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汉字部件通解》读后感
字理入手,快乐识字——听《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讲座有感

字理入手,快乐识字——听《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讲座有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知识的启蒙,文明的教化,高尚情趣的审美滋养,是一个综合学习体验与实践的过程。
而历时五千年的中华汉字,浓缩了远古丰富的真实生活画面,记录了无数美妙神奇的憧憬和期盼,保留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用其形体来表达它所记录的事物,字形来展示其意义信息,使人观其形而知其物或知其意。
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但注重识字的数量,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掘汉字携带的人文因素,依据汉字理论,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从揭示字理入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借此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力。
所以我们要改变沿袭许久的字形分析,死记硬背等教学方式,利用部首的统领作用,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提供科学的记忆线索,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归类识记,让他们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形成独立的识字水平。
下面就如何实行自理识字举例说明1.多元解析,启发思维“雨”和“日”都是是象形字,“雨”的甲骨文和金文尤其像穹庐下覆的落雨之形,雨的本义是从天上降下的水滴,多与自然界的气象相关。
“日”表示的是以日作义符组构的字,多与天气相关。
这些汉字本身携带的意义、趣闻、历史文化是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从对外部鉴赏转向对知识本身的渴望。
逐渐形成崇尚知识,发现真理的最好动因。
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特长,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回应种类信息。
如,有的儿童强于记忆,在随文识字中凭借汉字的语言环境就能够轻松的完成汉字形体的机械记忆。
有的学生逻辑推理性强,非常善于发现和总结知识的特点规律,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和系统规律快速成批识字。
还有学生富于联想,他们能够凭借汉字字形、字义或字音的特点捕捉到有效的奇特的联想线索,从而牢固的掌握一批汉字。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记忆特点、思维长势,引导学生多元化识字。
从理据性解析部件分析对汉字教学的启示

从理据性解析部件分析对汉字教学的启示摘要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一套具备完整形音义的符号系统。
最早由图画发展而来,是一种具有表意性质的文字。
鉴于这种表意特征,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拥有了最突出的特点——理据性,即语言形式与语言符号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已关注到汉字理据性,并从理据性出发,将汉字归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类。
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汉字的字形与字义发生了变化,导致汉字原本的理据性逐渐丧失或发生变化。
以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攻克“汉字”成为众多对外汉语教师和学习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由此,本文以理据性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汉字部件进行分析,部件与汉字理据性演变的探讨,试图找出汉字字形与字义的理据性,从而对汉字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解决汉字难写、难认、难记的问题。
关键字:理据性;部件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引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被认为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使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套完全陌生的书写系统,”[1]一直困扰着众多一线教师和学习者。
为解决这一难题,众多研究者和教师对汉字展开了深入研讨。
总的来看可分为汉字本体和汉字教学两类研究,前者以汉字本体为中心集中探讨汉字研究应当坚持字本位还是词本位,而后者则讨论在汉语教学中应当采取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
无论何种研究归根到底都是对汉字自身的探讨,汉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与其他语言一样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规约中形成的。
也就是说,汉字的产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具有理据性的。
而这种理据性体现在汉字复杂的构形上,基于这种复杂的构型汉字能因形推意,能够迅速被识别。
由此,本文将以汉字为中心,从语言学研究的视角对汉字展开论述,运用汉字教学中常用的部件分析法探究汉字字形与字义理据性,从而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参考意见,以期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
1.理据性与汉字1.1.理据性概述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
字理识字教学的体会

