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4)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阅读(4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语文(无锡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解析)

方法指引
文中语 字词解
句
释
【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1.dàn①畏难,害怕。②敬, 尔惮往
惮:
敬畏。③通“瘅”,劳苦。2.dá④惊惧。
耶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 遂排栅
遂:
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入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之若鹜” 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释】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 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昇(bià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 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1)请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用“/”标出来。(限三处) 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 (2)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对文中三个词语加以解释。(只写出词义)
②为什么屏幕会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在采访了开发者,查阅了数 据报告后,我终于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身边究竟在发生什么——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 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 2000 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 12 秒,而到 了 2013 年,人们只能聚焦 8 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 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 8 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8.甲诗以“
”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
”一词统领四
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
9.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中考压轴】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寒假期间,你观看老师推荐的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摘录了第8集“册”解说语并检查完善。
甲骨文“册”的样子一望而知,是把竹片或木用绳子系在一起。
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保存时再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的,后人所说的“万卷.书”“书卷气”也由此而来。
从商朝到汉末,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
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韦编三绝,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和“体重”超标,“册”终究逃不过被叠代的命运。
(1)你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加注了拼音,修改了其中一个错别字。
①一卷._________①万卷.书_____①_____改为_____(2)联系《过零丁洋》,你知道“竹简”还有______、简牍等代称。
二、情景默写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
”在时序交替中,中国空间站迎来建成后的首个春节,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亲笔书写春联、“福”字,祝祖国国泰民安。
(2)用图画代替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审美表达。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一句“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用想象中回家团聚的情景,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得简朴又深切。
(3)离家不远的公园里,秋日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亦有冬雪降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惊喜,其实“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分别填入秋瑾《满江红》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日京》中的诗句)三、语言表达3.学校组织诗歌朗诵会,你班朗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你和小唐领诵。
请你解答小唐的问题。
(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互通互联(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合)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举世称赞小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句是在“推动”后面停顿还是在“构建”后面停顿呢?请你给我讲讲。
2020年河北省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word版)

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4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l分,共8分)(1),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2)秋瑾《满江红》中,“,”两句,既道出命运的不公,又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令初下”后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4)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连续语句:,。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针灸(jiū)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有些形近字是非常容易混.(hǔn)淆的,联系字义加以区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祈.(qí)盼。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1)2019年以来,通过我省开展的“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推选了“身边好人”12000余名,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了强大道德力量。
修改意见:(2)教育部等五部门规定,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或限制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修改意见: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本报讯记者从市卫健部门获悉,昨天下午1点,由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沧州市传染病医院11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沧州首批医疗队已经奔赴石家庄,支援武汉疫区。
当记者下午3点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时,大家还在赶往石家庄的路上。
面对疫情,大家信心满满,并通过记者告诉家乡父老,他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下午6点多,记者再次与这批医务人员取得联系,他们已经在石家庄经过简单培训,即将乘坐晚8点20分的火车直奔武汉,参与杭击疫情工作。
2024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 8页,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近日,光明学校将举行“龙吟新春,相约明天”2024年新春晚会。
下面语段是班长齐齐拟写晚会的部分开场白。
请你帮他解决第1~3题。
龙年之际,华夏大地欢歌笑语,共同迎接这一象征xiáng 瑞与力量的生肖。
龙,作为 A.鲜为人知的传奇生物,其形象B.栩栩如生,仿佛能从古卷中腾跃而出。
其鳞片闪耀,身姿矫健,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C.叹为观止。
龙不仅是神话中的主角,更是华夏文化的骄傲,潜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与我们的文明D.相得益彰。
在这个名fù其实的龙年,让我们共同传承龙的精神,感受龙的神韵,让龙的魅力与风采永远熠熠生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尽的色彩与活力!1.上面语段中,有几个字音字形拿不准,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 (2分)A.祥xiāo qiǎn副B.详 xiào qiǎn符C.详xiāo qián 符D.祥 xiào qián 副2.上面语段中加粗成语有一处使用不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 ) (2分)A.鲜为人知B.栩栩如生C.叹为观止D.相得益彰3.上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语句写下来。
(2分)下面语段是齐齐在网上搜集到的新闻资料,请你帮他解决第4~6题。
近日,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确定为“龙行蠡蠡,欣欣家国”,主标识也同时发布。
《康熙字典》记载,“蠡”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pdf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4.古诗文默写写。
(8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
(4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分)××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2023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满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一髻.儿______xiāng上______(2)请从以上选文中找出分别与下列词语词性相同的一个词。
(2分)①看护妇______②吹动______(3)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其中加点词语“秀气”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
(2分)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______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______历史人物。
(3)清晨,漫步在桃花湖畔,听着阵阵______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4)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将书法艺术美表现的______。
A.追赶判断清脆惟妙惟肖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C.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D.追求评判清冽淋漓尽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学习《紫藤罗瀑布》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长河中的坎坷与艰辛。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D.《民法典(草案)》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pptx

