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oc 43页)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分析(doc 48页)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分析(doc 48页)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3)第二章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3)2.1传统成本管理 (3)2.1.1传统成本管理的内涵 (3)2.1.2传统成本管理的现状 (4)2.1.3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5)2.2作业成本管理 (5)2.2.1作业管理 (5)2.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7)2.2.3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9)2.2.4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10)2.3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对比研究 (12)第三章沧州炼油厂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13)3.1沧州炼油厂概况 (13)3.2炼油企业的生产特点 (14)3.3沧炼的组织结构 (15)3.4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应用 (15)3.4.1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确立 (15)3.4.2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职责和分工 (16)3.4.3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依据 (17)13.4.4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内容 (18)3.4.5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方法 (19)3.4.6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控制考核 (22)3.5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运行 (22)3.6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运行实例 (23)第四章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借鉴 (28)4.1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28)4.2沧炼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改进 (29)4.2.1建立虚拟核算中心 (30)4.2.2确立标准成本体系 (31)4.3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借鉴 (33)附图表 (36)感谢参考文献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变革,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很难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成本管理大部分仍是立足于生产现场管理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
作业成本计算管理及应用

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治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一、作业成本计算及其现实意义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治理理论和方法。
近一、二十年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带来了治理观念和治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适时制(JIT)采购与制造系统,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零库存、单元制造、全面质量治理等崭新的治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
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
在这种崭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传统采购与制造过程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应地,原来为传统采购与制造乃至企业决策服务的产品成本计量与操纵、会计决策、业绩评价等会计理论和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革。
例如,在先进制造环境下,许多人工已被机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
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
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自动化的效益,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操纵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
其最终后果是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
作业成本计确实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治理信息系统。
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
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白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打算、操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它是企业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进行成本的核算,帮助企业准确地了解到每一个产品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分配情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对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job)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作业(job)视为一个成本对象,为每一个作业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分配。
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成本对象的确立:作业成本法将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作业(job)视为一个独立的成本对象,为每一个作业都设定了一个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标准。
2. 成本的追踪和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进行追踪和分配,为每一个作业确定其真实的成本。
3. 成本核算的周期性:作业成本法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来进行成本核算,比如按月或按季度进行成本核算,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情况。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它可以精确地了解到每一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分配情况,为企业的定价和产品组合提供重要参考。
2. 成本管控和分析: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管控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异常和问题,并通过成本分析找出造成成本异常的原因,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绩效评估: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绩效进行评估,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和比较,找出绩效不良的作业和成本异常的原因,从而进行绩效激励和改善。
三、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 的成本计 算和管 理方 法重 视对 直接 材料 和直接 人工 等成本的核算 和控 制 ,而 对 间接 费用则 以单 一 的数 量标 准为基 础在 人工 成本 和 原材 料 成 本之 间 进行 分 配 , 仅适用 于产品 品种 单一 、间接 费用 在整 个产 品成本 结构 比例小 的企业 。 而在竞争 的市场环 境下 , 然 随着顾 客个性 化要 求 的膨胀 , 品多样 化 、 产 技术 复 杂化导 致企 业生 产组 织难度 的加大 , 量无关 的 间接 费用 比例显 著增 加 , 与产 给 企业 的成本分摊带 来 了难度 。如果 继续 使用 传统 的成本
MAQn- un i ya g
Abt c: cvy bsdcs n lct ot gb cv ,b cvl iut t erli si btenrslc osm tnad s a t A ti - ae ot g l a scsn yat i oj te l r e t ao hp e e ore nu pi n r it i ao e i it y ei y l s a s h e tn w e L c o
p o u t o t whc e p er s l o o t c o n n r c u ae Acii — a e o t g i a f c e t t o rt ee tr r et r d c s, ih k e st e u t f s a c u t gmoe a c r t. t t b s d c s n n e iin h d f n ep i c h c i vy i s me o h s o ma a ea d c n rl o t n d a c o e t e e sf m s ewh n fcn o e t v r e n i n n . c vt- a e o t g n g o t s d a v e c mp t v n s r i i e ig c mp i e mak t vr me t A t y b d c s n n oc a n i i o n d a i t e o i i s i
作业成本管理及应用模型

作业本钱法道理与应用模型第一局部作业本钱法的底子道理1.1作业本钱计算作业本钱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物制造本钱的方法被提出。
其底子思想是在资源和产物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底子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物消耗作业;出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本钱的发生。
按照这一原则,作业本钱计算按如下两个步调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本钱库;以资源动因为根底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本钱库;作业是基于必然目的,以报酬主体,消耗了必然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物出产、效劳程序的组成局部。
实际工作中可能呈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筹办、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置、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出产方案、工程处置、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办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按照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本钱库中。
