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

合集下载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文化定位与传播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文化定位与传播

航海NAVIGATION20船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头盖。

雄伟,壮观。

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飞船发射上升段从第277秒开始到箭船分离时刻584秒,总计才307秒,按照分计算才5分零7秒。

为了这5分零7秒,东海救助局领导、干部和一线职工,付出了多么艰辛的代价啊!在月亮型桌椅边,大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屏幕,酒泉发射中心进入“读秒时刻”,当指挥长读到最后一个字母时,大家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此刻,他们的心已经在飞翔,飞到了晨曦的晴空,飞到了连云港海域,飞到了长江口……“东海救助文化”又一次成功写生:承载使命,守望和谐。

组,同时对各个小组进行了工作上的分工。

——10月30日,“东海救116”轮进行了返回舱模拟回收训练。

早上9时正,训练正式开始。

按照事前布置,在不动船的前提下,搜索回收组将“大靠把”放入海中,同时释放小艇进行搜索,找到模拟返回舱后,小艇人员用返回舱专用吊带将大靠把接上,并通过缆绳由“东海救116”轮引至船边,最后由克令吊将“大靠把”吊至飞机平台的铅块上并固定,训练基本在设想之中顺利地完成。

下午,针对模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刘锦章船长召集大家进行了模拟训练的评估,会上大家就整个搜索回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调整部分布置。

会上,刘船长还转达了孙富民局长的慰问短信,孙局长对全体船员表示慰问和鼓励,并指示要尽全力做好此次“神舟八号”保障任务。

大家纷纷表示,将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10月31日,“神舟八号”发射在即。

“东海救116”轮执行“神舟八号”海上应急保障待命任务也进入冲刺阶段,上午,各组人员再次对各自负责的设备进行了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所有相关设备均处于可用状态,万无一失。

中午,搜索回收组人员再次进行了模拟返回舱搜索及回收训练,从质量到时间上得到大大提升,整个训练过程一气呵成。

为适应可能的夜间搜寻,搜索回收组在天黑后测试了频闪灯的效果。

让我们回到东海救助局救助值班室。

2011年11月1日凌晨,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局长孙富民与救助指挥、值班员在耐心等待激动时刻的到来。

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

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

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编写:陆河山审核:江晓锑审定:张仑上海上咨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项目监理组二 O O 六年三月29/ 1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监理规划目录1.工程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1.1.2 工程结构特点工程参建单位1.22.监理业务范围和监理工作内容2.1监理业务范围具体工作内容2.23.监理工作目标3.1质量控制目标3.2进度控制目标3.3造价控制目标3.4安全文明施工控制目标资料3.54.监理工作依据5.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与人员配备计划5.1驻项目现场的工程监理人员表5.2监理机构组织形式5.2.1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5.2.2组织机构5.2.3防台防汛体系建立监理人员进场计划表5.36.上咨监理公司监理从业人员岗位职责6.1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和工作纪律6.1.1上咨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6.1.2上咨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工作纪律6.2各级监理从业人员岗位职责6.2.1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6.2.2总监理工程师安全岗位职责6.2.3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岗位职责6.2.4专业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6.2.5专职安全监理员岗位职责监理员岗位职责6.2.67.监理工作程序和流程7.1监理目标控制工作程序和流程7.1.1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程序7.1.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7.1.3合格工程量计量工作流程7.1.4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流程7.1.5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流程7.2监理基本工作程序和流程7.2.1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程序7.2.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程序29/ 2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7.2.3测量复核验收程序7.2.4工程开工令签发程序7.2.5技术联系工作流程7.2.6材质核定流程7.2.7主要设备的定货流程7.2.8建筑安装工程监理程序—隐蔽工程验收流程7.2.9建筑安装工程监理程序—重要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流程7.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7.4.竣工验收(预验收)流程和程序7.4.1竣工验收流程7.4.2《竣工验收备案制》验收程序保修阶段的监理服务程序7.5.8.监理工作制度8.1监理工作检验计划8.1.1质量检验的职责8.1.2常规检验8.2监理工作制度8.2.1监理月报制度8.2.2监理日记制度8.2.3监理组内部工作、会议制度其它工作制度8.2.49.监理资料管理9.1现场监理组工作资料(清单)9.2现场监理组提供以下资料的查阅9.2.1监理日记9.2.2监理组安全学习记录9.2.3公司文档、形象、现场标准化季度自我考核表监理收发文记录9.2.49.3项目竣工后按合同以及相关要求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监理竣工资料9.3.1监理竣工资料编制组卷模式9.3.2监理竣工资料编制与报送9.4督促施工单位整理合同及施工技术档案资料9.4.1整理、编制、组卷原则为工程项目档案资料提供监理服务9.4.210.监理设施10.1妥善保管和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设施10.2现场监理组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常规检测设备和工具10.3根据本项目特点将配备的必需设备其它办公设施10.411.监理规划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力求体现监理工作的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11.3可能发生的监理规划调整程序附件一: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旁站监理方案附件二: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安全监理方案29/ 3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监理规划1.工程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建设基本情况(1)位置:拟建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南汇区临港新城主城区B2道路申港大道南侧,C2道路环湖西二路与C3道路环湖西三路之间,与拟建南汇区机关办公中心隔申港大道遥遥相对。

