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民族特色的统一校服不要也罢

合集下载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1. 学校统一校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统一校服会让学生失去展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种束缚。

2. 统一校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有些学校的校服价格昂贵,对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种经济压力,而且孩子长得快,校服的尺寸可能很快就不合适了,这样就需要不断更新校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 学校统一校服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有些学校的校服设计过于简单,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甚至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困难。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1. 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学生间的攀比之心。

学生穿着统一校服,不会因为穿着打扮而产生攀比之心,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和谐氛围。

2. 统一校服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形象,给人一种统一、整洁、有序的感觉,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文化内涵。

3. 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管理学生。

学校可以通过校服的统一管理学生的着装,避免一些不当的穿着打扮,有利于维护学校的管理秩序。

名人名句:1. “人无完人,树无完枝。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应该被统一校服限制。

2. “衣如人之第二皮。

”——这句话说明了衣服对于人的重要性,学校统一校服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经典案例:日本学生穿着统一校服,不仅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整体形象,让学校更加有序、有纪律。

而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后,一些学校出现了学生着装不当、攀比之心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困难。

综上所述,学校统一校服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形象和和谐氛围。

因此,我认为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加学生的个性表达。

学生在校园中穿着统一校服,缺乏个性化,无法展现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而取消校服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进行穿着,增强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一些家庭可能无法承担购买校服的费用,取消校服可以让家庭省下一笔开支,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经济稳定。

此外,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提高学生的舒适度。

学校统一校服的面料和款式可能并不适合每个学生,取消校服可以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装,提高穿着舒适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之心。

如果取消校服,学生可能会因为穿着不同而产生攀比之心,导致学校出现不
必要的竞争和矛盾。

统一校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

其次,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在外界展现出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校的形象建设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

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在穿着上保持一致,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学校团队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取消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家庭经济负担,但也可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攀比之心,减弱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因此,是否取消学校统一校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更合理的决定。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学校统一校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风格,穿着统一校服会让他们失去展现个性的机会。

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服装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废除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个性。

其次,学校统一校服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许多学校的校服价格昂贵,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长高,校服的尺寸也需要不断更换,这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废除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生更加舒适地成长。

最后,学校统一校服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统一校服让学生在校外很难被辨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加拿大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达曾指出,“校服使学生失去了在社会中个体的身份。

”因此,废除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废除学校统一校服是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家庭经济和学生安全的需要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秩序和纪律的维护。

统一的校服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让学校更加平等和和谐。

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学校是培养社会公民的地方。

”统一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统一校服也有利于减少学生在穿着方面的消费。

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在时尚品牌上的花费,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和成长。

正如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节俭是美德。

”统一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让他们更加理性地面对消费。

最后,学校统一校服也有利于减少学生在穿着方面的纷争。

统一的校服可以避免学生之间在穿着方面的争吵和纠纷,让学校更加安宁和有序。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说,“和而不同。

”统一校服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秩序、节俭意识和学校和谐,因此不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学校统一校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统一校服会剥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不要让学校成为一座监狱,让学生成为囚犯。

”统一校服的实施就是对学生自由的一种限制。

其次,统一校服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许多学校的校服价格昂贵,对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废除统一校服可以让家庭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购买适合的校服,减轻家庭的负担。

正如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我们应该让家庭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强加额外的负担。

”。

最后,统一校服也容易造成学生间的攀比和歧视。

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会穿着名牌校服,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可能只能穿着便宜的校服,这容易造成学生间的差异和歧视。

废除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不再受到外在的标签和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的管理和秩序。

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打扮过于张扬的情况,有利于维护校园的秩序和规范。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

”统一校服是一种礼仪,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其次,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学生间的攀比和歧视。

如果没有统一校服,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会穿着昂贵的时尚服装,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可能会受到排斥和歧视。

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不再受到外在的标签和压力,有利于减少学生间的差异和歧视。

最后,学校统一校服也有利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校统一校服的价格通常是比较统一和合理的,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购买校服,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统一校服是对家庭的一种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学校统一校服应该继续保留,因为它有利于校园的管理和秩序,减少学生间的攀比和歧视,以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加学生的个性和自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穿着统一校服会抹杀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

而取消校服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

其次,统一校服存在着一定的经济负担。

一些家庭可能无法承担购买校服的费用,这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取消校服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

再者,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避免校服带来的心理负担。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外貌、身材等原因而不喜欢校服,穿着校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不适。

取消校服可以让学生摆脱这种心理负担,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管理和学校形象的建设。

统一的校服可以让学校在外界展现出统一的形象,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统一校服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可以减少学生打扮过于花哨或不当的情况,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