由于出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物出产、效劳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本钱库往往并不成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本钱归集到同质作业本钱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本钱库归集间接费用不单提高了作业本钱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本钱。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根底将作业本钱库的本钱分配到最终产物。
产物消耗作业,产物的产量、出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物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筹办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筹办次数,质量查验作业的本钱动因是查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本钱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物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物的各项作业本钱,进而确定最终产物的本钱。
本钱计算程序如以下图所示:第一步 第二步 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综上所述,作业本钱法区别于传统本钱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底子的本钱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本钱(如:产物本钱、责任中心本钱)的基石;其二,注重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置多样化作业本钱库,并采用多样化本钱动因作为本钱分配尺度,使本钱归集明细化,从而提高本钱的可归属性;其三,存眷本钱发生的前因后果。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作者:张春玲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5期张春玲摘要:作业成本管理(ABM)最早在二十世界八十年代被研究并应用,是一种以服务顾客为主旨,实现分解作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决定企业总消耗量,然后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水平,增加企业效益,实现生产方式和作业的协调发展。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将作业成本作为管理对象的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作业实际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耗费的资源情况,对成本意识的增加具有很大作用,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的了解企业成本的变化和产生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成本有效控制。
本文主要从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优点、内容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企业管理及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研究;内容;优势随着社会形势的转变,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帮助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此种模式主要将作业成本作为管理核心内容,经过计算和分析,实施成本链控制,推动企业流程的科学化管理,帮助企业有效的执行作业成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一、概述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将作业作为核心的体系,主要对企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资源进行确认、计量,然后将耗费资源纳入企业作业管理体系中,并对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然后将全部作业成本分给各个管理成本对象。
此种管理模式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可以给企业管理提供比较精确、有价值的成本信息,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底线,提高生产和决策的准确性,让企业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意义(一)符合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转变,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应用,导致市场发展环境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果企业实施成本管理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必定会导致成本管理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企业进行决策的准确性,制约企业发展。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对 于 作 业 成 本 管 理 来 讲 .其 指 的 是 将 作 业 的成 本 作 为核 心 及 起 点 和市 场 优 势 。
开展的管理工作 . 同以往的劳动及商品为核心的成本管理工作相 比 , 是 次 深 入 的 变 革 及 质 的 飞跃 。
一
对于作业成本的管理工作来讲 , 其是 以作业成本作 为管理对象 , 将
众提供更多 的价值 ,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资金收益 , 增强企业 市场竞争能
力, 为 了 实 现 这 一 目的 : 企 业 管 理 模 式 必 须 做 出相 应 的 调 整 , 要 深 人 到 作业层 , 对作业情况进行 分析 , 具体操 作方法包括 : 第一, 要描述作业 ; 即确 定 企 业 的经 营 目标 ,判 别 并 描 述 企 业 为 顾 客 提 供 的产 品 成 本 或 者
向。将作业变成分配成本的准则 , 从而不但合理 、 科学 的划分各项 资金
费用的用途 , 为管理者提 供更加客观 、 精 准的信息 , 同 时 还 可 以利 用 分
析作业 内容 , 转变作业的方法 , 合理分配资源 , 缩减成本 资金 的投入 。 所
以。 作 业 的 成 本 管 理 工 作 可 以 良好 的 与 时 代 发 展 相 适 应 , 提 高企 业 的 管 理水平 ,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象。 重点放 在 了每一作业的完成及 其所耗费的资源上 , 能够增 强成本 意
浅议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应用

浅议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应用作者:邵黎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6期摘要: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围绕作业成本,通过数据计算和结果分析,来有效控制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成本;模式;内容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能促进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并能促进企业管理质量提升。
鉴于此,为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推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一、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概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重视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就是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确认、计量,区分出耗费资源,并将其纳入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中,分析其成本动因,根据分析的结果,再对作业成本进行细分,分给各管理成本对象。
这种模式优势比较明显,不仅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也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在保证产品或服务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确保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 作业分析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投资,创造出更多价值,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确保成本管理能深入到作业层,企业需要立足实际,对各种作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第一,描述作业。
首先要明确企业经营目标,在目标导向下,判别企业的作业或服务,然后,再针对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结果显示,某个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这类作业可定位成必要作业;如果结果显示某项作业重要性不强,就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看其是否能满足企业需求,如果企业需要其存续,即便客户不需要,仍然也要将其定位为必要作业。
第二,划分作业重点内容。
企业的作业种类通常都会比较多,如果逐一对所有的作业都进行分析,将会消耗很多人、财、物力,增加企业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oc 43页)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3)第二章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3)2.1传统成本管理 (3)2.1.1传统成本管理的内涵 (3)2.1.2传统成本管理的现状 (4)2.1.3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缺陷 (5)2.2作业成本管理 (5)2.2.1作业管理 (5)2.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7)2.2.3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9)2.2.4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10)2.3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对比研究 (12)第三章沧州炼油厂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13)3.1沧州炼油厂概况 (13)3.2炼油企业的生产特点 (14)3.3沧炼的组织结构 (15)3.4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应用 (15)3.4.1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确立 (15)3.4.2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职责和分工 (16)3.4.3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依据 (17)3.4.4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内容 (18)3.4.5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核算方法 (19)3.4.6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控制考核 (22)3.5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运行 (22)3.6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系统的运行实例 (23)第四章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借鉴 (28)4.1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28)4.2沧炼模拟法人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的改进 (29)4.2.1建立虚拟核算中心 (30)4.2.2确立标准成本体系 (31)4.3沧炼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借鉴 (33)附图表 (36)感谢参考文献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变革,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很难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成本管理大部分仍是立足于生产现场管理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
