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中的洞见2》唯美格言

合集下载

单独中的洞见——灵魂的格言

单独中的洞见——灵魂的格言

单独中的洞见——灵魂的格言整个自然界都向浩瀚无垠的天空敞开着,只有我们人类关起门来,做着自己的梦。

在整个存在之中,除了人类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匆匆忙忙的。

只有我们人类一直在赶路,赶往未来。

我们渴求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又怕失去它。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本身变成美好的事物,那么就没有得到,也没有失去。

外在的成长是一种掩埋,内在的成长是一种绽放。

智慧是一种向上提升的力量,它使一个人轻盈欲升;欲望是一股向下拖拽的力量,它使一个人整体下垂。

与物质世界的现象不同,在灵性的世界,一个人必须有勇气纵身向下跳跃,他才得以向上升腾。

其实,人生与婚姻很相似,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所娶的女人。

世界很广阔。

但我们的人生,却只能从一条晦暗而狭窄的隧道中穿过。

人所经历的一切,应该说都是他内在品质的一种发酵。

一旦你的内在有了光,你就完全可以成为单独的,就像恒星一样。

如果你真的是太阳,你就不至于会堕落到需要一块陨石来证明你的光。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与别人碰撞而产生的火花,每个人都可以去点亮他自己。

真正的骄傲是一种内在自然的品质,它不是和什么东西比较后的结果,它是自傲和自卑同时都不在。

正如当一朵花绽放,它既不骄傲,也不自卑,它只是绽放。

正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指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也必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一条只有你能够走而别人无法走通的路。

你的命运就是要去走完这条路,所以不需要左顾右盼,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随,只有当你的前后左右都再也没有任何人,你才真正地走对了路。

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才是活路,别人的路只会把你引到墓地。

我们人生的前半部分就像一个缓慢地向山上攀登的过程,迎着太阳,迎着希望。

在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开始从山上向下滑落,我们已经来到山的背面,太阳不再照耀我们,而且天色渐暗。

我们觉得时间在流逝,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在流逝,时间本身从来都没有动过,它一直在看着我们流逝。

这就好像我们坐船的时候看到两岸在后退,但那是一种错觉。

单独中的洞见经典语录

单独中的洞见经典语录

单独中的洞见经典语录以下是关于单独中的洞见经典语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单独中的洞见经典语录1、不管猪圈里面发生了多么伟大的事情,它终究还是猪圈里面的事情。

