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热工学部分复习资料1. 太阳辐射是主要短波辐射,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域,约占97.8%。

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2. 对于长波热辐射,白色与黑色物体表面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小(室内),反射率、吸收率基本相同。

对于长波辐射,材料性能起主导作用。

3. 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

白色与黑色物体表面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大(阳光下),4. 易于透过短波而不易透过长波是玻璃建筑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

5. 红砖墙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大于水泥墙面、灰色水刷石墙面、白色大理石墙面。

6. 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6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7个等级。

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对同一个人夏季只需一短袖衫,而冬季要穿毛衣才感到舒服,这是因为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7. 房屋的朝向、间距、环境绿化对室内气候有影响;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及构造方法,对室内气候的影响较大;民用建筑的室内气候主要决定于室外热湿作用;建筑物内设置了空调、供暖等设备是创造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

8.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夏热冬冷地区的热工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9.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其单位为:W/(m.k)。

导热系数λ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强。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导热系数以金属最大,非金属和液体次之,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小于0.25W/(m.K)。

10.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气分压力p不变,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降低;空气温度升高时,相对湿度将降低。

11. 地板的面层材料是地面对人体热舒适感及健康影响最大的部分。

冬季当赤脚走在松木地板上时感觉比混凝土地板暖和些,这是因为松木地板的蓄热系数小。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热学一、名词解释1. 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2.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3. 热舒适: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4. 城市气候: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

5.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的现象6. 传热:指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7. 热阻:指热流通过壁体时遇到的阻力,或者说它反映了壁体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8.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9. 材料的传湿:当材料内部或外界的热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材料内部水分产生迁移的现象10.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指按照冬季或采暖期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室外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11. 建筑通风:一般是指将新鲜空气导入人们停留的空间,以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及调节气温12. 室内空气污染: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而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

13. 日照时间:以建筑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14.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15. 外遮阳系数:在阳光直射的时间里,透进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没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16. 窗口综合遮阳系数:(Sw)指窗玻璃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外遮阳系数SD的乘机二、填空及选择1、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室外气候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影响和人体活动的影响。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答案

一、填空题1、两个“10”dB声音合成,合成后总声压级为13dB。

2、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的声音,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主要对中低频有很好的吸声特性。

3、点声源发声在空旷室外传播,离声源10m处声压级为80dB,离声源5m处声压级是86dB。

4、有音质要求的厅堂,粗略的归纳可以分为供语言通信用、供音乐演奏用和多用途厅堂三类。

5、痛阈为人耳听力的最高极限,为63.2Pa的声压,可听阈为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耳所能听到的最低声压,为2×10-5Pa的声压。

6、在声级计中,A计权网络参考40方等响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7、声波入射到某构件表面,24%能量被反射,75%被构件吸收,则此构件隔声量为20 dB。

8、为了保护听力,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允许连续噪声级为90dB(A)。

在高噪声环境连续工作时间减少一半,允许噪声级提高3dB(A)。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115dB(A)。

9、通常未作隔声处理可以开启的门,其隔声量约为20 dB。

10、空气吸声的多少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但只对2000Hz以上频率的声音有较显著的吸收。

11、已知一种墙体的透射系数为10-5,该墙体的隔声量为50dB。

12、某演员声功率200μW,则其功率级为83 dB。

13、混响时间的定义是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 dB所持续的时间。

14、我们所听声音的音调,主要是由声音的频率所决定的。

15、吸声尖劈的截至频率指的是吸声系数为0.99的最低频率,用于表示尖劈的吸声特性。

16、我国目前的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17、能引起人听觉的频率叫音频,音频范围为20Hz~20000 Hz。

18、扬声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厅堂的使用性质及大小来确定,通常可分为集中式布置、分散式布置和立体声布置三种。

19、灯具是光源、灯罩及其附件的总称,灯具可分为装饰性灯具和功能性灯具。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1. 声音的基本性质①声波的绕射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

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0E E E E γατ=++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11E E E E E γαταγ+=-=-=⑥波的干涉和驻波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

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2.声音的计量①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符号W . 单位:瓦(W)或微瓦(μW). ②声强定义1: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改点处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定义2: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

符号:I ,单位:W/m 2dWI dS=意义:声强描述了声能在空间的分布;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建筑物理(⼆)复习思考提纲1、采光系数和采光系数标准值的概念(课本207-208页)(1)采光系数C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某⼀点给定平⾯上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时间同⼀地点,在室外⽆遮挡⽔平⾯上的天空漫射光照度(Ew )的⽐值,即 %100?=EwEn C (2)采光系数标注值室内天然采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标准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El 表⽰,即开始需要采⽤⼈⼯照明是的室外照度值。

