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风家训征文稿1500字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7篇)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7篇)家风家规家训征文1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布满正能量。
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他们还告知我在外边遇到长辈肯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
礼貌、友爱、老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表达吧。
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知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
所以假如在外面我被欺侮,一般状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由于一说,爸妈都会立刻责怪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确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缘由——这对我的影响的确很大!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布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育成好人、狡猾人,老实做人,狡猾做事,还要敬重长辈。
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现实在平常的学校教育中,家风表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
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表达,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
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劳的,由于家长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如今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
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方法。
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法规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群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
对于一个学校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悟,但是通过了挖掘同学‘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范文(通用6篇)

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范文〔通用6篇〕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范文〔通用6篇〕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家的家风家规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家的家风吧!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
每次吃饭时,我都是最后一个坐下,因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下后,我再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坐下。
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
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没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
介绍完我家的家风后,我再来介绍一下我家的家规吧,我们家的家规是:“事不过三”同样的事情不能重犯,也许是我每次出去玩时都超过了妈妈规定的时间,因为这缘故,我们家的家规就诞生了。
有了家规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刻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根底,踏出坚决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2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安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标准、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表达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立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辉。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群众的道德程度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建立的关键在家长。
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立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
关于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精选5篇)

关于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精选5篇)关于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征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家训征文1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我们家有三风:善良之风,孝顺之风,勤俭之风。
我家的善良之风。
妈妈常说:“善良是心灵的灯盏,能引导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春天服饰里给我买了一件新毛衣,然后又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不过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当时的他穿的破破烂烂的,还在马路边上到处乞讨。
我看他好可怜,正准备给他分点零食吃,妈妈却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把口袋里仅有的二百多元钱递给了那个孩子,还把给我买的零食和毛衣都给了他,并对他说:“孩子,买车票回家吧,别让爸爸妈妈担心啦,家里再穷,也是家。
”我记得当时那孩子哭的好伤心,直对着妈妈鞠躬说:“谢谢,谢谢”,后来,我在街上再也没见过那个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妈妈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家的孝顺之风。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
在家里,我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我会在课余时间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给他们捶捶背,倒点热水泡泡脚。
我孝敬我的爸妈是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多年来,爸妈十几年如一日的孝敬爷爷奶奶,记得奶奶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衣不解带的侍奉在病床前,他们是远亲近邻们公认的好儿子,好儿媳。
我家的勤俭之风。
我们家勤俭节约的宗旨是:该花的钱一份都不能少花,不该花的钱一份都不能多花。
比如我要买学习用具或者课外书籍,妈妈总是给我足够的钱,让我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3篇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3篇家风家训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们要慎重对待之。
下面是整理的我的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3篇,欢迎阅读!我的家风家训征文1500字范文一家风,家风?家风……在奶奶的影响下,妈妈也是一位珍惜时间的人。
是我们值得一提的人。
她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正因为这种态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职员”。
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
妈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
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
晚饭后,妈妈放弃了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
白天奶奶干,晚上妈妈抢着干,让奶奶休息。
