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功率(2课时)
必修二第四章第七节 功率

4.7 功率【学习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2.会根据功率的定义推导P=Fv ,并能分析、计算和解释现象。
3.能分析汽车启动的两种方式4.认识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知识点,然后完成下面所设置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通过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时间15分钟〖问题设置〗1.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衡量 的一个重要标志。
2.比较功率的大小可以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功率 ;也可以比较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功率 。
练习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B 、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少C 、由此可知,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越大D 、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越大3.功率公式: ,单位: ,单位符号: 。
4.根据W P t=、cos W FS θ=、S vt =可得P= 5.平均功率:描述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瞬时功率:表示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公式W P t=一般用来求平均功率;公式P=Fv ,当v 为瞬时速度时,则P为瞬时功率,当v 为平均速度时,则P为平均功率。
注意:用P=FV公式时,F与V要在同一方向上,否则,要对F或者V进行分解。
练习2:关于功率公式tW P =和P=F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t W P =知,只要知道W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P=Fv 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练习3: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时间t 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A 、t m a 2B 、t ma 221C 、t ma 22D 、t m a 222练习4: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B 、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D 、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6.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功率描述能量转化的7.额定功率指 ;实际功率指: 8.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机器不一定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机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者等于额定功率,机器只能在短暂时间内实际功率略大于额定功率,但不允许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原创]2013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必修2 粤教版 第四章 第七节 功率 [配套课件]
![[原创]2013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必修2 粤教版 第四章 第七节 功率 [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314fb7f121dd36a32d821b.png)
1.功的概念: 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________, 快慢 是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也可以表示能量转化的快 慢,是标量. (2)公式:
W 平均功率 ①P= t ,这是物体在 t 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_.
瞬时功率 ②P=Fvcos α.若 v 是瞬时速度,则 P 是____________;若 平均功率 v 是平均速度,则 P 是______________.α是 F 与 v 方向间的夹
1 2 解析: t 秒内小球下落的高度为 h=2gt , 前 重力做功为 WG 1 22 - = WG = 1 =mgh=2mg t ,所以重力在 t 秒内的平均功率为 P t 2 mg2t;在 t 秒末小球的瞬时速度为 v=gt,所以 t 秒末重力的瞬 时功率为 P=mgv=mg2t.
答案:C
【触类旁通】
1.质量是 2 kg 的物体,受到 24 N 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 止开始运动.(取 g=10 m/s2)求: (1)5 s 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5 s 内拉力的平均功率; (3)5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
解:物体受力情况如图 9 所示,其中 F 为拉力,mg 为重力. 物体受一个大小为 4 N 的合力,方向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
g=10 m/s2)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解:(1)当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时,汽车达到最大行驶 速度,设最大行驶速度为 vm,有
P=Fvm,F=f=kmg,k=0.1
由以上各式解得 vm=40 m/s. (2)设汽车达到额定输出功率时的速度为 v,从静止到匀加 速运动阶段结束所用时间为 t1,则有
《功率》优秀完整版课件

《功率》优秀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章《能量与功率》的第三节内容,详细探讨功率的概念、计算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功率的定义、公式推导、单位换算,以及通过实例分析功率与能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能准确描述功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 学会使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能够进行简单的功率计算。
3. 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功率与能量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举重、起重机吊重物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力,有的物体移动速度快,有的移动速度慢?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功率的定义,推导功率的计算公式,阐述功率与能量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功率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2. 功率计算公式:P = W/t = Fv3. 功率与能量的关系4. 功率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某同学用10N的力使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5m,求该同学所做的功及功率(假设移动时间为1秒)。
(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受到的阻力为600N,求汽车的功率。
2. 答案:(1)功:W = Fx = 10N × 5m = 50J功率:P = W/t = 50J/1s = 50W(2)P = Fv = 600N × 30m/s = 18000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功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功率的定义及公式:P = W/t,其中W表示功,t表示时间。
2. 功率的单位:瓦特(W)。
3. 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P = Fv,其中F表示力,v表示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挂图、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百米冲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的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通过实验验证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3)举例说明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3. 功率计算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辆自行车的功率。
(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速度和摩擦系数,求物体的功率。
2. 答案:(1)功率P = Fv,其中F为自行车施加的力,v为自行车的速度。
(2)功率P = Fv = mg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v为物体的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但部分学生对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物体的功率,了解功率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
功率教案课件教案

