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它的基本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户。
这些单位的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各单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从宏观角度看,国民经济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具体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系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1.指国家或国际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了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
2.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结果,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1.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2.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3.可用于国际比较。
4.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算现代化的功能。
三、国民账户体系(SNA)简介SNA是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
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属表”,标志着SNA的正式诞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统计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经济数据,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全貌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贸易、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值,然后相加得出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支出,然后相加得出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因素所得到的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和利息等,然后相加得出GDP。
消费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资本消费两个方面。
生活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衣物、住房和教育等;资本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资本品的支出,如购买房屋和汽车等。
消费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投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存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贸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活动;国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收入和支出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现 在 扩 大 为 包括 过去仅是
,
年开始
、
着 手建
。
服务 在 内的 全 面 核 算 财政
2
.
立 新 的 国 民经 济 核 算 制 度 国 家统 计 局
、
经过
、
信 货 资金 运 动 的 核 算
。
现在
。
基本 属于 M P S
、
国 家计 委
、
财政 邵 等
扩 大 到 全 社会 资金 运 动 的 核 算 充 实 了核 算 内容
.
要进 行 了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改 革
扩 大 了核 算 范 围
。
1
.
试行 方案
对新 国 民
相 适应
因此
过 去 是单 纯 的
;
经 济核 算 体 系作 出 了明 确 规 范 和 我 国从 五 十 年 代 起 采 用 的 国 民经 济 核 算 制 度 体 系
, ,
革
。
物质 产品 核 算 我国从
1984
的 基 拙上
充 实 了反 映 部 门 间 经 从部
核 算体 系
新 体 系借 鉴 国 际 上 科
.
济 技 米联 系的 投 入 产 出表 济 综 合 价 格指 数 的 计算 核算 扩 大 法
面
。
学 的 核算 方 法
经 过 优化改进
,
,
较 适
分价 格指 数 的计 算 扩 大 到 国 民经
;
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 和 运 行 机 制 的 要 求越来越 不 相 适 应
西 方掀起 了 一轮
“
在
”
新 国 民经济 核 算 体 系 分 为 内 容可 分两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新】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由国民党时期中 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三教授主持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属于物质产 品平衡表体系,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 适应。
合计
1.货物和服务进口 2.支付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3.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 4.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 5.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
合计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三)经济总体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关系
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账户、 金融机构部门账户、政府部门账户和住户部门 账户。
经济总体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是总体与部 分的关系
新SNA包括20个账户,26张核算附属表和 补充表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MPS)(*)
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 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 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它以 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主线来 核算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核算范围包括农业 、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商业等 物质生产部门,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 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近年来各国为适应向市 场经济过渡,已放弃继续使用这一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 政策的重要依据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用于国际比较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 算现代化的功能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的内容
国民经济五大核算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五个重要部分,包括国内生产总
值(GDP)、国内收入分配、国内投资、国际收支和储蓄投资平衡。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GDP包括国内各类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它可以从产出、支出和收入三个角度加以统计,分别对应着产业结构、总需求以及分配关系。
其次是国内收入分配,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
和公正的重要内容。
国内收入分配核算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行政区划单位收入分配以及产业部门和经济单位间的收入分配。
第三个是国内投资,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投资
核算主要包括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各类固定资产成本和出租房地产投资。
国际收支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
经济交流与合作情况。
国际收支核算主要包括对外经济交易、对外收入和对外支出,以及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项目的收支情况。
最后是储蓄投资平衡,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储蓄和投资的平衡情况。
储
蓄投资平衡核算主要包括国内储蓄、国内投资和对外资本流动三个方面的关系。
总之,国民经济五大核算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体系。
