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增长率等重要指标,为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依据。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三个方面的核算。

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基本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的全部国民所得,包括劳动报酬、利润和经营净收入等。

而国民支出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主要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在生产法中,通过对生产领域内各个行业的生产总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出GDP。

收入法则是通过对各种要素的收入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收入。

支出法则是通过对社会总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支出。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核算国民经济,政府可以了解经济的总体状况,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为国际间的经济比较提供参考,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国民经济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国民经济核算是对经济活动的总体统计,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个体经济活动的内在细节。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往往不能充分考虑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庭劳动、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等。

此外,由于核算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国民经济核算在国际上的比较也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分析国家经济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核算国民经济,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特点。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五)按支出目的分类 目的这个概念涉及一笔(批)交易所要满足的需要类型或它所追求的目标类型。在国民
经济核算中,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是十分有用的。SNA的目的分类包括:①按用途划分 的个人消费分类;②政府职能分类;③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的目的分类;④按目 的划分的生产者支出分类。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特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用来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析宏观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及其相
互联系的信息处理系统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特别是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处于经济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和核心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第二节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2.补充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表设有八张表,也是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种类型: 1)不以价值量表现的社会再生产基本条件的核算,其内容十分重要,但它与价值形式
的基本表及账户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 2)对基本核算表的扩展和补充,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满足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各种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
的交易所组成。 3)金融手段交易,金融资产的净获得或负债的净发生。 4)其他积累,包括前三项没有涉及的改变资产负债数量或价值的各种交易和其他经济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原创版)目录1.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意义2.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内容3.五大核算内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4.总结正文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意义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和及时地计量、分析和评价。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对于了解国家经济状况、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评估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的主要指标。

2.增加值:增加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

3.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新增或更新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消费:消费是指居民、政府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5.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之差。

净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五大核算内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内容对于了解国家经济状况、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评估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 GDP,可以了解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通过分析增加值,可以了解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了解国家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通过分析消费,可以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通过分析净出口,可以了解国家对外贸易状况和国际竞争力。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1/第10章)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述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与性质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经济领土及常住单位*经济领土:由该国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领土,该国公民及货物和资本可在其上自由流动。

*常住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的经济单位。

(二)经济单位及经济部门分类经济单位:机构单位: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基层单位:具有完整生产投入和产出的单位 。

根据各基层单位生产活动的同一性可以区分不同的产业.1)机构部门分类-以机构单位为基础;一般将其归纳为以下机构部门:2)产业部门分类— 以基层单位为基础; 最常用的产业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法.(三)国民经济活国动及其运动过程: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中心框架和附属核算表两部分综合价格指数表 企业部门投入表 财政信贷资金 人口平衡表企业部门产出表 平衡表 劳动力平衡表 主要商品资源与 自然资源表使用平衡表10.2 国内生产总值GDP 核算一、生产活动及其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 国民经济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一时期国民经济生产的常用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意义上理解: 从价值构成上看, 从实物构成上看,三、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核算方法 (一)用生产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支出法核算GDP四、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关的国民生产总值GNPGNP = GDP +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值五、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应用例:练习题10.110.3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统计一、国民经济动态统计与经济指数经济动态统计就是指数统计GDP动态统计可以用所谓:现价GD P指数= 报告期GD P(GD P总量指数)基期GD P=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报告期可比价GD P 基期GD P= GD P物价指数×GD P物量指数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与分析(一)经济增长率与总体物量指数经济增长率= 报告期GD P-基期GD P 用此公式表述不确切!基期GD P应当为:经济增长率= 报告期可比价GD P-基期GD P基期GD P= GD P物量指数– 1(二)经济总体GD P物量指数的计算方法(补P.40~P.41 )生产法计算可比价GDP = 可比价总产出–可比价中间投入= 现价总产出 - 现价中间投入产出价格指数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支出法计算可比价GDP = 可比价 + 可比价 + 可比价 - 可比价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现价最终消费 + 现价投资总额 + 现价出口 - 现价进口消费价格指数投资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例10.2〕三、物价指数及其应用(一)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GD P物价指数)(补P.41~P.42)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 =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GD P物价指数)根据〔例10.2〕提供的资料可以直接计算出GD P物价指数:生产法计算GDP物价指数 =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 179.6 / 168.3= 106.71 %支出法计算GDP物价指数=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 179.6 / 168.3= 106.71 %(二)GDP价格指数的应用与分析1)计算经济增长率----如果已知GDP物价指数,则可算出报告期可比价GD P = 报告期GD PGDP物价指数进而可算出经济增长率;如果已知现价GD P指数,则可算出GD P物量指数 = 现价GD P指数GDP物价指数进而可算出经济增长率。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部门、行业等收集整理的基本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而详细的数据。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

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

它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结果的数量特征及统计核算,为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是一项应用性统计技术,它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重要统计工作,世界各国基本如此。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领导、设计和具体实施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的。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计量和分析的方法。