上海航海博物馆文物及其介绍

上海航海博物馆文物及其介绍

上海航海博物馆文物及其介绍
上海航海博物馆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座专门展示航海文物的博物馆。

以下是该博物馆的一些主要文物及其介绍:
1.《宝船番》木雕:这是明代初期的一件木雕作品,以精细的
雕刻技艺展示了当时航海中使用的宝船的形象,是中国木雕艺术的珍贵代表之一。

2.明代沉船文物:这是在上海河口附近发现的明代沉船的遗物,包括陶瓷器、铜炉、银饰、航海仪器等多种物品,为研究明代航海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明代航海图:这是一幅明代绘制的航海图,其中标注了明代
航行时的航线、港口和岛屿等重要地点,展示了当时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4.航海家郑和的航海壶:这是郑和航行时使用的航海壶,壶身
上刻有精美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家的装备和生活方式。

5.航海器具:博物馆展示了不少航海器具,如航海罗盘、六分仪、海图等,这些器具记录了中国古代航海家在航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导航工具。

这些文物和展示品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史的发展和成就,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和学习航海历史的机会。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展览和解说等方式,向观众介绍中国航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观航海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

参观航海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

参观航海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篇1我们终于迎来了五一长假,星期五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以最快的速度乘车去上海。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东部的中国国家航海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我就大声地喊:“哇,这么大的船!真想知道船是怎么造的。

”爸爸,就带我来到船的设计建造馆去看,原来是这样造的啊:第一步,先把船底造好;第二步,把骨架搭起来;第三步,焊接甲板和船上的房子;第四步,把船涂上油漆。

我们还和水手叔叔学了很多打结的方法呢,有系缆活结、双套环结、双绳结......我还到儿童乐园哪儿穿了海盗服和海军服,看,我多神气。

在实验区我做了个实验:观察工程船、集装箱货船、快艇开动时的状态,谁的`船尾波纹小,重量轻,谁就开的快,通过实验我还了解了船头的构造,原来货船船头的大鼻子是为了减少阻力。

之后,我们还去体验了一下当船长开船,开完船后又去了潜水艇里面,里面的按钮搞的我晕头转向,为什么开潜水艇的叔叔懂得那么多按钮是用来干嘛的呢?啊!这里的知识真丰富呀,你也来学学吧!篇2今天早上,爸爸带我去参观航海博物馆。

这是盼望已久的一次出游。

我曾经去过那里,但现在还想去,而这一次的收获却和以前大不相同。

首先,我来到古代航海馆,了解船的发展史。

古人们在笨重的'羊皮里充满气,绑上竹子,做成了羊皮筏子。

可是,羊皮筏子的原料远远不够人们的需求。

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竹筏。

但这竹筏,浪一大就要翻。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独木舟。

但独木舟的原料还是太少。

这时,战乱开始了。

在这期间,人们发明了又快又稳的战船。

啊!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能造出那么好的船,真是不可思议!接着,我还看了核雕船和金船。