功率教案课件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教材第十章第一节,主要涉及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化的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等于做功W与时间t的比值,即P=W/t。
3. 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和兆瓦(MW)。
4. 功率与做功的关系: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有关,做功多、时间短,功率就大。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功率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难点:功率与做功、时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运动中的快慢问题,引发对功率的讨论。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使学生初步理解功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简单的物理计算题、生活实际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功率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功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5.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测量小球的下降速度、测量电流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功率与做功、时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功率与做功、时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答案:汽车超载后,质量增加,所做的功相同,但时间变长,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功率减小,所以行驶速度会降低。
答案:1MW = 1000kW。
人教版初中物理功率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物理意义。
3. 能够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1. 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1. 功率的概念的理解。
2. 功率公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功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物理量?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功是描述物体受力移动距离的物理量,但并不能完全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展示实例:火箭发射、汽车加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物体做功的快慢有什么不同?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教师给出功率的定义式:功率 = 做功 / 时间。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推导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力 × 速度。
5. 教师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W)。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实例:电风扇、白炽灯等,让学生计算其功率。
2. 学生计算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做功的快慢,从而引入功率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推导功率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环节,注重让学生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反应积极。
但在讲解功率的物理意义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解释和引导。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

《功率》初中物理教案教案标题: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能正确描述功率与力、时间和做功的关系;2.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功率相关的问题;3.发展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功率与力、时间和做功的关系。
教学难点:1.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实验仪器与器材:滑轮、弹簧卡尺、砝码、绳子、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你们能回答一个问题吗?当你们推开一扇门时,随着门推开距离的增加,你们感到的力有什么变化吗?2.定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X页上的定义“功率是做功的大小与所用的时间的商,用大写字母P表示。
”3.思考:根据定义,你觉得什么情况下的功率会较大?二、实验观察(15分钟)1.观察与感受:老师现在给你展示一个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实验内容是在水平滑轮上加上不同数量的砝码,并用绳子挂上一个重物,拉起重物需要的时间不变,观察滑轮的转动情况,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实验记录:请同学们用笔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三、理论分析(10分钟)1.功率与做功的关系:当物体做功时,做功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2.功率与力的关系:根据定义,功率是力与时间的商,力越大,功率越大。
3.功率与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关系:当作用力的大小不变时,作用点移动的距离越大,所做的功越大。
四、计算功率(15分钟)1.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所用的时间。
2.理论计算:假设一个物体做功300J,所用的时间为10秒,计算一下这个物体的功率是多少。
3.实际计算:请同学们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不同情况下的功率。
五、解决问题(15分钟)1.应用问题:如果你用1分钟推开一扇门,做功40J,那么你的功率是多少?2.实际问题:一个物体以50N的力推移50m的距离,并在5秒内完成,计算物体的功率。
《功率》物理教案