它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指标,对经济各个方面的产出、收入和支出进行测算和分析,以揭示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和结构特征。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依据。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国民经济核算对于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它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数据,帮助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还能揭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和驱动力,识别经济风险和脆弱环节,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核算:产出核算、收入核算和支出核算。

下面针对每个核算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产出核算产出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生产活动进行统计和测算。

它以GDP为核心指标,划分为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部分。

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变动,净出口则指国际贸易中的净收入。

2. 收入核算收入核算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和测算。

它包括各种经济主体从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如劳动报酬、经营盈利、利息和股息收入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税收和补贴对收入的影响。

3. 支出核算支出核算是对最终消费支出和总投资支出进行统计和测算。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个人和政府的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动。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源和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官方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数据、企业报表数据等。

其中,官方统计数据是最重要的来源,由国家统计局和其他统计机构负责搜集和发布。

核算方法主要采用价值法和收入法。

价值法是通过计算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得出其价值,然后按照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之和来计算GDP。

国民经济核算-3

国民经济核算-3

国民经济核算-3一、简介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统计和测算的一种方法。

它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分析经济结构和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并探讨其在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测算的过程。

它以全国为统计单位,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并测算其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各项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活动来测算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等来测算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劳动报酬、利润、税收和补贴等来测算GDP。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1. 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通过分析GDP的增长率,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果GDP增长率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迅速;如果GDP增长率低,可能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出现经济衰退。

2. 经济结构的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提供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从而分析经济结构的特征和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增长率和贡献度,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行业的相对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这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3. 经济政策的评估国民经济核算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分析GDP、投资、消费和税收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一项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