核雕船就是用核桃雕刻而成的船。

这个核雕作品居然出自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手里!还有那镇馆之宝——金船,也是雕刻精美的艺术品。

离开博物馆时,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回忆着我看到的,参观的,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回到家里,我把看到的写下来,送给你。

浅析大型展馆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大型展馆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大型展馆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大型展馆装饰陈展工程多媒体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该文以中国航海博物馆多媒体系统施工为例,从深化系统设计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概括了多媒体系统施工、安装操作流程,并得出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要点,对大型展馆装饰陈展工程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签多媒体系统;质量管理;深化设计;质量控制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传承越来越重视,各类大型展馆、博物馆的建设也日益增多,对此类大型展馆装饰陈展工程多媒体系统施工要求相当高。

本文以中国航海博物馆装饰陈展工程为例,从系统深化设计、施工及安装操作流程、重点质量控制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归纳大型展馆装饰陈展工程多媒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质量控制过程相应的建议。

一、项目概况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B2道路申港大道南侧,环湖西二路与环湖西三路之间地块,建筑用地面积约486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本陈展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对博物馆内部7个固定展馆(第一至第六馆及船模馆),2个机动展区(一楼、三楼临展区),以及序厅、中庭(一楼、二楼中庭),帆体围合空间,儿童活动中心,馆外展示场地等区域进行装饰陈展。

2010年3月中国航海博物馆多媒体系统开始大规模现场施工,2010年6月多媒体系统施工建设完成,其施工内容有音视频与图像软件制作、影音系统硬件与集成系统、多媒体综合互动以及航海模拟器多媒体虚拟驾驶等。

目前中国航海博物馆多媒体声光电像表演系统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套设备达到了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积极兼容的预计效果,社会反响较好。

二、系统深化设计概述声光电像表演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规划、发展考虑、产品选择、工程施工、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

按照展示大纲要求及经济实力,结合当今先进的技术,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

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知识

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知识

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知识
中国航海博物馆(China Maritime Museum)是中国第一家以航海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申港大道197号。

该博物馆旨在展示中国航海历史、文化和技术的综合性博物馆,提供有关航海的文物、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以下是一些中国航海博物馆展示的航海知识:
1、古代航海:展示中国古代航海的发展历程,包括船舶、导航技术、港口和海上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2、海上丝绸之路: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包括丝绸之路的历史、路线和贸易商品等。

3、郑和下西洋:介绍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展示郑和船队的船只、装备、路线和贸易活动等。

4、近代航海:介绍中国近代航海的发展历程,包括船只、港口、航路和海上战争等方面的内容。

5、现代航海:介绍中国现代航海的发展现状,包括船只、港口、航路和海上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6、航海科技:展示航海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包括船舶设计、建造、维修、导航和通讯等方面的内容。

7、航海文化:介绍中国航海文化和民间传说,包括海洋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国航海博物馆还提供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包括
航海历史、文化和技术的研究、讲座和课程等。

参观者可以在博物馆内深入了解中国航海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学习更多有关航海的知识。

设计访谈中国航海博物馆探索之旅(三)——灵活多变、精益求精的节点设计

设计访谈中国航海博物馆探索之旅(三)——灵活多变、精益求精的节点设计

D9Building Structure设计访谈【编者按】 节点在整体结构中起到联结构件和部件、传递荷载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中国航海博物馆靠帆体和帆体之间、帆体与下部混凝土结构之间、钢结构构件之间、索网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各类节点才能连接组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

每种节点在整体结构中受力和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设计上采用的力学模型和构造也不同。

本次访谈李亚明总工程师将向我们重点揭示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节点设计细节,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回顾。

【受访嘉宾】李亚明,中国航海博物馆结构设计负责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采访人】黄坤耀博士,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建筑结构》特约记者。

中国航海博物馆探索之旅(三)——灵活多变、精益求精的节点设计黄: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节点设计,航海博物馆的结构形式具有多样性,这样各类构件的连接节点必然会呈现多样化,您认为该项目中的节点设计有哪些特色和难点? 李: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独特多样的结构形式给构件的连接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我们处理的原则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节点形式,节点设计应满足结构功能和安全需求,同时还要便于施工。