文默写写。(8 分)
(1) , 直 挂 云 帆 济 沧 海 。(李 白 《 行 路 难 》)
(2)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共 10 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 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来源:学+科+网 Z+X+X+K]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 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 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 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 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 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 之 靡:倒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年度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亲爱的同学,在九年的语文之旅中,你的思想、情感、能力等都在你探究的旅途中得到了充实。现在,把你的才智展示出来,为你今后的新的旅程铺垫出一路鲜花!相信你,一定能行!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千恣百态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殷切的希望;树,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人们徜.徉树下,
感受和煦.的暖风拂面地吹来,欣赏柳丝柔柔地随风飘舞,此时,人们就会有说不完的话语,就会有无穷的暇思自由地飞翔。
2、(4分)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有两处有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逐一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性人才,所以我们应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社交能力,以免将来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
修改①: 修改②: 3、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回答三题或四题,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②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选答题: ⑦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⑧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⑨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⑩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4、(3分)名著阅读 课外活动小组要举行《格列佛游记》阅读沙龙,要求组员各自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假如你也参加了这个活动,请你叙说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少于50字)
5、(3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今年是祖国60周年大庆,学校准备举办“歌唱祖国60华诞”大型文艺晚会,请你参与晚会筹办活动。
(1)晚会现场布置。请为舞台两边写一对条幅标语,上联已贴好,请接下联。(体现主题,字数相等,不必严格对仗)(1分)
迎国庆,大江南北齐歌唱 庆华诞, (2)晚会准备邀请学校的王校长参加,现在筹办方让你去邀请王校长,请问你见到王校长后,准备怎么说?(2分)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回答6—10题。(16分)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①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 ②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 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 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 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0%。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③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④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什么是冰陨石?就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它的主要成分是冰。关于冰陨石 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地球一年之中可从冰陨石获得10亿吨水。
⑤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6、(2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7、(4分)文章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8、(4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是冰陨石?
9、(3分)文章第二段加点的“大多数”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10、(3分)地球表面适于人类饮用的水很缺乏,我国也是贫水的国家之一,且淡水分配很不均衡,因此政府正在耗巨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拟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广告词。
(二)、阅读《阅读是有“重量”的》,回答11—14题(16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 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 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 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 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 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5月6日) 11、(4分)第④段和第⑤段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初作者自己及一位亲人的阅读,这种阅读有何特点?
12、(4分)谈谈对第⑨段中“‘无用’的阅读”中“无用”一词的含义。
13、(4分)铁凝认为看似“无用”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何处呢?
14、(4分)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谈谈你对网络阅读的认识。
(三)阅读《豌豆》,完成15——18题(15分) 豌豆 ①豌豆是一种伤心的植物。 ②从它一出生,就是一副伤心的模样。它的颜色是一种伤心的绿,在瑶村只此一种。它的茎太小太嫩太柔弱,它的叶如瓣瓣破裂的心。还有它一根根游丝般的触须,就像一声声叹息。看着都让人伤心。
③及长,它匍匐的模样也是惹人心疼的那种。在黄黄的土地上,就那么静静一躺,很无辜的样子。它昂扬的头颅挣扎着像要远行,无奈身子太弱,是不行的。这看起来,每一株豌豆都像一个在地上受虐的女奴,看着还是让人伤心。
④如果一坡豌豆都是这副模样,想想看,这会是什么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