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20课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20课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复习第1自然段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
〖电脑显示〗二、讲读第2、3自然段1、过渡: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2、学生交流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点。
4、学生交流5、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的形态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6、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难怪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三、那么这些恐龙它们吃些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节能告诉你答案。
1、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哪些恐龙吃植物?哪些恐龙吃肉食?2、学生交流3、霸王龙真有这么凶猛吗?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电脑显示〗指导读(男生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它的凶猛。
四、课文除了介绍恐龙的种类和吃食,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1、女生读这一小节。
2、看来这些老恐龙都是称职的爸爸妈妈,它们都能细心照料自己的小宝宝。
五、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
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
六、还有许多同学要交流,那下次班会课我们就开展"恐龙知识知多少"的活动,到时候看哪个小朋友知道得最多。
作业设计:一、火眼金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20 军神第课时1.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体会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2.初步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写方法。
【重点】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体会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难点】初步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写方法。
方法一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生:回答,师板书:求治(1自然段);术前(2自然段);术中(3-4自然段);术后(5-6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以复习的方式引入,加深对本课描写顺序的认识,理清课文内容。
方法二个性读题,直入重点。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军神》一文,谁想读读课题?(一生读,声音响亮)师:好响亮的称呼!谁还想读读?(一生读,态度郑重)师:好威风的名字!大家一齐读读这个响亮、威风的名字。
(齐读课题)师:军神,这是谁对谁的称赞?生: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赞。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沃克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话。
(学生找,汇报)[设计意图] 看似简单的读课题,其实以融入同学们对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其中,不需要统一要求,只要敢于表达。
一、悟“军神”。
1.从沃克医生态度变化体会刘伯承的“男子汉”“钢板”“军神”特征。
师:手术结束之后,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同志的?PPT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齐读,师板书:男子汉、钢板)师:这是沃克医生的肺腑之言,可是手术前,当刘伯承走进诊所的时候,沃克医生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板书:冷冷地)师:为什么手术前后他的态度有了天壤之别?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PPT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20课《军神》课件2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
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 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 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 伤了,请您给治治。沃克医生查看了他 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 字?”“刘大川。”“干什么 的?”“邮局职员。”“不,你是军 人不!悦”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 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 如此镇定。”
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 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 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
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
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 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 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 是一位军神!”
不悦 愣住 微微颤抖 吓了一跳 不禁失声喊道 恳切 平静 一声不吭 紧紧抓住 汗如雨下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 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恳 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 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 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 “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 轻人平静地说:“能。”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 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 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 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0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引导:谁见过做眼部手术不使用麻醉药的?沃克医生为此很吃惊。能承受得了?能!一定能!并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表现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导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对比
(1)可那位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底下的垫单。手术结束,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2)双手微微发抖。你要是受不了的话,可以叫出声来。
教材类型:苏教国标版所属学科:语文>>三年级上学期
20军神
20军神
教学内容:《20军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20、军神
镇定
刘伯承不用麻药
一声不吭
数刀数
☆二次备课☆
。
直接导入新课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从对话中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理解重点词语
总结课文
1.通过精读,理解军神的含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抓住以下词语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1.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家德国人开的小医院。
20军神第二课时课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0课名师获奖公开课课件PPT杨春早

术后 比一比,Biblioteka 谁能读好沃克医生的话语!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
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
是一位军神!”
术后
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
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真名叫
什么?”“刘伯承。”
想一想,刘伯承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名字?
