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简介

合集下载

中东铁路简介

中东铁路简介

中东铁路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中国割让辽东半岛。

这让早已打算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沙皇俄国十分不满,于是联合法国与德国,迫使日本放弃了占领辽东半岛。

随即,沙俄向清政府提出把其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继续延伸——通过中国东北一直到海参崴(即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部分)。

1896年6月,李鸿章代表中方签订了“中俄密约”,答应了沙俄的要求。

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向中国东北三省派遣了一支常驻部队——中东铁路护路军。

到1904年,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长度为:从西到东,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线,950英里;从北到南,哈尔滨-大连湾-旅顺口线,646英里,总计1596英里。

中东铁路先后为俄罗斯、日本、前苏联占领,1952年才收归我国政府所有。

作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它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物质财富。

随着中东铁路的延伸,附属房产建筑的应运而生,造就了中东铁路独特的“铁路房”。

近2500公里的铁路线上,目前尚存有数百幢带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老建筑,像珍珠一样镶嵌在铁路线两旁。

据专家介绍,由于当年沙俄殖民者要实现“黄色俄罗斯”的长期殖民扩张计划,对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的设计十分精心,许多建筑在俄罗斯境内都找不到。

中东铁路的国际化节点,并不是最东端的俄罗斯城市海参崴,而是位于中国境内的一个隧道——绥芬河3号洞。

3号洞的独特,在于它的铁轨。

经过隧道的这段铁路,是全国唯一一套骑马式双道铁轨——四条铁轨宽窄套排。

四根铁轨从洞内延伸出来,组成极为罕见的单线四轨铁路,直到绥芬河火车站。

原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东北地区,沙俄和日本对中国路权的争夺尤为激烈。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侵略利益的需要,沙俄在修筑铁路时没采用国际标准轨距,而是采用其国内的宽轨标准,轨距1524毫米,铁路建成以后与俄国国内的线路连为一体,但是与中国其他的铁路线使用1435毫米的轨距不能通用。

因此,一方铁路机车到达对方后,必须更换对方的机车车辆。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一、简介中东地区是一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区,尽管地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但其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却非常复杂。

本文将探讨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水资源分布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河流和地下水。

尽管中东地区大部分地区缺乏降雨,但该地区却拥有一些重要的河流,如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些河流源自其他地域,并为中东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此外,中东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也相对较高,为水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然而,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

即便在拥有河流和地下水资源的地区,也存在着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例如,底格里斯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比下游地区更加丰富,这使得沿河地区的农业发展得以蓬勃。

相比之下,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导致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三、水资源利用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存在着独特的格局。

首先,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中东地区大部分地区只能依靠灌溉农业。

然而,农业用水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包括过度灌溉和低效用水等,这导致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其次,工业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中东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业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据统计,中东地区的城市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爆发式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

然而,工业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农业需求相比较低,但水资源利用效率却较高。

四、影响因素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气候因素是影响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

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旱,降雨量较少,导致其大部分地区缺乏自然降水补给。

这使得中东地区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性较高。

其次,政治因素也对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格局产生了影响。

中东地区存在着多个水资源争端,包括尼罗河流域国家之间的争议以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水资源争端。

中东外贸市场简介

中东外贸市场简介

关于中东市场中东指巴林、塞浦路斯、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联酋、也门等 15 个国家。

一、市场概述中东市场通常指环绕波斯湾和阿拉海的9个国家和周边阿拉伯国家,总人口达到5-7亿,人均年收入从阿联酋,科威特等的3-4万美元到伊朗,伊拉克,也门等国家的年人均收入5-6千美元不等,这些阿拉伯国家的轻工,日用,电子,服装基本外要依赖进口,产品的价格要求为中低要求,档次不是非常高.同时这些部分地区,几乎可以讲是一种完全纯消费的特点。

中国产品在全世界以物美价廉著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轻工,电器,服装等产品大国,以绝对优势占据整个中东市场。

尽管欧美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最成熟的市场,但这个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商品趋于饱和,加上高进口关税及贸易壁垒的限制,后来者或中小实力的企业很难进入。

纵览当今世界,唯有中东和非洲市场是一个充满商机、前景良好的热点市场。

说起中东,就不能不提阿联酋和迪拜。

迪拜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中的一个,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端,处于"五海三洲"中点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

每天通过迪拜转口的集装箱达到几万个,为中东第一大港口,在迪拜你可以找到全世界120国家的商人,他们常年穿梭于中东与本国,从事商品贸易。

据不完全统计,阿联酋年贸易额约800亿美元,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外的其它产品,从工业用原料、设备到民用生活物品均依赖进口,故阿政府一直实行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壁垒,无外汇管制及其管理机构,从得到授权的银行可以无限制地获得外汇,没有征收公司或企业的利润税和营业税的规定,没有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环节的各种税收,利润可以自由汇出。

除烟、酒等极个别商品外,其它大部分商品只是象征性征收1%-4%的关税。

外贸在阿联酋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阿各类商贸公司14108家,其中外国公司680家,国有中国公司37家,自由贸易区4个。

Middle Eastern 中东市场简介 课件

Middle Eastern 中东市场简介 课件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 the Asian countries of Bahrain ,Cyprus,Iran, Iraq, Israel( and the Israeli- occupied West Bank ), Kuwait, Lebanon[‘lebənən] , Oman ,Qatar, Saudi Arabia, Syria, Turkey, the Unitde Arab Emirates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and Yemen , • the African country of Egypt • A broader ,more cultural definition might include the Muslim countries of Morocco, Algeria , Tunisia [tju:'niziə; ], Libya, Sudan ,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The area was viewed as midway between Europe and East Asia (traditionally called Far East)
Climate
• The aera is mostly arid with hot , dry summers and cool winters
Bazaar
Middle East
• • • • • geographical position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Civilization Resource Climate
Geographical position
1.It’s a geographic and culture region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Asia and Northeastern Africa. 2.It refers to the area of east and south Mediterranean[meditə‘reiniən]地中海。 3.Generally referring to the aera from Afghanistan to Egypt,including the Arabian Peninsula(阿拉伯半岛) ,Cyprus塞浦 路斯 ,and Asiatic[,eiʃi'ætik] Turkey.