2、如果我们能够与神对话,我们就不需要与人交流。

3、小孩的天真中夹杂着愚蠢,觉者的智慧中散发着天真。

4、在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上成功,是一种苦涩的成功。

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超越了所有的失败和成功。

5、虚假的东西无法带来真实的快乐。

6、正是我们拼命地奔跑,我们才漏光了自己。

7、虚伪的失败是因为它被澄清,真理的失败是因为它被误解。

8、当很多个没有找到自己方向和道路的人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群众。

9、无知是天真的,那是动物的天真,智慧也是天真的,那是神的天真,唯有知识是狡猾的,那是人的狡猾。

10、如果一个人看穿了性的把戏,他也就同时看穿了这个世界。

·11、在关系的温暖中,一个人将会迷失。

孤独是凄冷的,但正是在这个凄冷中,一个人的灵魂将会结晶,从而找到他自己。

12、欲望将自己养得膘肥体壮,只等死亡的屠刀斩落。

13、人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行,各自单独的时候也不行。

归根结底是人本身不行。

14、人生就像一个上山和下山的过程,能够在山顶上逗留和眺望的时间非常短暂。

15、大体来说,人生就是一个从美梦逐渐过渡到恶梦的过程。

16、我们常常因为获得什么而被囚禁,我们也常常因为失去什么而被解放。

17、单独是唯一真正的叛逆。

18、虚假和肤浅的东西只能激起我们表面的一些尘埃,真实和深邃的事物却能够穿透到我们内在很深的地方,摄住我们的灵魂。

19、有时候,人们通过别人来找到自己;有时候,人们通过别人来忘却自己。

20、我们追求的东西往往正是奴役着我们的东西,而我们忽略过去的东西正是能够使我们获得自由的东西。

21、如果你真的是太阳,你就不至于会堕落到需要一块陨·石来证明你的光。

22、欲望永远无法让你感到满足,只有无欲才能够满足你。

23、如果我们的生存是一种虚幻和假象,那么死亡必定就是最终的真相。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唯美语录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唯美语录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唯美语录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唯美语录人生就像一个上山和下山的过程,能够在山顶上逗留和眺望的时间非常短暂。

渴望别人的承认正好反映出我们自己内在的黑暗。

如果你真的是太阳,你就不至于会堕落到需要一块陨石来证明你的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平线,一个人无法看到超出他自身高度以外的东西。

人们常常在山脚下谈论山顶的高度。

单独的浪漫,浩瀚而深邃,那是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浪漫。

在关系的温暖中,一个人将会迷失。

孤独是凄冷的,但正是在这个凄冷中,一个人的灵魂将会结晶,从而找到他自己【答案及解析】ACDURL,即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ResourceLocators),由协议、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三个部分组成。

洞察力和敏感度来自于内在的清晰,而麻木迟钝则是内在混乱的产物。

向外,一个人能够知道存在的广度,向内,一个人能够知道存在的深度。

来到高处并不能让我们获得什么,因为越是高处就越是什么都没有,但它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低处都有些什么。

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它一定会经常想念天空的自由。

两只一起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不久它们就忘掉了天空。

智慧总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整体,欲望的眼睛却不停地在局部上扫描。

一个把自己摊平在水平面上的人,他将失去垂直面上的高度。

真理从来不曾像城门一样,能够让蜂拥而至的人群攻陷。

真理是浩瀚的,但通往真理的却是一条窄路。

看到纯净清澈的溪水我们会心生愉悦,而一条污秽的臭水沟却让我们感到厌烦。

同样地,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清晰和纯净,而苦恼来自于内在的混乱和污浊。

我们人生的前半部分就像一个缓慢地向山上攀登的过程,迎着太阳,迎着希望。

在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开始从山上向下滑落,我们已经来到山的背面,太阳不再照耀我们,而且天色渐暗。

空间上的距离创造出幻象,彩虹在天空中出现是因为我们与它在空间上的距离。

如果你想上前抓住它,它就消失不见了,但正是在它消失的地方,你又看到了远处新的彩虹。

《单独中的洞见Ⅱ》书中部分格言诠释

《单独中的洞见Ⅱ》书中部分格言诠释

《单独中的洞见Ⅱ》书中部分格言诠释1、“所谓的庸俗,就是在一个人的自我挂帅下的他身上所有动物性的总和。

”诠释:这是对庸俗最有趣的定义之一,也是书中最犀利的句子。

大多数人只是活出了吃和性,只活出了自我和虚荣,他们比动物多出来的就只是自我和虚荣心而已,挂帅这个词绝妙。

2、“两个人本来是两条路,当这两条路会合在一起后,很可能就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或一个漩涡,但路将从此湮灭。

”诠释:这句话显然是比喻婚姻,本来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着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但他们的生命最终并没有开花,因为无比吵杂、极度内耗的婚姻把这种可能性完全扼杀了。

3、“谦虚只是傲慢崭露头角之前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诠释:人如果没有自我和傲慢,也就不需要谦虚和谦卑,只要自然和本然就好。

因为自我是丑陋的,所以才需要用谦虚稍加修饰。

4、“当一个人欠缺高度,他就会去追求宽度,并且幻想着可以把它直立起来变成高度。

”诠释:这是一句非常深邃、极富哲理的格言。

高度是指智慧和灵性,宽度指的是物质和权力,人们追求外在的力量,很大的一个动因就是他们对自己内在的自卑。

5、“流行时尚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体面地享受那些不怎么体面的东西所发明出来的创意。

