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

合集下载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方法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方法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方法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气象学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和理解风的行为。

以下是这种方法的详细解释:首先,等压线是地图上连接具有相同大气压力的点的线。

风向,即风的吹向,通常由高压区域吹向低压区域。

第一步,确定高压和低压区域。

在等压线地图上,高压区域通常由较密的等压线表示,而低压区域则由较疏的等压线表示。

这是因为在高压区域,气压变化较快,而在低压区域,气压变化较慢。

第二步,根据高压和低压区域确定大致的风向。

风通常从高压区域吹向低压区域。

因此,如果你能够确定高压和低压区域,你就可以大致确定风的方向。

第三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不仅影响风的产生,还影响风的方向。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左偏转。

因此,在判断风向时,需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第四步,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地面的摩擦力会减慢风速并改变风向。

当风吹过地表时,摩擦力会使风的方向逐渐接近与等压线平行。

这种影响在地表附近尤为显著,但随着海拔的升高,摩擦力的影响会逐渐减小。

第五步,综合以上因素判断风向。

综合考虑高压和低压区域、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你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风向。

例如,在高压和低压区域之间,风可能最初从高压吹向低压,但由于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的方向可能会逐渐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大范围的风向判断。

在小范围或复杂地形中,风向可能会受到地形、海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更详细的气象数据和更复杂的分析方法。

总的来说,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方法是一种基于气压差异、地球自转和摩擦力等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风的行为和预测风的方向。

怎么判断风向 有哪些方法

怎么判断风向 有哪些方法

怎么判断风向有哪些方法
我们都知道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那就说明是北风,风从南方吹来的,说明这就是南风。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风向呢?下面是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风向判断方法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②风向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③无指向标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按照指向标判断。

风向测量方法测定风向的仪器之一为风向标,它一般离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米以上,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对北方。

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什么方向的风。

测风器上还有一块长方形的风压板(重型的重800克,轻型的重200克),风压板旁边装一个弧形框子,框上有长短齿。

风压板扬起所过长短齿的数目,表示风力大小。

风向标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风向测量装置,它有单翼型、双翼型和流线型等。

风向标一般是由尾翼、指向杆、平衡器及旋转主轴4部分组成的首尾不对称的平衡装置。

其重心在支撑轴的轴心上,整个风向标可以绕垂直轴自由摆动。

风向标和气流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时,气流对风向标尾翼产生一个压力F。

其大小正比于风标几何形状在气流方向垂直面上的投影,风标头部迎风面积小,尾翼迎风面积大,由这个压力差在垂直风标方向上的分力f产生风压力矩使风标绕垂直轴旋转,直到风标与气流平行。

从风向标与固定主方位指示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很容易观测出风向。

风标通过垂直轴、角度传感器将风向信号传递出去,传送和指示风向标所在方位的方法很多,有电触点盘、环形电位、自
整角机和光电码盘4种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光电码盘。

判断风向的方法

判断风向的方法

判断风向的方法
1、利用等压线判断:风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利用当地所处的风带来判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陆西岸地区.信风带大约在南北纬
10-20度左右,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西风带大约在南北纬40度左右,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东风带主要在南北纬70-80度左右,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3、利用当地的季风气候判断,适用于季风气候区,主要在大陆东岸.北半球夏季为东南风,冬
季为西北风,南半球夏季为东北风,冬季为西南风(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是相反的).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即南亚、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我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南部,1月为东北风,7月为西南风。

(另外如果关于热力环流的内容,其近地面风由气温低处(气压高)吹向气温高(气压低)处,再加上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风向的判断方法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风向的判断方法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风向的判断方法2。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和去向。

在生活中,风向的判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们出门前看看风向,决定穿什么衣服和戴什么帽子,选择运动的方等等。

那么,在不使用仪器的情况下,我们又可以如何判断风向呢?
一、标志物法
通过观察周围的标志物,可以判断出风的来向和去向。

比如,如果树叶往一个方向飘动,就可以判断出风是从那个方向吹来的。

如果有晾衣架、国旗等物件,在风中颤抖的方向也可以告诉我们风的方向。

二、发呢法
通过对发呆的感觉觉察,也可以判断出风向。

例如当你站在风口,你的脸是往前的,头发也往后飘动,这表示风向的正好是从你的背后吹来的。

三、烟雾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风天气。

将烟雾或轻盐味的光粉撒在空气中,观察烟雾或粉末漂浮方向即可判断风向。

因为没有风,很快就会散开,而散开的方向就是风向。

四、口呼法
用方法比较简单,无需特殊工具。

只需口中含一块纸或羽毛,从容呼一口气,吹到纸张或羽毛的方向就是风的方向了。

五、手感法
这个方法也比较常用,尤其在海边或草地上。

例如,从垂直地面伸出手,用手背感受风的方向,手感到哪里就是风的来处。

当然,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可能有误差。

因此,我们最好多种方法结合,再判断风向,以确保结果尽量准确。

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五种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掌握风向,并根据风向的变化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当然,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使用仪器才是最好的选择。

