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赛百胶-聚丙烯PP粘结工艺流程
聚丙烯注塑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聚丙烯(PP)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绝缘性、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
聚丙烯注塑工艺是将聚丙烯颗粒加热熔化,通过注塑机将熔体注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丙烯注塑工艺的原理、设备、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
二、聚丙烯注塑工艺原理聚丙烯注塑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塑:将聚丙烯颗粒加入注塑机料斗,通过料斗加热使颗粒熔化。
2. 注塑:将熔化的聚丙烯熔体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推进,注入模具腔内。
3. 冷却:注塑完成后,模具中的熔体开始冷却固化。
4. 开模取件: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
5. 后处理:对成品进行清洗、干燥等处理。
三、聚丙烯注塑设备1. 注塑机:注塑机是聚丙烯注塑工艺的核心设备,主要有螺杆式注塑机和柱塞式注塑机两种类型。
2. 模具:模具是注塑工艺中另一个重要设备,用于成型聚丙烯制品。
3.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料斗、加热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等。
四、聚丙烯注塑工艺参数1. 加热温度:聚丙烯的熔化温度一般在160℃~22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聚丙烯牌号和注塑机型号进行调整。
2. 注塑压力:注塑压力一般在60MPa~120MPa之间,具体压力根据制品的壁厚和形状进行调整。
3. 注塑速度:注塑速度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应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制品的形状进行调整。
4. 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取决于制品的壁厚和冷却效果,一般控制在15~30秒之间。
5.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一般在50℃~10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制品的形状进行调整。
五、聚丙烯注塑工艺注意事项1. 聚丙烯颗粒的干燥:聚丙烯颗粒在注塑前应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和降解。
2. 模具预热:注塑前应对模具进行预热,以防止模具温度过低导致制品表面出现缩痕。
3. 螺杆转速:螺杆转速应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注塑速度进行调整,以防止熔体过热或过冷。
4. 注塑压力:注塑压力应根据制品的壁厚和形状进行调整,以防止制品出现变形和缺陷。
教你粘接pp塑料

PP塑料(聚丙烯),通常称为百折胶,比较容易成型。
无气味,密度低,强度,刚性,硬度和耐热性优异。
它的特点是强度,刚度,硬度和耐热性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约100℃下使用。
它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在低温下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适用于制造通用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主要用于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道,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器通风管道,洗衣机框架和盖子,冰箱门垫圈等),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割草机和洒水器等),一般机械部件,耐腐蚀部件和绝缘部件。
作为一种难以粘贴的材料,一般粘合剂难以粘住。
聚丙烯是一种乳白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密度仅为0.90——0. 91g/rm,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为8万——15万。
成型性好,但由于收缩率大(1%—2.5%)。
厚壁产品容易下陷,对于一些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很难满足要求。
产品表面光泽好,易着色。
PP胶耐热性好。
事实上,PP材料是五种通用塑料中最好的耐热性能(五种通用塑料是:PE,PP,ABS,PVC,PS)PP胶可长时间在100℃以下的高温环境下使用。
在温度达到约150℃之前,温度不会显著变形。
PP胶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保鲜盒利用了这种性能,化学稳定性好。
PP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大多数酸,碱,盐和氧化剂都是惰性的。
此外,PP具有食品级并且被广泛使用。
茶杯等由PP制成,其为食品级,化学稳定且耐高温。
PP胶是一种结晶聚合物,其颗粒在一定温度下不会熔化,这与PE或PVC不同,后者随着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升高而变软。
一旦达到一定温度,PP颗粒迅速熔化并可在几度内完全转变成熔融状态。
PP的熔体粘度相对较低,因此模塑过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特别是当熔体流动速率高,熔体粘度较小时,适用于大型薄壁产品的注塑成型。
可以粘接PP胶的胶水,我们推荐乐泰 E-40FL 环氧树脂胶,这款胶水是一种中等粘度,坚韧的工业级环氧树脂胶粘剂,灰色,完全固化后,可以耐大多数化学药品和溶剂,是一种极好的电绝缘体。
PP工艺流程

2.2 工艺说明2.2.1 聚合反应机理由于丙烯分子中存在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因此和所有烯烃一样,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能发生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其中聚合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
丙烯聚合的反应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骤:活化反应;形成活化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对于活化中心,普遍接受的是单金属活性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活性中心是呈八面体配位并存在一个空位的过渡金属原子。
首先单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Ti配合物,减弱了Ti-C键,然后单体插入过渡金属和碳原子之间。
随后空位与增长链交换位置,下一个单体又在空位上继续插入。
如此反复进行,丙烯分子上的甲基就依次照一定方向在主链上有规则地排列,即发生阴离子配位定向聚合,形成等规或间规PP,工业上就是以此反应原理来合成聚丙烯树脂的。
聚丙烯均聚物反应式如式2―1聚丙烯聚合物中还有共聚物,如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以少量乙烯为第二单体或称共聚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反应叫共聚反应。
如式2―2聚丙烯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2.2.2 生产方法、技术路线及特点2.2.2.1 生产方法及技术路线装置采用DOW CHEMICAL COMPANY(陶氏化学公司)的UNIPOLTM PP工艺。
该工艺是陶氏化学公司下属联碳公司(UCCP)和壳牌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气相流化床聚丙烯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体系,主催化剂为高效载体催化剂,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给电子体。
该工艺的核心设备为立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气压缩机、循环气冷却器和挤压造粒机组。
流化床反应器是空心式容器,其顶部带有扩大段,底部带有分布器,第一反应器操作压力为3.4MPaG,温度67℃,第二反应器操作压力为2.1MPaG,温度70℃;循环气压缩机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
2.2.2.2 工艺特点(1)应用一台反应器能生产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串连第二台反应器即可生产抗冲共聚产品。
国内外PP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气相法详解

