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纱的选配对机织间隔织物保暖性能的影响
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与压缩性能探讨

表 1 纱线的规 格与 主要力学性能参数
对环保因素和经编 间隔织物本身性能的考虑 . 国外己经在 尝试用经编间隔织物代替聚氨酯泡沫层 , 两表面层 间隔距 离可以在 2~ 6 m 0 m之间变化 但尚未大批量投入使用。
与 经 编 间 隔织 物 相 比 .圆型 纬 编 间 隔 织物 的主 要 优 点在
进行 了 试 ,分析 了 力一 测 压 变形 曲 线和影 响压 缩 变形和 回复性 能 的 因素 。 实验 结 果
表明,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间隔纱细度 、织物 密度、 简口距离的增加 ,有利于
减 小织物 的压 缩 变形和提 高回复性 能。
关键词 :纬编间隔织物 ;单丝;压缩 变形;回复性能
层连 接 在一 起 。
5 m 范 围 内变化 。近 年 来 国外 圆 型纬 编 间隔织 物 发 。m 5
展较快 , 品已经应用于内衣、坐垫的表面材料 、功能性 产
运动装及娱乐用服装等方面 , 而国内目前有关圆型纬编问
隔织物 的加 工 和性能 研究 还很 少 。
1 原料与织物结构
维普资讯
—
—
—
;g机织、针织 ; :
道双面圆纬机 。 间隔织物的厚薄是由上针盘与下针筒之间
其 中某一织物的实样如图2 所示。
的筒 口垂直距离决定 , 本次试织时分别将筒 口距离调节 为
3 mm和 4 im两种 ,另通过调节弯纱深度来改变织物 . 6 .T 6 t
表 3 压缩测试参数设定
蓬松性、 压缩变形性、柔软性及压缩回弹性等 。 本实验侧 重于问隔织物受力与变形 的研究 , 即它抵抗外力压缩的性
能优 劣 ,涵盖 织物 的压 缩变形 和压 缩 回复性 能 。
机织学课后习题答案

机织学复习材料第一章络筒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络筒的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工艺要求:①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②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
③筒子的形状和结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
④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
⑤纱线接头小而牢2、筒子成形有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1)筒子成形由导纱运动和回转运动组成。
(2)①摩擦传动卷绕机构②锭轴传动卷绕机构3、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tanα= V2 / V1, V2为导纱运动的速度,V1为回转运动的速度。
4、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1)适度的络筒张力的作用:①能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
②纱线的弱节发生断裂,可为后道工序消除隐患,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
(2)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5、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有:①退绕每个层级②管纱退绕时直径③纱线特数④导纱距离⑤络筒速度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6、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气圈:管纱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
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退绕点:在管纱卷装表面上纱线受到退绕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7、常见络筒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经编间隔织物的应用

K
经 编间隔织物具有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 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本文介绍 了 经编间隔织物的特点、 常
>>
பைடு நூலகம்
用生产设备及其一些特殊性 能, 系统地 归纳 了这种 织物 在服 装、 装饰和产业等领域 中的多项具体应 用。
F aurn tbl r e d m e so a tucu e wa p— ni e pa e a rc a dea pl a i ed. e e t i g sa et e — i n i n l r tr , r k t d s c rf b sh vewi p i t h s t i c onf l Th i a t l n r du e h ha a trsisofs c a rc c m m o o ci ne u p e ta h i e t r s a d ri ei to c st e c r c e t u hf b , o c i c i npr du to q i m n ndt e rf au e , n
进 行选 型 。 编 间隔织 物 常用 的编织 经
, 一 E 2 E 卧 厄 E
经 编间 隔织 物应用在上 衣的前片
1 经编 间隔织物所 用的生产 设 备及 其特点
经编 间隔织物是 由双 针床拉舍 尔 型 经 编 机 编 织 的三 维 立体 结 构 的 织 物 .在 设计 和编 织 时 易于 变换 门幅 、
普通的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复合织
物 .经 编间 隔织物 的层 与层 之 间是 用
l墓
愀硕 ,
织 内外 两面 和 间隔纱 . 予 经编 间隔 赋 织 物 良好 的 穿着舒 适 性能 . 服 装领 在
纺 织 导 报 Chn e teL a e . 0 7No7 iaT xi e d r 2 0 . l
高性能纱线三维间隔织物织造印染技术的开发

