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父爱之舟 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

(江南水乡)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欣赏作者的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知道了作者是画家,再引导学生结合画的内容命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起个小标题。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男孩和他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父亲在生活中默默关爱儿子的细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父爱这个主题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父爱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父爱的理解。

3.教学用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文课件或黑板,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情感表达,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第【1】篇〗《父爱之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全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

“父爱之舟”既指姑爹的渔船,也指父亲的爱,两者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

本设计着眼于选材,从默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教学中紧紧抓住“小舟”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让父爱与小舟水乳交融。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随着“船来船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我”和“父亲”的感情也层层深化,直到最后写出“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的感想,从而顺利揭示出文章主题。

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感受文章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作者资料并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坐过小渔船吗?见过有人坐小渔船去参加考试吗?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就是坐着渔船外出求学的,而一路保护他、给他撑船的就是他的父亲,所以本文的标题就叫做“父爱之舟”。

(板书:父爱之舟)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一看这条“父爱之舟”上到底承载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感情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生字词。

2.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冤枉”中的“枉”字,单字读wǎnɡ,在本词语中读轻声;“栈”读zhàn,不读jiàn;“跷”读qiāo,不读qiào;“茧”读jiǎn,不读jiǎnɡ;“偏僻”的“僻”读pì,不要读成bì;“枕、暑、煮、嘲”读翘舌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父爱之舟父亲说他想坐一艘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我问:“坐什么样的船?”他给我画了一只大船,船上有很多舵轮,好像是大商船。

我又问:“谁做船长?”他大声说:“当然是父亲!”“那船上有什么人?”他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有你妈妈和你。

这是一艘充满爱的船。

”现在,我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句话却永远记得:有父爱,我就有了全世界。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父爱之舟》的主题和寓意。

2.学习生词:舵轮,商船,充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父亲的爱中,得到生命的滋润和激励。

4.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

2. 教学准备课本、黑板、粉笔、计算机等。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用一个例子向学生展示父爱的伟大,并让学生思考何为父爱,为何是父亲要做船长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标题,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步:自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问题。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各自的阅读体验,交流文字的感受和意义,探讨文章的情感意蕴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2.教师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的主旨思想,理解文章背后的丰富涵义。

第四步:生词解释1.教师给生词舵轮、商船、充满等提供详细解释并给出例句。

2.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这些生词。

第五步: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重要的段落,理解其中的重要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调和语速,注意标点符号等重要细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步:写作训练1.教师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仔细思考自己的父亲,通过课文选择自己的写作主题,并交流思路。

2.学生开始动笔,写作自己的故事,并把握好结构,行文逻辑和重点突出。

4. 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掌握了课文的主要信息,对文章寓意有了更深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3.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并联系生活,尝试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父母之爱。

教学重难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以象破题,整体回顾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舟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柳宗元的笔下,舟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李清照的心里,舟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那么,在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世界里,舟又代表着什么呢?_二、对题设问,觅舟悟舟1.找出有关“舟”的场景。

默读课文,将你认为最能体现父爱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圈出让你体会到父爱的词语,并在一旁批注感受。

2.从“舟”中寻爱。

解读句子,说出爱藏在何处?(1)“有一次……父亲心疼极了……换房子。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联想,提问:为什么这段话最能体现父爱?这段话汇总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父爱?透过父亲的心疼,你看见了怎样的画面?展开想象,补充句子:父亲心疼极了,他想(),他说()。

教师总结:透过父亲的心疼,能读出这么多画面。

让我们带着这份心疼,将这些画面读出来,让大家听见爱。

(2)“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教师提问:哪个词语最能透露爱的信息?根据画面,再次展开联想,将画面写出来,句式如“他放下船橹,立刻……;他补完棉被,立刻……;他……,立刻……”。

_三、造境润心,燃情读写1.思考:为什么本文要起“父爱之舟”这样一个题目?(舟是茫茫水上的安全岛,父亲是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人,因此,舟有“安全、寄托”的意思。