国内外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一、PP生产工艺简介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分类主要有3种,即本体法工艺、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
早期还有溶液法工艺和溶剂浆液法工艺(简称浆液法、也称淤浆法)。
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促进了PP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PP生产工艺已经从初期的低活性、中等规度的第一代工艺(溶液法、浆液法),以及高活性、可省脱灰工序的第二代工艺(浆液法及本体法),发展到超高活性、无需脱灰及无需脱无规物的第三代工艺(气相法、本体-气相组合工艺)。
近年来,传统的浆液法工艺在PP生产中的比例明显下降,新建的PP装置已不再采用传统的浆液法工艺。
当前,世界上先进的PP生产工艺主要是属于第三代PP 生产工艺的本体-气相组合工艺和气相法工艺。
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典型的专利技术有:Basell公司的Spheripol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Prime Polymer公司的Hypol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Borealis公司的Borstar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和中国石化的ST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
气相法工艺典型的专利技术有:Dow化学公司Unipol 气相流化床工艺技术、Lummus公司的Novolen气相法工艺技术、Ineos公司的Innovene气相法工艺技术、Basell公司的Spherizone气相法工艺技术、日本聚丙烯公司(JPP)的气相法工艺技术以及住友公司(Sumitomo)的气相法工艺技术。
世界上采用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的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各国在建和新建的聚丙烯装置基本上多采用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
由于催化剂体系的发展和其活性的大幅度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建大型聚丙烯装置已基本上不使用浆液法。
在过去的20年中各种气相法工艺都发展很快,2006年底,气相法工艺的生产能力占到了全球聚丙烯生产能力的34%。
2010年底,包括在建装置的产能在内,气相法工艺约占50%。
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品PPT课件

9、载气压缩(7600)
10、载气分离塔(7610)
2
12. 粒料输送(7700) 13. 一线粒料掺混仓(7710) 14. 二 线粒料掺混仓(7720) 15. 包装储存(7750) 16. 包装码垛及仓库(7800) 17. 蒸汽凝液系统(7910) 18. 废水收集系统(7920) 19. 火炬系统(7930)、 20. 冷却水系统(7940) 21. 工业水、脱盐水、饮用水系统(7950) 22. 氮气分配(7960) 23. 工厂风和仪表风(7970) 24. 消防水系统(7980)
9
主要产品及生产
• 一、产品方案
• 二、各类产品的生产 • 均聚物:一种单体聚合,即丙烯聚合(单台反应
器) • 抗冲共聚物;两种单体聚合(乙烯,丙烯)形成
含有橡胶 弹性体的高立体规整性的共聚物(两台 串联反应器) • 无规共聚物:两种单体聚合(乙烯,丙烯)立体 规整性较低
10
主要产品及生产
• 一、产品方案
• 二、各类产品的生产 • 均聚物:一种单体聚合,即丙烯聚合(单台反应
器) • 抗冲共聚物;两种单体聚合(乙烯,丙烯)形成
含有橡胶 弹性体的高立体规整性的共聚物(两台 串联反应器) • 无规共聚物:两种单体聚合(乙烯,丙烯)立体 规整性较低
11
• 聚合反应热由液态丙烯的蒸发撤走,丙烯的转化率 大约是新鲜进料的75%~85%,也会随着聚合物形 态发生变化。
PP 装 置 工 艺 讲 解
第Hale Waihona Puke 讲1目录一、主要产品简介
二、产品性能指标
三、工艺流程简介
1、一线聚合(7310、7320)
2.粉料卸料及净化(7330)
3、膜回收单元(7340)
PP工艺流程

