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1节 脂肪烃 第6课时

合集下载

脂肪烃

脂肪烃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
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B )
A. 混合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混合气体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 混合气体跟氯化氢混合
PPT模板下载:/moban/
CH3CH2OH
二、烷烃
1、通式:CnH2n+2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燃烧)
CnH2n+2 +
3n+1 2
O2 n CO2 +
(n+1) H2O
(2)取代反应(卤代)
特点:
(3)对酸、碱、氧化剂很稳(1定)反应条件:光照 (4C)4高H1温0 分高温解(C裂2H化4、+C裂2H解6((故23)))产卤各物素个是要饱混求和合:C—物不H能都使可用以溶被液取代
液体燃料 甲醇
1、聚氯乙烯是一种合成树脂,可用于制备塑料和合成 纤维等。聚氯乙烯可由H2、Cl2和乙炔为原料制取。请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H2+Cl2 点燃 2HCl
CH≡CH+HCl
催化剂 △
CH2=CHCl(氯乙烯)
小 聚氯乙烯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老化,会变硬、发脆、
知 识
开裂等,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故不宜使用聚氯
巩固练习:
1.下列烷烃的沸点是: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2ºC -89ºC -1ºC +36ºC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
A.约- 40ºC
B.低于-162ºC
C.低于-89ºC
D.高于+36ºC
2. 制取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C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炔和氯化氢反应

炔烃的性质

炔烃的性质

sp 杂 化 轨 道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A.原料:电石和水
B、反应原理: CaC2+2H—OH HC≡CH↑+Ca(OH)2
C.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D.收集方法:排水法。 E.净化试剂:硫酸铜溶液 。
下列那种装置可以用来做为乙炔的制取装置?
BF
A B C
D
E
F
下列那种装置可以用来做为乙炔的收集装置?
3)物理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将纯净的乙炔通入 盛有KMnO4酸性溶 溶液紫色逐渐褪去。 液的试管中 将纯净的乙炔通入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盛有溴的四氯化碳 。 溶液的试管中 点燃验纯后的乙炔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
4)乙炔的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1)可燃性: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 2C2H2+5O2 点燃 4CO2+2H2O(l)+2600KJ
原 油 的 分 馏 及 裂 化 的 产 品 和 用 途
学与问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 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分 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常压分馏可 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和 重油;重油再进行减压分馏可以得到 润滑油、凡士林、石蜡等。减压分馏 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 ,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 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 4 )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 气味,是因为在电石中含有少量硫化钙、砷 化钙、磷化钙等杂质,跟水作用时生成H2S、 ASH3、PH3等气体有特殊的气味所致。所以, 制乙炔气体时要先通过硫酸铜溶液洗涤。 (5)点燃乙炔前必须验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课时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课时3

方程式:CH≡CH+Br2 → CHBr=CHBr CHBr=CHBr+Br2 → CHBr2—CHBr2 ② CH≡CH + 2H2
催化剂
△ ③ CH≡CH + HCl → CH2=CHCl nCH2=CHCl
CH3CH3
催化剂
[ CH2-CHCl ] 聚氯乙烯(PVC)
n
nCH≡CH
催化剂
[ CH=CH ]
制出的乙炔气体 为什么先通入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为什么要 采用分液漏斗?
1.如以试管作为反应装置, 在气体出口处放一小团棉 花,防止生成的泡沫堵塞 导气管。 2.为了减缓CaC2与水的反应 速率,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 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的 用量和加水的速率。 3.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 同时,还会生成H2S、PH3 等有臭味的气体,除去这些 气体的试剂为CuSO4或 NaOH溶液。 CuSO4 + H2S = CuS↓+H2SO4
H OH + H OH
H
C
C
H↑
+ Ca(OH)2
(2)药品:CaC2、饱和食盐水。
【说明】为避免反应速率过快,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3)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装置。
与制CO2、H2、H2S相似,但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乙炔的化学性质:
a. 氧化反应: (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完全氧化: 点燃 2C2H2 + 5O2 4CO2 + 2H2O
1、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焊接金属。 2、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氯乙烯、
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聚氯乙烯薄膜

2017春高中化学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课件

2017春高中化学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课件
第 二 章
烃和卤代烃
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碳外,通常还有 氢、氧、氮、硫、卤素、磷等。仅含碳和 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 称烃;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 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化合物叫做烃的衍生 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 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烃和卤代烃等有机物的反应为有机化学 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反应较慢,不像无机化 学反应那样快;这些反应的产物复杂,如甲 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后的产物有
异构。D项可以,可形成

