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地区盐碱化土地治理与研究

合集下载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白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白城市的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改良方法。

本文将就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盐碱地的形成原因盐碱地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主要包括土地的水盐平衡失调、地下水位升高、气候干燥、土地利用不当等因素。

在白城市,这些因素导致盐碱地面积逐渐扩大,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

二、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1. 土壤改良针对盐碱地的土壤特点,可以采取多种土壤改良方法,如添加有机肥料、施用石灰、砂土等改良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盐碱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环境。

2. 生物治理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盐碱地上进行生物修复,通过菌株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作用,分解土壤中的盐碱物质,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净化土壤环境。

3. 水利治理合理规划水利工程,控制地下水位进一步升高,降低地下水中的盐分浓度,防止土壤盐碱化加剧。

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排除土壤中的盐分,减少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4. 植物修复采用对盐碱地适应性较强的植物进行修复,如盐生植物、耐盐耐碱作物等,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土壤盐分,净化土壤环境,使土地逐渐恢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5. 合理利用在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种植模式,如设立盐碱地农业示范园、建立盐碱地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等,研究开发适宜盐碱地种植的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动盐碱地的合理利用。

三、建议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盐碱地治理改良项目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参与盐碱地治理改良项目,共同推动盐碱地的治理进程。

2. 加强科研攻关,加大盐碱地治理改良技术研究和开发力度,探索适合当地土壤、气候和作物种植条件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提高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技术水平。

3.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盐碱地治理改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技术素养和环保意识,促进盐碱地治理改良工作的深入开展。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作为农业大县的白城市,面临一个难题,即盐碱地的治理和改良。

盐碱地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和改良。

本文将就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白城市盐碱地的现状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包括氯化物、硝酸盐等)和碱性物质的土地,常用的主要指标是地下盐渍度和表土pH值。

白城市辖区内的土地主要是黑土,除夕玉米和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外,还有各种经济作物和油菜等,而且耕地面积居全市之首。

但是,盐碱地的存在对农业生产不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作物生长:盐碱分子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包括破坏细胞、降低根系吸收能力等。

2.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盐碱地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会影响作物的水分吸收利用效率,从而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

3.影响土壤质量:盐碱地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pH值上升、土层变薄等。

1.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指使用化学药剂对盐碱地进行治理,主要方式有盐面复盖法、钙化处理法、施用硫酸铜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盐碱地的情况,但是也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化学药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指利用细菌和植物等生物学手段改良盐碱地,主要包括卤生草覆盖法、豆科绿肥法、树草混种法等,其最大的优点是环保性好,无副作用。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如电热、微波等)对盐碱地进行治理,这种方法在改良盐碱地方面比较常见,但是其难度相对较大,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1.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治理盐碱地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制定方案,并随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具体需要考虑土地类型、植被状况、水资源状况等方面。

2.利用生物治理生物治理是当前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议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以及卤生草等物种改良植被状况,并进行绿肥覆盖等方式。

3.提高管理水平治理盐碱地需要加强管理,包括科学施肥、肥料覆盖、合理轮作、抗旱防涝、适度机械化等方面,提高土地的健康状况。

白城市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与改进措施

白城市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与改进措施

白城市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与改进措施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影响白城市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在白城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其次白城地区地形较平坦,排水不畅,盐分往往容易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2.化学肥料的不合理应用白城地区由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

这些盐分聚集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阻碍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不良,重则造成生理干旱,营养吸收障碍,土壤结构破坏,再甚者可导致盐害、死亡,永久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

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白城地区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所以易积盐。

4、耕作管理的不当在白城地区,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

由于土壤盐碱化直接促成了土壤的荒漠化,国际社会比较重视,并把每年6月16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化日”。

吉林西部是世界第三大苏打盐碱化地区,在吉林西部进行盐碱化土壤改良研究对于吉林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并且进行盐碱化土壤改良对未来白城地区耕地的储备和生态发展更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盐碱土的改良措施有很多种,现在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是:1.种植水稻在良好水源保障和良好排水的条件下,种植改碱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极为成功的,在水稻整个生长期,田内经常保持水层,以水压碱,将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洗出,排出土体,使土壤脱盐,但千万注意不要抬高邻地的潜水位,这样会产生更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城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我国盐碱地较多的地区之一。

盐碱地是土壤中盐分和碱分过高的土地,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由于盐碱地的存在,白城市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改善盐碱地带的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白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盐碱地的治理和改良工作。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土地过度开荒、不当施肥、缺乏排水等因素造成的。

这些因素导致土地里的盐分和碱分逐渐累积,形成了盐碱地。

盐碱地不仅会降低土地的肥力,还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白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良土壤、引进抗盐碱品种、修建排水渠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盐碱地的状况,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盐碱地的危害、治理方法、建议,以及改良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白城市盐碱地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盐碱地的危害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高的土地,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造成严重影响。