)2.出示描写父爱的诗歌,学生齐读,进一步感悟父爱。

3.教师总结:其实,父亲就是伴“我”成长的生命之舟。

有父爱相伴,吴冠中成了著名画家,成了父亲最想成为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父爱之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厚。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家庭与亲情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父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散文《父爱之舟》的内容并能复述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父爱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亲情;–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对父爱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散文《父爱之舟》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巩固学生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设计第一节:导入1.利用生动的图片或情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话题——父爱。

2.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父爱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节: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散文《父爱之舟》,引导学生跟读和感悟散文内容。

2.分段理解散文并进行导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3.分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节:重点词汇与短语1.教师对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解释和讲解。

2.学生进行词语搭配和短语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四节:语音语调训练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散文,重点训练语音语调,使学生能够流畅地表达。

2.进行角色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第五节:情感认识与反思1.引导学生以散文内容为基础,进行自我反思和家庭感悟。

2.小组讨论分享感悟与思考,促进情感交流与拓展。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解散文《父爱之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父爱的理解和感知。

课堂设计注重多元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师生互动的讲解,也有学生合作的小组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授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父爱之舟》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能够朗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分析并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情感和寓意。

4.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父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父爱之舟》的情节和主题。

2.学会朗读课文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寓意。

3.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化对家庭和父爱的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父爱之舟》的寓意和情感。

2.通过朗读和讨论,表达个人对家庭关系和父爱的认识。

教学准备:1.《父爱之舟》课文。

2.绘本《父爱之舟》。

3.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家中的成员有哪些,以及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家庭关系中父亲的重要性。

Step 2: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父爱之舟》课文,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理解课文。

可以播放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讨论情节(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情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问题,如:1.父亲为什么要建造一艘小船?2.父亲在建造小船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3.小船的名字为什么叫做“父爱之舟”?4.小船对父亲和儿子有什么意义?Step 4:理解词语和短语(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Step 5:表达情感(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家庭关系和父爱的重要性,并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Step 6:绘本赏析(10分钟)教师展示绘本《父爱之舟》,让学生观看绘本中的图画,并提问:1.绘本中的故事和课文中的有什么不同?2.绘本中的画面给你的感受是什么?3.你认为绘本的插画有哪些地方能够表达父爱的伟大?Step 7: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家庭关系和父爱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下一课内容。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人的作文,表达对家庭的感恩和父亲的感激之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内容分析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教材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写,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刻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的感情。

另一方面要通过对词句段的分析,在情境感悟和角色体验中学习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能够联系多个场景、细节来体会人物情感,不要仅抓住只言片语进行细碎的分析,更不要让学生机械地判断哪些是场景描写、哪些是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2.默读课文,概括“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并和同伴交流印象最深的场景.3.通过分析在艰辛和不易中,在不同的场景,父对子的“顺”我“知”我及我对父亲不易的理解和感激,来理解体会父亲对“我”爱之厚重之深切。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生活的不易与艰难来体会父爱的厚重深切及在艰难不易中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是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品读反复出现的父亲借姑爹的渔船送我报考、上学的场景及父亲在渔船上为“我”熬夜摇撸,缝补棉被等细节,理解感受“父爱之舟”为题的妙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1.问题引领:(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试着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2.小结:本文以梦境开始、梦境之中、梦境结束为行文结构,分三个部分写了父亲给予儿子博大的爱。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场景1.问题引领:课文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什么事在“我”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2.学习提示:(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品课时教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20___-20___学年度第____学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全文以“舟”为线索,紧紧围绕父爱这一主题,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却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

【作者介绍】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茧子庙会春蚕 B比业主席不屑
C启迪嫁妆上邀 D上榜兼职朝笑
二、读拼音,写字词。

1.他xiān kāi()炕xí(),从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

2.这里的sī chóu()非常漂亮,很多人下了订单。

3.他还没bì yè()就在这里做jiān zhí(),非常辛苦。

三、仿写词语。

千变万化(带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结结实实(AABB)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为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几个场面,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儿子的爱。

五、重点段落品析。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
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精致——()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描绘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父母对我们的爱是那样无私,那样令人感动。

请你把这种感动表达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1.掀开席 2.丝绸 3.毕业兼职
三、万紫千红千疮百孔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父爱“我”的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五、1.依然精巧
2.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3.A
六、示例:爸爸妈妈,你们的爱是那样无私,是你们给我撑起一片蓝天,是你们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爱你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