如果一个政策能够提高GDP增长率、推动投资和刺激消费,可以认为它是成功的;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或调整政策措施。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尽管国民经济核算在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简介
——着重对GDP核算的介绍 省统计局叶福生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一、涵义作用 二、发展历程 三、基本概念 四、基本分类 五、核算原则 六、框架内容
第二部分 GDP核算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年度核算 四、季度核算 五、价格作用 六、制度改革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4)住户与住户部门:住户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 分或全部收入及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 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个人或个人群体。所有住户归 并在一起,形成住户部门。
(5)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机 构单位都是非常住单位。将所有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 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起,形成国外部门。对于国外 部门来说,并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 它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 。
不同类型的经济统计必须建立在一个统一 的基本框架下,彼此之间才能表现出一致性, 才能发挥出整体功能作用。国民经济核算就 是这样的基本框架,它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 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 了统一的要求,从而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 足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 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 整体,增强其应用功能。
3. 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是根据主产品的同质性原则对产业活动 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它适用于生产核算。产业部 门分类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基础 情况的不断改善而逐步细化。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 -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四个层次,即门 类、大类、中类、小类。共设20个门类,95个大类, 396个中类,913个小类。与94标准相比,增设门 类4个,增设大类3个,增设中类28个,增设小类 67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
2020/12/18
1
主要内容
▪ GDP的核算:三种方法 ▪ 一些重要恒等式 ▪ 通货膨胀与价格水平的核算 ▪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020/12/18
2
两个问题
▪ 国民经济核算的流程? ▪ 国民经济循环图
2020/12/18
3
GDP核算的创立/发展
2020/12/18
Simon Kuznets 1901-1985
是相等的。
2020/12/18
5
经济的生产方面
▪ 经济的生产方面将劳动与资本等的投入转变为产出 GDP ➢ 劳动与资本等的投入叫做生产要素 ➢ 工资与利息等要素的支付叫做要素报酬
▪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生产函数 Y f (N, K)
Y = 产出, N = 劳动, K = 资本
➢ “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相关联,” 公式可以根据不同 方式改写
▪ GDP没有衡量我们的诗歌之美,但GDP高的国家 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阅读和欣赏诗歌。
▪ GDP没有考虑到我们的知识、廉政、勇气、智慧 或对国家的热爱,但当人们不用过多关心是否负 担得起生活的物质必需品时这一切美好气质也容 易养成。
▪ 目前GDP仍是核算国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指标。 ▪ 重要的是:GDP包括了什么,而遗漏了什么。
▪ 重复核算与增加值
▪ (名义)GDP=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 我国的一产、二产GDP采用生产法核算
2020/12/18
8
2.1.1 GDP核算-生产法举例
2020/12/18
9
2.1.2 GDP核算-支出法
▪ 四部门的宏观经济:家庭、厂商、政 府和其他经济体(国外)
▪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 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 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
▪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一 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 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020/12/18
23
2.2 GDP与GNP
▪ 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 -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国民生产总 值
▪ 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 +外国居民在本国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823:10:5623:10Dec-2018-Dec-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3:10:5623:10:5623:10Fri day, December 18,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820.12.1823:10:5623:10:56December 18, 2020
2-16
净出口
▪ 本国对外国商品的支出(进 口) 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支 出(出口) 情况 净出口 = 出口 – 进口
➢ 购买外国商品花费的那部分必 须从对国内生产的商品的需求 中减去
▪ 净出口 可以>, <, 或者 = 0
➢ 从20世纪 80年代起,美国净 出口一直是负值 贸易赤字
[Insert Fig. 2-4 here]
2020/12/18
24
2.2 GDP与GNP
2020/12/18
25
2.2 GDP核算中的其他常见指标
▪ GDP+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净额=GNP ▪ GDP-折旧=NDP(国内生产净值) ▪ NDP-税收=NI(国民收入)
2020/12/18
26
2.3 GDP核算中的一些问题
▪ 当期产量 ▪ 计量不充分
1990
18547.9
18319.5
228.4
1.23
1991
21617.8
21280.4
337.4
1.56
1992
26638.1
25863.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74.4
2.91
1993
34634.4
34500.7
133.7
0.39
1994
46759.4
46690.7
68.7
0.15
1995
58478.1
58510.4
▪ Y-To+Tr=YD=C+S
▪ Y=YD+To-Tr=C+S+To-Tr
(2)
▪ C+I+G+NX=C+S+To-Tr
▪ S-I=(G+TR-TA)+NX
▪ 即私人储蓄=政府预算赤字+贸易盈余
2020/12/18
31
2.5 到哪里找数据
▪ 美国等经济体的数据,参见P38。
▪ 课后作业,尝试每一个连接,并给出你的评价。
不变的。图显示了日本和美国 两国的消费占GDP的百分比
图2-1、1955-2005年美国与 日本消费占GDP 的份额
2-14
政府
▪ 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包括国防支出、州和地方 政府修筑道路的费用, 以及政府雇员的薪水等项目
▪ 政府也实施转移支付= 这项支付是对人民的支付, 但不要他们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 比如社会保障福利和失业救济金 ➢ 转移支付不能算作GDP 的一部分,因为转移的 不是当期产出的一部分 ➢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 采购
从收入的角度:
Y=C+S+T 其中T=To(税金)-Tr(转移支付)
C+I+G=C+S+T
I=S+(To-Tr-G)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2020/12/18
30
2.4 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 四部门经济:经济体里有消费者、厂商、政府和国 外部门
▪ 总支出(恒等式):Y=C+I+G+NX (1)
▪ 收入的分配(恒等式):
▪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投资 包括房屋建设、机器制造、办公楼宇与增 加厂商商品库存等。
▪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2020/12/18
12
2.1.2 支出与需求的构成
▪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 务的支出。GDP的这个构成部分包括国防支
出、州和地方政府修建道路的费用以及政府雇员 的薪水等项目。
-4.85
1966
1868
1827.2
40.8
2.18
1971
2426.4
2392.5
33.9
1.4
1976
2943.7
2968.4
-24.7
-0.84
1981
4862.4
4901.4
-39
-0.8
1986
10202.2
10132.8
69.4
0.68
1989
16909.2
16466
443.2
2.62
2020/12/18
19
2.1.3 GDP核算-收入法
▪ 这样,按照收入法计算的国民总 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 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在理论上应该是相等 的,但是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 个统计误差
2020/12/18
20
2.1.3 GDP核算-收入举例
-32.3
-0.06
1996
67884.6
68330.4
-445.8
-0.66
1997
74462.6
74894.2
-431.6
-0.58
1998
78345.2
79003.3
-658.1
-0.84
1999
82067.5
82673.1
-605.6
-0.74
2000
89442.2
89356.7
85.5
0.1
➢ 在第3章和第4章中,生产函数是我们研究经济 增长的中心点
2020/12/18
6
2.1 GDP的核算
▪ 核算GDP的三种方法 ▪ 生产法 ▪ 支出法 ▪ 收入法 ▪ 三种方法核算的结果应该相等,但存在误

2020/12/18
7
2.1.1 GDP核算-生产法
▪ 农民生产1公斤面粉,以1元的价格卖给康师傅。康 师傅用这些面粉生产出10包方便面,卖了12元。 问这个简单经济体的GDP是多少?
Richard Stone
1913-1991
4
2.1 GDP的核算
▪ 为什么要研究国民收入核算?
1. 国民收入核算为我们的宏观理论模型提供一个正规的结构
2. 了解少数概略数字有利于刻画经济的特征
▪ 区分产出的两种方式
1. 生产方面: 产出 = 以工资形式与利息、股息形式分别支付给劳 动与资本的
2. 需求方面: 产出 = 不同部门的购买或者为未来进行投资 每一次核算,需求与生产的核算在均衡状态下必然
图2-2、1960-2005年美国的净出口
2-17
1.3 GDP核算-支出法举例
2020/12/18
18
2.1.3 GDP核算-收入法
▪ 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 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 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 收入分配的主体:家庭、厂商和政府
▪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交通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餐饮、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采用收 入法。
▪ 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核算
▪ 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
2020/12/18
13
消费
▪ 消费= 家庭部分对产品或服 [Insert Figure 2-2 here] 务的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