这个工程中主要有这样一些节点,两帆体的交叉节点、帆体在混凝土支承结构上的支座节点、钢箱梁与月牙形桁架的连接节点、索网与风帆的连接节点等。

这些节点中,有些节点受力复杂,关系到整个结构能否共同工作;有些节点受力很大,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完成这些节点的设计,我们进行了一些研发工作,针对某些难以用软件计算的节点做了足尺模型试验,比如轴承试验、大型铸钢节点试验、相贯节点试验等。

黄:这些节点中,您认为哪些节点在整体结构中最为关键,设计上最富有创新性?李:严格来讲每个节点都是很关键的,帆体所有节点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两风帆的交叉节点和帆体与下部混凝土支座结构的连接节点。

两个帆体的连接节点,分别与三铰拱和边缘箱梁相交,关系到两者的共同作用及结构的整体性能;三铰拱底部的四个节点是三铰拱的主要着力点,是上部结构向下部混凝土结构传递荷载的重要环节。

中国航海博物馆高中题

中国航海博物馆高中题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高中题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航海历史、航海技术、船舶制造、海洋环境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高中题目:
1. 中国航海博物馆展示了哪些古代航海工具和文物?
2. 中国航海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是什么?
3. 简述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4. 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展示的船舶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5. 海洋环境对航海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6. 航海安全在现代航海中有哪些措施和要求?
7. 中国航海博物馆对青少年有哪些教育意义?
这些题目可以作为对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初步了解和考察,具体题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
摘要:现代大型建筑为了追求强烈的外形效果,追求标新立异。

因钢结构能满足各种
造型变化,故现代大型建筑结构多采用钢结构形式,目前现代大型钢结构工程规模日
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

导致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安装难度不断加大,要求钢结构加工
及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下面就我公司承担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钢结构工程
施工技术创新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弧形弯管;模具;铸钢件;技术创新
1.工程概况
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工程位于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西侧,该建筑由德国JNP设计顾问公司与上海现代设计集团联合设计,建筑弯曲风帆为钢结构,总吨位约为3200多吨,帆体最高点标高为58米,每个曲面风帆的底部两支点间间距约70米,两张风帆的交叉点及立面最高点离地约40米,钢结构为双曲管桁架结构。

工程如下图1、2所示:
2.中央帆体工程钢结构弯管加工工艺技术创新
(1)中央帆体工程钢结构为双面弯曲的三铰拱、边缘桁架、主、次桁架组合成的空间结构。

(2)三铰拱、边缘桁架厚壁钢管为不规则S形双曲线并在中间部位带有折拱,故桁架主弦杆钢管的弯曲加工且需保证三维空间尺寸是本工程的一大难题。

2.1弯管工艺
通常网壳钢结构的钢管管径小、壁厚薄,弧形弯曲乃单向弯曲(单个平面内的弧形弯曲),用常规的液压弯管机或高频电加热弯管机弯制就可以。

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管桁架:三铰拱、边缘桁架上下弦需弯曲的钢管(规格:Φ530*22、Φ630*30、Φ400*22)管径大、管壁厚、曲率半径大,且都是双向弯曲并部分钢管在双曲线的基础上带有折拱,弯管工艺必须技术创新,必须定制特殊工艺及工装确保弯管的空间三维尺寸,以保证帆
体安装的外观线型,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钢结构特点,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探讨,进行技术革新,采取重型压机,定制特殊弯管模具,先用液压弯管机先平面冷弯成形,再用大型油压机弯制另一平面曲线,最后用折弯模具配合加热进行空间折弯。

2.2压模的制作
首先根据每根弦管的曲率制作成型加工样板(折弯模具采用铸钢浇注)。

然后进行压模的制作及机加工模具曲面。

2.3钢管的弯制
在弯制钢管时,配备预先制作的各种规格尺寸的专用弯曲钢模,不但可在弯曲过程中严格控制弯曲半径和钢管壁厚减薄量,弯曲钢模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管弯曲时受力部位的变形,特别是针对本工程边缘桁架(BHJ17Φ530*22)双向弯曲并反折拱的主弦杆的弯制。