”诠释:大众的审美情趣是非常低的,他们如果要附庸风雅就只能求助于流行时尚了,这些东西刚出现的时候都是一副前卫、高雅的派头,但很快就会露出其粗鄙庸俗的底色,曾经大肆流行的东西都不会成为传世的经典。

6、“地狱就是人们拥挤在一起的地方。

当天堂人满为患的时候,天堂也会变成地狱。

”诠释:一个人的品质,就足以成为折磨其他人的刑具,何况那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那种场面、那种污浊的氛围是可想而知的。

7、“在通往利益的方向上,即便是旁门左道,也已经人满为患。

”诠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即便是旁门左道甚至是不法的渠道,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8、“动物还在原地打转,人却误入了歧途。

”诠释:动物还没有离开大自然,它们还在伊甸园中。

灵性与神性——单独中的洞见

灵性与神性——单独中的洞见

1精神和灵性的世界就如同浩瀚广阔的天空,足够让我们每个人去自由驰骋,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担心碰撞和拥堵,那些是物质世界里才会发生的。

在精神和灵性的世界中,不会形成竞争,也不会有拥挤,更不会产生群众。

2如果你是个物质主义者,你的生命就会走向越来越低的层面,因为物质的倾向是下坠。

如果你被灵性的东西所吸引,那么你就提升了自己生命的品质,因为灵性是向上掉的。

3宗教就像河流一样,它们的源头非常纯净。

每一种宗教随后的发展和变化就犹如一条河流不断地流经人类居住的地域,渐渐地被污染,并且加进来很多完全不相干的杂物。

4神并不存在于教堂和寺庙中,而是存在于树木的翠绿中,存在于玫瑰花随风摇摆的舞蹈中,存在于河流生生不息的流动中。

5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和谆谆教诲才是唯一纯粹的宗教。

6神并不是一个有形和具体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的意识所能达到的最高潜力。

7我们的周围是神的海洋,我们的内在也一直携带着神,但我们还是与神错过了,我们简直创造了奇迹。

8真实的宗教是一个人内在的体验,那是一种比艺术更加鲜活和微妙的体验。

当宗教降格为理论和教条,它就变成人们头脑的一部分;当宗教演变为组织和机构,它就变成了俗世的一部分。

9当我们坐火车外出旅行,你凝视着窗外,外面的景物一直在快速地变换,快速变换的画面产生了一个对照,让你感觉到你的内在有一个不变的中心,你感到自己的内在非常宁静,你觉知到你的内在有一个观照,它并不随着景物的改变而动摇,这个内在的观照正是你的灵魂。

10觉知意味着警觉和清醒,觉知是唯一能够停留在此时此地的方法,失去觉知就意味着进入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幻想之中。

当一个人的觉知达到某种强度,就有开悟和成道发生。

这就像当一个人在恶梦中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够醒来,他尽一切努力让自己醒来,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他一直努力下去,终有一刻他真的会醒来。

11当你早上醒来的那一刻,梦就消失了。

当你的灵魂彻底觉醒的那一刻,这个世界在你面前就消失了。

乞讨经典语句

乞讨经典语句

乞讨经典语句
1、讨人欢心讨人笑,讨来的终究是乞讨。

——贺恩《梵梦久居》
2、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想卑贱地乞讨生存。

——今何在《悟空传》
3、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永远不要有乞讨心理。

——柯云路《成功者》
4、樵夫的斧头向树乞讨斧柄,树给了它。

——泰戈尔《飞鸟集》
5、内在的贫瘠,久而久之便铸成了外在乞讨的造型。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2》
6、欲望永远都带着乞讨的气氛。

有欲望,就会有自卑。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2》
7、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余华《活着》
8、出门要饭是天经地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生存权」,联合国也挡不住。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
9、千古以来,要饭的都没有要早饭的,他要是能早起,就不至于要饭。

