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3)
必修一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必修一历史期末复习资料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文化的传承,人类日益走向成熟和明智,历史也成为人们思考未来和塑造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高一的历史必修一是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涵盖了从黄河流域初文明的出现到清朝皇帝阶层的崩溃。
毫无疑问,在这一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众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名词,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为了帮助高一同学们顺利通过历史必修一的期末考试,本文梳理了几项复习资料建议。
一、知识框架在复习前,同学们首先需要了解必修一中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和事件。
了解知识框架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在答题时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
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老师鼓励的文本笔记法,将所有的知识点并不盲目地编写在笔记本上,形成知识框架。
这样的复习方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控制考试时间,有效减少在纷繁复杂的书面内容中阅读和记忆的时间。
二、老师的建议从历史教师处获取建议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们是学生们历史知识和与之相关的帮助的最佳咨询对象。
在复习时,课程老师总能提供最有效的学习建议,以便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更深入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课堂外咨询老师是非常值得强烈推荐的。
三、练习题或者,你可以通过练习历年试卷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以识别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你的分数。
通过解决练习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试卷结构以及难点,提高时间管理和答题能力。
可以按照标准的格式来进行模拟考试,或者将测试时间设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考试,并在最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四、多媒体资料多媒体资源从书籍、电视节目、课程文档到在线视频库等等,都可以作为复习历史知识点的宝贵资源。
通过这些资料,不仅能够加深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在历史长河中的不同时段。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的资料有很多,需要打开比较有好的网站,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结束后真正的有所收获。
五、和同学互动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修改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要性:顺序>时间>内容>评价口诀:一个表格、两对矛盾、三大原理、四大变化2、两对矛盾:皇权对相权 中央对地方3、三大原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内因与外因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4、四大变化1、商周之变 鬼神政治——血缘政治2、秦汉之变 血缘政治——职业政治3、唐宋之变 a 、文人社会 b 、分权4、明清之变 僵化 二、知识结构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的出现 早期国家的产生 “帝”的传说 中国早期 夏的政治:“家天下”世袭制度的确立 政治 夏商的政治文化制度 商的政治: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的 内容 特点 分封制意义 西周的政治文化 宗法制 内容 评价 “礼”制 礼乐制 “乐”制礼乐制实质及其瓦解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兼并六国秦的统一北击匈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的统一 南征岭南 建立的条件 统辖西南 历史意义 皇帝制度:总揽大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 地方制度:郡县制度 的确立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思想专制:“挟书律”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法令出一” 评价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丞相制度 相权的弱化中央行政制度 的变化 监察制度 发展演变评价 世官制选官制度 察举制 科举制元朝之前的地方行政区划 的变化 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置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度 内阁制的设立 君主 评价专制 军机处的设置 制度 军 机 处 强化 评价 密 折 制 清朝 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 的边疆 理藩院的设置 政策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实行“改土归流”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制度的评价 晚清的政治改良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践专题一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2、有关夏商政治说法正确的是--------------------------------------------------------------()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大题知识点

西方政治制度发展历程1.由来:雅典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罗马的法律近代:英美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政治民主化)、法制化2.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点:背景(原因、条件):自然环境、工商业(主要)、小国寡民历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原因、内容、奠基)(内容、确立)(内容、黄金时代)实质:奴隶制下的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局限性:范围、小国寡民、政经、直接民主特征:集体决策、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积极影响:政治制度精神文化3.近代的西方民主英美的政体:君主立宪制与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确立的标志:英---《权利法案》美----1787年宪法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权力中心英国王首相议会美总统总统总统政党政治:辉格党/托利党;民主党/自由党特征与实质:两党对垒、交替执政资产阶级政党民主的深化: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与责任内阁的设立美国的宪法修正案英国政体的特点:3条4.罗马法的知识点文本:1)《十二铜表法》(原因、特征、影响)2)《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核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奴隶制下维护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工具。
(根本目的)评价:法律影响社会进步公民法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5.近代的法律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目的、内容、特点、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目的、内容、原则、思想、评价、如何体现分权与制衡)追求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的历程1.近代史上重大事件:虎门销烟、一系列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一系列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重点关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 辛亥革命:背景(5条)《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思想、原则、性质、意义)评价(积极影响与局限性)启示4.五四运动:原因、口号、结果、性质、评价5.国民大革命:原因、标志、北伐的对象(性质、影响)、失败的标志、失败原因。
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 ppt课件

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
节度使 藩镇割据
科举制
门下省
发展 宋 二府三司制 钱、权、兵
加强 元 一省制
行省制
强化 顶峰
明
废丞相 设内阁
清 军机处
谏院、通判
都察院 按察使司 六科给事中
2020/12/2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 趋向公平 趋向严密 加强中央 公正客观 和完备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 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 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2分)
2020/12/2
7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 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020/12/2
6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 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 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 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 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 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全册历史期末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自查(复习着重)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现?(地方问题,中央问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表现?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历程?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整理高一历史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2、商朝的政治制度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1、西周建立: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2、分封制(重点掌握)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B、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安徽省宣城市最新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预习复习提纲1.必须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书本才是根本吧!光看大纲只能知道框架,培养全局观还可以,但是要好好品味枝干还得靠课本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三):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四): 求高一政治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建议买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与探究(高一分册)内容很全,全年的都有,还有练习历史么...参照去年考纲吧...修改的应该不多【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五): 求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的复习提纲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A)③如果AíB, BíC ,那么AíC④ 如果AíB 同时Bí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SCsA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见课本21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 画法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发现解题中的错误.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参见课本P24-25)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 称为f、g 的复合函数.例如: y=2sinX y=2cos(X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六):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提纲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模拟题(第三四五六单元).doc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模拟题(第三四五六单元)/1/261、、现代政治制度起源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