其次,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消费浪费。

如果取消校服,学生可能会在打扮上进行攀比,导致消费浪费和学生之间的不平等现象。

统一校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和内在素质的培养。

再者,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校园欺凌和歧视。

如果取消校服,学生的穿着将更加多样化,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穿着不好而受到欺凌或歧视。

统一校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尊严。

综上所述,取消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经济减负,而保留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管理和学校形象的建设。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通过灵活的管理和政策来平衡双方的利益,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持校园秩序和学校形象。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统一校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风格。

统一校服会使所有学生穿着一样的衣服,无法展现个性,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种限制。

其次,统一校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一些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购买校服,这对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废除统一校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孩子的衣服,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外,统一校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些学校的校服设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易燃、易褪色等问题。

如果废除统一校服,学生可以选择更安全、更舒适的衣服,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废除学校统一校服是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家庭经济情况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秩序和学校形象的统一。

学校是一个有纪律、有规矩的地方,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打扮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校园的良好秩序。

其次,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

如果废除统一校服,学生可能会因为穿着不同而产生攀比之心,甚至引发歧视。

统一校服可以消除这些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统一校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穿着统一的校服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学校统一校服对于维护校园秩序、减少攀比和歧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都有积极作用,不应该轻易废除。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1. 学校统一校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喜好,统一校服会让学生失去展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种限制。

2. 统一校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一些家庭可能无法负担统一校服的费用,这会给他们增加额外的经济压力。

取消统一校服可以让家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的校服。

3. 统一校服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家庭条件无法购买时尚的校服而受到同学的排斥和歧视,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1. 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

因为每个学生穿着一样的校服,就不会因为外表而受到排斥,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问题。

2. 统一校服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校服来识别学生的身份,减少校园内的安全隐患,保障学生的安全。

3. 统一校服有利于校风校纪的建设。

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形象,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名人名句: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经典案例:日本学校取消统一校服后,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现象有所增加,校园安全管理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空间,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在维护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校园安全和校风校纪的建设,综合权衡利弊,做出更加合理的决定。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展现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穿着统一校服会让学生失去展现自己的机会,这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认同是不利的。

其次,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有些家庭可能无法负担昂贵的校服费用,取消统一校服可以让家庭有更多的选择和控制权,可以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服装。

再者,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穿着各种不同的服装,学生应该在学校就开始学会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服装和外表,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名人名句,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不要成为别人想要你成为的人,而是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句话表达了个性和自由的重要性,学生应该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个性。

经典案例,日本一些学校取消了统一校服,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整体学校氛围也更加融洽。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学校统一校服。

首先,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

如果取消统一校服,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穿着不好或者不时尚而受到同学的排斥和歧视,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其次,统一校服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纪律性。

统一校服可以让学校更加统一和整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再者,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对外貌的焦虑。

如果取消统一校服,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外貌问题而感到焦虑和不安,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不利的。

名人名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生就像穿着一件衣服,如果不合适,就会显得很不舒适。

”这句话表达了服装对于个人舒适和自信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在一些学校取消统一校服后,学校的纪律性和整洁度出现了下降,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排斥现象也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对于学生的个性展现和家庭经济负担可能有利,但也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歧视增加,以及学校纪律性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乏民族特色的统一校服不要也罢昨天,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区中小学学生新款学生装、学生鞋已完成研发、核价工作,从今年秋季开学,全区60所中小学校、8万余名中小学生将统一换上新款学生装。

据悉,在如此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校服在江苏开了先河,近日江宁区各中小学校将面向学生家长本着自愿原则开始组织征订(6月29日《扬子晚报》)。

江宁区的统一校服举措为什么会引发普遍关注呢?首先,这是因为统一校服背后可能隐藏的利益冲动。

比如其中最贵的校服是高中生的春秋装,价格达到325元/套。

对此,人们的第一联想并不是穷人家庭买不起孩子的校服,而是推广如此昂贵的校服除了收受回扣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

众所周知的是,统一校服的意义首先不在于美观,而在于防止学生在衣着方面进行攀比,从而影响学风和学习?那么,一旦校服脱离廉价的基准线,让广大穷人家庭负担不起会怎样呢?毫无疑问,校服本身也会因此蒙上攀比的阴影,和统一校服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江宁统一校服走的是日韩路线。

虽然说江宁校服之所以选择日韩样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的结果,但另一个问题也因此浮出水面,校服作为体现学生特点的装束本身理所当然地应该输入民族色彩。

由此我们忍不住要问,既然要设计统一的校服,为什么不能够更加民族化一些,而是跟在日韩的屁股后头?并且,选择某种样式作为校服的样式,家长作为利益相关者难道就没有发言权?校服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身之所以引人关注,并不是人们认为不应该推广校服,而是因为在推广校服这件事情上我们没能够做到经济与民族化的统一。