盐碱地的存在会导致以下几种危害:1. 降低农作物产量:盐碱地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无法正常生长。

2. 影响土壤肥力:盐碱地中的盐分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影响土壤的水分、氧气和养分的供应,从而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壤无法支持作物正常生长。

3. 破坏生态环境:盐碱地的存在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土壤生态系统失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 影响地下水质量:盐碱地中的盐分会随着地下水的入渗而污染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

盐碱地的存在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质量造成严重危害,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改良。

2.2 盐碱地治理方法盐碱地治理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三种主要方法。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摘要】白城市盐碱地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急需治理改良。

本文首先对盐碱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土壤中盐碱物质过多所致。

接着介绍了盐碱地治理的方法,包括生物方法、土壤改良方法和水文调控。

其中生物方法通过引进耐盐碱植物来改善土壤条件,土壤改良方法则强调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物质来降低盐碱度。

结论部分强调了盐碱地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效治理盐碱地才能保障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则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盐碱地治理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产值的增长。

盐碱地治理改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白城市农业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生物方法、土壤改良、水文调控、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类和碱性物质过多,使土壤呈碱性或碱性偏高状态的土地。

在中国,盐碱地广泛分布,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盐碱地不仅限制了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还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加剧土地退化。

为了有效治理和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探索盐碱地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生物方法、土壤改良方法、水文调控等方面的技术探索。

这些研究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由于盐碱地的成因复杂,不同地区的盐碱地特点各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治理方法。

本文将对盐碱地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盐碱地治理的方法和技术,为盐碱地的有效治理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盐碱地治理改良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盐碱地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影响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盐碱地进行治理改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和碱性,并且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土地类型。

在我国东北地区,盐碱地广泛分布,影响了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

白城市是盐碱地较为普遍的地区,针对该问题,本文综合了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治理改良方法和建议。

1. 建立盐碱地专门治理机构建立盐碱地治理专门机构,负责盐碱地的调查研究、规划、治理实施、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该机构应由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组成,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为盐碱地治理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2. 采取化学和物理手段改良土壤盐碱地治理的基本手段是改良土壤,使其适宜作物种植。

化学手段可以采用石灰石复合改良、石硫盐复合改良和有机肥料改良等方法,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分浓度。

物理手段可以采用深翻土壤、铲除地下薯以及覆盖草皮等措施,加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持水分,促进植物生长。

不同地区应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和植被特征,制定适合的治理改良方案。

3. 发展适应盐碱地的作物和品种盐碱地治理不仅要改良土壤,还需要选用适于生长在盐碱地上的作物和品种。

我国东北地区盐碱地适合种植的作物包括苜蓿、柿子、杨梅等树种,以及玉米、大豆、绿豆等农作物。

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耐盐碱的品种,同时也要考虑种植目的和市场需求。

此外,还可以结合盐碱地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等,研发适应性更强、经济效益更高的新品种。

4. 推广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盐碱地土壤含盐量较高,一般情况下缺乏有效水分。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盐碱地的治理和农作物的生长都至关重要。

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技术,将水分供给到植物根系,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同时,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水肥配合,科学施肥,保证灌溉水质和植物生长的协调性。

总之,盐碱地的治理改良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和人才来推进。

针对白城市这一特殊区域,上述方法和建议仅供参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改进。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盐碱地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盐碱地的出现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在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白城市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及建议。

一、白城市盐碱地的特点白城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

因河流流域的汇入,土壤中的浅层地下水位比较高,导致盐碱地的面积较大。

白城市盐碱地的特点包括:1.土壤的盐碱度较高,其中以钠盐为主。

2.土壤的PH值较高,一般在8左右。

3.土层较薄,一般在30厘米左右。

4.水分循环不畅,地下水位高,雨水不能及时渗透,导致土壤干旱。

5.土壤肥力差,缺乏微量元素和有机质。

要想有效地治理盐碱地,需要采用一些方法来提高土地的肥力,减少土壤中的盐分。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盐碱地治理改良方法:1.水田除盐法水田除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理方法。

通过灌溉处理,将地下水位调整到适宜的深度,让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起到缓解土壤盐碱度的作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

2.改变盐碱地环境适当的改变盐碱地的环境,减少土壤中的盐分。

例如,在增加土层的同时,引入适宜的植物和微生物,提高土地的肥力,增加有机质的含量,从而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并消除土壤中的盐分。

3.土地改良土地改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化学处理,改变土质,从而减少土壤的盐分。

其中,石膏改良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增加钙离子的含量,然后钙离子与钠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减少土壤中的钠离子。

4.建立循环农业建立循环农业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综合管理,促进合理增产,提高土地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盐碱地的总体面积。

