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ird高中生物复习 -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教材复习 光合作用与固氮――生物固氮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教材复习光合作用与固氮――生物固氮【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教材复习光合作用与固氮――生物固氮第9课光合作用和固氮-生物固氮知识精华1.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减少大气中的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固定的氮被与其共生的植物直接利用,自生固氮微生物固定的氮只有在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才能使用。
2、共生固氮微生物具有专一性,它们只能侵入特定的_______植物。
根瘤是根瘤菌侵入豆科植物的根后,由根部的薄壁细胞分裂,组织膨大而形成。
根瘤中的氮素既可直接供给共生植物,也可肥田。
3.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养固氮微生物的比较常见类型与豆科植物代谢类型与固氮产物对植物影响的关系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共生,有专一性——氨提供氮_____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无异养需氧型氨提供氮素和_________小4.几种常见微生物的比较在氮循环中的作用代谢类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根瘤菌合成N2______;异养需氧菌圆褐固氮菌将n2合成氨异养需氧型分解者硝化细菌去除转化为硝酸盐好氧发生器反硝化细菌硝酸盐→________→n2异养____型分解者5.在地球上固定氮有三种方法:固氮、固氮、高能固氮(闪电等)。
生物固氮是植物利用氮的主要来源。
例题领悟例1。
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的原因是()a、根瘤菌入侵的结果b、根瘤菌固定n2的结果c、 NHD细胞在根部分裂的结果解析:豆科植物形成根瘤是由于根瘤菌的原因,在根瘤菌侵入豆科植物的根后,在根内繁殖,这时刺激了根的薄壁细胞,使其不断分裂,从而使该处的组织逐渐膨大,形成了根瘤。
答案:c例2:除了固氮能力外,圆形棕色固氮菌也可以()a、促进植物生根b、促进植物开花c、促进植物种子形成、生长和果实发育解析:圆褐固氮菌是一种自生固氮菌,它不仅具有固氮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分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
答案: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植物可利用的氮主要来自()a、根瘤菌b、自生固氮菌c、 D.肥料生产2、土壤中含有自生固氮微生物比较多的是()a、表层土B,中层土c、底层土壤d、所有的土壤都是一样的3.圆形固氮菌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直接原因是()a、它能固氮b、它能分泌生长素c、它可以形成胶囊D,可以提高产量4、下列关于固氮微生物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微生物只存在于细菌中b、固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都是异养需氧型的c、固氮微生物主要分为共生和自生d、固氮微生物都能分泌生长素5.以下关于豆类根瘤菌种衣剂的陈述是正确的()a、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根瘤菌即可b、豆科植物种子可以被一定浓度的根瘤菌染色c、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相应的根瘤菌即可d、豆科作物的种子可以被固氮微生物染色6、下列关于固氮微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蚕豆根瘤菌可以侵入蚕豆、芸豆和豇豆的根部b、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独立的生活在土壤的浅层c、根瘤菌主要是杆菌或短杆菌,单独或对生,对生通常呈“8”形d、可以用无氮培养基把自生固氮微生物分离出来二、简短回答问题7、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___还原成氨的过程。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考点透析魏威一、考点解读1. 植物和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2. 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3. 共生固氮微生物与自生固氮微生物。
4. 生物固氮的意义。
5.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说明:途径、生物固氮途径不作要求)二、知识归纳1.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2. 植物和植物叶片结构的区别3.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1)途径: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间作、套作、轮种。
②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保证充足的供应,保证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2)光合作用效率: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4.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区别5. 生物固氮的意义(1)生物固氮是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2)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的比较。
①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
这一过程叫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②氨化作用: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氨化作用。
③硝化作用:在有氧的条件下,土壤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成硝酸盐,这一过程叫硝化作用。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④反硝化作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⑤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
最新高中生物-第二章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精品