《功率》物理教案《功率》物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物理教案2课题:电功和电功率课型:新授课设计:何__编写时间:12月5日执行时间:12月8日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F=f时速度最大 2、先匀加速再变加速最后匀速
变加速直线运动
以恒定加速度a的起动
v
vm v1
(1)0~t1阶段, 机车匀加速 v 增大
P 增大
B
C (2)t1时刻,
机车达额定功率
A
O
t
t1
t2
v 增大,F减小,一 直到a = 0,后匀速
(3)t1 ~t2阶段, 机车以额定功率 继续变加速
第一种情况: 以恒定功率启动
由动能定理得:
1 2 pt fs mvm 0 2 2
vm 2kgs t 2kgvm
6、 飞机在飞行时受到的空 气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 比,若飞机以v匀速飞行,发 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飞机以 速率n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 的功率为多大?
6、 飞机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 比,若飞机以v匀速飞行,发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飞机 以速率nv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大?
注意: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的功率 而不是指合外力或阻力的功率。
以额定功率P额启动
√
1.静止的列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恒定的 功率起动,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 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列车做 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 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 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 度a的变化情况是( ) 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
汽车的功率
牵引力功率
汽车的功率
v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最 大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P=F v
汽 车 功 率 汽 车 的 牵 引 力
汽 车 的 瞬 时 速 度
汽车加速运动的情况 有两种: 1、以额定功率P额启动;
2、在恒定的牵引力F 作用下启动。
P=F v
汽 车 功 率 汽 车 的 牵 引 力
第二种情况: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v
vm
t
共同点:当F牵=f阻,a=0,汽车做匀速 直线运动时,V到达最大值,P=P额
例: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 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 阻力是车重的0.1倍,g=10m/s2。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 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 长时间? 解:这一过程牵引力恒定,由牛顿第二定 律及运动学规律得: F f ma
谁做的功快? 一头牛一天能 耕地五亩田地
一台耕地机一 天能耕地约 20亩田地
谁做的功快? 一个农民一天能 收割一亩水稻
一部收割机一 天能收割数十 亩水稻
谁做的功快?
老农挑水
抽水机抽水
一、功率
(1)定义:功率是表示力对物 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
(也可用来描述能量转 化的快慢程度)
3
F牵 f 阻 a m
2 10 156000 2 2 a m / s 0.05m / s 3 1000 10
5
2、以恒定的牵引力F启动
P<P额,继续匀加速
牵引力不 变
加速度 a一定
达到P额时
v=at 速度v
功率P
匀加速直线运动
F>f
保持P额 v 继续加速
a
F
达到最大速 度vm
P额 P额 vm F牵 f
vmax
66 10 m/ s 3 3.0 10
3
22m / s
4、火车在运行中保持额定功率 2500kw,火车的总质量是1000t, 所受阻力恒定为156000N, (1)火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 (2)火车的加速度是1m/s ,速度 是多大? (3)火车的速度是12m/s,加速度 是多少?
(2)计算:用所做的功除以所用的时间。
(3)公式:
(4)功率的单位:
1J / s 1W
瓦特(W)
长时间运动时人的功率为 数10W,优秀运动员可 达1kW
万吨豪华游轮的功 率可达1万kW以上
小汽车的功率为数十千瓦 至两百千瓦
高速列车的功率可达 数万kW
小资料
长时间运动马的功率 为数百瓦
鲸游动时功率可达 350kW
P额 F牵 v
牵引力 F↓
匀速
变加 速
F牵 f阻 a F>f m
a>0 加速
度a
F牵=f阻 a=0 V最大
1、以额定功率P额启动
1 、没有达到最大速度时,有瞬时加 两 种 速度。 P
运 动 状 态
F牵 f ma
F牵
额
v
2、达到最大速度时,a=0 P额 P额 vm F牵 f
a
物体在3秒内的位 移
m
2m / s
w Fs 6 9J 54J
1 2 s at 9m 2
(2)力在3秒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第3秒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W 54 P w 18w t 3
v at 2 3m / s 6m / s
p Fv 6 6w 36w
3、实际功率P实:
是指机器工作时实际输出功率。
注:对一切机车,车辆设计时规定了正常行驶 时最大功率,即额定功率(铭牌上标明),发动 机工作时的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 能长时间超过。 故有:P ≤P
实
功率也可以 用来描述能量转化的快慢程度
家用电器的名 牌都有该电器 的额定功率, 表示正常工作 时它把电能转 化为其他能的 快慢。
3、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力 F=6N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 t=3s,求: (1)力F在t=3s内对物体做的功; (2)力F在t=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 均功率; (3)力F在3s末对物体做功的瞬时 功率。
(1)力F在3秒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解:物体受到一个恒力作用,设其加 速度为a,则有 F
D
2.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 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时刻F的 功率是( ) 2 2 2 2 2 2 F T F T F T A. B . C . D . F T
C
2m
F a 分析: m
F m t=0
2m
m
t=T
2
m
P
m
F
v
v aT
F T P Fv m
P额 F牵v
牵
v at
v=8m/s
t=16s
5、一辆汽车的质量为m,从静止开始起 动,沿水平路面前进了s后,达到了最 行驶速度vm,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 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 倍,求:(1) 汽车的牵引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 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
解:
f
N mg
F
因阻力f = kmg,当汽车达最大速度 时,有 P =Fvmax=f. vmax=kmg.vmax
F牵 f ma
即:F牵 f ma 1156000 N
p额 2500 10 v m / s 2m / s F牵 1156000
3
P额 由F牵 得 v
(3)火车的速度是12m/s,加速度是多少?
解:没有达到最大速度时,有瞬时加速 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500 10 5 P额 N 2 10 N 由F牵 得 F牵 12 v
4、火车在运行中保持额定功率 2500kw,火车的总质量是1000t,所 受阻力恒定为156000N, (1)火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P额 P额 vm F牵 f
解:当达到最大速度时,a=0,F牵=f阻
2500 10 vm m / s 16m / s 156000
3
解:(2)没有达到最大速度时,有 瞬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讨论: 分别可以用哪个公式求平
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W P t
P Fv
1、求平 均功率
P Fv
2、求瞬 时功率
W P t
比较常用
(v是平均速度)
P Fv
(v是瞬时速度)
注: 平均功率: 对应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 瞬时功率:对应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
练习 1、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P= W 可知,机器做功越多, t 其功率就越大。 B、根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 速度成反比。 W C、根据P= 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 t 机器所做 的功,就可以求出这段时 间内任一时 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P=Fv可知,汽车发动机功率一 定时,汽车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复习:
一、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 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 力对物体做了功。 二、功的表达式:
W Fs cos
三、各种能量的转化需要靠做功来实现
思考: 质量分别为M,m的
A、B两个人从一楼 走到三楼,已知每 层楼高4米,问:
1、谁克服重力做的 功多? 2、谁克服重力做功 的快?
二、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思考与推理
P Fv
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 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了一段时间t, 试求这段时间t内恒力F做功的功率?
v
F
t
W P t W FS
FS P t
S vt
P Fv
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描述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 均快慢 瞬时功率:表示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 慢
汽 车 的 瞬 时 速 度
瞬时速度 V↑
1、以额定功率P额启动
P额 F牵 v
牵引力 F↓
结论:在额定功率 下,当汽车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