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中华书局版
精品初中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过程与方法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哪些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应用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教师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随着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危机也日益逼近了。
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究竟如何打响?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灾难?请大家打开课本131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2.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造成了哪些灾难?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授新课:(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课件演示下列材料,辅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美215 材料2:课本132页反映英德矛盾的[文献资料]和[插图]。
材料3:有关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
材料4:刺杀斐南迪大公及其妻子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2 中华书局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登战役,美国的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运用历史地图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战况,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提高通过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2、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分析,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2学情分析1、播放视频《索姆河战役》导入新课,主要是通过视频呈现战争的残酷,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惨剧重演?2、组织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等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并养成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
3、通过对一战伤亡统计表、战争资料图片的对比分析,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3重点难点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索姆河战役》,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知识要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在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3)一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 (4)欧洲的“火药桶”在什么地区: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6)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活动3【活动】活动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知识要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列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成员国,归纳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感受突发事件对人类的威胁。
3.简述一战的爆发、一战的进程与结果,归纳一战爆发的原因、特点与影响。
4.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1)原因: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过渡到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
但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殖民国家英、俄、法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矛盾激化。
其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2)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导致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1914 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帝国主义者发动战争的借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2)爆发:1914 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8月,俄、德、法、英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讨论: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自己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意大利三心二意、望风使舵,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发动一战,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
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而言,只有利益的结合,而毫无信义可言。
所以我们说,一战实际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掠夺战。
(3)转折点:1916年开始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碾碎法军的石磨”,是一战的转折点。
(4)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1917年,美国参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5)大战的结束:1918 年11月,德、奥战败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7)大战的危害:第一次世界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30多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被卷入战争的深渊,死伤人数达3000万,战争破坏和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明 信片宣传可 以轻易打败 英(左)、 法(右下)、 俄(右上)
1913年,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宣称:‚我们 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军事同盟以及军备竞赛激化了矛盾,加快一战爆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 洲形势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 占位次
实力和殖 反映了当时 民地面积 什么问题? 出现倒挂
这种倒挂 又会引发 什么问题
列强要重新 瓜分殖民地
列强实力对比变化(3)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 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 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 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 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了!••••••我们也要给 自己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想 要什么? 殖民地
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国际间 的争端应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避免 使用武力。
远离战争,真爱和平 让我们的世界和谐安宁
战争是残酷的,试举一例说明。为什 么有如此巨大的伤亡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1
上图中武器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密切关系?
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学与战争有什么关系?人类应该把科技 用到什么方面?
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根本
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A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意 法
德
奥
俄
德国是核心。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B—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意 三 国 同 盟 国 法
德
世界市场、殖民地
英
三 国 协 约 国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 【C】 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C】
第一第次一世次世界界大大战战是是帝一国场主义非战正义的帝 国主义争,的这掠一夺结论战的争依,据对是交战双方来说都是 非正义的.
过程
(西线)
英法
德
(东线) 俄 德、奥匈
过
巴尔干(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
过程 一战形势
索姆河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 展开一场会战。 英军首次使用了 新式武器坦克. 战斗第一天, 死伤6万士兵
凡尔登战役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 战,被称为“凡尔 登绞肉机” ,德军
使用了毒气弹
请思考: 战争与科技 有什么关系 ?
教材永远是我们学习的第一资源
战前
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
不
项目
英法德美 平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2 3 4 衡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421
1913年殖民地所在位次
12 4 5
①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1870年到1913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变化?
一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战
爆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
发 的
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目的
原 具体原因
因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如果你是当 时一名驻塞 (塞尔维亚) 记者,请你现 场报道一下这 件事。
提示:
时间 地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教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1.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慕尼黑阴谋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2.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极其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的战役是( B ) A.滑铁卢战役B.凡尔登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3.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
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
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D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这两大军事集团是( C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B.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三国协约、三国同盟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6.(2013•某某某某•15)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属于同盟国的是( A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达中刘桂玲2013年10月27日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标志、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重要战役、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等。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萨拉热窝事件的视频,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结果,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2)使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4)通过分析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夫妇引发一战,懂得解决国际间矛盾应使用和平手段。
(5)通过新式武器坦克、毒气弹等新科技产品加大战争破坏性和灾难性,明确科技产品应造福于人类。
三、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四、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五、教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六、教具:视频、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四、教学程序非正义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结果:1918年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书局版九上

重点:两大对抗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 件;凡尔登战役
8、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9、一战的影响: 带来了深重灾难;改变了世界格局。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0、一战的性质: 11、一战的启示:
漫画中德国 水兵在英国水兵 面前挑衅似地挥 扬着德国国旗。 德国人凭什么那 么“牛”?
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项 目 英 32% 3 1 德 13% 2 4 法 10% 4 2 美 23% 1 5 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德、奥匈 英法联军同德军 展开一场会战。 英军首次使用了 索姆河战役 新式武器坦克。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 凡尔登战役 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 德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100万 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 德军使用了毒气弹
矛盾加剧
争夺霸权 殖民地
争夺巴尔 干半岛
1907年 英俄协约
1904年 英法协约 1892年法俄 缔结协定 1882年加入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 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 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 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 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 门户,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 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 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 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 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 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 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 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 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自主学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
、、、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
1918年11月,无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达标测试:
1、三国协约指的是那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意、奥
D、英、俄、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A、奥匈帝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在()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那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轴心国
D、反法西斯同盟
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一支新军种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海军陆战队
达标测试答案
1—5.AADBA 6—7.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