时间正在悄悄的流逝,而我们也正如小草一样地飞长。
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都曾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在我们的身后,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
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
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
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
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
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
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这,便是家风。
——题记家风,是个端庄而又和谐的词语,它博大,却又那么平凡。
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它已经浸透了我们的心灵。
在几年前的时候,家里穷得很,父亲没个正经工作,生活倒是拮据。
那时候,家里还有个特带劲儿的口号:“省!省!省!”现在想起那段啃着干馒头生活的日子,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现在呢,生活条件倒是好了,但往日那股勤俭节约的风气却时刻没丢掉。
在家里,那整天提个鸡毛掸子的奶奶当上了我家的“省”领导,早晚都叫和着勤俭节约,无论是我,还是父亲,只要一“浪费”,就总会吃上她几掸子的。
现在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儿。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热得很。
夜虫都中了署,躲在草丛里,呜呜地啼哭。
在月光下,一个人影匆匆闪过:两边腋下各夹个西瓜,偷偷摸摸,蹑手蹑脚地往水龙头跑去。
家风家训征文(8篇)

家风家训征文(8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良好的家风,必定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盛兴旺,国家富强兴盛的必要条件。
——题记“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
大学》中的一句话告知了我们家风的重要性,但是,何为家风呢?家风,简洁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绚烂文化孕育了很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根底。
60年月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时机,为了爱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洁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
周恩来回国见了非常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判了一顿。
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所以,我必需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问何为家风?家风即为勤俭。
黄福荣,一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20xx年4月14日晨在玉树结古镇地震救援现场不幸遇难。
他是在玉树地震现场救援中牺牲的首个志愿者。
多年来,黄福荣始终热心内地公益。
20xx年4月8日,他到达玉树县一家孤儿院做义工。
地震时,孤儿院的楼房倒塌,三个孩子和三个教师被埋。
大家协力救出了三个孩子和一个教师,正在救援另外两个教师时,余震袭来,阿福不幸遇难。
为何为家风?家风即为乐于助人。
南宋名将岳飞,其母岳母在他临行时,在其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鼓励其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终换来“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千古佳话。
他的精神一样传给了儿子岳云,父子二人惩奸除恶,爱护了宋朝的江山。
问何为家风?家风即为爱国。
“勤俭,乐于助人,爱国……”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华夏五千年来文明的结晶,如春雨般沐浴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愿这些美德,这些家风,成为彼此行事的准则,做人的信条,引领着宏大的祖国走向富强富强。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通用17篇)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通用17篇〕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通用17篇〕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1家训,家风,顾名思义,都是围绕着“家”这一字展开的。
家风,影响着孩子的安康生活,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气氛就构成了家风。
家风是每个家庭从老一辈哪里传承下来的美德,多多少少都会有祖辈的影子,而家训,更能表达出一个家庭的严谨、认真。
建立好的家风、家训关键在于家长,家长要首先成为建立家风、家训的有心人,只有家长做好了,那么儿女也会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品质。
培养好的家风会使整个家庭受益,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典范,做好模范作用。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导。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全家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
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
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犯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2每一个家庭都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有的是热情之风,有的是友爱之风,还有的是诚信之风……这次我就来讲讲我们家的家风——诚信之风。
记得在前段时间,学校准备举行一年一度的长跑比赛,我非常开心,因为我被老师选去参加比赛!但我心里也有点紧张:要是比赛中一不小心失误了,可就让全班的荣誉抹黑了,怎么办好呢?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爸爸曾说过的一句话:“时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一放学我就去跟爸爸说,爸爸听了,容许星期日带我去体育馆练习跑步。
到了星期日,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咦,爸爸怎么没来叫我,该不会忘了?”我赶紧穿好衣服,走出房间,原来爸爸已经在客厅等我了。
我说:“爸爸,我还以为你忘记要去陪我跑步的事情了。
”爸爸说:“我容许你的事情怎么可能忘记呢?我们做人要讲诚信,容许别人的事不管怎么样都得做到。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暖暖的,也暗自以爸爸为心中的典范……到了体育馆,爸爸告诉了我很多跑步的知识和热身运动。
中国好家风征文1500字【六篇】

中国好家风征文1500字【六篇】中国好家风征文1500字1 家风,是一个传统的家族习惯,它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一直传承下去,它体现了一个家族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
家风,人文底蕴深厚,民众素来十分重视家风!因为,良好的家同,它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引导一个人的进步。
我们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
古人说的好:学古训有获,勤以养德,俭以养身。
不错的!小时候我听爷爷奶奶说起过:他们从七岁就开始到山上放牛,九岁就开始自己拿着小椅子站在上面烧饭。
爷爷奶奶很勤劳,勤劳得双手都起了茧,并且都不停歇一会儿,爷爷奶奶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了,明天的事情明明可以明天做,但今天他们就要做了,并且是在早上,他们大多是在农田里干活,经常穿着草鞋,戴着草帽的。
回来之后,只是换了一套衣服,便开始打扫客厅,房间的卫生了,扫了又扫,拖了又拖,总是有忙不完的活。
勤俭节约这个好家风,使我也不断的进步着,我开始变的更勤劳,更俭节,在吃饭时,尽管已吃的很饱,也要把碗里饭粒吃的干净,没有一点浪费。
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谨法,尚谦和,重谦耻,是好人家我想,我们应该是好人家了吧,我希望,每个好家风都可以延续传承下去。
中国好家风征文1500字2 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道德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独特作用。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多年构成的为人处世的风尚,或叫家规、家风、精神、品格等,包括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动准则。