第二章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结构()A.基质B.内膜 C.外膜 D.类囊体薄膜2.在光照条件下,某些色素能够吸收并传递光能,将光能传递给少数叶绿素a,这时,叶绿素a分子所处的状态为()A.被抑制、得到电子B.被激发、得到电子C.被抑制、失去电子D.被激发、失去电子3.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能量转换的正确顺序为()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光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4.辅酶II形成还原型辅酶II的反应方程式为()A. NADP++2e-十H—→NADPH+B. NADP++2e-十H+—→NADPHC. NADP+e-+H+—→NADPH D. NADP十e-+H—→NADPH-5.在暗反应过程中, NADPH的作用是()A.为C3化合物还原提供能量 B.还原C3化合物C.与ATP的作用完全相同 D.A和B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化伴随的能量变化是()A.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B.光能转换为电能C.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D.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7.高等植物的最终电子供体和受体应是()A,光能和CO2B.CO2和ATP C. ATP和水D.水和NADP+8.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在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的是()A. NADP+变为NADPH B.氧气的生成C. ADP转变为ATP D.CO2的固定和还原9.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a分子将光能转变的电能,可以被下列哪种物质吸收()A.NADP+和ATP B.NADP+和ADP、PiC,NADPH和ATP D.NADPH和ADP、Pi10.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将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的还原剂为()A.ADP B.ATP C.NADP+D.NADPH11.豆科植物提供给根瘤菌的主要物质为()A.O2B.HNO3C.NH3D.有机物12.《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凤”,原理是()A.确保通凤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通风透光,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C.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D.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13.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A.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B.磷是叶绿索的重要组成成分C.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侨用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14.在绿色植物的合成及运输糖类过程中,必需供应的矿质元素是()A.氮B.磷C.钾D.镁16.C4植物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的原因是有关的一种酶能催化()A. PEP固定较低浓度CO2B.C5化合物与CO2结合C. NADPH还原C3生成有机物 D.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将光能转换成电能15.N元素是以什么形式进入高等植物体内的()A.N2B.硝酸盐和按盐C. NO D. NO217.光照与光合效率关系正确的是()A.光照越强,光合效率越高B.阴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效率为零C.适宜的光照可以提高光合效率D.阴生植物的光照强度与光合强度和光合效率成反比18.下列措施中哪项不利于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A.将人参、田七种植在遮阴处B.在苹果树周围地面铺反光膜C.用反硝化细菌拌种D.向温室内输入一定浓度的CO219.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其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为()A.只发生在叶肉细胞叶绿体中 B.只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C.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D.叶肉细胞和导管细胞的叶绿体中20.下列植物中属于C4植物的是()A.水稻B.小麦C.高粱D.菜豆21.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PEP的作用为()A.提供能量B.吸收水分C.提供[H]D.固定CO22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为()A.细胞个体较大,叶绿体中含有基粒B.细胞个体较大,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C.细胞个体较小,叶绿体中含有基粒D.细胞个体较小,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23.C4植物比C3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很多倍,其原因为()A.有关酶对CO2的亲和力强 B.有关酶含量多C.有关酶对CO2的亲和力弱 D.有关酶含量少24.下列各选项中,可以作为鉴定某种植物为C4植物的特点为()A.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B.豆科及蔷蔽科C.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D.围绕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两圈细胞25.C4途径中CO2是从下列哪种结构中释放出来的()A.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中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C.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D.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26.甘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A.只有C4途径 B.只有C3途径C.既有C4途径,又有C3途径 D.只有C5途径27.从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碳同化的意义为()A.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B.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C.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实现的D.占植物体干重90%以上的有机物,基本上是通过碳同化合成的28.光合作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之一为:NADP++2e-十H+→NADPH,该反应式电子的根本来源是()A.叶绿素a B.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C.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分子D.参与光反应的水分子29.从蚕豆根瘤上分离出来的根瘤菌能侵入()A.大豆根B.蚕豆根C.大豆根和蚕豆根 D.均不能30.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延长光合作用时间B.增加光合作用面积C.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D.ABC全是31.CO2含量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A.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反应C.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暗反应32.修建温室时,采用哪种玻璃能提高光合作用对光能的利用率()A.红色 B.绿色 C.无色 D.黄色33.光照较强的夏季中午,下列哪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一些()A.菠菜 B.水稻 C.玉米 D.小麦34.如果在塑料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有利于培育出壮秧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是()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35.