字理识字教学的做法--城关镇尚宁小学樊炳灿本学期我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又是包班的。
所有的科目都得自己上的。
怎样进行有效地进行教学呢?特别是语文科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如果按传统教学方法又是那么的枯燥无味。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多年的工作经验,特别现在正在上一年级语文课的我,令我沉思。
在教学实践中,让我得出的结论是:字理教学是一种最科学的,也是最实用方法。
利用字理教学才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孩子识字能力。
怎样进行字理教学呢?一、抓好独体字的教学独体字几乎都是像形字,如:“山、石、田、土、马、牛、羊”等等,这些字都是不能拆开的。
如果学生撑握好这些字,是今后提高识字效率的关键。
怎样指导学生撑握呢这些字呢?就要从我们的先人的造字方法去开导,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字理方法。
比如教学“山”字,可以稍把它变形为“”,学生就能看出,这个字就是山的形状了。
这样的认字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而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自然就会有兴趣去了。
再识字“羊”,可以问学生,上面的两笔像什么呢?如果老师写得形象一点,学生自然就会说出那是羊角。
我们知道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加之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识字教学就更加理想了。
二、从形旁入手抓好合体字的教学合体字就是造字方法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而形声字占的数量最多。
据说形声字占整个汉字的80%以上。
怎样教好这些字呢?以前只说说字形结构就算了。
所以识字能力低下,回生率高,写错别字多。
我们知道如果是形声字,这个字的偏旁(或者部首)就是表义,另一部分则是标读音的。
例如“课”左边表义,右边标声,“棵”也是左边表义,右边标声的,而“颗”左边标声,右边则表义的。
字理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字理识字,激发识字兴趣【摘要】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之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
【Abstract】Word management literacy,Chinese characters into a beautiful picture depicting a story of a wonderful song after another beautiful poem,it is never forget,insatiable in learning,increased interest. In teaching,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law of the word percep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pictograms,that thing,knowing,shape the sound) to memorizing vocabulary,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to gradually generate interest in the law.【Key words】literacy interest; Beautiful picture; Good story; Beautiful poetry《语文课程标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识字难,难记、难认、难写。
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笔笔笔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字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字理教学心得体会字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字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字理教学心得体会15月19日中午,我和韦主任及语文辅导员一行三人踏上了开往南宁的班车,参加在南宁举办的第三届字理教学研究课题学习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活动历时一天半,5月21日下午我们顺利返回。
在这次学习培训中,我不仅能亲自聆听到黄亢美老师和周瑞宣老师的精彩讲座,而且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字理方面的知识与方法,真是不虚此行啊!在这次的学习培训中,首先是黄亢美老师给我们解读《字理教学实施概说》,他告诉我们要进行字理教学,一定要把握住语文识字教学的根!其次是周瑞宣老师给我们生动有趣地讲解《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容》。
最后就是一位书法界的成员给我介绍一些书法的审美标准和几个课题组的学校汇报他们实施字理教学这个课题的一些做法与收获。
下面就谈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收获:一、黄亢美老师讲座的题目是《语文识字教学根的守望——字理教学实施概说》,他告诉我们,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字理教学的内容就包括字理识字、字理析词、字理教学和字理教育。
同时,黄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字理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即讲解的字理要运用字的源义进行析解,不能随意捏造。
如“察”字,宝盖头表示房屋,示字是供桌的象形,中间的部分表示一只手拿着肉放到供桌上,合起来表示在家祭祀是一件大事,应详细研究。
所以“察”的本义是详审、细究,引申为仔细看;(二)灵活性原则,即讲解的字理要运用实用义灵活析解。
如教“撒、裕”字,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抓物向上抛,物散即是“撒”,人有衣穿有谷物吃即是富“裕”;(三)适度性原则,此原则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讲析字理,要注意深度和广度。
如低年级的字理析解要浅显易懂,到中高年级可深入析解。
巧用字理 触摸文字 高效识字

巧用字理触摸文字高效识字作者:林爱芬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2期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对学生吸收知识、接受文化、发展思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情况令人堪忧,主要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低段识字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仍很严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改变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字理识字教学应运而生。
中国的汉字不是简单的书写或记录符号。
我国当代“字圣”萧启宏教授认为:“先贤造字,以字载道,以象示人,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意通。
”汉字从字形到字音,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它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让孩子们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写,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轻松识字。
那么怎样在教学当中运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呢?以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体会字理,轻松识字汉字象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触摸汉字、感受汉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
在小学语文书里,也非常注重引导孩子们运用字理识字。
如第一册里,可通过对《口耳目》一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象形字;可通过对《日月明》的学习认识会意字。
这些课文的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和汉字造字的规律。
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特点与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借助字理,形象识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孩子们对这些都很感兴趣。
借助汉字的字理,将识字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可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