构建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家长或家庭的主要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行动的认识和体现;其次,是家庭的规则,家庭规则虽然大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和要求,但身教、口传的传统美的教育非常关键;最后有着良好传统家风的家庭,在中国自古到今最重视的是子女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素养,构成良好的思惟方式、处世原则、行动规范,从而代代相传,代有提高,家庭的文化,良好的家风。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通用18篇)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通用18篇)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一)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家、贫穷、富有;每个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家规、家训。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我们家的家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年轻人不能依靠老一辈,要自己去努力工作;如果总是依靠老人,就会变成名符其实的“啃老族”。
坐吃山空,总有一天,家族也会败落的。
另外,我们小孩子也要到一定的年龄开始独立成长。
比如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早就应该自己收拾房间、穿衣洗漱等等。
可不能再当幼儿园时的“小公主”“小王子”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家的家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
记得有一次,我做数学题时因为不会写,而偷偷看了答案,妈妈知道后,不仅没打我,还心平气和对我说:”做错了事,知道及时改正就好了,但我希望你这是第一次偷看答案,也是最后一次”。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这句话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我家的家训。
是啊,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也别强求别人去做。
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这句话对所有人的影响都非常大。
家规、家训、家风,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二)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
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善良当成了我们的家风。
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当听到儿子第一次叫我妈妈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心里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是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潜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当成了我家庭的家风。
记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手语《感恩的心》。
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稳的脚步,唱不清的歌词,却让孩子成了我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风家训征文稿1500字
家风情怀似清新韵律,当韵律激荡时,它易波动心弦,去触碰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家风故事如斑驳年轮,穿梭古今之间,重拾记忆,轻捻着骨子里流淌着的精神信仰。
家风展现的魅力,让其与在当代多元价值社会下高不可及的梦想或不经心的世俗之心背道而驰,在平凡之路上延续记忆深处的精神信仰之歌……
家风的形成,无关文化,无关贫富,只关德行。
儿时的我,倚靠在家门口,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背诵着《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字字句句是我对人性最原初的理解。
多年以后,我学习了中国哲学,才得知古人将人性分为性善,性恶和性无善无恶之理论。
但无论当今人们信奉哪种理论,父母所教育我的保有善心、追求善念和惩恶扬善绝不会是一种虚妄,因为那原初的记忆仍在,善的种子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缓缓流进自己的血液中,慢慢长大。
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小时候,父母看到路边上有几个行乞的流浪者,其中还有个婴儿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似乎还有些残疾。
父母很不忍心,从家带了些米饭、菜和还有热水,流浪的人们接过食物,狼吞虎咽地吃着,连声感谢,父母则弯下身来,去给那个婴儿悉心地喂着热水。
我躲在母亲身后,认真地看着这样的情景,第一
次感受到给予别人恩惠是如此让人满足的事情。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
很多,我渐渐明白,对别人施以关怀和帮助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仁慈。
朴实善良的父母,虽不擅长说教,却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我树立了道
德的标杆。
家风的影响,不在于苛求,而在于醇厚。
《朱子家训》云:“一
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孩提时的我咀
嚼米饭,难以下咽,饭粒散落在桌上,不愿拾起。
父亲为使我明白事理,第一次对我进行了责罚。
父亲是个不多言的人,偶尔提起自己的
经历,还会潸然泪下。
父亲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时候对于粮食的渴望于我这代人很难体会,父亲的两个姐姐在独特
的成长环境中意外夭折,更加深了他对于生命的眷恋。
父亲曾对我说,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都要勤俭节约,不铺
张浪费,不贪图享乐,不与别人在物质上进行攀比。
无论生活有多么
艰辛,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对生命的意义视以最大程度的尊重。
待我
自己有些人生经历后,将此道理再三琢磨,便得知,拥有未必幸福,
失去未必不幸,获得内心的安定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不虚念,不
违心,于潜移默化之中守护安然之乐。
平淡却不失真挚的家风故事融入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点滴生活
中。
家风的柔软抑或是灯塔里的守望者,于无声处,润物浸染;抑或
是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价值,内蕴的信仰追溯于千年之前;抑或是泰然
处之的自律,融化在亲情的力量中,化为笃行的动力……
自古以来,家与国相连。
修身,齐家,治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便是家风之初义。
中国人对“家”的独特理解受到了中国哲学
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
如《傅雷家书》,傅雷及其夫人在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中,教育
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深感吾心。
书信内容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
期盼,是家风情结的自然流露,更是蕴含着那个年代独具的家国情怀。
文人若是将自己的情操期盼和精神信仰寄托在家风中,便是诗一般的
美好了。
但家风并不是文人的专属,小家庭时代也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和家规。
平凡小家庭的家风故事虽不能与《傅雷家书》中所言之媲美,却也值得仔细回味。
其实,傅雷之所愿也即是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父母
之所愿。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家风正则国正,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家风推动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改善。
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内在底蕴,将拥有独立灵魂的生命个体
社会化之一个有存在价值的人。
家风是亲情的凝聚,逢年过节全家人
聚在一起,聊着往事,笑中带泪;家风是“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始终保有一颗感恩之心;家风是“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不求
名利,只求精神的丰富和内心的平静。
那些父母教会我的家风,终生
受益。
家风的故事让我重新追溯记忆深处的精神信仰,也许这才是家风存在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