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省唐山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暑假期间,北京的小明在朋友圈中看到其网友在拉古纳海滩游玩时拍摄的照片,并配文“山岛竦峙,凉风习习……”,显示的是北京时间12:00。

据此完成1~2题。

1.该美国网友拍摄此照片时A.当地时间约为下午4时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当地C.观察到日落方位为西南D.北京的昼长大于拉古纳海滩2.此季节拉古纳海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拔C.洋流D.大气环流自然界中特殊条件下的光影组合,会呈现神奇的景观。

下图为某年10月26日北半球某山地日出时的光影图,山体的影子投射在天空。

据此完成3~5题。

3. 图中山体影子在天空中的朝向是A.东南B. 东北C. 西南D. 西北4. 上图景观拍摄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但天空是亮的,原因是A. 地面辐射B. 大气辐射C. 大气散射D. 大气逆辐射5. 拍摄出该景观需要的条件有A. 太阳高度较大B. 日出时为阴天,天空有云C. 太阳自上而下照射山体D. 日出时大气透明度高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城地面天气图,回答6~7题。

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D.风向:西北风一西南风—东南风7.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冷气团过境,气温下降B.冷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下图示意甲、乙、丙三种不同气候全年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状况。

据此完成8~10题。

8.甲气候类型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B.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冬季冷夏季热,降水变率大D.地带性植被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相同9.乙气候类型最可能位于A.开普敦B.巴塞罗那C.旧金山D.堪培拉10.丙气候分布地区A.降水稀少,没有河流分布B.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C.天然植被叶片为常绿阔叶D.气温年变化大日变化小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气候资料统计。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三期中考试试题(201411)一、选择题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2.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B.7日12时C.6日24时D.5日12时答案 1.D 2.B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 B.寒露(10月8日)C.春分(3月21日) D.清明(4月5日)4.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日昼长为11时48分,接近12小时,因此节气接近春、秋分日。

第二天昼长为11时50分,昼渐长,说明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故最接近春分日。

第4题,由上题可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故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答案 3.C 4.A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

5.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1∶30 000 B.1∶2 000 C.1∶40 000 D.1∶20 0006.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A.1倍B.2倍C.3倍D.4倍解析第5题,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为1米,实地距离为30 千米,则应选用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第6题,比例尺扩大1倍即为原来的2倍,则在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图幅面积要变为原来的4倍,即比原来增大3倍。

答案 5.A 6.C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处于冬半年。

河北省唐山一中08-09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

河北省唐山一中08-09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

XX 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卷命题人:王玉民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客观题 共44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计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下图为四个气候测站所记录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及降水量,每站各点的连线可显示所在地区全年的气温及雨量的变化,不同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图上会有特定的分布形态。

读图回答1---3题。

1.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可能分布于下列哪一地区。

120 100 80 60 40 降水mm -20 -10 0 10 20 30 月均温 ℃A.甲B.乙C.丙D.丁2.要保证丁地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山体高度至少为A.2000米B.3200米C.4500米D.5500米3. 造成甲地气候特征的原因是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季的高温天气B. 夏季受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C. 深居内陆是造成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重要原因D. 全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分布比较均匀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4---5题。

4.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现的是哪种地形?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D.盆地右图是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 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图中占了A.3个B.4个C.5个D.6个7. 不在剖面图上的洋流是A.马达加斯加暖流B.秘鲁寒流C.加那利寒流D.巴西暖流8. 图中四点与地壳运动方向组合不正确的是A.①—上升B.②—向东C.③—下降D.④—向西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命题人:盛春雷审定人:张晓晴蔡宝宏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环式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11个B.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因为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D.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于嘌呤与嘧啶的比值3.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4.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生物,③④为自养生物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5.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6.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托马斯•祖德霍夫,发现了触发突触囊泡融合的钙感受器,并证实它能快速准确地将钙信号传递到突触囊泡。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命题人赵静欣刘晓芳李宝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A. In the theater.B. On the bus.C. At school.2. Why did the woman want her money back on the skirt?A. The price is too high.B. The style doesn’t suit her.C. There is a hole in it.3. When is the man checking in?A. Tuesday.B. Thursday.C. Friday.4. How much were the cards all together?A. 10 yuan.B. 11 yuan.C. 12 yuan.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 To drive home.B. To leave home.C. To take the woman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高考地理高分秘笈-图形突破-方法技巧_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

高考地理高分秘笈-图形突破-方法技巧_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1.曲线图的判读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

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

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

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

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唐山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6月1日,华美食品(河北)工业园开业典礼在河北保定定兴县金台经济开发区举行。

