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_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_新人教版必修3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了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答:(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 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 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 多样性。 (2)“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 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 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保 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本框导读: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3、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就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
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 淀。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
情感的集中表达。
汉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苗族:苗年
布依族:查白歌节
西方传统节日ຫໍສະໝຸດ 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复活节岛国家公园
阿布辛拜勒神庙
金字塔
故宫(中)
泰姬陵(印度)
一、中国的文化遗产部分
1、长城 (1987年) 2、故宫 (1987年) 3、莫高窟 (1987年) 4、秦始皇陵 (1987年)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年)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 7、孔府及孔庙和孔林 (1994年) 8、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 9、拉萨布达拉宫 (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年) 10、平遥古城 (1997年) 11、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 12、丽江古城 (1997年) 13、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1998年) 14、皇家祭坛天坛 (1998年) 18、重庆大足石刻 (1999年) 19、青城山-都江堰 (2000年) 17、洛阳龙门石窟 (2000年) 18、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 (2000年) 19、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 明孝陵、十三陵 20、大同云岗石窟 (2000年) 21、高句丽古王城 (2004年) 22、澳门历史建筑群 (2005年)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根底知识梳理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1.1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节日与习俗〕〔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予以保护。

3.1.2 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底。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性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第一,各民族的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第二,各民族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文化是民族的〕第三,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1.3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开展的精神根基。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成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2.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复习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复习

3.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熟悉的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比如 服饰、饮食、民居、民歌等,并结合这些内容来分析民族文化 的差异性和说明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积淀
长期
重要标志
世界的 本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繁荣 一律平等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误区: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无差别 注意: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 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 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
会实践有其共性,
共性和普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
有普遍的规律
遍规律
殊的关系
误区: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 多样性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 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与活力。
(3)现实意义:①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 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尊重历史发展的事实。多元化的发展是历史事实,只有 贯彻文化多样性原则,才能不断繁荣世界文化,才是对历史的 尊重。
(2)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需要。只有在保持世界文化多样 性条件下,才能使文化生态平衡得到维持,使人类宝贵的文化 资源得以共享。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在经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 各民族文
济的和政治的、历 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 化之间存
史的和地理的等 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 在差异
多种因素的不同 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
世界 文化
不同民族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复习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复习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地位、意 义与世界文化关系) 5.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现代文化传播手 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原因和措施?
高三 政治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历史文化 重要标志
本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本民族 其他民族 一律平等 商业贸易 大众传媒 优秀文化 高三 政治 人口迁徙 印刷 世界文化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高三 政治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主 要表现?
2.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高三 政治
【温馨提示】
4、任何文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个性包含共性,个性体现着共性。认为世界文化就是 民族文化的总和是错误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不是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区分:途径是指渠道,主要有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手段是指物质载体,主 要指大众传媒。 6、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温馨提示】
1、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 达,文化遗产强调优秀文化的传承,有些民族节日也 属于文化遗产,比如春节、端午节等。 2、文化没有优劣之分。由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 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 存在着差异。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都是世界文化的 组成部分。 3、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 民族文化同样对待。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 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要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 成果,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复习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复习课件

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30处
我国在 1978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到 2004 年 7 月已经有 30 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 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产 22 处、自然遗产 4 处、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 店 “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 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 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 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 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 、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 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澳门历 史城区 。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 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因: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 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各国文会徽 的色彩语言 极具象征意 义:蓝色代 表海港,黄 色代表太阳 和沙滩,红 色代表内陆 土地,突出 了澳大利亚 本土文化的 独特性。
在古代奥 运会上,橄榄花 环是颁发给冠 军的奖品。橄 榄树还是雅典 市的市树。而 会徽所使用的 蓝、白两种颜 色在拥有蓝色 大海,白色建 筑的希腊是最 常见的颜色
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个性)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共性)

必修三课时练五: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必修三课时练五: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必修三课时练五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判断题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认同、推崇其他民族文化。

()4.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难以相容的。

()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二、选择题6.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

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

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

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古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

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9.“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就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文化的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D.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10.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多样性