——郭德纲。

贺征苏 评《单独中的洞见2》

贺征苏 评《单独中的洞见2》

贺征苏评《单独中的洞见2》划破伪与恶的匕首,吟咏真与美的阕歌——品评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2》贺征苏偶遇张方宇的文字,是我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

就像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走在街上闲逛,于毫不相干的千万陌生人中,发现了多年不见的好友,眼前一亮,一阵狂喜。

又像在沙漠中孤独跋涉很久的人,突然遇到了另一个人类,被拯救的感觉。

当我细读文本时,如坐春风。

只有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让我内心充满了力量。

我一生都被人群人性中的伪与恶所驱逐,所纠缠,所困惑,一直欲逃离这些。

遇到这些文字时,共鸣就愈是强烈。

愈是内心纯洁,愈受世界的折磨。

张方宇文字对他愈是弥足珍贵。

在阅读过程中,有不少感想,表达如下。

张方宇是一个天才型,顿悟型的作家。

张方宇的写作,是一个奇迹。

如奇峰突起,像一座人迹罕至,冰清玉洁的雪峰,不为时俗流弊所污染。

首先,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人,完全摆脱了文学专业的职业毛病,没有任何现代或后现代的写作技巧,不去巧合世界正在流行的方法,不去迎合大众的热门主题。

而是直击内心,彰显神性;第二,张方宇的文字,不是那些棉花糖般的文字,一天动辄上万言,或几十天就上百万字,膨胀而空洞,用手一抓,只有几粒晶体般的白糖,用虚构的跌宕起伏的低劣情节来吸引人,去填补人们日常的平淡。

正如他自己批判所说:“即便是阅读,多数人也只是在寻求意欲的刺激,而不是渴望得到智慧的启迪。

欲望感兴趣的是情节,而认知渴望的是启迪。

”你阅读他的文字,就是获得智慧启迪的过程。

仿如发生了一场核裂变,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只要你善于吸收,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无穷力量。

第三,张方宇的文字,也非当下充满浮华美丽词藻,充满刺激与诱惑的文字,只会让人产生刺激后的麻木,麻木后的迟钝。

他的写作不是“追逐各种感官刺激”,而是“想去激活自己的灵魂”的写作。

(下文直接加引号,没注明出处的地方,都是张方宇的原话,不再说明。

)他是文以载道,言之有物的,他的道,不是惯常的道德,而是遵循天地人运行的大道,颠覆了惯常中的远离真理之道。

张方宇死亡格言——摘自单独中的洞见2

张方宇死亡格言——摘自单独中的洞见2

1生命,它是对死亡的一个谎言吗?死亡,它是对生命的一个劝诫吗?2人一生下来便已经势成骑虎,被虎所害——亦即被死神夺命——就是迟早的事了。

3人来世上的动机,本来是要拓展出一个未来的空间,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料却误入了死地。

4尽管死亡是人生唯一的大事,但人们好像都不怎么为此而感到焦虑。

这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唯有死亡是一件别人不会来跟我们竞争的事,所以对于自己的死亡,每个人都好像已经十拿九稳。

5每个人最后都死了,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死亡已经被全人类共同解决了。

6尽管人们常常听说自己认识的人死去,但对于自己的死亡,人们基本是把它当做一个神话看待的。

7人们在计划和构想自己的未来时,都没有把死亡考虑在内。

能够时时想到自己将来的死亡,这就是一个人的远见卓识。

8死亡是一个人在人生中将会遇到的最真实的事,但是人害怕死亡,这使得一个人无法变得很真实,因为真实就意味着要去面对死亡。

由此,人开始偏爱虚假。

9人们很多不明智的举动以及很多狂热的追求,都是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死亡置之度外了。

10对于死亡这样一个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自圆其说地强调说:我们不在乎结果而只寻求过程的精彩。

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的欲望和野心追求的正是各种目标和结果,其过程我们常常是不择手段。