毕竟校服不是现代科学技术,可以直接“拿来”的,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如果做不到这些,统一的校服哪怕是再美观,我们不要也罢。

24日,江西防总一名官员在接受央视采访介绍汛情时,没有直接回答有关“下游群众的安危”的提问,而是大篇幅提及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被很多网友认为其“官腔浓厚”,央视主播称其被人肉搜索:“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6月29日新华网)。

网民针对贪官以“人肉搜索”的方式进行网络监督必须旗帜鲜明的予以支持,但这一次,网民对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人肉搜索”,并揪出其“祖宗八代”,弄得其“小孩不能上学”,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过了,涉嫌网络暴力。

网民对平其俊在接受采访时讲官话具有批评权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名官员,在抗洪的关键时刻,不能拿官话来搪塞民众,更不能以歌功颂德的态度来回避民众的知情权。

民众有权对敷衍了事的官员进行批评,如果这种官话是来自上级的指示,那么,民众的批评或许能让他的上级同时也意识到用官话搪塞民众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可以批评并不等于可以进行“人肉搜索”。

因为,尽管平其俊在接受采访时讲官话,工作作风和态度都不合适,但这并不涉及他滥用公权牟取私利,而且,这些官话也仅与他个人有关,并不涉及其家人。

网民不能将对他讲官话的不满延伸到他的个人私事,甚至延伸到他家人等无关人员身上。

因此,网民不宜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将其家庭情况,其妻子、孩子等个人情况都公之于众。

因为,官员和其家人也享有隐私权,尽管这种隐私权不能与普通公民相比,是有限制的隐私权,只要他们的个人信息与公共利益无关,就应当受到保护;如果随意泄露,将对于他们及其家属的生活安宁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并非针对任何官员或者针对某个官员的任何信息进行“人肉搜索”都是正义的。

“人肉搜索”在掀翻了周久耕之后,赢得了网民的尊敬和追捧,但是,即使是对官员,“人肉搜索”也应当有所节制。

不是针对任何官员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只有针对那些有滥用公权、腐化堕落嫌疑的官员才师出有名;也不是针对某个贪官的任何私人信息都可以进行“人肉搜索”,比如针对周久耕抽高价烟、刘丽洁借用豪华车进行“人肉搜索”就具有正当性,因为这些行为都可能涉及公权滥用。

但是,如果“人肉搜索”越过一步,进而将周久耕的亲威住所地址、手机号都公布于众,那就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了,因为这些信息与公权滥用无关。

针对官员的“人肉搜索”并非都是正义的,判断的标准在于官员的私人信息是否有涉公共利益,在官员有限的隐私权范围内,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就是一个禁区。

节制“人肉搜索”,包括节制对于官员的“人肉搜索”,才能让“人肉搜索”不被人揪住辫子,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近些年来,广东、浙江等省相继出台一些针对“人肉搜索”的禁止法规,与“人肉搜索”肆无忌惮地侵犯个人隐私不无关系。

“人肉搜索”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就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形成“网络暴力”,而这种“网络暴力”就为官方禁止“人肉搜索”提供了极好的借口。

如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反腐手段———“人肉搜索”,是不是该有所节制了!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独家获悉,从7月1日起,广东省江门市将在全省率先推行“廉政公积金”制度。

日前,《江门市市直廉政公积金试行办法》印发,明确了廉政公积金的缴存、支付、法则、管理等内容。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江门市直单位符合参与管理条件的公务员4600多人,按照缴存规定,每年财政支出预算近2000万元(6月29日《南方日报》)。

社会上对“廉政公积金”制度的争议之声一直没有间断过,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尝试廉政保证金制度”在2003年被《检察日报》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廉政新闻之一,在2004年,廉政保证金制度被网易今语丝评为公务员改革十大热点问题之一,也没有让争议停歇。

对江门“廉政公积金”制度的审视同样离不开这一背景。

就笔者的观点,“廉政公积金”存在着制度前提预设的错位陷阱,并且无法摆脱“自我奖励”的非议。

本质上,廉政金是一种信用工具,是公职人员个人对其终身职业生涯的廉洁担保。

但是,就我国现实来说,廉洁是对一个公务员的最起码要求和最低层次的期待,而这种最低要求也要用纳税人支付另外的费用来实现时,不就意味着错位吗?正如不少人指出的那样,为了保证公民守法,是不是也应该设立一个守法保证金呢?更进一步说,这是一种权力赎买的逻辑,甚至在无形中告诉我们,腐败是必然和应该的,谁让我们没有廉政金呢?因此,从深层次上来说,廉政金有着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缺陷。

从“目前江门市直单位符合参与管理条件的公务员4600多人,按照缴存规定,每年财政支出预算近2000万元”来说,既涉及到了为公务员增加福利待遇的争议,又有着如何规范纳税人钱财使用的诟病。

