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两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两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课标检测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立集团构成的严重结果。
三国同盟:成员国:中心国:相关条约:三国协约:成员国:中心国:对立结果:2.讲述萨拉热窝事情的主要进程,看法突发事情对人类战争的要挟。
时间:经过:看法: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庞大灾难。
凡尔登战役:看法: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时间:参与国:条约:内容:影响:绥靖政策的实质:影响:5.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招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片面迸发和逐渐扩展的主要事情。
片面迸发:扩展:进一步扩展:6.经过结合国度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树立及其作用。
«结合国度宣言»:时间: 参与国地点:内容: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树立的作用:雅尔塔会议:时间:与会国及其首脑:目的:内容:7.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战场:作用:诺曼底登陆战役:时间:参与军队:作用:攻克柏林战役:时间:参与军队:作用:二.表格比拟一战二战时间末尾标志完毕标志基本缘由直接缘由双方性质新式武器战后政治格式战后国际组织结果影响启示三.模拟演练1.图表题:图一巴黎和会三巨头图二慕尼黑会议图三雅尔塔三巨头图四丘吉尔图五炮火下的凡尔登图六广岛的蘑菇云③图五、图六中情形说明战争的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看法?④有人依据图六中的情形以为日本是受益者,你有何看法?2.判别剖析: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反点,甲乙丙丁四位同窗区分得出如下观念,请判别谁的答案正确,并剖析其他的错误缘由:甲: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取战争乙:中国都是打败国,但国际位置低下丙:经济危机的打击是大战迸发的直接缘由丁:战争繁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四.中考真题:1.战争共处,协作共赢,战争与开展仍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
初中历史_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设计

结果
1918年德国投降 一战结 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欧洲战场 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二战结束
性质
一战
二战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
掠夺战争
斯战争
影响
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 的灾难。
2、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
3、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4、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 步。
基础题:
1、“美国2001•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有人称之为是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
C 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战役
★
基础题: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一个阶段,往往
都是以进攻的一方发动突然袭击开始的。下列
D 战役中不属于突然袭击的军事行动是( )
合国一再不通过美国开战的决 空袭所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也引起
议,然而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 国际社会的质疑,不满和反对声音
发动战争。也就是说这次战争 开始增大,背后绝非如其所宣扬的
是不合法的。
人道主义那么简单。
2018年4月9日联合国叙化会议后叙 利亚外交官的无奈和无助
谈 谈感想
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 生,我们应从两次世界大战 中吸取哪些教训?
绥靖 盟军
会议
慕尼黑会议
登陆
诺曼底登陆
协 约 轴 心 望风使舵
意大利
★
提升题:
9、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
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
拒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复习目标】1、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
2、对两次世界大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比较,学会归纳和综合。
3、通过对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了解,增强追求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感。
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认识到和平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构建两次世界大战知识体系,寻找战争类专题的复习规律,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
在感知具体历史的基础上,对两次世界大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因果分析,学会归纳和综合,是本节复习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20 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至V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
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1)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请你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2)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在当前,战争频繁,动荡不已,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面向未来,我们应如何努力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知识建构四、巩固练习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2、1943年2月罗斯福为某一战役的胜利向斯大林贺喜: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战役是A、诺曼底登陆战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3、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正确的是(1)交战双方分别都是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2)战争的爆发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主要关系(3)主要交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4)战后国际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A、(2)(4)B、(1)(2)C、(2)(3)D、(3)(4)4、给下列事件排序,并逐一说出这些重大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部编中考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课件

英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德军使用毒气
交战双方都投入空军作战,实现了立体作战
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
美
①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
国 的
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 中
②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立”
③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在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 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并发出祈祷:“上
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 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 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
思考:为什么?依据?
因为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重 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二战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 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一战的影响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 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 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
1、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3、起止时间: 1914 年~ 1918年
4、 战争双方
(协约国
同盟国)
5、 主战场: 欧洲战场(后期扩大到非洲、亚洲)
三条战线: 西线(关键)、东线、南线
6、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屠宰场”,“地狱”)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专题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课标】一战: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3.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战: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教学目标】1.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主要进程)2.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区分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能用一分为二的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4.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自主学习1.历史事件比较法: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请同学们对两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完成下列表格。
2.学习难点、困惑之处二、绘制本专题整体知识结构姓名 班级任务一:设计地理方位示意图——把握空间概念 1.观察右图,并设计出一战示意图2.设计“隋朝运河示意图”、“北宋、辽、西夏政权并立示图”、“清朝疆域方位示意图”。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梳理史实1.请你将下列历史事件写在年代尺的对应位置。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突袭波兰、日本签署投降书、诺曼底登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突袭苏联、 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德国投降2.你认为二战进程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939.1 1940. 4—51941.61941.121942.11942.7—1943.21944.6 1945.51945.9任务三:比较地图——感知历史变迁1.通过对比一战前后欧洲国家版图,说一说一战后欧洲版图有何明显变化?(至少指出4处)并简要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这些欧洲国家版图的变化,谈谈你对一战后新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
两次世界大战 复习课导学案

