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红桥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A.实验①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B.实验②用于制备干燥的氨气
C.实验③用于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实验④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实验①的图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是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发生,没有加热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
A.电极d与b相连,c与a相连
B.电解槽中,Si优先于Cu被氧化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H4-8e-+8OH-=CO2+6H2O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4、O2的体积不同,会影响硅的提纯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图1中d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b相连,c电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a相连,故A正确;
B.①溶液中的H+由Ag2O极板向另一极板迁移
C.测试结果中若吸光度越大,则甲醛浓度越高
D.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B
【解析】
【详解】
A.①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则负极HCHO失电子变成CO2,其电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A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原电池有关的计算主要抓住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根据关系式法作答。
12.已知:A(g)+3B(g)⇌2C(g)。起始反应物为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含答案)

红桥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 1O 16C 12S 32Ba 1371.下列“中国制造”所用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所用水泥B .北斗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所用高纯硅C .国产航母“山东舰”舰身所用无磁镍铬钛合金钢D .医用口罩中间过滤层所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PP )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S 2016B .N 2的共价键类型:π键和σ键C .Na 2S 的电子式:Na Na ·S ·····D .S 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 2-+2H 2O === H 2S +2OH -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K > Na > LiB .沸点:HF > HCl > HBr > HIC .离子还原性:S 2-> Cl -> Br -> I -D .离子半径:O 2- > F -> Na +> Mg 2+4.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 ,怕酒精,不耐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毒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该病毒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C .该病毒怕酒精是因为酒精具有强氧化性D .该病毒因在高温下发生盐析而不耐高温5.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腐蚀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C.如图所示,将导线与金属锌相连可保护地下铁管D.如图所示,将导线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保护地下铁管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B.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 CO32-= CaCO3↓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ClO-+ 2H+ + Cl- = Cl2↑ + H2OD.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 NO3-= Ag+ + NO2↑ + H2O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极性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小D.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一定越强8.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最终结果偏高的是A.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NaOH的pHB.配制100 mL 1.00 mol·L -1 NaCl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0.0001 mol·L -1盐酸滴定20.00 mL NaOH溶液,起始读数时仰视D.测定中和热的数值时,将0.5 mol·L -1NaOH溶液倒入盐酸后,立即读数9.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A.向含0.01 mol KOH和0.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D.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答案】B【解析】分析:A选项,首先CO2先与Ca(OH)2反应,再和KOH反应,当反应完全之后再和沉淀CaCO3反应,生成碳酸氢钙;B选项,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只产生硫酸钡沉淀;C选项,1 mol KAl(SO4)2,加入1.5 mol的Ba(OH)2时生成1.5mol BaSO4和1 mol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为2.5 mol,再加入0.5 mol Ba(OH)2,生成0.5 mol BaSO4,溶解1 mol Al(OH)3;D选项,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在NaAl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小于等于1︰1,此时只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如果继续加入盐酸,这是沉淀开始溶剂,当NaAl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达到1︰4时,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详解:A选项,首先CO2先与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此时沉淀量逐渐增大,CO2再和KOH反应,此时无沉淀,之后二氧化碳先会和K2CO3反应,生成酸式盐,当反应完全之后再和沉淀CaCO3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从而沉淀出现溶解现象,所以图像应该是“等腰梯形”的形状,故A错误;B选项,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只产生硫酸钡沉淀,当把硫酸根反应完全,再加氢氧化钡也不产生沉淀,所给图像恰好能表达该反应过程,故B选项正确;C选项,假设溶液中含1 mol KAl(SO4)2,加入1.5 mol的Ba(OH)2时生成1.5mol BaSO4和1 mol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为2.5 mol,再加入0.5 mol Ba(OH)2,生成0.5 mol BaSO4,溶解1 mol Al(OH)3,故沉淀的总物质的量减少,最后只剩下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选项,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在NaAl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小于等于1︰1,此时只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如果继续加入盐酸,这是沉淀开始溶剂,当NaAl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达到1︰4时,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完全溶解,离子方程式如下,H++AlO2-+ H2O = Al(OH)3↓;Al(OH)3+3H+ = Al3+ + 3H2O故曲线应该是加入1份盐酸时沉淀达到最大,再加入3份盐酸沉底全部消失,图像应该是个“非等腰三角形”,与D所给图像不符合,故D错误。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红桥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 1 O 16 C 12 S 32 Ba 137 1.下列“中国制造”所用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所用水泥B .北斗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所用高纯硅C .国产航母“山东舰”舰身所用无磁镍铬钛合金钢D .医用口罩中间过滤层所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PP )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2016SB .N 2的共价键类型:π键和σ键C .Na 2S 的电子式:Na ··S ······NaD .S 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 2-+2H 2O === H 2S +2OH -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K > Na > LiB .沸点:HF > HCl > HBr > HIC .离子还原性:S 2-> Cl -> Br -> I -D .离子半径:O 2- > F -> Na +> Mg 2+4.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 ,怕酒精,不耐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毒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该病毒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C .该病毒怕酒精是因为酒精具有强氧化性D .该病毒因在高温下发生盐析而不耐高温5.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腐蚀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C.