”这表明A.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B.坚决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C.寻找与南方妥协的借口 D.把解放黑奴作为维护统一的措施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4、标志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是A.1791年宪法B.1875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5、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A、清政府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联合镇压B、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C、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困和封锁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6、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7、在下列列强对华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两次是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战8、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康輶纪行》9、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是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10、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济南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D.天津大屠杀11、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强12、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是在A.1954年B.1982年C.十五大D.1999年1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宗教信仰自由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说明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16、“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③实事求是原则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7.(全国文综一)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必修一高中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
(3)有利维护正常统治秩序;不能根本约束皇帝 专制权力,杜绝吏治腐败。
材料一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他注重以 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种权力的界限。 (1)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哪 (1)影响:人权平等、法律至上的理念成为西方民主法 些影响? 制的基础。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 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 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 的干涉,等等…… (2)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它 (2)核心思想:以法律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 (1)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2)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 (2)进步: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意义:标志着新民主 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 主义革命的开端。 命进程来讲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义和团各坛场,均在门前树立大 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 威。 材料四: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 外国人,再跟大清闹。——黄曾源《义和 团事实》 (2)材料三、四反映了义和团对待洋人和 洋文明、清政府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对待洋人和洋文明:灭;对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遭践踏
重建 1982年完善 1984年完善 1998年扩大
提出 平反 加紧 修订六源自元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中国没有实行西方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 3.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法律? 中国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法律是?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现哪些原则? 4.新时期我国政治建设的趋势是?举例说明。 5. 台湾问题 (1)台湾被割出、回归的时间和标志?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 (3)海峡两岸关系: 隔绝对峙、停止炮击、提出和平方式解决、一国两制方针 历史性变化、历史性突破、新发展、两岸实现三通
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 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 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 态环境。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 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 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 •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 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森林生态环境破 坏、海洋过度捕捞导致生物物种减少。) •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 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什么为标志?为什么以它为标志?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其产生的根本因素? 2.巴黎公社革命、公社政权的性质?巴黎公社的创新 体现在哪?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 3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分别是? 《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意义?十月革命后,苏维埃 政权得到全国人民拥护是因为什么措施? 十月革命开辟俄国新纪元、开辟世界历史新纪元分别 指什么?
欧共体 日本 中国 不结盟运动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东 欧 剧 变 苏 联 解 体
、
两 极 格 局 解 体
多 极 化 趋 势 加 强
西方世界 三足鼎立 俄罗斯保持 大国地位 中国国际 地位提高
美国(惟一超级) 欧盟 日本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特点:“一超多强” 、 多极化趋势加 强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奠基时期、破坏中断、完善健全) 民主制度 法制建设
奠 基 时 期 破 坏 中 断 完 善 健 全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政协制度 初步确立、 职能变化、发展到新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步建立、成为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遭破坏 《共同纲领》:通过时间、 会议、内容、性质、作用 《五四宪法》:通过时间、 会议、原则、性质、作用
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奠基
现 外交方针的确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代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中 50年代中期与50年代初期相比,外交政策变化? 国 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突破) 的 新在哪?关键是什么?外交胜利是什么? 对 外 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关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目标、成就? 系
“法制”与“法治”的差异:
“法制”:一般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 并认为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关系极为密切,法律 秩序是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 秩序,须以实行法律制度为前提,而法律秩序的 建立则是实行法律制度的重要体现。 “法治”:指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即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强 调法律与所在社会的互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经历 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原因和影响?
八单元 基本线索
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 战 结 束 以 来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发 展
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1947年 1948 、 ,1949年 1949 1961 ,1955 196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