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本(三篇)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本为了认真贯彻实施《肥城市新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做到“减时增效”,特制定本检查细则。
一、检查内容:(一)备课:备课要求(____分)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如下: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2、钻研教材(或资料);3、了解学生;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5、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应具备以下环节)。
教案主要环节要求1、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进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的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
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体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应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4)练习设计;(5)板书设计;(6)教学后记。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1、因人而异,分别要求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做性。
要力求改变照抄找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
教改年级、任新年级或新学科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考评学科兼任了非考评学科教师,考评学科编写教案,非考评学科提倡写教案;担任语、数双科教师,选择一科编写教案,另一科编写略案;本学年与上学年担任的相同年级相同考评学科教师编写略案;体育专职教师按区教委要求写教案;音乐教师选择一个年级编写教案。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本(4篇)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常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教师,学校教学单位负责监督并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单位应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检查内容第四条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检查程序第五条教学检查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检查目标和范围;(二)制定检查计划,并通知被检查教师;(三)进行实地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四)整理检查结果,形成检查报告;(五)向被检查教师反馈检查结果;(六)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章教学检查评价第六条教学检查应以“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为宗旨,从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
第七条在教学检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大环境的影响。
第八条教学检查评价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以多维度、全方位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五章教学检查结果处理第九条教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通过、基本通过和不通过三个级别。
第十条通过的教师可被表扬,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教学水平。
第十一条基本通过的教师应受到提醒和警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辅导。
第十二条不通过的教师应被责令整改,并在一定期限内提供整改方案和整改成果的报告。
第六章教学检查纪律第十三条所有被检查教师应积极配合教学检查工作,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况。
第十四条被检查教师不得隐瞒、伪造、篡改教学材料和教学记录。
第十五条教学检查工作应保密,严禁教师之间互相揭露检查结果。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教学检查纪律的教师,学校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教育教学部门的相关规定为准。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教育教学部门所有。
以上为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教学工作检查制度(二篇)

2024年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
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
其中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研组长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研组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各组备课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各一次,由教导处____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本组教师进行面对面检查,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次。
6、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利用活动时间,至少总查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有创新性的优秀教案和作业及时进行表扬、展示。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____力量对某个年级或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入课堂听课,为加强对上课情况的检查,必须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教师、教研组长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
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本组教师听课记录,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行政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
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教导处负责,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及时记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二、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检查制度的目的: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检查内容:(1)教学计划: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2)教学方法:检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材料:检查教师使用的教材、教具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
(4)教学评价:检查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客观、公正,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学效果: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改善。
3.检查方法:(1)定期检查:每学期结束后,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2)随机检查:不定期选取部分教师进行抽查,以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自查与互查:教师自己进行教学工作的自查,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4.检查结果处理:(1)表扬:对于教学工作表现优秀的教师,学校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予以激励和鼓励。
(2)指导:对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依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和培训,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
(3)警示:对于严重违反教学规范和道德的教师,学校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检查结果的监督:(1)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各级教学单位的检查结果进行监督,确保检查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教师:教师可以向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提出对检查结果的异议和申诉。
6.检查制度的修订:检查制度的修订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三、总结:以上是一份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的范文,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严格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文(二)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三篇)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是指针对教育机构的常规教学工作,制定出一套检查指标和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促使教师不断进步和提高教学水平。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是否能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材的选择:检查教师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材相符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检查教师是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具备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组织:检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包括掌握教学进度、有效的时间分配、学生参与度等,使课堂秩序井然,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
5.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反馈:检查教师是否能通过各种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水平。
6.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检查教师是否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定期的教学观摩、教学评估、交流研讨、反馈和总结等环节,以确保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改进,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制度(二)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常规教学工作。
三、检查内容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教案准备情况:检查教师是否按时完成教案的准备工作,教案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
附中教学工作检查制度(4篇)