如图所示,将导线与金属锌相连可保护地下铁管D.如图所示,将导线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保护地下铁管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B.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 CO32-= CaCO3↓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ClO-+ 2H+ + Cl- = Cl2↑ + H2OD.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 NO3-= Ag+ + NO2↑ + H2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极性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小D.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一定越强8.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最终结果偏高的是A.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NaOH的pHB.配制100 mL 1.00 mol·L -1 NaCl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0.0001 mol·L -1盐酸滴定20.00 mL NaOH溶液,起始读数时仰视D.测定中和热的数值时,将0.5 mol·L -1NaOH溶液倒入盐酸后,立即读数9.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 1 O 16 C 12 S 32 Ba 1371.下列“中国制造”所用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所用水泥B. 北斗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所用高纯硅C. 国产航母“山东舰”舰身所用无磁镍铬钛合金钢D. 医用口罩中间过滤层所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PP)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A.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所用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 北斗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所用高纯硅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 国产航母“山东舰”舰身所用无磁镍铬钛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D. 医用口罩中间过滤层所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有机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是一类由一种或几种分子或分子团(结构单元或单体)以共价键结合成具有多个重复单体单元的大分子,其分子量高达104~106,可以是天然产物如纤维、蛋白质和天然橡胶等,也可以是用合成方法制得的,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非生物高聚物等。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SA. 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2016B. N2的共价键类型:π键和σ键C. Na2S的电子式:Na NaD. S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 H2S +2OH-【答案】B【解析】S,故A错误;【详解】A. 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的质量数为36,原子符号为3616B. N2的的结构式为N≡N,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B正确;C.硫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硫离子形成,电子式为,故C错误;D. S2-是二元弱酸根,在溶液中分步水解,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 HS—+OH-,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K > Na > LiB. 沸点:HF > HCl > HBr > HIC. 离子还原性:S2-> Cl-> Br-> I-D. 离子半径:O2-> F-> Na+> Mg2+【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第一电离能:Li>Na>K,故A错误;B.HF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 HCl、HBr、HI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则氢化物沸点:HF>HI>HBr>HCl,故B错误;C.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2>Br2>I2>S,则离子还原性Cl-<Br -<I-< S2-,故C错误;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O2-、F-、Na+、Mg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O2-> F-> Na+> Mg2+,故D正确;故选D。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答案选D。
【点睛】
复习时除了多看课本,还要多注意生活中的热点现象,思考这些现象与化学之间的关系。
12.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8.Mg与Br2反应可生成具有强吸水性的MgBr2,该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MgBr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冷却水进水口
B.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溴蒸气
C.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2,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D.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因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答案】B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银器发黑的原因就是因与空气里的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而腐蚀,重新变亮就是又变成原来的银,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A正确;
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出炉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液体燃料,均为化学变化,B正确;
C.瓷器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C正确;
答案选D。
3.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Na+由左极室向右极室迁移
B.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C.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选择CuSO4溶液
2019-2020学年天津市红桥区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红桥区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中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为除去所得的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饱和碳酸钠溶液C.饱和NaOH溶液D.浓硫酸【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注意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
详解: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乙醇能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选用饱和碳酸钠可以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其析出。
故选B。
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B.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C.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A.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B.根据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电子能量增大,需要吸收能量;C.根据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D.根据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主族序数;最后一个电子排在哪个轨道就属于哪个区;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A正确;B.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B错误;C.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轨道能量较低,故C错误;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 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D错误;故选A。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SO 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 .+4B .+2C .-1D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计算, X+(-2)×2=0求得X=+4.故选A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2.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
这种气体物质是:( )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天然气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指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碳”指二氧化碳。