确定临界照度值,可将室内天然光换算成采光系数。

采光标准规定我国Ⅲ类(⼴州属于Ⅲ类)光⽓候区的临界照度值为5000lxP208 表9-2中,表中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适⽤于Ⅲ类光⽓候区,其他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相应的光⽓候系数K*表9-2中所列的值(光⽓候系数表9-3可查,表中默认识记Ⅲ类)2、各种采光⼝的采光特性(课本207-208页)采光⼝分类:侧窗、天窗、侧窗天窗混合(1)侧窗:窗⼝形状结合房间形状⽽选择:窄⽽深选⽤竖长⽅形;宽⽽浅选⽤横长⽅形特点:构造简单、布置⽅便、造价低廉采光特点:照度沿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2)天窗:①矩形天窗:(纵向矩形天窗、横向矩形天窗、井式天窗)采光特性与⾼侧窗相似:离窗⼝越远,照度越低,照度最⾼点也往下移,照度变化趋于平缓。

②锯齿形天窗:采光均与性较好,具有⽅向性较强的特点,可保证7%的平均采光系数,满⾜精密⼯作车间的采光要求。

③平天窗:结构特点:降低建筑⾼度,简化结构,施⼯⽅便采光特性:采光率⾼且布置灵活,易于达到均匀的照度。

3、天然采光设计的⼀般步骤(课本223-226页)(1)搜集资料:①了解设计对象对采光的要求a.房间⼯作特点及精密度b.了解⼯作⾯位置c.了解⼯作对象的表⾯状况d.了解⼯作中是否容许直射阳光进⼊房间e.了解各⼯作区域对采光的要求②了解设计对象的其他要求a.采暖b.通风c.泄爆③房间及其周围环境概况(2)选择采光⼝形式:天窗or侧窗(3)确定采光⼝位置及可能开设窗⼝的⾯积①侧窗:常设在南北侧墙上②天窗:侧窗采光不⾜之处可设天窗(4)估算采光⼝尺⼨(5)布置采光⼝4、侧窗采光计算⽅法(课本237页)=τcmin''ρ'CKKwKfKKC?d5、⼈⼯光源和灯具的分类,配光曲线、遮光⾓及灯具效率的概念⼈⼯光源分类:1、热辐射光源:⽩炽灯、卤钨灯2、⽓体放电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荧光⾼压汞灯、⾦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电极荧光灯灯具分类:直接,半直接,均匀扩散,半间接,间接配光曲线:当光强体被通过Z轴线的平⾯截割时,在平⾯上获得的封闭交线以极坐标的形式绘制在平⾯图上,这就是灯具的配光曲线遮光⾓:灯罩边沿和发光体边沿的连线与⽔平线所成的夹⾓。

建筑物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1.室外热湿作用:室外因素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雨雪等,统称为室外热湿作用2.室内热湿作用:室内因素如空气温度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和水分等。

统称为室内热湿作用3.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温度。

4.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25%~30%,辐射散热约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5.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内空气温度、有效温度ET、热感觉PWV-PPD指标7.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8.相对湿度:一定湿度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饱和水蒸气量fmax的百分比10.露点温度: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1.气候要素: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积雪,日照以及冻土等都是室外热湿气候的要素。

12.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3采暖期:某一地区建筑设计计算采暖天数,即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数。

14.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在采暖期的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15.采暖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c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

16.热岛效应:下垫面吸热、热容量大散热慢、上空CO2长波辐射、不透水、通风17.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法:导热、对流(空气间空气和壁面分子)辐射18.导热系数: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m2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压力,温度等。

小于0.25保温材料(绝热材料)。

1.室内外温度的计算模型:1)恒定热作用,室内外温度不变,采暖房间冬季2)周期热作用。

单向周期(空调房间)双向周期热作用(自然通风房间的夏季隔热)2.一维稳定传热特征: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q处相等、同一材质平壁内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声学部分框架整理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声学部分框架整理

第三部分 声学■有关的声学基本知识(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基本物理性能; (2)声音的计量; (3)人耳的听觉特性; (4)室内声学原理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特性 (1)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2)建筑隔声; (3)声扩散处理。

■声环境设计中的噪声控制 ■音质设计(观演建筑)第一章 声音的物理特性和人对声音的感受 ■有关的声学基本知识● 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基本物理性能▲声速:340m/s p304频率、波长和声速之间的关系:ג=c/f 波长=声速/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kHz ▲倍频带▲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反射 、衍射(绕射) 、散射、干涉、声吸收、声透射 ● 声音的计量▲常用术语声功率(W ,单位w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音能量。

