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排、列”等7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根据语境,填写词语1.课件出示填空题: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天()了,()的天空下,不时能看见一个()的水洼。

我走在铺满()巴掌的()道上,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印着()图案的、()的地毯。

2.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互相交流,订正错误的词语。

二、学习第6~8自然段,理解词语,想象朗读1.引导学生回顾第6~8自然段描写的画面。

2.提出学习任务:这几个镜头中,你觉得哪个镜头最美?为什么?请圈画相关词句,结合词句说说理由。

3.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点拨指导。

(1)水泥道全景图(第6自然段)。

①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想象水泥道的美景,了解作者把水泥道上铺满的落叶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②指名学生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

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7自然段)。

①提问:这里的“凌乱”是什么意思?②指导学生运用上节课理解“明朗”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自主理解“凌乱”的意思,并与同桌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③指名学生交流,并点拨:“凌乱”一词,既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直接猜测其意思为“比较乱,不整齐”,也可以联系上文的“排列得并不规则”进行理解。

④提问:你觉得凌乱的梧桐树落叶美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凌乱的梧桐树落叶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⑤指导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

(3)“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第8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凌、增、棕、靴”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13个生字;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2.在朗读中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水泥道的美。

资料库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洼、印、凌、增、棕、靴”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一、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板书课文题目导入语:同学们,从你的家到学校是柏油马路,还是泥泞的小路?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看看这条通往学校的道路吧。

(二)资料分享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得2颗星。

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铺满、水泥道、亮晶晶、院墙、印着、排列、规则、凌乱、棕红色、迟到容易读错的:难写的: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秋雨过后沾满的水泥道,文章优美而富有童趣。

(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 (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 (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教学目标1.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的故事情节;2.熟悉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3.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4.掌握文言短语“金色巴掌”、“耐性”、“洒脱不羁”等的意思和用法;5.能够借鉴故事中的启示,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课文主要内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民许仙林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上学,白天干农活,晚上还要手工铺路,用自己的“金色巴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词语解释在课文中,有一些生僻的词语,需要注重讲解和理解。

金色巴掌“金色巴掌”指许仙林的手,因为他常年干农活和铺路,手掌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皮肤晒成了一种金黄色。

耐性“耐性”指持久的耐性,即长期坚持的耐力和毅力。

洒脱不羁“洒脱不羁”指不拘泥于常规、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

课文思考1.许仙林为了女儿挣学费,不顾自 body己的生命和死活,写出了怎样的人生画卷?2.小女孩的加入,给许父、许母以及给我们读者带来的是怎样的影响?3.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一段短小的情境,引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这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整体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阅读全文,并尽可能挖掘故事中的深层意义和感情内涵。

步骤三: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围绕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展开讨论,并尝试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步骤四:重点词语讲解针对课文中的生僻词语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加强词汇记忆和理解。

步骤五:朗读自由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发音和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步骤六:启示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和启示,探究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效果;2.学生参与积极,表现出较好的合作精神;3.教学步骤合理,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思考及理解;4.个别生对生僻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提高词汇记忆的强度;5.教学反思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和启迪。

人教(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精选市教研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精选市教研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 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1. 正确识字、写字。

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一)听写词语放晴明朗落叶平展排列规则亮晶晶闪闪发光(二)朗读课文分组朗读第1至7自然段。

二、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愉悦心情(一)自主朗读第八自然段。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读得轻快,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三)理解“棕红色的小鸟”1.出示句子。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2.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联系上文: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回归整体,指导书写(一)了解首尾呼应1.出示全文,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及第十、十一自然段,说说有什么发现。

2.师生合作朗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晶、紧、迟2.重点指导:紧四、仿照例文,尝试写话(一)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断,初步感受不同的写法。

(二)比较课文与链接文写法的不同。

课文:对一种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链接文:对多种景物进行简略的描写。

(三)尝试写话1.回顾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

2.同桌互说。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2、结合课文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并能运用积累的词语描绘事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2、结合课文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这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走了一遍(指插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读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写好词语,我能行(1)师: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上节课学习的词语谁掌握得最好,请你拿出听写纸,做好写字准备。

(提醒坐姿)——金黄、明朗(2)师检查:老师看见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又快又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他写对了吗?(对答案)(3)师评价:我们写生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把字写漂亮,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朗”字写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一同学)(评价:你自信地/勇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真了不起/你的建议真值得我们学习)。

(4)我们写字时,如果能学会观察字的高矮、宽窄和压线笔,就能写得更好。

“朗”字左高右矮,宽窄均匀,分布竖中线两边,注意左边的一横压横中线,这样整个字就非常均匀地分布在田字格中,非常漂亮。

下课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查一下我们自己写的字。

2、词语理解,我能行(1)师:“明朗”这个词藏在课文的哪个句子里,快打开课本16页,谁能找出来?(生读句子:你真迅速。

)(2)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3)师:“明朗”的天空是怎样的天空?你理解这个词语吗?(4)师:不理解没关系,理解了的同学也认真听,看看你是不是这样理解的。

(5)师:我们先把“明朗”拆开,“明”字你会给它组什么词语?(生:明天、光明、明亮)我们可以组的词语很多很多,可是我们要注意这个词要形容“天空”,所以你觉得那个词语最合适?(生:明亮)对啊,那同样,朗,你会给它组什么词语?(生:晴朗)明亮、晴朗的天空就是明朗的天空。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三年级 语文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 的叶子。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 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 尽头……
三年级 语文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 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 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 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三年级 语文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 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三年级 语文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三年级 语文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 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 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三年级 语文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三年级 语文
9
10 11
1 2 3 4 5
三年级 语文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 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三年级 语文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 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 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 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 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篇一」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

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的美丽的事物。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2.是啊,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

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水洼脚印凌乱增添棕色雨靴(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

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教学设想】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2.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2.学会观察事物,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学会观察事物,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欣赏秋天图片。

2.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 引导学生学习第3.4自然段
(1)师读课文,边听边点出这两段所描写的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填一填。

(3)师小结,课件出示铺满黄叶的图片,导入下一节。

2. 指导学生学习5—7自然段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同桌互相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1)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抓住“一片片、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紧紧地、粘”等词理解)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把水泥道上的树叶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

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说明路长)(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
水泥道上。

(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熨帖:妥帖舒服、平展)
3.走在这样的路上,小作者心情怎样呢?听读第8.9段,说说你的感受。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作者在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作者心情愉快。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作者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三、课后延伸。

1.阅读链接
上学路上那条水泥道,在一夜秋雨之后落满梧桐树叶多美呀!作家汪曾祺小时候也在上学路上有所发现,一起来看看吧。

2.你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吗?交流交流吧。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发现美,享受美。

2. 布置作业:小练笔。

板书: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
发现
闪闪发光印着图案很长很长

欣赏熨帖凌乱美
教学反思: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是以“金秋时节”为主题,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
语句优美,表达细腻。

散文的体裁与表达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有难度有距离,因此这节课中,我极力拉近文本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学才会有效。

课堂开始,我从几张美丽的秋景图入手导入,鲜艳且极具特色的图片一下吸引了孩子。

我趁机直接引入教学重点:发现美、欣赏美,吸引孩子的同时明确了课堂目标。

整个课堂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孩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理解中读,读中理解,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对于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引导理解并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体现了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学是为了用,最后,我把文章的表达与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结合并对比,教会孩子选用不同的合适的表达方式描述字迹身边的美。

身边景象的图片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启发了他们的观察点。

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

这节课自己思想紧张,没有放开,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显得有些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这方面。

以后,我会不断学习,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