高性能纱线三维间隔织物织造印染技术的开发钟萍【摘要】由于受到生产成本的限制,高性能纱线只能应用在一些诸如防弹衣等特殊织物上,近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性能纱线的织造与印染技术实现了全面突破.【期刊名称】《染整技术》【年(卷),期】2018(040)012【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高性能纱线;织物;织造印染【作者】钟萍【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4绿色环保材料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壳聚糖纤维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是纺织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1 高端纱线1.1 包芯纱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外包纤维与芯纱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
包芯纱适用范围广,天然纤维、传统化纤、新型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等都可应用。
1.2 锦纬弹织物锦棉弹力织物的原料采用单向包芯纱或双向包芯纱,编织的袜子弹力高、手感柔软,细腻透明度比尼龙丝袜好,视觉高雅,耐用耐磨,有一点亚光,也是最适合冬天的面料。
印染行业是纺织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为市场提供高质量服装和产业用纺织材料的关键行业。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衣饰、家纺等纺织品质量非常重视,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对高档西服面料、休闲面料和运动面料的大量需求促进了产品质量的升级。
锦纬弹织物经向为棉,纬向为锦、氨纶包芯纱交织而成,该类织物兼备锦、棉两种纤维的优点又互补不足。
通过染整加工后织物具有光亮、平挺、滑爽、高雅的风格,是市场上十分流行的服装面料。
由于锦纶、棉、氨纶三种纤维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该产品在染整加工过程中极易起皱、变形,染色时容易产生色花、色差,因此,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染整工艺才能达到锦棉弹力织物应有的风格。
2 三维间隔织物织物的紧度是指织物中纱线投影面积与织物悉数面积之比值,比值大的织物严密,比值小的织物较稀少。
针织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D.改变针距
(以上为多选题内容,请注意检查题目及选项的准确性。)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和_______。()
2.通常情况下,针织密度越大,针织物的_______和_______越好。()
7.在针织物后整理过程中,_______和_______是改善针织物手感的常用方法。()
8.针织物的耐磨性受到_______和_______的影响。()
9.纱线的_______和_______会影响针织物的染色效果。()
10.针织物的保暖性取决于_______和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B.稠密组织
C.空心组织
D.珊瑚组织
2.在针织工艺中,影响线圈长度的参数是?()
A.针距
B.针织密度
C.机速
D.纱线粗细
3.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针织物的缩率?()
A.纱线种类
B.针织组织
C.洗涤方式
D.机速
4.在针织工艺中,以下哪个参数与线圈的高度无关?()
A.针距
B.针织密度
C.纱线张力
D.针头直径
15.在针织工艺中,以下哪个参数会影响线圈的形成?()
A.针距
B.纱线粗细
C.针织密度
D.针头形状
16.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针织物的色牢度?()
A.纱线种类
B.针织组织
C.洗涤方式
D.机速
17.在针织工艺中,以下哪个参数与针织物的透气性无关?()
A.针距
B.针织密度
机织学试卷参考答案

《织造原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满分30分)(任选10词)气圈: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管纱轴向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从而在空间形成一个特殊的旋转曲面。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之间的距离。
浆纱覆盖系数浆纱上浆率:上浆后经纱的干浆重对上浆前原经纱干重的百分比。
粘着剂:是一种具有粘着力的材料,它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
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它决定。
PVA的醇解度:指制造PVA时聚醋酸乙烯中的醋酸根被羟基所取代的程度经停片:织造五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卷曲、送经。
经直线:综平时,过综丝眼,垂直于综框运动方向的直线开口时间: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闭口时,上下两层经纱都回到综平位置。
梭口挤压度无梭引纬:织物形成区:织口处纬纱间距尚未稳定的区域(纱线根数)打纬区宽度:织物下机缩率:穿结经:固定工艺参数:可变(调)工艺参数:织前准备: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任选14题)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答:络筒的目的: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继工序的生产率(管纱络筒,绞纱络筒,松式络筒)。
清除纱疵,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
络筒的任务:将原纱(管纱或绞纱)加工成筒子。
原纱的卷装形式(管纱,绞纱,筒子纱)2.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安装在纱道中形成气圈的部位,以改变气圈的形状,改善纱线张力波动。
作用原理:使运动中的纱线和它摩擦碰撞,原来将出现的单节气圈破裂成双节气圈,从而通过减小摩擦纱段的途径,避免管底退绕张力陡增的现象。
3.筒子卷绕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卷绕方式的特点是什么?4.整经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目的:为构成织物所需的经纱片纱系统作准备。
工艺要求:1全片经纱张力和排列要均匀;2保持张力恒定,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3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列要符合工艺要求;4接头符合规定标准。
间隔织物的广泛应用