风向怎么判断

风向怎么判断

风向怎么判断1、如果只考虑地球形状的影响(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则会形成简单的大气环流,其中赤道地区由于气温高而形成低压,而两极由于寒冷而形成高压,在高低纬度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如果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则形成三圈环流.赤道地区:由于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赤道低压带)赤道上空气流向北流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纬30 附近,变成西风(高空西风),阻挡南来气流的北上,引起空气聚积下沈,形成高压(副热带高压带)下沈气流向赤道流动,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东北风(信风)极地地区,由于气温很低,形成高压(极地高压带),下沈气流在向赤道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风(极地东风),与副热带高压北上气流(中纬西风带)在北纬60 附近相遇,引起暖空气上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在此大气环流形势下,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大气运动:一是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分布图,表现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温度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结合,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行星风系.赤道地区获得太阳能最多,空气增温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又称赤道无风带,偶而有变化不定的狂风.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到对流层顶,向南北方向流动,到南纬30°与北纬30°附近,高空大气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间是信风带,空气由高压带向低压带流动.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南纬60°2、气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中心;偏转(建议偏45度以上)。

死记的方法:东西南北方,推后一个风。

(即东方吹偏南风、南方吹偏西风、……北方吹偏东风)3、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于它,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在此基础上,根据半球判断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亚洲东南部季风和印度南部季风的话,教你画个图吧,在纸上先画个圆,再画个通过圆心垂直于纸且从左往右的直线,圆心到圆外的射线逆时针旋转约45度,另一边的射线顺时针旋转约45度。

气流方向测量实验报告

气流方向测量实验报告

气流方向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气流方向测量是气体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许多工程领域,如空调、风洞、燃烧及环境工程等,都需要准确测量气流的方向和速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探究气流方向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常用的气流方向测量方法;2. 掌握气流方向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3. 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气流方向测量实验。

实验仪器和材料1. 气流方向测量仪器:例如热线气流量计、热敏电阻式气流方向测量仪等;2. 实验装置:包括气流源、气流调节装置等;3.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步骤一: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先了解所使用的气流方向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根据实验装置的具体要求,将仪器和设备连接好,并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步骤二:测量空气流通状态将气流源启动,并通过气流调节装置将气流导入到实验装置中。

运行设备一段时间,使气流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观察和记录各测点的气流状态及流动方向。

步骤三:使用热线气流量计测量气流方向选取合适的测点,在该位置安装热线气流量计。

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设置,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四:使用热敏电阻式气流方向测量仪测量气流方向相对于热线气流量计,热敏电阻式气流方向测量仪的原理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设置,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五:数据分析和比较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各测点的气流方向结果。

同时,将热线气流量计和热敏电阻式气流方向测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气流方向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使用了热线气流量计和热敏电阻式气流方向测量仪进行了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的测量方法在特定条件下会有不同的适用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气流方向测量仪器,并根据要求进行校准和使用。

等压线判断风向方法

等压线判断风向方法

等压线判断风向方法
判断风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读等压线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般用虚线表示)。

2. 确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

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度为30°—45°(因为近地面的风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判断出风向。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对风向的影响。

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1、根据气象现象判断风向。

可以观察天气现象,看风向(以风向标指示)。

风向指的是风从哪个
方向吹来。

例如当受到气压的影响,海陆的温度的变化时,会出现大范围
的气流,以及出现一个大的环流,那么可以从这环流中,确定一处那个方
向的风。

2、利用仪器来判断风向。

仪器是风向最准确的判断方法。

通常可以使用风向计、偏角计等,来
测量风向。

3、根据树叶形状和捕风网形状判断风向。

可以观察树林中树叶形状,树叶朝向哪一边,从而推断出当前空气的
风向。

同样,一个捕风网悬挂时,可以根据网中的断线,判断出风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搴 痛论坛 ’S£Zfif fI^f’、【 f£ T^ 
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 
王丽荣 
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中学,河北蔚县075721 