规律方法指导:(1)书写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时,不加特别说明一般不考虑顺 反异构。 (2)碳碳双键两端至少存在两类原子或原子团,才可形成顺反异构。
〔变式训练〕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是 导学号 46302262 ( A A.1,2-二氯丙烯 C.1,1-二氯丙烯 B.丙烯 D.1-丁烯 )
新课情境呈现
烷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苹果表 面的蜡状物质是二十七烷(C27H56),圆白 菜叶子上覆盖着二十九烷(C29H60),蚂蚁 分泌的传递信息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十 一烷(C11H24)和十三烷(C13H28),蜡和凡 士林都是分子中有20个以上碳原子的烷 烃。 自然界中的简单烯烃并不多见,但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却很多。 例如,胡萝卜含有β-胡萝卜素的分子中有多个碳碳双键,食用花生油中的油酸 和亚油酸分子中也有碳碳双键。
,该单烯烃可能的结构有 导学号 46302259 ( A.1种 C.3种
C
) B.2种 D.4种
解析:本题考查烯烃的加成反应,考查考生对烯烃加成产物的分析推断能 力。难度中等。 该单烯烃可能的结构有
,共三种。
规律方法指导: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 “ 断一加二,都进 来”。“断一”是指双键或叁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加二”是指加两个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_第一节__脂肪烃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_第一节__脂肪烃PPT课件
附职录达: 到顶峰。文章的结尾,交代传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盖棺论定、卒年赐谥等。
的馏分 沸点高的烃断裂为 香烃 司即法今调 之解全亦然称在诉墓讼者调也解。,(张是溥我《国五民人事墓诉碑讼记法》规) 定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是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
益 ②来阶解级决 基纠 础纷 :一的战一期种间重,要中方国式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促使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起来,这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Cl
▪ 1,3-丁二烯的1,4-加成:
▪ 1,4-加成:
+Cl2
C l
C l
▪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 (1)举例 ▪ 2-丁烯有两种结构:
CH3 CH3 CH3 H (1)内容: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习汉礼等。一-句话概括就是向汉族学习。(2)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实力。
顺-2-丁烯 反-2-丁烯 解析: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 形成。
一、借助同义词语推断法。在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考生可以借助常用实词的词义
熔点:-139.3℃ 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实词的词义。
态——液态——固态。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常 温下气态。
▪ 2、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
▪ 完成课本29页《思考与交流》:
▪ (1)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
光照
C2H6+Cl2 → C2H5Cl+HCl(取代反应)
▪ (2)乙烯和溴反应:
CH2=CH2+Br2 → CH2BrCH2Br(加成反应)
▪ (3)乙烯和水反应: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2)苯丙烯的同分异构除有三种位置异构外还有一对顺反异构,试写出其结构 简式。 提示:三种位置异构即
还存在顺反异构现象如下:
三、炔烃 1.炔烃 分子里含有_碳___碳__三__键_的一类脂肪烃,单炔烃通式为____C_n_H__2_n-_2_(_n。≥2) 2.最小的炔烃——乙炔 (1)组成与结构
燃烧火焰较明 燃烧火焰明亮,伴 燃烧火焰很明亮,伴有浓

有黑烟
烈的黑烟
不与酸性 KMnO4溶液反 应
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色
-
能发生
能发生
鉴别
烷烃
烯烃
炔烃
溴水和酸性 KMnO4溶液均 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均褪色 不褪色
2.烃完全燃烧的规律及应用
(1)燃烧通式:
【素养训练】
降冰片在烯单体的开环复分解聚合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用格拉布催化剂,得到
降冰片烯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的光学清晰度。降冰
片烯的键线式是

(1)降冰片烯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提示:能。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降冰片烯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提示:能。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3)试写出其与HCl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不注反应条件)。 提示: +HCl → 。
煤油和 柴油
汽油
2.煤的不同加工方法的比较
【特别警示】 (1)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而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气态不饱和烃。 (2)直馏汽油为液态饱和烃的混合物,裂化汽油含不饱和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褪色。
【合作探究】 (1)能否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提示: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用来作溴水的 萃取剂。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 脂肪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烷烃的取代反应(3)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4)掌握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以及烯烃的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5) 掌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能依据结构推断炔烃的性质2.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对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乙炔的制取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2章 烃和卤代烃 第1节 第1课时课时训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2章 烃和卤代烃 第1节 第1课时课时训练

第一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知识梳理]一、烷烃和烯烃1.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2.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或高温)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特征反应——取代反应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

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3)氧化反应——可燃性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其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C 16H 34――→催化剂高温C 8H 16+C 8H 18。

3.烯烃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加成反应①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烯烃的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①烯烃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

②可燃性烯烃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3)加聚反应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n R 1—CH===CH —R 2――→催化剂。

【自主思考】1.从烷烃、单烯烃同系物的分子式分析,烷烃、单烯烃分子式通式分别是什么? 提示 烷烃:C n H 2n +2(n ≥1),单烯烃:C n H 2n (n ≥2)。

2.在光照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Cl 2混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中只有一氯乙烷吗?提示 不是。

乙烷和Cl 2的取代反应是连续的,产物是从一氯乙烷至六氯乙烷的混合物。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1.产生原因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2.存在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全国)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 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 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l)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 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3)C4H6和H2(或C3H8和CO,C3H6和CH2O等)
烃完全燃烧前后体积变化的规律
在温度高于100℃时,
若温度低于100℃时
气态烃和氧气混合充分燃烧,恢复至原状态,反应前后总体积随氢 原子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烃分子中碳原子数无关。
三、由燃烧产物的量判定分子的组成和混合烃的组成 例题3: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则下列对混合 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有丙炔 D.一定有乙烷
(1)m(CO2)=15.0g×44 g· -1/100 g· -1=6.6g mol mol m(CO2+H2O)=9.3g m(H2O)=9.3g-6.6g=2.7g (2)n(CO2)=6.6g/44 g· mol-1=0.15mol n(H2O)=2.7g/18 g· mol-1=0.15mol 分子中C:H=1:2 n(无色可燃气体)=1.68L/22.4 L· mol-1=0.075mol 分子中C原子数=0.15mol/0.075mol=2, 分子中氢原子数=2×2=4 所以该气体的分子式是 C2H4
练习: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B分子 最多只含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1L该混合 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 LCO2气体,A和B的可能组 成及其体积比可能是( ) A.CH4和C3H6体积比为1:3 B. CH4和C2H2体积比为2:1 C. C2H6和C3H6体积比为2:1 D. C3H8和C4H8体积比为1:1
(2001年全国)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 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 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l)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 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六课时
二、烃完全燃烧前后体积变化的规律及应用
例题2: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 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 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CH4 C2H4 B.CH4 C3H6 C. C2H4 C3H4 D.C2H2 C3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