间隔织物的广泛应用S.Viju;M.Parthiban;M.R.Srikrishnan;G.Thilagavathi;吴丽霞【摘要】间隔织物是一种三维织物,是在两层外部地组织中引入一根间隔纱,将两层织物连接起来并使两层织物隔开,间隔纱主要为单丝.间隔织物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应用于医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军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航空用纺织品及运动用纺织品.阐述了间隔织物的性质、市场前景及应用.【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2(040)012【总页数】3页(P40,42-43)【关键词】间隔织物;应用;前景【作者】S.Viju;M.Parthiban;M.R.Srikrishnan;G.Thilagavathi;吴丽霞【作者单位】PSG工程技术学院印度;PSG工程技术学院印度;PSG工程技术学院印度;PSG工程技术学院印度;【正文语种】中文间隔组织是一种针织结构,是由一根刚度很大的间隔纱将两片分开的织物连接起来。
间隔纱通常是聚酯或聚酰胺单丝。
依据各自的最终应用领域,针盘和针筒织物由聚乙烯变形纱织成,两层织物的表面空间或两层织物的间隔高度由针织圆机上针筒和针盘的相对高度决定。
通过这种设置方式,间隔织物的高度可以在1.5~5.5 mm范围内变化。
间隔织物可以细分为提花型和8路圆机结构。
针织圆机针筒三角的电子选针系统允许无限制的花型重复及最大限度的花型变换。
单丝纱的粗细、横截面及所选的编织结构,决定了两层织物之间的作用力,从而使其保持分离。
重复结构能够跨越多个编织系统。
如今间隔织物的生产主要采用8路针织圆机,它仍具有广阔的设计多样性,电子提花工艺为间隔织物的实施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针织间隔织物的特殊性质如下:-透气性;-抗压弹性;-导湿吸湿性;-弹性可控性;-温度调节性;-抗水洗功能;-抗老化性和杀菌能力。
1 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之前采用繁复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加工内衣和紧身衣只适合于成本密集型的独立加工环节,而且在后整理中涉及的黏合及层压过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过程,很多情况下还会增加环境的负担。
后整理工艺对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影响研究考核试卷