传统成本以单一的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的基准,必然导致产量高、技术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量低、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偏低,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成本信息,不利于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传统的成本管理以产品为中心,难以落实作业的成本责任,不利于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责任制。
传统的成本管理难以对作业的效绩进行评价,不但不利于资源消耗的监督和节约,而且也难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成本管理的创新,通过学习西方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作业成本管理以顾客为终点,把企业分解为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根据后一项作业的需求来决定企业内部每一项作业的消耗量,并通过改善企业各项作业的效率及质量来提高企业效益,因而与需求拉动型生产方式相适应。
同时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成本为对象,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费的资源上,enhanced an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profits are increased. Meanwhile,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deals with activity cost, and focuses on the completion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of each activity, which can greatly reinforce the cost awareness among management people, and will make them understand when, where and how costs are produced, so that cost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attach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sign of products and the quality cost management. Taking the combining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s a principle, it can improve the design and techniques of products, relocate the limited resources into those profitable activities, and increase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As a result,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and its adaptability to the market, and reinforce its survivability in the global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assesses responsibility cost by activities. This can not only realize responsibility cost, but exert employees’motivation, creativity and cooperativeness as well. Assessing performance by activities’ responsibility costs, employees are rewarded or punished. Such a way of assessment motivates employees of each activity to search for various methods of cutting activity costs, which can therefore better the activity’s oper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has been newly launched in China, and its role in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as a pattern of cost management has seldom been studied. Therefore, it become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make it fully play its role in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by providing accurate cost information so as to cope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Based on standard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on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on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this MBA thesis introduces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patter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The author, after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ies on activity-cost and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conducts a thorough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in Cang Zhou Refinery, and therefore proposes relevant improvement methods. Cang Zhou Refinery sets up a simulative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accounting adjustment system based on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ndependent adjustment, the Refinery conducts a simulative market opera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 and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of following the market-price into variou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ections. The monthly adjustment within individual section presents a clear picture of it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us individual section can improve its general management by working on the base of responsibility profits and cost control, which will finally cut down consumptions, increase profits,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technologies.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in Cang Zhou Refine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enterprises, while setting up the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pattern, should be fully prepared to accept the idea of the all-employee cost management, to better policies of controlling, to clarify the focus of responsibilities, to implemen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unishment and rewarding policies, and to make innovations in cost management patterns. To implement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does not mean an abandon of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but is rather a synthesis of the two. A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cost management provides accurate cost adjustment inform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Key words:Activity-based cost Activity cost management cost driverTitle: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Patter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第一章绪论1.1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重要的生产控制环节,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