2.2 工艺说明2.2.1 聚合反应机理由于丙烯分子中存在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因此和所有烯烃一样,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能发生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其中聚合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
丙烯聚合的反应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骤:活化反应;形成活化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对于活化中心,普遍接受的是单金属活性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活性中心是呈八面体配位并存在一个空位的过渡金属原子。
首先单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Ti配合物,减弱了Ti-C键,然后单体插入过渡金属和碳原子之间。
随后空位与增长链交换位置,下一个单体又在空位上继续插入。
如此反复进行,丙烯分子上的甲基就依次照一定方向在主链上有规则地排列,即发生阴离子配位定向聚合,形成等规或间规PP,工业上就是以此反应原理来合成聚丙烯树脂的。
聚丙烯均聚物反应式如式2―1聚丙烯聚合物中还有共聚物,如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以少量乙烯为第二单体或称共聚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反应叫共聚反应。
如式2―2聚丙烯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2.2.2 生产方法、技术路线及特点2.2.2.1 生产方法及技术路线装置采用DOW CHEMICAL COMPANY(陶氏化学公司)的UNIPOLTM PP工艺。
该工艺是陶氏化学公司下属联碳公司(UCCP)和壳牌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气相流化床聚丙烯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体系,主催化剂为高效载体催化剂,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给电子体。
该工艺的核心设备为立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气压缩机、循环气冷却器和挤压造粒机组。
流化床反应器是空心式容器,其顶部带有扩大段,底部带有分布器,第一反应器操作压力为3.4MPaG,温度67℃,第二反应器操作压力为2.1MPaG,温度70℃;循环气压缩机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
2.2.2.2 工艺特点(1)应用一台反应器能生产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串连第二台反应器即可生产抗冲共聚产品。
聚丙烯工艺流程资料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 工艺技术简介
2011年5月
绪论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
液相本体聚丙烯工艺
什么是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 是在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其他溶剂,将催化剂直接分散在液相丙 烯中,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聚合物从液相丙烯中析出, 以细颗粒状悬浮在液相丙烯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合物在 液相丙烯中的浓度增高,当丙烯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经闪蒸 回收来聚合的丙烯单体,即得到粉料聚丙烯产品,这是一种比较 简单和先进的聚丙烯工业生产法。
二、工艺原理及流程
聚丙烯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精制系统、 聚合系统、闪蒸系统、丙烯回收系统、 循环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二、工艺原理及流程
聚丙烯工艺流程图
E101
R101
放空
P102 E301 真空压缩机
精 制 一
精 制 二
V201
V202
气 柜 C301
R102
V307
去罐区 放空
P201
丙烯至罐区来
1、精制系统
(2)丙烯脱硫 硫对聚合的影响很大,高效载体催化剂要求总硫含量 在1ppm以下。脱硫时,先采用三氧化二铝在微量水的 作用下将有机硫水解为无机硫,然后在脱硫剂的催化 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将无机硫脱去(固碱也有一定的脱 硫作用)。其水解反应式为:
Al2O3
COS+H2O
CO2+H2S
1、精制系统
〔Cat〕+--CH2─CH ( CH2─ CH )n R+H2 CH3 CH3 〔Cat〕+─--H+CH3─CH ( CH2─CH )n R CH3 CH3
2、聚合系统
总聚合反应式为:
TiCl4 Al(C2H5)3 H2 CMMS
聚丙烯(pp)的注塑加工工艺介绍

聚丙烯(P P)的注塑加工工艺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来源于:注塑财富网聚丙烯(PP )的注塑加工工艺介绍PP通称聚丙烯,因其抗折断性能好,也称“百折胶”。
PP是一种半透明、半晶体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强度、绝缘性好、吸水率低、热就形温度高、密度小、结晶度高等特点。
改性填充物通常有玻璃纤维、矿物填料、热塑性橡胶等。
不同用途的PP其流动性差异较大,一般使用的PP流动速率介于ABS与PC之间。
1、塑料的处理。
纯PP是半透明的象牙白色,可以染成各种颜色。
PP的染色在一般注塑机上只能用色母料。
在华美达机上有加强混炼作用的独立塑化元件,也可以用色粉染色。
户外使用的制品,一般使用UV稳定剂和碳黑填充。
再生料的使用比例不要超过15%,否则会引起强度下降和分解变色。
PP注塑加工前一般不需特别的干燥处理。
2、注塑机选用对注塑机的选用没有特殊要求。
由于PP具有高结晶性。
需采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
锁模力一般按3800t/m2来确定,注射量20%-85%即可。
3、模具及浇口设计模具温度50-90℃,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用高模温。
型芯温度比型腔温度低5℃以上,流道直径4-7mm,针形浇口长度,直径可小至。
边形浇口长度越短越好,约为,深度为壁厚的一半,宽度为壁厚的两倍,并随模腔内的熔流长度逐肯增加。
模具必须有良好的排气性,排气孔深,厚,要避免收缩痕,就要用大而圆的注口及圆形流道,加强筋的厚度要小(例如是壁厚的50-60%)。
均聚PP制造的产品,厚度不能超过3mm,否则会有气泡(厚壁制品只能用共聚PP)。
4、熔胶温度PP的熔点为160-175℃,分解温度为350℃,但在注射加工时温度设定不能超过275℃。
熔融段温度最好在240℃。
5、注射速度为减少内应力及变形,应选择高速注射,但有些等级的PP和模具不适用(人地幔现气泡、气纹)。
如刻有花纹的表面出现由浇口扩散的明暗相间条纹,则要用低速注射和较高模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