11如果是正确的事情,那么它的终点应该就是它的顶点。

如果生命是正确的,那么死亡就是它光辉的顶点。

12死亡可以成为生命的开花。

但如果没有开花,那么死亡就是生命结出的恶果。

13没有人能够在死亡上成功,那么也没有人在生命中失败。

14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追求注定会失败,他所有的成功都是短暂的,因为那个追求者终将被死亡所挫败。

15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将来的结果,那么死亡就是唯一最货真价实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注重过程,那么死亡也不过是我们要去经历的一个过程。

16就一个人的现在而言,当下这一刻最为真实;就一个人的未来而言,死亡最为真实。

17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是在走向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生是对幻象的一场永恒的追逐,同时也是对真相的一个永恒的逃遁。

2.正如一个东西往往远观才美,很多平淡的事情唯有在回忆中才显得美好——一种时间上的远观。

3.不管局部发生了什么,整体仍然完好无损。

那么在整体的眼里,局部所发生的一切就只是一场梦。

5.命运偶然把人们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不过,当他们挣脱笼子后,他们还是奔向不同的方向。

6.两个人本来是两条路,当这两条路会合在一起后,很可能彼此缠绕形成了一个结构或一个漩涡,但路将从此湮灭。

7.也许,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挫折而存在的。

只有经历了人生的幻灭,才能超越人生。

8.保持超然,恐怕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最体面的方式了。

9.人以他所拥有的一切构筑了自己的迷宫,并迷失于其中。

10.通常,我们在漂泊中才会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那是有点沧桑和悲怆的感觉。

不过,我们喜欢那种感觉。

11.生命是一种误入歧途的状态。

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生命才会了解它自己。

12.作为我们的一个对照物而存在,也许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

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向外看,而更要向内看;我们不要一直向前看,而更要回头看。

13.当一个人欠缺高度,他就会去追求宽度,并且幻想着可以把它直立起来变成高度。

14.当我们嫉妒别人,就等于我们暗地里已经承认了他相对于我们的优越。

嫉妒拒绝赞扬,但实际它是一种隐性的赞扬。

15.一个人的习惯就像那些统治者,它有着自己的既得利益,尽管它也知道自己的种种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轻易地让出自己的地位。

16.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猛烈抨击,往往并没有反映出他们的判断力,倒是更显示出他们的内在尚有很多余怒未消。

17.在通往利益的方向上,即便是旁门左道,也已经人满为患。

18.一个内在有着卓越禀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骄傲。

骄傲来自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自性很深的领悟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

19.动物还在原地打转,人却误入了歧途。

20.大自然是如此的巧夺天工,即使当它雕琢一个人的命运时,也同样如此。

21.大自然既有柔和细腻的一面,又有辽阔浩瀚的一面,它既是女性的又是男性的。

22.地狱就是人们拥挤在一起的地方。

当天堂人满为患的时候,天堂也会变成地狱。

23.独自一人,他可以深思;两个人在一起,他们可以深谈;当三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一切都开始变得很肤浅、很表面。

24.热闹的社交场合,人们用鼓噪的喧哗去封堵每一个沉默的空隙。

否则,整个场面的荒谬将被任何一个静默的片刻所揭穿。

25.敌人是明处的危险,朋友是暗处的隐忧。

26.人际交往就像是围坐在一个火堆旁边的取暖,但也会时不时地被突然溅出的火星所烫伤。

27.青春是女人的大半个人生。

28.女人之美,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觉知到自己的美——由此产生的自信和优雅。

29.爱情是从性的沼泽中升腾起来的一层美丽的云雾。

30.真正的爱情是短暂的,它甚至只是一瞬间的事,也许它就是一瞬间的好感和喜欢。

当人们试图把这种感觉延长并维持下去,那么最初的那个原始感和新鲜度便消失了,进而产生出其他的东西。

31.孤单是一个人的迷路,爱情使两个人一起迷路——并且忘记了自己的迷路。

32.爱情似乎是俗世与神性的分水岭。

凡俗之人在爱情中精神得到升华,甚至体验到一点神性的滋味。

但传说中的天神,却都因为爱情而堕入凡尘。

33.爱情是能够让一个灵魂迷失的最后一道迷障。

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爱情,他才能进入神性的领域。

那些一生都沉溺于异性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神性是什么。

34.思想就是在一个由文字和语言构成的虚幻世界里慢游,思考是最伟大的梦游。

如果说动物生活在森林和草丛中,那么人类则完全活在一个文字丛林里。

35.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思想的囚徒。

只是因为思想之墙是透明的,他感觉不到它是一种监禁,所以他从来也不会想要穿越到墙外。

36.不在别人背后谈论别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比这更了不起的是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