声强(I ,单位w/m2 ,10-12~1):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

声压(p ,单位N/m2,2×10-5~20):声能密度 cp I 02ρ=▲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级、分贝 ①声压变化范围大,实际计量不方便②声压的变化与人耳的听觉特性不一致★级——取一个物理量的两个数值之比的对数 ★人耳对声音变化的反应——对数关系 ▲声级的叠加叠加计算表达式 简便估算法 ▲声音在户外的传播■点声源与平方反比率在距离为r1处的声压级为Lp1,在距离r2=nr1处的声压级为Lp2,则有 Lp2=Lp1-20lg ( r2/r1 )=Lp1-20lgn 与声源的距离增加1倍,声压级降低6dB■线声源与反比率——距离较近,与声源的距离增加1倍,声压级降低3dB ;距离较远,与声源的距离增加1倍,声压级降低6dB ■面声源●人耳的听觉特性▲听觉范围■最高和最低的可听频率极限:20~20000Hz■最小和最大的可听声压级极限■最小声压级可辨阈:一般1.0dB,实验室环境0.3dB;噪声控制>10dB有意义。

▲听觉特性■人耳的频率响应与等响曲线几个概念▲响度、响度级: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除与声压大小有关外,还与声音频率有关,响度单位为宋(sone)响度级:响度的强弱采用10为底的对数计量时,称为响度级,单位为方(phone)。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1、建筑物内部环境:室内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室内心理环境。

2、按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25%~30%,辐射散热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换热25%~30%。

3、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

·室内热环境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不能忍受的三种情况。

4、f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g/m³5、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气量的百分比。

6、td露点温度:在大气压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

(或相对湿度100%时的温度)·按照的风的行程机理,风可以分为大气环流和地方风。

地方风分为水陆风,山谷风,林原风。

·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1.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3.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4.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表现:1.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2.城市风和絮流3.气温和降水 4.太阳辐射和日照。

·城市气候的机制差异原因:1.高密度的建筑物改变了地表形态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资源消费结构。

7、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导热系数越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越强。

8、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

10、表面对流换热:空气沿维护结构表面流动时,与壁面之间所产生的热交换过程。

这种过程,既包括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 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 2.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 3. 热舒适: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 4. 城市气候: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 5.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的现象 6. 传热:指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 7. 热阻:指热流通过壁体时遇到的阻力,或者说它反映了壁体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8.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 9. 材料的传湿:当材料内部或外界的热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材料内部水分产生迁移的现象 10.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指按照冬季或采暖期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室外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11. 建筑通风:一般是指将新鲜空气导入人们停留的空间,以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及调节气温 12. 室内空气污染: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而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 13. 日照时间:以建筑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 14.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15. 外遮阳系数:在阳光直射的时间里,透进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没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16. 窗口综合遮阳系数:(Sw)指窗玻璃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外遮阳系数SD的乘机 二、填空及选择 1、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室外气候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影响和人体活动的影响。 2、人的冷热感觉不仅取决于室内气候,还与人体本身的条件(健康状况、种族、性别、年龄、体形等)、活动量、衣着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3、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 4、城市与郊区相比, 郊区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多, 城市的平均风速低, 郊区的湿度大, 城市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热岛效应。 5、按照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将我国划分成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五个区。 6、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特性的两个要素。 7、对流换热系数α 的单位是W/m2·K,热阻R的单位是m2·K/W 8、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可分为:保温、承重合二为一构造;保温层、结构层复合构造以及单一轻质保温构造三种。 9、建筑物的通风中,产生压力的原因有: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 10、外围护结构由于冷凝而受潮可分为表面凝结和内部冷凝两种。 11、根据遮阳装置的安放位置,可分为内遮阳、中间遮阳和外遮阳三种。 三、简答 1、 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有哪些?P26- 1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 2大气的对流作用 3下垫面的不同 4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2、 影响区域内热微环境的因素有哪些?P33- 1地段下垫面2建筑群布局3选用的建筑群材料 3、 说明最小传热阻的定义式中[Δt]的意义和作用。P77- [Δt]是室内空气与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4、 建筑保温的途径有哪些?P73- 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 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 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间距 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 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5、建筑防热的途径有哪些?P103- (1)、减弱室外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四、论述 1、试述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P18-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 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单位时间内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成为新陈代谢率,通常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W/m2(人体表面积),亦常以“met”表示,1met=58.2W/m2。新陈代谢率的数值随人的活动量而异,人体新陈代谢过程释放出的能量有时部分用来对外作机械功,大部分则转化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即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 (2)对流换热量qc 是当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空气间存在温度差时的热交换值,取决于着衣体表面和空气间的温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量qr 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相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当人体温度高于周围表面温度时,辐射换热的结果,人体失热,qr为负值;反之,人体得热,qr为正值。 (4)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是由无感蒸发散热量与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组成的。无感蒸发是通过肺部呼吸和皮肤的隐汗蒸发进行的,属于无明显感觉的生理现象。有呼吸引起的散热量通过肺部的空气量成正比,也即与新陈代谢率成正比。至于通过皮肤的隐汗散热,是因皮肤水分扩散引起的,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差。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是指考皮下汗腺分泌的汗液蒸发来散热。散热量的大小决定于排汗率,当排汗率不大,而环境允许人体的蒸发散热量很大时,体表上没有汗珠形成,此时蒸发所需的热量几乎全部取自人体。但当体表积累的汗水较多,形成一定大小的水珠,甚至全身湿透时,汗液蒸发的热量将有相当数量取自周围空气,有的还可能是因吸收环境辐射辐射热量而蒸发的。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蒸发汗液所消耗的热量远大于人体的蒸发散热量。人体靠有感的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在整个皮肤表面100%为汗液湿透时,达到最大值。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ti,空气相对湿度φi,气体流速vi,环境平均辐射温度Θi,人体新陈代谢率m和人体衣着状况等。 2、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有哪些指标?P20- (1)有效温度 有效温度是依据半裸的人和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间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 热应力指数即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即 HIS=qreq/qmax*100% (qreq=qm+-qc+-qr)