三、建议为了更好地治理盐碱地,需要有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和政策。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科学监测体系建立盐碱地的科学监测体系,监测土壤中的盐分、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同时,还要对盐碱地进行分类管理,科学规划治理方案。

吉林省白城地区盐碱地整治在土地整理中的效益分析

吉林省白城地区盐碱地整治在土地整理中的效益分析
2 2
(一)白城市洮北区盐碱地整治项 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主要利用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 技术来进行盐碱化治理,通过这项技术 在洮北区高平村、德顺乡明山村、镇南 种羊场巨宝山村进行水田和旱田试验均 获成功。项目区建设规模 639.4 hm2,项 目区内土壤性质均属中、重度盐碱化土 壤, 最 高 pH 值 达 11.18, 改 良 后 pH 值 均降至 8.7 以下。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通过盐碱地整治新增耕地462.7 hm , 当 年 改 良 水 田 水 稻 平 均 667 m2 产 量 均 达 千 斤 以 上, 当 年 改 良 旱 田 667 m2 产 量比未改造旱田 667 m2 产量提高 4 倍以 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 657 元 / 人增至 5 137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碱地土地利用率由整治前的 0.15% 增 至 88.36%; 道 路 网 密 度 由 0.003 1 km/hm2 增至 0.024 5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色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 17.5% 增 加 到 98%, 单 位 面 积 生 物 量 由 原 来 的 3.54 t/hm 增至 38.90 t/hm ,耕地灌溉保 证率由 0 增至 100%, 有机质含量由 0.09% 增至 0.58%。 (二)镇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主要与引嫩入白工程配套,从白沙 滩泵站提引嫩江水对项目区进行灌溉, 将盐碱地整理为水田,旱田和荒草地改
河南农业 2016 年第 8 期 (中)
HENANNONGYE
75
生态农业
SHENG TAI NONG YE
18.36%, 道 路 网 密 度 由 0.002 5 km/hm2 增至 0.055 0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 色 植 被 覆 盖 率 由 20.5% 增 加 到 83%, 单 位 面 积 生 物 量 由 6.63 t/hm2 增 至 27.40 t/hm2,耕地灌溉保证率由 0.05% 增 至 100%, 有 机 质 含 量 由 1.59% 增 至 1.80%。 三、结论 (1)通过各项目区的盐碱地整治, 有效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耕地面积、土 壤质量等指标。 (2)在充分考虑盐碱地整治措施合 理性的同时,要有先进科学的盐碱改良 措施与之配套。 (3)白城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 弱区,将大量盐碱地整治为水田,虽能 改善了土质, 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但改变了原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加重了 土地“三化”风险。 (4)在盐碱地整治过程中建议综合 治理,土地整理与盐碱地整治并举,以 提高盐碱地生产水平,实现科技增效地。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本项目区建设规模 8.10×104 hm2, 整治后新增耕地面积 3.83×104 hm2,平 均粮食产量由 434.5 kg/667 m2 增至 558 kg/ 667 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 188 元 / 人 增至 5 194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碱地土地利用率由整治前 44.4% 增 至 90.62%;道路网密度由原来的 0.004 8 km/hm2 增至 0.050 5 km/hm2。 (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 色 植 被 覆 盖 率 由 20.5% 增 加 到 83%,单位面积生物量由 15.71 t/hm2 增至 23.02 t/hm2,耕地灌溉保证率由 20.4% 增 至 100%,有机质含量由 0.32% 增至 0.5%。 (三)大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 1. 项目区概况 该 项 目 区 总 面 积 7.75×104 hm2, 盐 碱 化 土 壤 总 面 积 为 3.40×104 hm2, 占 项 目 区 面 积 的 43.87%; 盐 碱 化 土 壤 主 要 位 于 项 目 区 的 内 后 长 发、 后 太 平 庄、来福屯和东两家子,土壤 pH 值多 分布于 9.5 ~ 10.5,土壤碱化度范围为 2.75% ~ 94.90%。 2. 项目区盐碱地整治评价指标 (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项目区耕地面积由 1.28×104 hm2 增 至 4.92×104 hm2,平均粮食产量由 435.5 kg/667 m2 增 至 510.5 kg/667 m2, 农 民 人 均纯收入由 2 457 元 / 人增至 5 956 元 / 人。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盐 碱 地 土 地 利 用 率 由 17.1% 增 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院名称: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生学号:0809140232
长春师范学院
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白城地区盐碱化土地治理与研究
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
作者姓名:王雪
指导教师姓名:储丽娟
2011年 6 月
【摘要】土壤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所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位于我国西部的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颇高,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本文简述了白城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概况,分析白城地区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盐碱化白城地区自然概况原因措施
第一章白城地区的自然概况
1.1.1 本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超声波流量测量的设计与实现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委托长春工业大学承担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中“无线温度传感超声波新型热表研制”项目中重要的研究组成部分。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国的水资源相当缺乏,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分布也不平衡。