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收入分配、国内投资、国际收支和储蓄投资平衡的核算,可以全面了解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gdp gnp 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统计、核算和分析的一套体系。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GDP和GNP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核算指标,它们在衡量和评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增长水平和财富分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GDP和GNP核算方法展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GDP的核算方法1.1 产值法产值法是核算GDP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生产活动的产出价值来计算国民经济总量的方法。
在产值法中,通过统计所有企业和行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产值总和,得出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从而计算出GDP的数值。
1.2 支出法支出法是另一种核算GDP的方法,它是根据总需求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核算的方法。
支出法将国民经济的支出分为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四个部分,通过统计这些支出的总和来计算GDP的数值。
1.3 收入法收入法是计算GDP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统计国民经济中各种收入的总和来核算GDP的方法。
在收入法中,将国民经济的收入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和经营税净额、固定资本折旧费和经营剩余四个部分,通过统计这些收入的总和来计算GDP的数值。
二、GNP的核算方法2.1 境内生产总值法境内生产总值法是核算GNP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来计算GNP的方法。
在境内生产总值法中,将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收入的差额相加,即可得到GNP的数值。
2.2 国民支出法国民支出法是另一种计算GNP的方法,它是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NP的方法。
在国民支出法中,将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私人投资、净出口四个部分的支出相加,即可得到GNP的数值。
2.3 国民收入法国民收入法是计算GNP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的总收入来计算GNP的方法。
在国民收入法中,将劳动者报酬、生产和经营税收、固定资本折旧费和经营剩余四个部分的收入相加,即可得到GNP的数值。
核算表五大指标

核算表五大指标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大部分组成。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5个基本表。
每个基本表都是对国民经济某一方面的完整描述。
经济循环帐户由国民经济帐户、机构部门账户、生产部门帐户和经济循环矩阵四部分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过程,能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种总量之间的数量经济关系。
国民经济的五大核算分别为:1.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2.投入产出核算;3.资金流量核算;4.资产负债核算;5.国际收支与国际头寸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确定、核算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或决定作用。
国民经济帐户方法是根本的方法,但在一些方面也吸收或直接使用了平衡表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目的或需要也引进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核算其他方法,主要是矩阵方法、方程式方法和图解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入产出核算
Input-Output Accounting
198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行全 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通知要求每五年进行 一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Circular concerning carrying through national input-output survey> in the march of 1987. The circular request that national input-output survey will be carried through every 5 years, and input-output table will be compiled.
一、GDP的核算方法 The GDP accounting approach
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为主,也开展支出法核算。第 一产业和工业用生产法;建筑业和服务业用收入 法。
We mainly use production approach and income approach, also develop expenditure accounting approach. We use production approach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industry, and use income approach in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投入产出核算 Input-Output Accounting
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制出1987、1990、 1992、1995、1997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
Up to now, input-output table of 1987, 1990, 1992, 1995, 1997, 2002 have been compiled.
2)gross capital formation
subsidy(-)
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3.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
additions to inventories
4.Operating surplus
3)net exDP Table
Production
sum
Use
sum
1.GDP by production approach
1.GDP by expenditure approach
1) total output
1)final consumption
2)intermediate input(-)
household consumption
import(-)
二、产业分类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年度核算:国家分94个行业;地区分58个 行业。
Annual accounting: 94 industries by nation, 58 industries by region.
二、产业分类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季度核算:10个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 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住 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盈利性服 务业、其他非盈利性服务业。
Quarterly accounting:10 industries including farming&forestry&animal husbandry&fishery, industry, construction, transport&storage& postal, wholesale&retail trade, catering services, banking, real estate, other profit service, other non-profit service.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The Chinese SNA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 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构成。
The Chinese SNA consists of basic accounting tables, national accounts and satellite tables.
投入产出核算
Input-Output Accounting
从此,中国建立了定期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制度,即逢二、 逢七年度开展大规模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 逢0逢五年度,通过小规模调查和对基本系数表进行调整, 编制投入产出简表。
Hence, the system of periodic compilation of input-output table is established in China, which is that a large-scale input-output survey will be carried through and the basic input-output table will be compiled when the year ends of 2 or 7, and brief input-output table will be compiled through small-scale survey and adjustment of basic indicators table when the year ends of 0 or 5.
2.GDP by income approach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1)laborer compensation
urban household consumption
2)net taxes on production
government consumption
Taxes on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