污垢等杂质对
涂层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6.安全防护: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涂料和化
学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打样作业指导书

打样作业指导书

江阴市新丰制衣有限公司化验室打样作业指导书一称布,备纱,称盐及注意事项1、称布前注意事项A、每班第一次称布前要先检查天平是否放置水平,并校正天平。

B、打样布要干,化验室自然回潮30分钟以上,方可剪布称重。

C、剪布时要顺着经纬垂直方向,要平整不纬斜,经长纬短。

D、每次找布,称布时一定要看清楚布类、支数、纱牌、底色等完全相同后才能称重,有疑问要立即告知上级。

E、全棉,混纺或交织物必须按照间条规律剪布。

2、称布A、贴样布(白度底或色布底):布样烘干后,用透明胶将小块布样贴在配方左下角的格子内。

B、布的称重标准:①全棉类:由于天纤维中含有天然色素:果胶、果壳、铁、镁、钙、蜡等杂质,在染色前均需煮漂,以增加其白度、表面张力及吸附性,由于煮漂过程中除杂质后布重相对减轻(约4%以上损耗),即称全棉或全棉+拉架之布时,坯布重5g煮漂后称4.8g。

②化纤类:由于化纤中杂质极少,煮漂后其重量无多大影响,称布时,布重5g,实称5g。

③混纺或交织类:棉与化纤类的混纺或交织织物,煮漂对其重量有一定影响,称布时,坯布称重5g,煮漂后称4.9g。

化纤与化纤的混纺或交织称布时,坯布重5g,煮漂后称5g。

④各种纤维修色之布称重标准与实重一致称5g。

C、备布操作注意事项:a)每班交接班前所有布样都要满足下一班二次打样布的准备工作。

b)每次取布、称布后,余布一定要放回原位,并做好标识。

3、助剂的领用及注意事项:A、化室所用之助剂要求一星期内换取一次。

B、所称用之固体助剂要保持干燥、松散,发现潮湿、结块要重新到助剂房领取。

称量范围精确到±0.01g内。

C、所有液体助剂取用前必须看清进货日期(即保质期),取用时摇均匀,过期助剂不可领用。

D、称助剂用具要保持干净、无水迹。

E、危险的助剂和物品,要找专人领取。

二、前处理及注意事项1、各类纤维之前处理助剂用量及注意事项:2、前处理的工艺及其注意事项:前处理工艺如图所示:3、注意事项:A、各种化纤类前处理工艺只需除油,水洗后PH﹦7-7.5。

印柒打样实验室操作规程

印柒打样实验室操作规程

印柒打样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开料1)、开料方法开料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染色结果,所以任何人在开料过程中必需按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化验室有两种开料方法。

二、手工开料手工开料主要包括:称料,溶解,移液,定容几个步骤。

a)每次称料之前必须先校正天平,调正水平位,方可称料。

称料的误差在千分之一(+0.001g)之内。

b)称好料后,倒入小烧杯中,先加入少量冷水搅拌至糊状,再加少量水,继续用手搅拌至染料充分溶解(或放入小磁棒,将所开的料放在搅拌器上搅拌,搅拌时间一般3-10分钟,难溶染料和助剂的搅拌时间要加长)。

c)将充分溶解的染料顺着玻璃棒慢慢注入容量瓶中,所用的烧杯应用冷水少量多次(一般3-5次)洗涤,洗液倒入容量瓶,直至烧杯中无残留染液为止,d)然后用小洗瓶加水至容量瓶的刻度线(以染料水平面为准),然后倒入料瓶待用。

e)贴上染料(或助剂)的牌子、名称、力度、浓度、日期并签名;f)开料后由组长确认后方可使用;三、电脑开料1、用开料机开料,开料机由计算机自动操做。

染料和冷、热水的份量预先输入计算机。

2、计算机会自动计算水和染料及助剂,自动加水;3、开料注意事项开料操作必须谨慎小心,既要细心,又要耐心,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理,开料常见以下问题:①.每次将杯放在开料机的盘上时,要确定杯是否放在絶对正确的位置上;②.落料时,要注意不要将染料落在杯口、外或水管上,否则整杯染料作废;③.当水注入杯时,要将门关闭,以免影响电子磅的稳定性、准确性;④.开料后,染料粉必须放回原位,方便下次再用;⑤.每班交班前,将染料杯和开料机清理干净;⑥.开料瓶内外的水应用布擦干⑦.加料前应记得清零,等电子称为零后才加料。