说一说,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发生哪些变化?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术后 分角色朗读,读好他们对话的语气。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
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
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
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
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
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术中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
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
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
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
竟被抓破了。
读一读,画出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
术中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
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
术前
麻醉药: 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人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及
痛觉的药物。麻醉药是需要进入血液并达到一定浓度,
才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脑皮层与神经末梢的联络通路, 产生麻醉镇痛作用。 据说,麻醉药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术前
分角色朗读,体会刘伯承的坚决: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 麻醉药。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 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沃克 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 人平静地说:“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原文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飞奔在高速公路上》原文及教案【导语】语文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进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师浏览文本的结晶,是不是老师思想和聪明的体现。
有些学校只是让老师把课堂的每一活动,每一句话都写进去,这样的教案应当是课堂记录,都不能说是教案。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飞奔在高速公路上》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双休日,我跟爷爷乘汽车到上海去。
宽阔整洁的大客车,穿过南京中山门外的隧道,驰上了沪宁高速公路。
这条路好宽哪!全部公路为双向四车道。
路中央是分隔带,分隔带的两边都有超车道和行车道。
行车道旁边还有几米宽的路面,那是行驶中的车辆紧急停车的地方。
路两旁设有防护网,行人是不准进入高速公路的。
这条路好平啊!汽车在路上行驶,一点也不觉得颠簸。
司机座位的右上方挂着一个绒布,一路上很少看到他晃动。
司机座位的旁边放着一杯开水,过了很长时间,一滴水也没有溅出来。
这条路好长啊!它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爷爷笑着问我:“你知道这车要经过哪几座主要城市吗?”我眨了眨眼睛说:“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对吗?”爷爷中意地点了点头,说:“这条路全长274千米,真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呀!”汽车追风逐电。
车窗外,村镇、田野、树木飞快地闪过,不知不觉上海到了。
爷爷兴奋地对我说:“这条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
本来坐汽车需要十个小时,现在只要三个小时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
”【教案】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
多媒体显示:沪宁高速公路图。
同学们,经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讲了“我”和爷爷乘车到上海去,飞奔在高速公路上的新发觉和感受。
)(从温习的问题看,把课文当作记叙文来教,是对的。
这样的课文,千万不要把它当作说明文来教。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作者发觉了高速公路的哪几个特点?请大家浏览课文,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1、整体明确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
20.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做一片美的叶子学校:大龙潭小学执教:杨双20、做一片美的叶子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我向大树走去。
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
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
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教材分析】《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
揭示了大树和叶子的内在联系,透露了大树和叶子结为一体、相互依存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思想感情。
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反复吟读之后,觉得全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的是大树之美。
第二层,着重写叶子之美。
第三层,作者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听读评价、朗读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并已初步具备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语言,感悟其情的能力,但他们第一次接触这种散文诗,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从自己的贴身感受谈体会,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第二课时)

《军神》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抓住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学习刘伯承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0 课,军神。
谁来读这些词语?(指名读写刘伯承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品质?(板贴:刘伯承坚强)谁来读这些词语?(指名读写沃克医生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沃克医生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
(板贴:沃克医生著名)2、为了突出刘伯承的坚强和沃克医生的著名,我们还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板贴: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课文是如何把刘伯承的坚强写具体的。
二、精读品味<1>学习第一自然段:1、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请你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课件设计)2、交流(1)故事发生的时间:1916 年的一天(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沃克医生的诊所里(3)人物:刘伯承、沃克医生。
年轻人说自己叫刘大川,是邮局的职员,其实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刘伯承,他为什么不说真话呢?让我们再看看当时的社会情况,1916 年,清朝刚刚灭亡,袁世凯要做皇帝,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来推翻他的统治。
那时,革命军人会遭到迫害,所以他才隐瞒自己的一切,但是沃克医生一看他的伤势,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的邮局职员,而是一位军人。
因为沃克医生是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
沃克医生怎么看出来的?课文中有一句话,你找一找3、出示句子,齐读。
4、这么重的伤势(点出词语),这个伤势到底怎样严重呢?补充资料默读:“1916 年,24 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的“讨袁护国运动”,在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眼窝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1自然段
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
〖电脑显示〗
二、讲读第2、3自然段
1、过渡: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读读课文第
2、3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2、学生交流
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点。
4、学生交流
5、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的形态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6、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难怪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三、那么这些恐龙它们吃些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节能告诉你答案。
1、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哪些恐龙吃植物?哪些恐龙吃肉食?
2、学生交流
3、霸王龙真有这么凶猛吗?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电脑显示〗
指导读(男生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它的凶猛。
四、课文除了介绍恐龙的种类和吃食,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女生读这一小节。
2、看来这些老恐龙都是称职的爸爸妈妈,它们都能细心照料自己的小宝宝。
五、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
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
六、还有许多同学要交流,那下次班会课我们就开展"恐龙知识知多少"的活动,到时候看哪个小朋友知道得最多。
作业设计:
一、火眼金睛。
1.迷谜:()惑()语()团()路
2.形型:脸()()状()势,模()
二、课文回味。
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恐龙_________的形态,食物以_______为主,繁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的形态。
问中还写了恐龙的亲戚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板书设计: 20、恐龙
种类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食肉食草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