道理很简单,法律意义上的保证金理应是公务员个人的财产,只有用自己的财产才可能为自己的行为作保证,用纳税人的财产来为公务员的行为作保证,是一种南辕北辙,恐怕也很难发挥保证的效力。

更何况,“廉政公积金”制度是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同时并存的的制度怪胎。

所谓先天不足是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问题,后天缺陷则是说意义有限,很可能强化了自我奖励怪圈和浪费了纳税人钱财。

实践表明,不少地方实施的廉政保证金制度对遏制腐败的作用是很小的。

人们一般把廉政金与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相比较,其实,二者的前提和指向有着明显差异。

新加坡公务员公积金中自己交的部分是他为自己退休后的养老、医疗保障预留一笔资金,公积金中政府为公务员交的部分是政府把公务员退休养老金预先存放到公务员的公积金账户上,公务员退休后没有另外的养老金。

所以,从经济学上讲,这是公务员为其廉洁而付出的抵押金。

但是,在我们这里,廉政金中,政府财政出的部分,实际上意味着是对公务员廉洁的奖励金。

一个抵押,一个奖励,明白了这点,就知道我国的廉政金何以身陷争议的旋涡了。

进一步的观察可知,当前廉政保证金制度的实施范围大多集中在一些富裕地区,或拥有执法权、审批权而被社会公认为有钱有势的强势部门,而那些经济落后地区和被视为清水衙门的部门则鲜有所闻。

这对江门来说也不例外。

因此,江门的廉政金制度必须接受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考量。

也就是说,只有在厘清廉政金的制度前提预设迷失和消除廉政金的先天不足以及后天缺陷的基础上,廉政金制度才能成为一个好制度,而不是半路夭折或争议不断。

6月26日凌晨,一小偷在兰州市一户居民家中行窃时,恰好碰到独自在家的一位老人犯心脏病,情形危急,良心未泯的小偷给垂危的老人打水服药,帮助老人脱离危险。

家中未丢失任何物品,家属希望能当面感谢“义贼”(6月28日《兰州晨报》)。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从古至今。

这条新闻被一网站拿来做了辩论的素材,主要探讨的是支持还是反对家属感谢“义贼”。

支持者认为,偷窃和施救并不冲突,救人应该得到答谢;反对者认为,答谢小偷会助长不良风气。

该不该感谢救人的“义贼”呢?因为赞同“人性本善”,所以笔者支持老人家属感谢“义贼”。

小偷入侵公民住宅违法不假,但入室盗窃跟行善举救人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为。

小偷盗窃属于侵财违法,除非个别穷凶极恶者,一般不对事主的生命构成威胁。

小偷入室当然不好,但老人因为小偷的施救而保住了性命难道也不好吗?“义贼”救人论证“人性本善”。

小偷入室盗窃恰逢老人犯病,彼时他可以有四个甚至更多选择:一是不理老人,继续盗窃,然后走人;二是不理老人,停止盗窃,立即走人;三是救助老人后,立即走人;四是为了不被报警,对老人进行捆绑,继续实施盗窃。

选择一、二和四,盗窃成不成和违法、犯罪性质的转化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老人都可能因此丧命;之所以选择三,是因为该小偷虽然犯法但良知尚未泯灭,“人性本善”使然。

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

也正因为有“人性本善”常识,才有了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笔者认为,一时的失足并非十恶不赦,相对于生命垂危的老人来讲,此时救人的“义”已经战胜了入室盗窃的“不义”。

小偷救人,显然是舍小恶而行大善。

预防违法和打击犯罪,确实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没有谁天生就是违法和犯罪的胚子;笔者还坚持认为,全面改善民生是逐渐减少直至彻底消灭违法和犯罪的重要法宝。

重庆农民付某的蛙场被划入李渡工业园区,在补偿条件未谈妥的情况下遭到强行爆破,付某因此将爆破公司告上法庭。

由于园区管委会发函“警告”法院“不得一意孤行”,付某的诉讼请求最终被驳回,对此管委会回应称系“表达意见而已”,听不听话是法院的事(6月28日《新京报》)。

司法审判被发函“警告”“不得一意孤行”,显然是权力干扰司法公正的一个显著的例子。

法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被冲垮了,失守了,人民群众就找不到说理、说法的地方,这样的社会就必然是无序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混乱的社会,不会建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这也令我想起了一位令人尊敬的“一意孤行”的法官———1608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表示希望亲自进行审判,不料遭到首席法官爱德华·科克的拒绝。

国王十分不快地问:法律基于理性,我和法官一样具有理性,为什么不能审案?科克反驳道:陛下对英格兰王国的法律并不精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