附中教学工作检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附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附中全体教职工,包括教师、教务处、教研组等相关教学工作人员。
第三条教学工作检查是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监督和评估,旨在发现问题、促进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教学工作检查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有针对性。
第二章检查程序第五条教学工作检查应当由教务处或者其他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教学工作检查的周期原则上为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由教务处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确定。
第七条教学工作检查应当包括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第八条定期检查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范围包括学校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九条专项检查由教研组或者相关负责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环节或者教学内容进行检查。
第十条教学工作检查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范围;(二)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三)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对象进行观察、访谈、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四)汇总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五)编制检查报告,向相关部门和个人反馈检查结果;(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情况。
第三章检查内容第十一条教学工作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教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情况;(二)教学教材和教具的使用情况;(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五)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评估;(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七)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八)其他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方面。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二条教学工作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被检查对象,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对于检查结果较好的教师,学校应当进行表扬和奖励,如向教师个人发放奖金、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
第十四条对于检查结果较差的教师,学校应当进行批评和教育,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文(3篇)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范文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
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
其中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研组长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研组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各组备课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各一次,由教导处____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本组教师进行面对面检查,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次。
6、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利用活动时间,至少总查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有创新性的优秀教案和作业及时进行表扬、展示。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____力量对某个年级或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入课堂听课,为加强对上课情况的检查,必须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教师、教研组长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
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本组教师听课记录,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行政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
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教导处负责,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及时记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
2024年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例文(4篇)

2024年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例文为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我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以期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及科学化。
一、检查内容与数量要求1. 计划与总结每位教师于学期初需撰写教学工作计划及培优转差计划,学期末提交教学工作总结及培优转差总结。
备课组长负责撰写备课组计划及总结。
2. 备课教师应制定全册知识树及单元备课,其中单元备课仅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不计入备课个数。
严禁使用粘贴试卷的方式代替讲评课和复习课教案。
语文科目每周需准备一定数量的教案,包括教材内容备课、作文备课和阅读备课。
作文备课与课文备课应记录在同一备课本上,阅读备课则单独记录。
数学、英语及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等科目的每周备课数量亦有所规定。
每位教师需每周上交一张钢笔书法练习。
3. 作业语文科目一、二年级每周布置一定次数的作业;三至六年级作文、周记间周一次,其余课程每课一次。
三至六年级还需设立大阅读课,每周至少记录一页读书笔记。
数学、英语等科目的作业次数亦有所规定。
4. 批改记录批改记录的数量应与作业次数相符,时间也应保持一致。
5. 听课教师每周需听课一定节数,并记录一定数量的听课记录。
6. 业务学习教师每周需完成两页的业务学习记录。
7. 导学案导学案应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全批全改。
8. 检测、记分册与试卷分析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过关检测,期中、期末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成绩计入记分册。
检测结束后,教师需及时撰写试卷分析。
二、检查方法与要求学校实施“周查月结”制度,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
1. 计划、总结按照要求提交至级部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 备课材料每周提交至级部进行检查,级部应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3. 作业、批改记录、听课记录、业务学习记录、记分册、单元试卷分析等资料每____周集中检查一次,级部应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学校领导要分别深入一个教研组,每学期参加1-3次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
期检查活动记录,分管主任要督促学科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2、检查备课情况:每学期在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资料进行集中
检查;学期中教导处组织分年级、学科抽查教师教学“五认真”执行情况,特别是抽查青年
教师和新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及听课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与教师交流反馈,做好结果汇
总和检查记录。
3、每学期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4、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领导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学校组织专人听取随堂课,作
为被听人员的课堂教学考核。听课人员认真记好听课笔记,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以便改进教学。教研组长每月检查本组教师的听课笔记,教导处每月检查教研组长的听课笔
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行政人员的听课笔记。
5、教导处分管主任每月要抽查学生的作业1-2次,并作好必要记录,具体检查作业是
否规范,批改是否认真及时,作业分量是否恰当,习题难易是否适中,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
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6、为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学校定期地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部分层次进
行调研考试或质量抽测,由教导处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由教导处指定人员参加,实行统一
标准,流水作业,教导处做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向校长汇报。
7、每个教师在期末考试后都要认真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做出成绩统计,试题
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措施。教导处对全校各年级
的教学作质量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8、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教学质量,如通过个别辅导,课堂提问板演、作业、测
试等途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
9、实行巡课制,教导处每天进行教学巡视,检查课堂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并形成巡查记录汇报校长室。
10、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
学生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评价。组织好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调研考试及评课活动等,分析教学
质量。同时召开家长会时征求家长对各科教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