实验室染色打样操作

实验室染色打样操作

在印染厂日常生产中,影响涤纶织物成品颜色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无疑是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

不断稳定和提高印染厂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颜色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分散染料染涤纶为例,从打样设备、染料的称取和化料、织物称量与准备以及化验室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1 设备常用涤纶打样设备有高温高压打样机、甘油打样机和红外线打样机。

三种设备各有特点。

1.1 高温高压打样机此类打样机最高工作温度130℃,可以调整升温速度,由两只电热管作为热源。

最多可放12支染杯,由连杆装置带动挂有小样的挂钩上下移动完成打样过程。

染杯的最大容量为300ml,织物的重量决定了浴比的大小。

打样时染液的加入量由染色配方决定,最后用水加至整个染杯的三分之二高度,即200ml左右。

液面高度过高,浴比与生产实际浴比相差过大,会影响颜色的准确性。

液面过低,小样随挂钩上升时可能不被液面全部浸没,造成小样色花。

常用的染杯有玻璃染杯和不锈钢染杯两种。

新染杯在使用前要检验其直径的大小。

直径偏大容易造成染色结束后的卡杯现象。

取杯时若用力过猛,玻璃染杯易破损。

不仅容易造成打样员手部受伤,细小的碎玻璃还容易割破打样机半球形压盖与整个打样机平台的密封圈,影响下一次打样。

玻璃染杯易于观察染液脚水的状态,方便新批号染料的进厂检验。

而使用不锈钢染杯检验新批号染料时,就必须将染液脚水倒入烧杯后才能观察。

不锈钢染杯虽不易破损,但若表面光洁度不高,会降低清洗染杯的效率果。

除了每周清洗一次小样机以外,出现玻璃染杯破损时,必须将掉入小样机底部的碎玻璃全部清理干净,不然容易造成定期清理小样机时打样员的手部受伤。

清理时把水全部放干,检查和清洗电热管表面。

电热管表面的水垢长时间不清理,不仅影响加热效率,还容易造成电热管的爆裂。

清理时若发现电热管表面出现鼓胀或明显变形,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加热速度。

每次从打样机底部放水后,再加水时要检查底部水阀是否关严。

打样操作规程

打样操作规程

打样操作规程
目的:准确快速完成打样,提供客户确认及生产工艺数据
适用范围:打新样及生产前复样
要求:合理选择染化料及打样工艺,及时完成生产任务
操作顺序:
1、审核“打样通知单”或“生产流转卡”要求;
2、选择合理的染化料配方及打样工艺,并记录在“化验室小
样调方单”上;
3、安排备布及前处理;
4、根据颜色选择打样钢杯,记录钢杯号于“化验室小样调方
单”;
5、冲洗钢杯,倒扣钢杯使钢杯内残水流出;
6、滴液机滴液或吸料;
7、放入打样用布;
8、盖紧钢杯盖,倒放检查是否漏液,并充分摇匀(一般10
秒);
9、放入小样染色机,输入染色工艺号,开始自动运行;
10、运行结束,出缸、洗布;
11、后处理(皂煮、固色、柔软、熔棉等);
12、烘布样,烘干后冷却回潮5分钟;
13、对色、调整配方,重复5-13步骤直至颜色合格;
14、打印配方及工艺、剪色样、贴样;
15、再次检查颜色、选料、配方、工艺是否符合要求,贴样、
书写是否规范清楚美观;
16、打样完成;
17、安全注意事项:
a 有用到热水、酸、碱时,谨防飞溅或皮肤直接接触;
b 小样出缸及烘样时小心样机烫手;
c 小样脱水时,样布不能放太满,人尽量远离小脱水机。