B.透气性
C.热阻
D.强度
3.在后整理工艺中,下列哪种方法通常不会用于提高纺织品的保暖性能?()
A.涂层
B.热熔
C.蒸汽定型
D.磨毛
4.以下哪种纤维材料的保暖性能较好?()
A.腈纶
B.氨纶
C.粘胶
D.羊毛
5.在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后整理工艺中,以下哪个因素对保暖效果的影响最小?()
A.纤维类型
A.覆膜
B.拉毛
C.定型
D.磨毛
3.提高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后整理化学剂主要包括哪些?()
A.硅油
B.聚氨酯
C.碳酸钙
D.防水剂
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纺织品保暖性能测试的结果?()
A.测试标准
B.测试环境
C.纺织品含水率
D.纤维的弹性
5.以下哪些后整理工艺可能降低纺织品的保暖性能?()
A.预缩
B.轻度烫光
A.化学涂层
B.物理覆膜
C.烫光
D.热熔
18.在后整理工艺中,哪种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结构来提高纺织品的保暖性能?()
A.定型
B.拉幅
C.柔软处理
D.精梳
19.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后整理工艺效果?()
A.织物组织结构
B.纤维含量
C.环境温度
D.后整理剂的类型
20.在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后整理工艺中,以下哪种方法通常用于改善纤维的抱合力?()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后整理工艺对纺织品的保暖性能没有影响。()
2.纺织品的保暖性能仅与纤维的类型有关。()
3.透气性好的纺织品一定保暖性能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章 研 究 了 机织 间 隔织 物 保 暖性 能 的影 响 因素 及 其 影 响 规律 。选 择 间 隔纱 线 原 料 、 隔 纱 密 度 、 隔 文 间 间
纱高 度 为 影 响 因素 , 用正 交 试 验 方 法 安 排试 验 方 案 , 采 用直 观分 析 法 得 出 各 因 素 对 保 暖 性 能 影 响 的 主 次 顺 序 为 : 间
h g e h a n。t e wa i h rt e y r h mme h v n d sa c a rc . I h a n h i htwa v r a c ra n v l e,t r t e wo e it n e f b i e f t e y r e g s o e e t i a u he
T e p i r n e o d r r e fv ro a tr n t e h a ns l t g a lt so ti e t iu l h rma y a d s c n a y o d ro a iusfc o so h e ti u ai b iy wa b an d wi vs a n h a ay i. h twa pa ig y r eg t r w mae ila d d n i . e r lto s p b t e ai u a tr n lss T a s s cn a n h i h ,a t ra n e st Th eai n hi ewe n v ro sf co s y a d t eh a n u ai g a lt sa a y e n h e tis ltn b i wa n lz d,t eb s e fr a c r g a o e ti s ltn b i s y h e tp ro m n ep o r m ft h a n u ai g a lt wa he y
t r u h v ra c n l ss e f c e r e f t r e f c o o f b i e t i s l tn b iy wa itn uih d. h o g a i n e a a y i fe t d g e o h e a t r t a rc h a n u a i g a lt s d s i g s e
fu d.Sud 0 n h r a e ti 0n t y fu d t e g e ts mpa t O h a n u ai g wa h e g t o p cn a n.bu o he c n e ti s ltn s t e h ih f s a ig y r tn tt
一
定 数 值 , 保 暖 性 能 随着 间隔 纱 高 度 的 增加 而 下 降 。 其 关 键 词 : 暖 ; 织 间 隔织 物 ;间 隔纱 ; 保 机 高度 ;密度 中 图 分类 号 : S 0 . T 166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1 5 ( 0 1 0 —0 60 10 — 6 2 1 ) 4 0 3 -3 4
Re e r h o h fe t o v n d s a e f b i i t e t s a c n t e e c f wo e it nc a r c O l he h a i s a i b iy n ul tng a lt
HUANG a — i Xi o me ,TANG n Ho g,ZHU Ha — n ipi g, P ENG n Ka g
隔纱 高 度 、 隔 纱 原料 、 隔 纱 密度 , 析 了各 因 素 与 保 暖 性 能 的 关 系 , 出 了机 织 间 隔 织 物 保 暖 性 能 最 优 方 案 。 间 间 分 找
研 究 发 现 : 隔 纱 高度 对 机 织 间 隔 织 物保 暖性 能 影 响最 大 , 不 是 间 隔 纱 高 度 越 高 , 暖 性 越 好 , 隔 纱 高 度 超 过 间 但 保 间
h a n ua i g d c e s d a e g ti c e s s e ti s ltn e r a e sh ih n r a e .
K e r s: e t i s l tn y wo d h a n u a i g;wo e it nc a rc;s a i g y r v n d sa e f b i p c n a n; h i h ;de s t eg t ni y
( a tn nv ri ,Na tn 2 0 0, hn ) N no g U iest y no g2 6 0 C ia
A b t a t F co n r l o fe tn fb i h a i s ltn a l y s r c : a t r a d u e f e fci g a rc e t n u ai g b i we e tdid Ra m ae il t r su e . w tra , d nst n e g t f t s a ig y r we e t k n a n le ta a tr o h g n l ts we e a o td, e i a d h ih o he p cn a n y r a e s i f n il fco s, r o o a e t u t r d p e
毛 纺科 技
一
第 3 9卷
第 4期
3 6
W O lTe tl o r a O xie J u n l
21 0 1年 4月
间 隔 纱 的选 配 对 机 织 间 隔织 物 保 暖 性 能 的影 响
黄 晓梅 , 唐 虹 ,朱 海 萍 ,彭 康
( 通大学, 苏 南通 南 江 2 60 ) 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