整体来说,东南部分水资源较为丰富,而西北由于降水少,水资源极度缺乏。

1.2 流量计概述
1.2.1 流量计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流量测量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是计量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水利、化工、农业、石油、冶金以及人民生活各个领域之中,一直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而且重视程度一直在不断加强。

第二章 超声波流量计流速测量机理研究
2.1 流量的基本概念
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管道或设备某处横截面的数量称为流量。

流体流量可用单位时间内流过通道横截面的流体体积或质量来表示,前者称为体积流量,用Q 表示,单位为3m /s ;后者称为质量流量,用G 表示,单位为kg/s [49]。

体积流量Q 的计算式为:
_
Q u A = (2-1)
式中,A 为与流速_
u 相垂直的通道横截面积,单位是2
m ;_
u 为沿通道横截面上的流体平均速度,单位是m/s 。

质量流量G 的计算式为:
G Q us ρρ== (2-2) 式中,ρ为流体密度,单位是3kg/m 。

2.2 超声波测速方法分类
超声波测速方法按照其测量原理大体可以分为:传播时间差法、波束偏移法、多普勒法、噪声法、漩涡法、相关法等几种主要方法[22][23][24]。

2.2.1 传播时间差法
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时,与声波在静止流体中传播的速度相比,顺流方向声波传播速度会增大,逆流方向则会减小,同一传播距离就有不同的传播时间。

利用传播时间之差与被测流体流速之间的关系求得流速,称之传播时间差法。

通过接收穿过流体的超声波就可以检测出流体的流速,从而换算成流量。

根据时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时差法、相位差法和频差法。

1. 频差法
频差法是由顺流发射的一组超声波发射器(1T )和接收器(1R ),及另一组逆流的发射器(2T )和接收器(2R )各自组成发射-接收的闭路循环系统,其发射-接收的循环频率分别为: 2.2.2 波速偏移法
超声波束在流体流动的影响下,其波束的方向会发生偏移。

在超声波束与流动方向垂直时,这一偏移更是明显,所以利用波束偏移法进行测量的超声波流量计均在垂直流速方向上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束方向的偏移,是以接收换能器所接收的波束强度
的差值变化来反映的,如图2-1所示。

图2-1 波束偏移法原理
图中1为发射器;2为放大器。

如表2-1所示(其中tpd表示设计从输入到非寄存器输出的最小数据延迟)。

表2-1 MAX7000系列器件集成密度和工作速度
在MAX7000AE系列器件结构中主要包括LAB(Logic Array Block)、宏单元(Macro-cells)、扩展乘机项E-PT(Expander Product Terms)、可编程连线阵列PIA(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 Array)和控制块(IO Control Block)。

结论
超声波流量计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工业测量方面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超声波流量计本身的特点,在对小口径和慢流速流量的测量方面,测量的精度不高,容易受测量环境的影响,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较差。

本文在深入研究传统超声波流量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市场上超声波流量计进行分析,吸收利用了当代超声波测量领域和电子行业的一些新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PLD的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

参考文献
[1] 李广峰,刘防,高勇.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0,37(9):
14-19.
[2] 蒋树义.单片机在超声波流量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计量,2000(SO):204-205.
附录1
TDC-GP2外围电路图
热表实物图
附录2
测量传感器中心频率部分程序清单
#include <pwmcontrol_yjy.h>
#include <mc9s12dg128.h>
void pwm(char _PWMCTL_,char _PWMPOL_,char _PWMCLK_,
char _PWMCAE_,char _PWMPRCLK_,char _PWMSCLA_,char _PWMSCLB_)
{
PWMCTL=_PWMCTL_; /*8位或16位选择*/
PWMPOL=_PWMPOL_; /*各通道输出波形极性选择寄存器:1:输出高;0:输出低*/
PWMCLK=_PWMCLK_; /*各通道时钟选择寄存器:*/
PWMCAE=_PWMCAE_; /*1:中心对齐排列;0:左边对齐排列*/ PWMPRCLK=_PWMPRCLK_;/*预分频*/
PWMSCLA=_PWMSCLA_;
PWMSCLB=_PWMSCLB_;
}
void pwme(char _channel,char onoff)
{volatile unsigned char _pwme;
if(onoff==0)
{
_pwme=0x01;
_pwme=_pwme<<_channel;
_pwme=~_pwme;
PWME=_pwme&PWME;
}
else if(onoff==1)
{
_pwme=0x01;
_pwme=_pwme<<_channel;
PWME=_pwme|PWME;
_pwme=0x01;
_pwme=_pwme<<_channel; _pwme=~_pwme;
PWME=_pwme&PWME; }
else if(onoff==1)
{
_pwme=0x01;
_pwme=_pwme<<_channel; PWME=_pwme|PWME;
长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