国际贸易之中东市场调查PPT课件

国际贸易之中东市场调查PPT课件
按当地的习俗,对女性穿着有较严格的要求
,妇女一般不穿袒胸露背和紧身的服装。另外, 不论男女都不佩戴有宗教意义的珠宝首饰。约旦 人在谈话时喜欢注视对方,双方距离很近,约旦 人认为,目光旁视或东张西望都是轻视人的行为
也门 。他们还讨厌别人把脚掌朝向自己,禁止用左手 实行共和制,经递送东西。
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之一。其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 入。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的传统 的手工业,腰刀是也门古代文明的 印证。
阿曼
阿曼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石油、 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它是君主独裁制国家,无宪法和议会,禁 止一切政党活动,实行义务兵役制,交通和通讯系统非常发达。境内无铁 路,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阿曼人信奉伊斯兰教,并恪守教规。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 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否则,便是对人的极大不敬和污辱。忌讳客人与 他们的女人接触。认为亲属以外的男人与自己的女人接触,是一种伤风败 俗的行为。和女性交谈、亲近女性、或拍摄女性照片都不行。有禁酒之俗 ,还禁食猪肉及一切怪形食物。也忌讳使用猪制品和谈论猪的问题。用餐 时不要用左手,在别人面前,不要用食指或中指比划。
女士们要尽量注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不要太暴露。除在寓所或饭店的
Hale Waihona Puke 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 业和服务业体系。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 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国家所有 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并 存;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特别 是亚历山大城,其次是开罗。其间夹杂着黎凡
阿曼人待人真诚,他们视款待好宾客为无尚的光荣。因此,他们遇到 陌生人总是主动地打招呼,并热情问候,甚至还邀请客人去家中做客。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 对法国的戴高乐来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 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 平衡力量。此外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也让法国下定决心,必 须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对埃及的纳塞尔来说,虽然埃及在 军事战略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 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 主义的根据地。
当事国的领导人需要调整历史民族宗教和政治传统方面的固有思维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和面向未来的胸怀需要权衡眼前利弊和长远得失需要平衡民族国家利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整体和平与发展的关系需要高度一致的政治决断力
邓国雄 20111020165
目录
• • • • • • • • 中东概况 第二次中东战争简介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美苏态度 战争结果及其影响 我的思考 参考文献
• 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苏联宣誓: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 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 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 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 日宣布停火,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 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 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 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 “联合国军”暂时管理。
埃及与英法联军交战
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 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10月30日下午6 时,英法两国借 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 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
• 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 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 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 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 •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 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 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西奈半岛。

2011最新中东地区地图

2011最新中东地区地图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西亚的阿富汗,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等亚洲部分。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备受关注。中东地区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它们分别是古代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狭窄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死海。死海湖面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中东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的焦点。中东的重要海湾——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增加了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另外,领土、淡水、宗教和运河的争执,也使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

阿以冲突问题

阿以冲突问题

第一节阿以冲突问题一、阿以冲突由来二、五次中东战争和阿以冲突三、中东和平进程及其发展一、阿以冲突的由来(一)中东简介“中东”是欧洲殖民时代出现的“近东”、“中东”、“远东”系列概念中的一个,一般指西亚、北非国家,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约中东总人口的70%。

中东位于亚、非、欧三洲汇合处和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五海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东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70%以上,石油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左右,销售量占世界总销售量的65%左右。

中东是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三大宗教都将该地区的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地。

(二)阿以冲突1. 阿以冲突是以中东冲突为核心长期以来,中东冲突不断,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犹太人的冲突,简称阿以冲突,是中东冲突的核心。

其冲突的主要根源是民族矛盾和领土之争。

2.巴以冲突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阿以冲突包括巴以冲突,埃以冲突,约以冲突,黎以冲突等,其中巴以冲突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而巴以冲突的焦点在于以色列不允许在其控制范围内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问题。

(三)阿以冲突的由来1.古代阿以冲突的根源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居民迦南人(属于阿拉伯人)在该地区建国;公元前14世纪,来自两河流域的希伯来人(犹太人的前身)征服迦南人,形成了以希伯来人为主的两大部落联盟;公元前12世纪,希伯来人受到来自克里特岛等地腓力斯丁人的攻击和驱赶,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打败腓力斯丁人,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世纪末,希伯来人国家分裂为南部的犹太国和北部的以色列两个国家;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帝国征服,公元前586年,犹太国也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

数万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大离散。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占领巴勒斯坦,犹太人第二次大规模向外流散。

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开始迫害犹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
无定论,但一般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约24个国家,
1500余万平方公里,3。6亿人口。
西亚国家包括:

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
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
黎巴嫩、约旦、也门和塞浦路斯。
北非包括:

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
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
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
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
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
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
中东联系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