考虑到弯管的曲率、管径,采用2000T油压机和液压弯管机配合使用进行弯管的加工制作。

参见下图3、4:
图3 2000T油压机
图4 2000T油压机和液压弯管机配合使用进行弯管加工
2.4弧线控制
弯管时首先在直管上作好弯曲点的开挡尺寸标记,开档尺寸控制在500mm左右,
然后按以上弯曲点进行徐徐弯制,同时用加工成型样板边加工边检查,直至达到弯曲要求,加工过程中,钢管的回弹率将由实验确定,然后依此回弹率确定上图中的R值。

对于主桁架上下弦杆的弯曲,由于其弯曲半径大,在相当长的范围内近似于直线,所以可采用油压机直接进行压制,根据钢管的大小配置相应的上下压模,同液压弯管机弯管要求相同进行加工成型。

2.5钢管弯曲成型后的测量检查
钢管弯曲成型后必须进行弧形弯曲加工精度检测,其检测方法为:利用弯曲成型胎架和圆弧样板进行检测,用圆弧样板对弯曲半径进行检测,对超差处必须进行修正。

钢管弯曲检测内容允许偏差
钢管表面不平度≯2mm
钢管弯曲后端面椭圆度≯3mm
钢管与检验样板间隙尺寸≯2mm
3.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相贯线的三维切割技术创新
(1)本工程因帆体大弯曲球面造成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钢管相贯线夹角很小为10度(一般小于30度角度的相贯线就很难切割)如下图5所示:
图5边桁架与三铰拱相交处相贯线
(2)本公司采用计算机放样技术,针对本工程这种极小相贯线夹角情况,对某些钢管切割程序重新编程,在程序中加入切割时需要的各种补偿余量。

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柒维相贯线切割机进行本工程钢管的切割,如下图6所示:
图6钢管数控切割机
4.A、B支座、C节点超大不锈钢关节球面轴承加工技术创新
本工程靠四个A、B支座及空中C节点形成支撑体系,支撑整个帆体结构包括屋面、幕墙重量,因此各个支点分担的荷载很大,特别是四个A、B斜支座,每个支座分担的斜向剪力荷载经计算达到8000吨之巨,故A、B支座零部件加工制作的质量及精度非常高,A、B支座由钢支座、铸钢件及连接不锈钢关节轴承组成,其中关节轴采用关节推力球面轴承为国内首创(以前国内建筑没有采用此种轴承的),为补偿因风载、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化,关节轴承设计成内外球面接触且内外球面间相互转动角度不大于8度的结构形式,轴承材质为不锈钢(4Cr13),内外壳球面接触面积需达到70%以上,对球面机加工及球面研磨是一个技术难点。

且加工过程中又需采取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保证其力学性能。

其加工公差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轴承厂家经与设计院、同济大学反复研究、试验,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机加工工艺,最终达到设计和结构的要求。

5.铸钢件加工技术创新
本工程铸钢件共6件,铸钢件A重23.2t,铸钢件B重26.3t,铸钢件C重18.6t,如此大吨位、大面积、造型独特的铸钢件的加工制作无先例可鉴,木模不好制作、浇注口位置难以设置。

且铸钢节点内需加工安装关节轴承的轴承座孔,要求铸钢件的硬度、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达到极高标准,铸钢件厂通过反复研究并与设计不断商讨、调整,最终制定了合理的铸造工艺及机加工工艺,设计出特制的机加工工装进行镗孔、铣面,生产出了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铸钢件。

为帆体钢结构工程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索网找形及张拉施工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题
本工程索网为抛物线双曲形为国内罕见,为达到设计结构的受力要求,项目技术人员与设计、索网厂家一起反复研究讨论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合理方案:先制作了1:4的索模型,进行索力、变形值的验证试验和索网安装张拉方案探索试验,最终找出切实可行、较优的方案,再配合施工模拟计算,计算分析真实施工过程状态,做到心中有底,确保整体结构在各种应力及风载作用下的稳定。

7.结束语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帆体钢结构工程造型新型、结构复杂,在国内建筑没有可比性和借鉴性,许多结构节点及技术需进行技术创新反复研究试验才能设计和制造出来,现作一简单介绍供大家探讨、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