37.自我是貌似谦虚的自大,真理看似自大,其实它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而已。

自我和真理,它们彼此都感觉到对方的自大。

38.欲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它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得到什么。

欲望一直在窥视,却从来不曾领悟。

39.生命,它是对死亡的一个叛逃吗?死亡,它是对生命的一个劝诫吗?40.尽管人们常常听说自己认识的人死去,但对于自己的死亡,人们基本是把它当做一个神话看待的。

41.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最契合死亡的生活方式,唯有这种生活方式,才能让一个人在生死之间如履平地。

以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是在构筑生死之间的悬崖峭壁。

42.人们躺在舒适的吊床上,享受着那个荡漾,做着自己的美梦。

但是,那根绳子总会断的。

43.生命是一个向高峰的攀登,死亡则是它下面的那个深渊——一个无底的深渊。

正因为它的无底,才保证了我们在坠落中不至于粉身碎骨。

44.一生都生活在关系中的人,他们就好像一群人编队从空中降落,他们在空中摆出各种美丽的造型,但是没有降落伞,他们摆出的造型也不具有降落伞的功能。

45.正如一个人独自远行,整个路程就显得漫长枯燥,但如果两个人同行并且一路说笑,那么路途就不觉得漫长。

这与我们的人生很类似,只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死亡。

46.去承受生命的全部空虚以及最终的死亡,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47.孤独和死亡都具有反生存的性质,它们也是从生存撤退的两种方式。

孤独是渐进的,而死亡是突然的。

48.死亡是浓缩、强烈的空虚,空虚是稀释了的死亡。

49.只有在空虚和死亡的背景中,真理才会显现。

正如只有在黑夜而不是在白天,天上的星星才会显现。

50.没有哪一种优越能够像精神和灵性上的优越那样,让一个人真正地免于自卑。

51.除了精神和灵性,人与人的其他差距只是大与小、多和少的区别,但他们仍然在同一水平面上。

只有在精神和灵性的层面上,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了垂直的落差。

52.有些人的神态和体态,已经反映出其内在独特的精神世界;而有些人在精神上所呈现出来的,也只是其肉体欲望的延伸。

53.当内在的精神消散,其外部也将失去清晰的轮廓。

对人来说,灵魂涣散的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松弛。

54.一个平庸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身体及外在所拥有的东西,他不会发现别人内在所具有的精神素质。

要发现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异素质,一个人自己就必须多多少少拥有这种素质。

55.当我们试图探测别人内在的深处,却没有发现他们的灵魂,只见沉渣泛起。

56.物质从来就不会直接使精神变得伟大。

57.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也能够并且乐于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58.到处游荡,你可以看到更多,但唯有当你停下来定在那里,你才能看得更深。

当一个人能够看得更深,他就不需要再看得更多。

59.对真理的需要和渴望造就一个人的灵魂。

60.只有灵魂才会拥有一种清晰的风格,只有在灵魂中才会产生原创。

原创在这个世界上之稀有,正是因为灵魂的稀有。

61.精神的成熟,就是走过从仰望这个世界到俯瞰这个世界的过程,直到最后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62.真正的浪漫,是一个人在精神和灵性上所达到的境界。