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第一篇: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浅谈字理识字的重要性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的工具,它具有悠久的历史。
汉字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汉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
在教学中,借助汉字的形义的关系进行教学,通过溯源图、抽象图、古代汉字、正楷字这一演变规律进行字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使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也有初步的感知。
当然,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历程,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汉字已变得字理不太明朗,还有一部分已经变化,失去了理据,不过这部分字是少数。
我们抓住大部分汉字能够解析字理的特点,将字理解析运用于识字教学当中,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字理识字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
其中蕴涵着许多造字的规律。
教学时,在有意无意间渗透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识字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记汉字的兴趣。
如:长春版第一册教材的大部分生字是象形字,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并非易事。
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形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汉字,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学生丰富的联想,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诱发了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火”时,在屏幕上出示它的溯源图,是一个火苗的形状,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火”。
学生在看到这一演变过程时,脸上就会洋溢着兴奋,眼睛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所以说,字理识字能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识字成为自身的需要,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汉字的奥秘,形成了学习的兴趣。
二、字理识字有助于增强记忆我们的汉字被称为“方块字”,这旨出于若干个极其抽象的笔画组合而成。
字理学字助力语文教学

字理学字助力语文教学作者:郭聪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1年第03期漢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字理学字”能让学生在学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神奇与科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汉字文化的感染,感受到学习汉字的趣味及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从热爱汉字开始,逐步热爱祖国的文化。
一、《字理学字》解决的问题“郭聪小学语文工作室”承担了黑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字理学字配套教材的开发研究”,按照统编语文教材内容编写了《字理学字》一书,2020年9月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字理学字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识字、写字数量较大,同音字、形近字较多,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容易混淆、遗忘。
2.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生字教学走过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果较差,造句、作文错别字连篇。
3.大部分教师缺乏字理知识,“望形解形”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二、字理学字的研究价值(一)文化传承价值1.字理学字由图到字,帮助师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让人看见字形就能知道字义。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夏”字,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季节,但为何称中华民族为“华夏”民族,为何中国第一个有记录的朝代为“夏朝”?其实这和造字有关系。
“夏”字的古字像一个头、身、手、足具全的威武健壮的中国人,这个字表现了中华民族自豪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所以中国又称“华夏”,一个字就能窥探出历史文化的脉络。
2.由字到理,帮助师生感受中国传统美德。
我们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本。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道德标准融入到了构字之中。
比如“信”字,从人从言,意思是人说话要讲求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理——汉字部件通解》读后感
汉字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壮阔而美丽。
中华文明得益于她的灌溉和滋养;今天,我们依然泛舟其上,实现往来沟通。
近期,我阅读了《字理——汉字部件通解》这本书,第一次捧上这本沉甸甸的书,每天慢慢地读上三五十页,边读边用笔把自认为的要点进行勾勾画画。
真是读书要趁年少,读完一遍后,心里好像留下一些痕迹,但又那么模糊。
于是,我再次捧上这本书,把自己勾画的内容再看一遍。
通过两次阅读,收获颇多。
这本书既是一本专业知识书籍,也是一本教学工具书。
在一年级和二年上期大量识字的前提下,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
在《“贝”的故事》一文中,对“贝”做偏旁表义有了归纳。
在课后练习中即安排了练习“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因为有图,学生比较容易猜测。
在《中国美食》一文后就加大了难度,练习题为“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我让学生先观察这三组字特点“灶、焰”“烫、煲”“焦、烹”,学生很容易发现前面两组都是“火”部,后面一组部首“灬”。
然后,我让学生猜一猜,“火”部和“灬”有没有关系?学生在有和没有之间争执着,难以决断。
然后我给学生讲解“火”部的意义。
告诉学生火作为部件的两种形态:一为火,二为灬。
灬一般置于字的底部,是“压扁”的火。
我再顺势给学生补充从火表义的字的几种类型。
瞬间,孩子们觉得原来汉字这么有意思。
在此基础上,园地三“我的发现”里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容易些了。
根据知识的链接,他们不仅能猜测到“忄”是“心”字底和人的心理有关,他们还可能也是一个部件。
学生猜测后,我告诉他们:心作为部件有三种形式:左偏旁作忄;置于字底,作心、?。
从心的字绝大多数都是表心理活动或状态的。
以前,教学识字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也不知道该参考什么书,所以基本上没给学生讲字理方面的知识。
现在,只要涉及到相关知识,我就拿出《字理——汉字部件通解》这本书,翻一翻,和学生一起学习字理方面的知识。
在这本工具书的帮助下,孩子们和我一起徜徉在汉字王国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