关于固氮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的 B.只能与豆科植物共生C.促进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D.能将NO2还原成NH33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氨气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铰盐,而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D.生物固氮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7.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的固氮过程就是吟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利用B.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不会形成、C.生物体内的氮主要来源于闪电固氮D.动物产生的尿素转化成的铰可被植物体吸收利用38.在生物固氮过程中,最终电子受体是()A.N2和乙炔B.NH3C.乙烯D. NADP+39.圆褐固氮茵除了具有固氮能力外还能()A.促进植物生根 B.促进植物开花C.促进植物形成种子D.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发育40.下列各项中与根瘤菌固氮过程无关的是()A.e-和H+ B. ATP C.NO3-D.固氮酶41.合理施肥的实质是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下列叙述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密切相关的是()①氮使叶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合面积②氮是光合产物蛋白质的必需元素③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可提高光合能力④钾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根瘤菌在根内不断地繁殖,并且刺激根内的一些细胞分裂,进而使该处的组织逐渐膨大,形成根瘤.其刺激的细胞是()A.厚壁细胞 B.薄壁细胞 C.表皮细胞 D.根冠细胞43.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A.自养需氧型 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 D.异养厌氧型二、非选择题1.从物质方面看,光合作用包括在光下分解并释放氧气,的固定和以及的形成。
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精)

第二章 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一、单选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物质是A. 全部叶绿素aB. 全部叶绿素bC. 部分类胡萝卜素D. 部分叶绿素a2. 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 是一种A. 强还原剂B. 强氧化剂C. 高能化合物D. 有机溶剂3. 由电能转化成的活跃化学能储存在A. NADPH ADP 和B. NADP ADP 和C. NADPH ATP 和D. NADP ATP 和4.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A. 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B.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C. 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D. 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5. 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不需要的条件是A. 多种酶的催化B. ATP 供能C. NADPH 供能和供氢D. 光照6. 下列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的是A. C 3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B. C 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C. C 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D. C 3植物保卫细胞的叶绿体7. 当周围空气中CO 2浓度降到很低时,对下列哪种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不大A. 小麦B. 水稻C. 甘蔗D. 小球藻8. C 4植物固定CO 2的物质是A. PEPB. C 5C. PEP C 和5D. C 49. C 4植物的C 4途径发生在A.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B.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C. 叶肉细胞的基质中D. 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10. C 4植物比C 3植物固定CO 2的能力高,其原因是A. PEP 羧化酶与CO 2的亲合力高B. C 4植物能耐高温C. C 4植物的维管束细胞有叶绿体D. C 4植物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的叶绿体都具有PEP 羧化酶11. 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 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B. 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C. 花瓣的光合作用D. 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12. 如果各种作物都能够自行固氮,能够带来的好处是(1)提高产量 (2)节省能源 (3)保护环境 (4)减少竞争(5)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A. (1)(2)(3)(5)B. (2)(3)(4)C. (1)(2)(5)D. (1)(2)(3)13.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 内膜上B. 基质中C. 囊状结构薄膜上D. 各部位上14. 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A. 生长B. 呼吸C. 合成叶绿素D. 吸收矿质元素15. 将两根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固氮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固氮生物固氮:1、概念: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
固氮生物都属于个体微小的原核生物,所以,固氮生物又叫做固氮微生物。
2、固氮微生物分成两种:共生固氮微生物(豆科植物根瘤菌等)和耳稃固氮微生物(例如圆褐固氮菌等)3、生物固氮的意义:在自然界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科学知识指点:1、圆褐固氮菌:原核微生物,属于自生固氮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利用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故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自生固氮微生物就是所指在土壤中能单一制展开固氮的微生物,其中,多数就是一类叫作自生固氮菌的细菌。
自生固氮菌大多就是杆菌或短杆菌,单生或卵圆形。
经过两三天的培育,雄雀的菌体呈圆形“8”字形排序,并且外面存有一层厚厚的荚膜。
自生固氮菌中,人们应用领域得最少的就是圆褐固氮菌(azotobocterchroococcum)。