该项目涵盖智能化食品加工、研发中心、物流配送等设施,旨在成为华美食品集团(总部位于东莞市)在华北地区乃至在电商板块的食品研发与加工基地。

华美食品(河北)工业园的建成,将完成华美食品集团继华南、华中后的又一产业布局,为片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美食品(河北)工业园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有()A.技术、劳动力B.交通、劳动力 C.原料、交通、市场D.水源、地形、原料2.华美食品(河北)工业园所在的开发区,其主要功能区有()A.工业区、仓储区、居住区 B.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C.大学城、仓储区、工业区 D.科技园、仓储区、大学城3.为促进企业发展,华美食品集团适宜扩张布局的区域还有()A.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东北地区C.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西南地区土壤孔隙度即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影响土壤蓄水能力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我国南方某山地不同植被土壤孔隙度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孔隙度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总孔隙60625077非毛管孔17181019毛管孔434440584.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地灌木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土壤,其原因可能是灌木林()A.枯枝落叶多B.岩石风化强C.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D.蓄水能力强5.同样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的是()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黑冰”是在无降雨、降雪情况下,特殊的地理条件使水汽直接在柏油路面凝结而形成的透明薄冰,道路柏油的颜色从中透出。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此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智利复生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27°S和 109° W交会点邻近,是典型的大海孤岛,人口 5806 人( 2012 年),面积 163.6k/m2。

荷兰人于1722 年 4 月 22 日“复生节”这日登陆该岛,故命名为“复生节岛”,读图,达成以下各题1.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最可能为A.河流水B.地下水C.湖泊水D.海水淡化2. 1722 年 4 月 22 日荷兰人在该岛可能看到的自然现象有A.日落西南B,牛羊成群C.石灰岩广布 D .海浪东侧高于西倒侧以下图是某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与地表之间的距离)变化状况。

读图达成下边小题。

3.该岩层简单受到侵害的期间是A,甲B.乙C.丙D.丁4.该地域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时间是A.甲B.乙C.丙D.丁最近几年来研究发现雷克国内的海冰进退对全世界天气变化有重要响,冰进(海冰常年增加)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高升,北上水流增か加,冰退则相反,海峡内一年中,风力都在8 级以上。

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浪汹涌的海面,也会被兄摇摆得像一片水上的树叶。

读图,达成下边小题。

5.德雷克海峡的冰进现象会出此刻A.3月B.6月C.9月D.12月6.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致使图中地区A.赤道邻近海疆东西温差增大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C.澳大利亚东岸地域降水减少D.南美大陆西岸地域降水增添7.以下表达不属于致使该海峡波浪汹涌的原由的是()A.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互换B.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邻近经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集合C.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显然D.水面对风的阻拦作用小,风波大下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 20- 39 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率,据图回答下边小题8.对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受人口迁徙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率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添率会上涨B,受人口迁徙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 便 台 田 鱼 塘

禽畜 鸡、猪、羊等

农作物 小麦、玉米 棉花 大豆 饲草

浮游生物

鱼类 上层:鲢鱼、鳙鱼 中层:草鱼 底层:鲤鱼、鲫鱼

粪 便 废弃物 废弃物

淋洗盐水 粪 便

残 体

塘泥 图1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题共55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图1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1回答1~2题。

1. 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 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 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 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 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 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图2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 120

城市 沙漠 河流

图2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6.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7~8题 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8.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2013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图5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 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 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⑧ 1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 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 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右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B.③与④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D.①与⑥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 14.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 害, 其原因有 ①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②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③多火山灰,土质坚实 ④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5~16题。

1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1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

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

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据此回答19~20题 。

1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 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 20.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甲 乙

丁 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回答21~23题。 21.若我国人口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 B.2015—2020 C.2025—2030 D.2030—2035 22.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3.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A.2020 B.2028 C.2035 D.2040 24.右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 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13),回答25~26题。 25.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资源有 A.石油 B.铁矿 C.水能 D.太阳能 26.乙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导致土壤盐碱化 D.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2013年6月19日一场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读图回答27~28题。

27. 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雾霾烟尘来自 A. 苏门答腊岛 B. 加里曼丹岛 C. 爪哇岛 D. 马来半岛 28. 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A.出行导航 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进行矿物地质探测 D.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29.图7为甲地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4 0° 加里曼丹岛 新加坡 爪哇岛

马来半岛

岛 苏 门 答

腊 烟雾高浓度区 烟雾低浓度区

105°E A.甲、乙两地一年中均有两次直射 B.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 C.M、N两日太阳直射点与甲乙两地纬度差相等 D.乙地位于南半球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图5),

回答30~31题。

30.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1.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32~33题。

32.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3.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 34.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