常用打样工艺知识简介课件

常用打样工艺知识简介课件
重要性
打样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和分析, 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批量生产中的损失。
打样工艺的基本流程
制作阶段
按照设计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 样品制作,记录制作过程中的 问题和困难。
分析阶段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 总结,反馈给设计和生产部门 ,提出改进建议。
纸张
01
02
03
涂布纸
包括铜版纸、胶版纸、艺 术纸等,具有较高的表面 平整度和吸墨性,适用于 高质量的印刷和打样。
非涂布纸
如新闻纸、凸版纸等,表 面较粗糙,吸墨性较差, 适合于对印刷质量要求不 高的场合。
特种纸
如合成纸、金属箔、玻璃 纸等,具有特殊的质地和 用途,可用于特定领域的 打样和印刷。
油墨
特点
03
04
05
机械打样:精度高、效 率快,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 熟练的技术人员。
手工打样:灵活性强、 成本低,适合小批量生 产和复杂形状制作;但 依赖手艺水平,精度和 效率相对较低。
3D打印打样:快速、环 保,适合原型设计和功 能测试;但受限于材料 选择和技术成熟度。
02 材料及设备
数字化打样技术在包装、印刷、广告、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 为现代打样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CTP技术对打样工艺的影响
CTP技术
01
即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将计算机排版结果直接输出
到印刷版上,大大简化了制版工艺流程。
技术优势
02 CTP技术具有制版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对打样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行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06 发展趋势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的打样方法
化验室的正确操作,对以后大生产所染颜se的准确性及对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决定性因素。

一:审样
审样是打样的基础工作,审样内容有:纤维的性质及含量、组织结构、se泽、染料类别、加工工艺等。

通过对来样的审定,了解原料组成与性质,产品风格与加工要求。

染料应用及工艺情况,为打样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包括:
1:标样要明确齐全,保存完好,不直接见光,不沾污。

2:光源要明确,对大单大客户要了解客户看样习惯,是自然光对se,还是采用标准光源的哪种光源对se,客户是单层、双层还是四层对样,如有“跳灯”现象,及时与客户、业务沟通。

3:织物组织规格要清楚,我公司为自织自染,半制品。

物理指标十分明确,可直接取布打样即可,对于外加工。

外购坯布要了解其原料成分,作出相应判断。

4:染se牢度(皂洗、日晒、摩擦等等)
5:后整理要求(防水、阻燃、涂层,柔软等)
二:打样
1:打样前确定半制品的质量,原则是化验室应采用前处理后的织物。

即大生产待染的织物,统一工艺流程。

统一工艺条件,如磨毛布还是不磨毛布,前定性还是后定型布。

2:确认生产方式,日后大生产是溢流喷射染se还是平缸卷染染se。

3:染化料的选择,我公司主要为涤纶产品,适用分散染料染se,分散染料的分类:高温型,中温型。

低温型要熟知,对于其染料分子的大小,升华牢度,移染型扩散进入纤维的快慢,染se 温度高低要掌握,主要考虑匀染性和升华牢度,选择不同的染化料,一般选择原则是选择临界染se温度相近的染料进行拼se,高温型一般不与低温型拼se,因两者要求热熔温度不同,中温型即可与高温型进行拼se,也可与低温型拼se,任意拼se的结果是se光不稳定,颜se重现性不好,注意兼顾到染化料其他性质与生产成本。

4:化料(我公司为自动化料系统)
原则是用40℃-45℃水冲化,充分搅拌使染料均匀分散。

5:根据染料厂商提供的染料se卡,选用合适的PH值来打样。

6:升温曲线。

因化验室样机转速比大生产布的翻转速度快,可选择大速率升降,大生产则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升降温速率。

7.保温时间,可根据颜se深浅,选择15-40分钟,或更多。

8.后处理。

中深se织物要还原清洗、用量、温度与大生产保持一致。

9.后整理。

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后整理(防水、涂层等)。

与客户对se情况保持一致。

10.热定型。

根据涤纶织物性质。

选择温度,一般180℃-195℃之间。

注意区分经纬向。

三.复样。

放样前按客户认可样处方认真复样。

注意以下几点:
1.复样必须采用车间待染的半制品布。

2.复样必须采用车间在用的染化料。

3.原来打认可样人员,不宜安排复样,实践证明换人复样,容易发现问题。

4.对打出的复样与客户提供的原始样要认真进行se光与深浅的核对,根据打样的经验对小样处方做适度的调整,开出处方。

5.以上流程只是染整厂打样的一般工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有异常要及时与化验室沟通,确保大生产的准确性、连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