圆褐固氮菌具备较强的固氮能力,并且能排泄生长素,推动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因此,将圆褐固氮菌做成菌剂,杀灭至土壤中,可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2、根瘤菌:根瘤菌(rootnodulebacteria)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已知全世界豆科植物近两万种。
根瘤菌是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如花生)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
科学知识开拓:根瘤菌拌种: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播种前,将豆科作物的种子沾上与该种豆科作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种豆科作物结瘤固氮。
特别是新开垦的农田和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中,根瘤菌很少,并且常常不能使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更需要进行根瘤菌拌种。
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根瘤菌拌种的豆科作物,可以增产10%~20%。
第二章光合用和生物固氮

第二章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1.光合作用的本质是什么?答:从能量方面看,光合作用将光能最终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从物质方面看,光合作用包括水在光下分解并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以及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
2.叶绿体中色素的位置、种类、作用、吸收光谱提取及分离的方法?答:叶绿体中色素位于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根据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够吸收转换光能。
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蓝紫光区。
叶绿体中色素可用丙酮或酒精提取,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四种色素。
3.叶绿体中色素组成元素分别是什么?都含矿质元素吗?植物却缺镁时老叶还是嫩叶先发黄?答: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含矿质元素N、Mg;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是C、H、O,无矿质元素。
植物却缺镁时老叶先发黄。
4.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变化情况是什么?分别属于光合作用的哪个阶段?答: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属于光反应阶段,第三步属于暗反应阶段。
5.辅酶II是什么物质的简称?英文简称是什么?组成元素?它是酶吗?答:辅酶II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简称。
英文简称是NADP+。
组成元素C、H、O、N、P。
它不是酶。
6.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比其他色素少得多,这一事实说明什么?答:光能的转化需要比较多的能量。
7.右图是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依图回答:⑴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的______进行的。
⑵图中B代表的色素是_____。
A代表的色素是__________。
⑶图中C和D是_______________。
⑷E是_____________,当它得到_________和_________就形成F______________。
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___________储存在F__________中。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网络框架第一部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其实质是完成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第二部分动物的新陈代谢动物的新陈代谢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体内的细胞获得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及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
二、掌握规律与方法不断提高层次按新陈代谢的性质综合分为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物的物质代谢特点、基本过程、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第二个层次是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以及与物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综合。
复习本专题时,应抓住新陈代谢的本质,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初、高中生物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如图。
三、考点核心整合1.理解新陈代谢与酶和ATP的关系新陈代谢是细胞内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酶和ATP是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物质。
新陈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和ATP的供能条件下完成的。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所以大多数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细胞内,也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进行细胞外消化的各种消化酶。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主要围绕着酶的特性、影响酶的活性的条件展开命题,复习时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ATP, 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神经传导和生物电等。
生物体内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都含有大量的能量,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糖类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合成了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糖类等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所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是太阳光能。
ATP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表示高能磷酸键。