考点:空气的保护3.已知Na 2CO 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 气体B .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 1gC .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2g 固体D .与少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3g 固体【答案】C【解析】【详解】A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小于实际生成的气体体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但是稀硫酸的质量未知,无法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继而无法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不符合题意;C 、与足量氢氧化钙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2g 固体,即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 、与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钠不能完全被转化为沉淀,无法计算出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项、当n(NaOH)=0.05mol时,NH4Cl和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H1·H2O和NH4Cl、NaCl,NH1.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Cl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钠离子、氯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l-)>c(NH4+)>c(Na+)>c(OH-)>c(H+),故D正确。
B、HbO2转化为O2,所以反应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增加,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加,B错误;
C、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正确;
D、根据平衡常数K=c(O2)•c(HbCO) / c(CO)•c(HbO2)=10.7×10−4× 0.8 × 10−4/0.2 × 10−4× 0.2 × 10−4=214,D错误;
故选C。
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粗盐 精盐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试样 溶液颜色无变化 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NaI溶液 溶液变紫色→氧化性:H2O2>I2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N2O=N2+ H2O
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氢气与一氧化二氮在铱(Ir)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反应为:H2+N2O=N2+H2O,A正确;
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故④正确;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B。
7.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分子间间隔增大,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D正确。
答案选D。
9.人体吸入CO后在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导致人体缺氧。向某血样中通入CO与O2的混合气[c(CO)=1.0×10-4mol/L,c(O2)=9.9×10-4mol/L],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天津市红桥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详解】
A项、M点是向1L 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反应得到氯化铵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相同,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抑制水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原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故A正确;
B项、根据电荷守恒c(H+)+c(NH4+)+c(Na+)=c(OH-)+c(Cl-),可得n(OH-)-n(H+)=[c(NH4+)+c(Na+)-c(Cl-)]×1L,在M点时c(NH4+)=0.05mol•L‾1,c(Na+)=amol•L‾1,c(Cl-)=0.1mol•L‾1,带入数据可得n(OH-)-n(H+)=[0.05mol•L-1+a mol•L-1-0.1mol•L-1]×1L=(a-0.05)mol,故B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能产生的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
C.氨气的体积为448mL,物质的量为0.02mol,说明铵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结合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硫酸钡沉淀为4.66克,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氧化镁质量为0.4克,镁离子物质的量为0.01mol,结合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第一步消耗0.06mol氢氧化钠,所以说明原溶液还有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6-0.02-0.02=0.02mol,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还应存在有阴离子,只能为氯离子,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2+0.02+0.02-0.02×2=0.02mol,若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2mol,则氯离子的浓度最小值为 ,故错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 不断增大
D.当n(NaOH)=0.05mo1时,溶液中有:c(Cl-)> c(NH4+)>c(Na+)>c(OH-)>c(H+)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则溶液中发生反应NH4++OH-=NH1•H2O,随着反应进行,c(NH4+)不断减小,c(NH1·H2O)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把亚硫酸盐氧化生成硫酸盐,故A错误;
B.应先加氯化钡,再加碳酸钠,然后过滤,再加盐酸可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故B错误;
C.亚铁离子遇KSCN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正确;
D.溶液X可能是由NH4HSO4、MgCl2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再溶于水配制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得到中性溶液,说明原溶液为酸性,则偏铝酸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不能存在,后续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溴离子。原溶液存在的阴离子只能是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所以4.66克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产生气体为氨气,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若有亚铁离子,则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灼烧后得到红棕色氧化铁,故一定不含亚铁离子,故错误;
正确选项C。
8.当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化学键B.共价键键能
C.分子的构型D.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冰醋酸固体变成液体或气体为物理变化,化学键未断裂,A错误;
B.化学键未断裂,则共价键类型未变,键能不变,B错误;
C.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未变化,分子构型不可能变化,C错误;
故选D。
5.某溶液X中含有H+、 、Na+、Mg2+、Fe2+、 、Cl−、Br−、 、Si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X中一定没有 、SiO32-,可能有Na+、Fe2+
B.溶液X中加NaOH后,所得沉淀的成分可能有两种
C.溶液X中c(Cl−)≤0.2 mol·L−1
B.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可发生聚合反应,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具有酯类的性质,能与NaOH溶液水解反应,故C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中含有-CH2CH2CH2CH3结构,其中的碳原子连接的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单键旋转可以使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故D错误;
A.反应开始至4s内用Hb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l0-4mol/(L·s)
B.反应达平衡之前,O2与HbCO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将CO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舱治疗是利用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D.该温度下反应CO+HbO2 O2+HbCO的平衡常数为107
【答案】C
【解析】
【详解】
A、v=△c/△t=(1.0−0.2)×10−4mol/L÷4s=2×10-5mol/(L•s),A错误;
A.①②B.④C.③D.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①错误;
②2A(s)+3B(g) C(g)+2D(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②错误;
③2A(s)+3B(g) C(g)+2D(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③错误;
答案选C。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
C.能与NaOH溶液反应Hale Waihona Puke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与 分子式都为C7H12O2,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B正确;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C错误;
D、从图示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变为铵根离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