以上的这个表格只是将两战做了简单对比,只展示了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点。
那同学们觉得有关两次战争还有哪些知识必须牢牢掌握呢?我想请小组之间相互抽答。
规则:老师抽签确定出第一个发问的小组,这个小组需要指定另一个小组提出问题。
(小组确定出发言人※和作答人※)
你小组的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三、展开交流,精讲点拨。
我们通过自学,了解了两战的时间、原因、过程及危害,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战有更深刻的认识。
(小组交流5分钟,小组长将讨论结果汇总,决定出两个发言人※。
由老师抽签回答问题……其它小组补充回答,或加以佐证。
)
1、请你说说一战和二战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提示:一战后的世界体系是否稳定?)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教师提示:可以思想文化上,经济上,政治或国际地位上分别做阐述参考:
一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
当今世界并非天下太平,你能列举出哪些已经发生了的战争,哪些正在威胁着和平的事件呢?并结合现状谈谈如何努力来避免战争?(此环节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感悟,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树立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树立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念。
)
注:本次教学过程中有多处需要确定发言人,请各组提前商量分配,确定好发言人,每个题的发言人原则上不能是同一个人)。
二次世界大战的领导人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二次世界大战的领导人复习专题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和了解二战期间的重要领导人及其作用。
通过这个专题,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二战期间的政治和领导力,并从中获得启发和经验。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领导人及其作用;- 分析领导人的决策和影响;- 探讨二战期间不同领导风格的比较和对比。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领导人介绍在这个部分,学生将了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重要领导人,并了解其国家、政治背景以及对战争的影响。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斯大林(Joseph Stalin)第二部分:领导人的决策和影响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分析一些重大决策,并讨论这些决策对战争结果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 希特勒的德国入侵波兰- 丘吉尔的空战战略- 羅斯福的珍珠港事件后对日宣战- 斯大林的苏联对德国的反攻第三部分:领导风格的比较和对比在这个部分,学生将探讨不同领导人的风格和特点,并分析其对战争和全球局势的影响。
- 希特勒的威权主义和集权统治- 丘吉尔的坚决领导和激励力量- 羅斯福的外交策略和慷慨援助- 斯大林的铁腕和集体决策教学活动和方法- 学生独立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各个领导人的背景和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各个决策的影响和后果,展开辩论;- 学生扮演不同领导人的角色,进行模拟决策和领导方式的比较;- 学生撰写短文,总结并分析不同领导人的领导风格和对战争的影响。
教学评估- 小组讨论记录和辩论表现评估;- 模拟决策过程的展示和演示评估;- 短文写作评估。
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二战期间的重要领导人及其作用,深入分析他们的决策和影响,并研究到不同领导风格的比较和对比。
希望这个专题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领导力的兴趣,并提供启示和经验。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战:A. 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B. 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A. 识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
B. 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这就需要通过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1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通过展示一组两次世界大战图片,导入新课)(二)复习过程。
(1))基础扫描牢记历史教师用表格、年代尺提出要求,从原因、目的、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小组交流,精讲点拨。
1. 、归纳、比较法复习:(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请你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会议2、思考两次世界大战对世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准备全班交流。
)一战后 形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确立了苏美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
3、两战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出示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2) 典例分析 -- 自我提高教师重点分析做题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 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
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
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
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
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
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
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
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
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
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
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 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 (除塞尔
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
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 ,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 ,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也有人说战争是强者肆虐的舞台。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
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类
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
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
一段历史作进一步对比、综合复习,从而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
本质。
二、 自主合作, 梳理知识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那么我们应该掌握两
次战争哪些基本史实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展示的线索,分组讨论找
出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时间
爆发标志
参加国家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性质
影响
三、探究、创新:利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和一些战争视频,学生分组讨
论、探究、归纳并回答。
①请同学们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战役?
②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能够取得胜利原因有哪些?。
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分别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
深层次地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训与启示:1、思考当今世界威胁和平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我
们应该如何努力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
2、比较“一跪泯恩仇” 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1970访问波兰
时,在纪念被德国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和日本首相小泉纯
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思考对于德日两国对战争责任的不同态
度,你想说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六、 课堂练习:
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
枪”比喻的是 (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
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对塞尔维
亚的宣战
2.在学习“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历史课上, 有些同学认为德
国是有罪的, 而有些则同学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
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
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 塞尔维亚的民
族解放战争
3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
国是在( )
A.巴黎和会上 B.华盛顿会议上 C.雅尔塔会议上 D.慕
尼黑会议上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
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
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苏联对日宣战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美国投放原子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 英美盟军 东西夹击
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北非登陆 D斯大林格勒
战役
7. 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 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
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
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
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
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
大?
(2)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
(4)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以史
为鉴,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语。
七、作业布置
完成剑指中考中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概况
战争的危害(残酷性)
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按照再现历史,牢记历史,反思历史的思路进行讲
解的。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再现历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
再认能力;通过比较式学习方法牢记历史,用列表的方式对“一战”
和“二战”进行比较,让学生牢记“一战”和“二战”的基本知识并
通过对零散知识的整理,而对两次世界大战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学生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才能形成历史的初步
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然后及时链接中考试题加以运用,以此达
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来反思历史,及时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
界和平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目标,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如: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教师有
时多次的催促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还有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给学生学习战争史
的方法,注重“授之以渔”。
希望在以后的上课中,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使得自己的课
能够得到改善。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