1 moL 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链接?提示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可逆反应吗? 提示:(1)从反应条件分析:ATP水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是水解酶;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合成酶。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讲座之五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讲座之五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教学内容】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二节生物固氮【重点与难点】本讲的重点内容是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固氮微生物的种类,特别要理解如何联系生产实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加农作物的收成。
光能的转换、C3植物和C4植物的区别、生物固氮的过程,是本章的难点,但后两点是选学内容,只要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延伸与拓展】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光能转换色素是处于特殊态的叶绿素a最终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PP+发生在类囊体、光反应阶段NADP++2e+H+NADPHADP+Pi+能量ATP发生在类囊体、光反应阶段ATP和NADPH将能量转换成糖类等的化学能发生在基质、暗反应阶段二、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植物的叶肉细胞叶绿体C3和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 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H2O O2e H+ NADPH 2C3光 NADP+ 固定 CO2 C4 C4CO2还原 C5光ATP C3(PEPADP+Pi (CH2O C3(丙酮酸光反就阶段暗反应阶段C3植物的光合作用C4植物的光合作用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合作用的指标是光合速度。
光合速度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一般测定光合速度的方法都没有把叶子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测到的是净的光合作用速度,而总的光合作用速度还要加上呼吸速度,关系式是:总的光合作用速度=净的光合作用速度+呼吸速度一般习题当中,通常告知净的光合量(如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同时也告知呼吸量(如在黑暗中测得的数据,而要求求的是总的光合量(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释放的氧气。
1、光照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度的增加转慢,直到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光照促进的是光反应过程,而暗反应的能力(CO2、酶的催化效率等是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溶度低的扩散得慢。
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他提前色素。
方法步骤
1.叶子剪碎,放入研钵,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防止研磨时色素遭到破坏),再加5ml
的丙酮,丙酮有毒易挥发,为了尽量少吸,用纸盖在研钵上,纸中心穿一个洞,将杵棒套入洞口进行研磨。
2.研磨液迅速倒入小玻璃漏斗进行过滤,用小试管收集滤液,及时用棉塞塞紧。
3.准备滤纸,取预先干燥处理的定性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
一端剪去两个
角做标记,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细横线。
4.毛细吸管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直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5.3ml层析液倒入烧杯,滤纸条有滤液线的一端朝下,微靠内壁,插入层析液,随后用培
养皿盖盖上烧杯,滤纸上的滤液线不能触到层析液。
6.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统
称胡萝卜素主要吸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这两个统称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因为绿色吸收少,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绿体成绿色。
光合作用
光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色素吸收光能(除了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可以转化光能,其他的都不能。
四种色素都可以吸收光能),光能一方面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H】,氧以分子形式释放出去,【H】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的。
另一方面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促成ADP与Pi形成ATP。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吸收外界的CO2, ,一个二氧化碳与一个C5结合,这个过程叫二氧化碳的固定,然后形成两个C3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被【H】还原,一部分C3形成糖类,一部分形成C5,从而暗反应可以循环往复的进行。
叶绿素a失去电子,该电子最后传递给NADP+ (辅酶II),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强氧化剂,从水分子处夺取电子,使其氧化生成氧气和【H】,叶绿素a获得电子后恢复,在光照下继续丢失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为电能。
过程中,NADP+ 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H】就形成NADPH(还原型辅酶II)这种强还原剂,在暗反应中奖二氧化碳还原成糖,自身氧化成NADP+ 。
然后继续接受叶绿素a上的电子。
C3和C4植物
小麦,水稻是碳三植物。
玉米,甘蔗是碳四植物。
C3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以外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含有叶绿体。
C4围绕着维管束鞘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是一部分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C4途径: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O2被C3(PEP)固定,形成一个C4,C4进入维管束鞘,释放出一个CO2,形成一个丙酮酸。
释放出来的CO2被C5固定,形成两个C3,一些C3接受NADPH和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生物固氮
自然界有两类固氮微生物:一类是共生的,一类是自生的。
共生固氮微生物是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根瘤菌只有入侵到豆科植物根内才能固氮。
其固氮量占自然界生物固氮的大部分
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有的是一种,有的是多种。
自生固氮为什么是指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圆褐固氮菌
氨气在土壤中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为硝酸盐。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