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 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 为应当顺其自然的让他们被历史淘 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A 原则: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 要求: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 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C 意义: ①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 互尊重、共同发展; 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 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28届奥运会 ( 2004雅典)
2004年奥运会的会徽是橄榄枝回 归爱琴海。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 篮。橄榄枝是和平与荣耀的象征。在 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 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 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 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腊是最常 见的颜色。
第29届奥运会 ( 2008北京)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和 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动力
昆 曲
豫 剧
川 剧
黄 梅 戏
讨论
你能以饮食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
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
故宫
泰姬陵
雅典—巴特农神庙
白宫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凯旋门(法国)
首尔东大门
罗马斗兽场
不同民族的文字

高中政治 专题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专题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从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3.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

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它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5.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6.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7.文化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8.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9.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

10.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

1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的原则。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区别【典例1】经国务院审批,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文化既 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知识点。世界的文化进入中国,中国的 文化也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而选C项。
答案:C
2.对待文化多样性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 1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 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民族的 文化。只有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善于发现并汲取其 他民族文化的优点,“见贤思齐”,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民 族的文化。 ( 2 )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 于整个世界。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各种文化取长补短 的过程中发展本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盲目照搬,而是在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 好本民族的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高分跨栏
1.全面理解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 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 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就地域而言,文化的 多样性还表现为地域文化的差异。
(2009年济南模拟)巴黎艾菲尔铁塔为中国而变红、 香榭丽舍大街上演中国的春节秀……近年来,在“引进来”的同 时,中国文化也大步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意大利、 俄罗斯、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陆续举办。这说明( ) A.民族文化具有开放性 B.民族文化具有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成为世界文化
2.文化遗产 (1)含义: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 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重要标志 。 (2)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__________ 人类文明 的演进具有重要意 (3)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__________ 多样性 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 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 __________ 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保护: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 名录 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 文组织决定,以__________ 给予保护。
答案:D
3.(2009年广东卷改编)《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已普及全世界”说法不符合现实情况,《三字经》是我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推广,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故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④项难度较大, “文化既是传统的”是指文化的继承性,“又是现代的”是指文化要 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④也要入选。 答案:C
易错提示: 误区: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无差别。
注意: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
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
来展现。
名师一题
1.(2010年安徽一模)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通知》,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
2.(2008年山东卷)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 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北京奥运会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这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各 国的不同文化,坚持文化平等原则,①③符合题意的要求;我们在 尊重世界文化的同时,也要及时传播中华文化,做传播中华文化的 使者,④符合题意的要求,②“各国文化”说法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5.(2009年宁夏、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 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钢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 麦 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 岛首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 船 — 维多利亚号,在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 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 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 了他们的首领 —费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 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问题: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答案: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 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09 年启东一调)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羊、 狗、鸡、虎等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 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这些动物相关的生肖邮票, 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越南、韩国、新加坡等也发行了与羊、 狗、鸡、虎等有关的生肖邮票,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具有相似之处 ②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都是吉祥物 ④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都是一样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羊、狗、鸡、虎普遍受各国人民欢迎,说明不同民族文化 也有共同之处。③④说法都太绝对。 答案:A
易错提示: 误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精粹。 注意: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也有落后腐朽 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 都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因而应辩证的对待 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
名师一题
3.(2009年福建模拟)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寓意 深刻,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这一概念,这种设计反映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 C.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相同的包容性 解析:由“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 普遍喜爱”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B“一致” 说法错误, C“ 共同的发展模式”错误,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 D“相同的”说法错误。 答案:A
课堂集训
一、选择题 1.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 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 化,我们必须辨证地对待。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基础再现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基础梳理
1.民族节日 风土人情 、宗教信 (1)含义: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__________ 历史文化 的长期积淀。 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__________
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 (2)庆祝民族节日及习俗,是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 情感的集中表达。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 味。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 多样性与 文化传播 2.文化的 继承与发 展
3.文化创 新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 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 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 )推动文化交流的 意义。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 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 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 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 与借鉴、融合;( 5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 向。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基础梳理 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 __________ 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__________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 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 一律平等 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 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__________ 文化交流中,要__________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 文化的繁荣。
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A强调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构 成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符合题意要求;B“ 我国”错误, 应为“世界”;C是指民族节日的作用;D“本民族独享独有”错误, 应为“全世界共同拥有”。 答案:A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基础梳理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 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 __________ 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民族的 ,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__________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共同构成 ,文化是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的 __________ 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