63.就像人们在战争期间纷纷躲避战乱一样,一个人内在的骚乱,使他成为了自己的逃难者。

64.很少人有勇气在中途独自跳车逃逸,人们宁愿最后和同车的其他人一起坠入山涧。

65.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座断桥,这座断桥却幻想着要与其他的断桥对接。

66.云与云合拢在一起拼成各种图形,湛蓝的天空却无迹可寻。

云与天空之间,谁更孤独呢?67.一个人越是来到高处,他就越是有机会看到人世间随处可见的荒谬,从而让他经常发笑。

68.在独处中,一个人更容易聆听到自己内在的召唤——即神的召唤。

孤独、空虚的迷茫中,自有一条通向自由之路。

69.单独是一种诗意的状态,也许是最诗意的。

70.独特性在单独中开花。

71.智慧,它的首要职责就是有趣。

72.只有真理才完全没有自卑,所有的虚伪都会带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73.滑稽是愚蠢的失态,风趣是才华的体现,幽默是智慧的流露。

74.只有时间能够聚集起足够的判断力,对一个事物的价值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75.幻象常常以其外形和色彩的变化莫测,来与真相的如如不动相对峙。

76.一个智慧之人,至少已经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安置于命运之上。

77.幽默是智慧的一种自发现象,或创造力的即兴发挥。

78.缺乏幽默的人,最好是保持沉默。

沉默,最好是由幽默来打破。

79.那些最耐人寻味的幽默,通常都是从悲观中偶尔迸发出来的乐观。

80.智慧永驻于当下,过去和未来是知识的疆土。

知识是人类误入歧途后的行动指南。

81.那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人,才配得上给人类指路。

能够指点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其中的首领,而是远方的一位隐士。

82.幽默不仅仅是智慧的体现,它同时也是性格上的一种柔软和弹性,一个坚硬的人永远不可能表现出幽默感。

83.智者看到问题,那是问题本身的问题;愚昧的人看到问题,那是他们自己本身的问题。

84.在痛苦中感到悲观是很平常的事,但只有当你在享乐中仍然感到悲观,你的悲观才会成为你的超越。

85.在黑暗中去探求光明,乐观是需要的。

当光明探照到一片黑暗,难免不感到悲观,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黑暗。

86.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产生出耀眼的天才并且被他的光芒所照耀,那么这个时代就碌碌无为地虚度了自己的岁月。

87.普通人为人类繁衍种族,天才却繁衍自己的精神。

88.天才活着时不被世人所理解,死后又被大多数人所误解。

不理解造成默默无闻,误解造就名声。

89.名声是一种善意的通缉。

90.假设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存在,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死后能进入天堂而不是去地狱——这就是乐观主义。

91.乐观主义者最后必定会来到一个死胡同,而悲观主义者终有从中走出来的那一天,那时,他将会大笑。

92.只有在创造和审美活动中,人才有了一点神的样子。

93.一切高贵的事物都无可挽回地走向孤独。

94.在艺术中,音乐比绘画更具有震撼力。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空间更多地承载了物质的特性,而时间更多地承载了精神的特性。

95.平庸真是无孔不入啊!即使在那些平庸被明确禁止入内的高雅地盘,它也总是能够奋力地挤开一条缝隙,把自己植入其中,并最终在这里占据统治地位。

96.创造者没有收集东西的嗜好。

97.人才、学者和专家都忠实地服务于自己时代的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时代量体裁衣。

而天才设计出来的款式,相对于他自己那个时代总是显得过于宽大,甚至漫无边际。

98.在事物的瞬息万变中捕捉到它的神韵,这就是艺术要达成的目标。

100.伴随着创造力而来的,是最真诚的欢笑。

101.美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需要经过争论便能够确立自己。

102.伟大总是饱受非议,唯有平庸才能够免于任何争议。

103.平庸与偏激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敌意。

偏激对平庸的主要情绪是轻蔑,平庸对偏激的主要情绪是憎恨。

104.偏激是带着情绪的真知灼见。

105.不仅仅高贵者对粗俗的东西会流于不屑,粗俗的人对高贵的事物也同样会表露出不屑之情。

前者是出于完全了解,后者是因为不能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