摘要:文章探讨了判断气流方向的三部曲:高压低压地判 
断、梯度力方向的判断、风向的判断,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高压;低压;水平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 

现行中学地理课本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气》中《2-3大气的 
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和《2.5常见的天气系统》,既是教学 
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教学中,教师 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多设台阶、降低梯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 教会学生总结归纳。 一、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 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我为学生总结了“判断气流方向三部 曲”: (一)高压、低压的判断 1.平行等压线:看数值,数值大,为高压,数值小,为低压。 2.弯曲等压面:近地面与高空中相反,近地面低压,则高空 中为高压;反之,近地面高压,则高空中为低压(近地面气压最 高,越到高空气压越低)。 3.闭和等压线:(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2)反 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判断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风向的判断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 半球,向左偏)。 1.高空中的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海平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1)气旋: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2)反气旋: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 时针辐散)。 二、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的适用范围 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主要适用于:(1)热力环流;(2)三圈环 流;(3)季风环流;(4)气旋反气旋。 (一)应用于三圈环流教学 三圈环流是教材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为便于学生理 解,教学中,我采用简图辅助,以便更为直观,更易学懂。 用“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进行三圈环流教学,利用高压、低 压的判断,可用来讲解气压带的形成:(1)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 上升的暖气流,因气流上升,故近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压 带,高空中形成高压;(2)南JE纬3O。附近,气流下沉,近地面形 成高压——副热带高压带,高空中形成低压;(3)南北纬60 ̄附 近,因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暖气流(盛行西风)被抬升,形 成上升气流,故近地面形成低压——副极地低压带,高空中形成 高压;(4)极地长年寒冷,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极 地高压带,高空巾形成低压。 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圈的形成:(1)高 压、低压的判断:赤道地区近地面低压,高空中高压;北纬3O。附 近,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中低压;(2)梯度力的方向:近地面,f{_l 北纬30 ̄指向赤道,北风;高空中,由赤道指向北纬30 ̄,南风; 2009年9月(总第1 14期) (3)风向:近地面,』E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东北 风(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称为东北信风;高空中,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西风(高空中的风,平行于等 压线)。 中纬环流圈的形成:(1)高压、低压的判断:j 纬3O。附近近 地面高压,高空中低压;北纬60 ̄附近,近地面低压,高空中高 压;(2)梯度力的方向:近地面,由北纬30 ̄指向北纬60 ̄,南风; 
高空中,由北纬6Oo指向北纬3Oo,北风;(3)风向:近地面,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高空 
中,北风,应右偏为东北风,实际为西北风,至今仍是科学之谜, 
故中纬环流圈未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圈。 
高纬环流圈的形成:(1)高压、低压的判断:北纬60 ̄附近近 
地面低压,高空中高压;北纬9O。附近,近地面高压,高空中低 
压;(2)梯度力的方向:近地面,由北纬9O。指向北纬60 ̄,北风; 
高空中,由北纬6O。指向北纬90 ̄,南风;(3)风向:近地面,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东北风,称极地东风;高空 
巾,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风。 
根据北半球低、中、高纬三圈环流的形成,可让学生自己依 
照以上方法总结南半球低、中、高纬三圈环流的形成,不仪巩固 
所学知识,亦可培养学生能力。 
(二J应用于季风环流教学 
季风环流的形成,需强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 
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故高压、低压需视季节而判断。另 
需注意,亚洲季风的教学,要正确应用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北 
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其他与三圈环流所用知识点相同(只研 
究近地面风向则可)。 
(三)应用于气旋与反气旋教学 
气旋与反气旋亦是教学中一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有了“判 
断气流方向三部曲”,学生就容易掌握这部分知识了,可让学生 
依步骤进行风向的判断,以气旋为例:(1)高压、低压的判断:中 
心低压,四周高压,如图1所示;(2)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 
线,高压指向低压,如图2所示;(3)风向的判断:梯度力基础上, 
北半球右偏,如图3所示,南半球左偏,如图4所示。 

@③ 

t圉1) ‘固2) ‘目3’ ‘ ) 
小结:气旋风向:北半球,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反气旋风向的判断与气旋风向的判断步骤相同,区别在于 
反气旋中心高压(气旋中心低压),气流辐散(气旋气流辐合)。学 
生掌握了“判断气流方向三部曲”,不难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再推广应用。 
教师教学不仅仪要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好的 
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是我们所有热 
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j 3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