(3)预计热感觉指数 为了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人体活动和衣着)对人体人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大量实验研究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热感觉指数PMV以及不满意百分比PPD的评价指标。 3、试分析与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P25- 与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温度、风、降水等。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筑物外部最主要的气候条件之一。 气温,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能时具有选择性,主要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温。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风是指由大气压力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汽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了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分,简称降水。 4、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有哪些?它们的保温措施有哪些? 答:异常部位:门窗洞、外围护结构转交及交角、围护结构中的各种嵌入体、地面等。 保温措施:窗的保温(1)提高窗的保温性能(2)控制各向墙面的开窗面积(3)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4)提高窗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热桥保温;外墙交角保温;地面的保温 5、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有哪些? 答: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1)正常湿度的采暖房间(2)高湿房间(3)防止地面泛潮;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1)材料层次的布置应遵循“难进易出”的原则(2)设置隔气层(3)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 6、试分析材料层次的布置“难进易出”原则。 答:采用材料蒸汽系数由小变大或材料导热系数由大变小的布置方式,将轻质保温材料布置在外侧,密实材料层布置在内测,首先尽量减少进入材料内部蒸汽渗透量,一旦水蒸气进入了材料内部则应采取措施使之尽快排出,必要时亦可在外侧构造中设置与室外相通的排气孔洞,使水蒸气难进易出,内部不易出现冷凝。 7、试分析遮阳设施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答:(1)对太阳辐射热的阻挡:这样设施尽管形式有所不同,但经合理设计的遮阳构件对遮挡太阳辐射热的效果是很显著的(2)对室内气温的影响表现为开窗时室内气温上升,闭窗时室内气温下降(3)对室内采光的影响:遮阳设施能阻挡阳光直射,使室内照度分布均匀,防止发生炫光,有助于视觉的正常工作(4)对室内通风的影响:由于遮阳板的存在,建筑周围的局部风压也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对房间通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室内风速有所降低

建筑光学 一、名词解释 1、光通量 P163是说明某光源向四周空间发射出的光能总量 2、发光强度 P163光源在给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是该光源在该方向的立体角元内传输的光通量除以该立体角之商 3、照度 P163-164 对于被照面而言,常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这就是常用的照度 4、亮度 P166 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5、规则反射 P169就是在无漫射的情形下,按照几何光学的定律进行的反射 6、漫透射 P172就是在宏观上不存在规则透视时,由透射造成的漫射 7、物体色 P179是被感知为物体所具有的颜色 8、光气候系数 P190根据光气候特点,按年平均总照度值确定分区系数,及光气候系数 9、采光系数 P191它是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某一点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长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比值 10、窗地比 P199窗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 11、二次反射 P215是当观众本身或室内其他物件的亮度高于展品表面亮度,而他们的反射形象又刚好进入观众视线内,这是观众就会在画面上看到本人或物件的反射形象。 12、发光效率 P229即光源发出的光通量除以光源功率所得之商。 13、灯具遮光角 P241是指光源最边缘一点和灯具出光口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4、夜景照明 P291泛指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道理照明和室内安全照明,以及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双子爱夜间利用灯光重塑城市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照明。 15、光污染 P295是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 16、照明功率密度值 P296指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是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 二、填空及选择 1、可见光就是光辐射中为人眼所感觉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可见光的波段范围是380nm~780nm。 2、根据眩光对视觉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从眩光形成过程来看,可分为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 3、按窗洞口所处位置,可分了侧窗和天窗两种。 4、天窗可分为矩形天窗、锯齿形天窗和平天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