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计算
初期雨水

(4)初期雨水按照验收报告中清污分流图可知本项目汇水面积为26217.8m2。
本项目使用同济大学采用解析法编制的湖北省荆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对项目的雨水流量进行计算: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ψ·q·F(升/秒);式中:ψ——径流系数,本项目主要为混凝土路面及屋顶,Ψ取0.9;q——设计降雨强度(升/秒·公顷),q=166.7i;F——汇水面积(公顷),本项目汇水面积为26217.8m2。
暴雨强度公式:式中:P(Te)——设计降雨重现期,一般地区:P=1年;较重要地区:2~3年;低洼地区、广场、立交桥等排水较困难地带及重要地区:P=3~5年。
本项目取1.2年。
t——降雨历时(min);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可选用5~10min;本项目取6分钟。
M——折减系数,小区支管和接户管:M=1;小区干管:暗管M=2,明沟M=1.2;本项目取1.2。
t1——为排水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本项目取5min。
则t=12min。
图2.2-2 暴雨强度及雨水流量计算结果经计算,项目初期雨水(20分钟)产生量为571.6m3。
项目厂区雨水量计算方法可参照西安公路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赵剑强等人在《交通环保》1994 年2~3 期《路面雨水污染物水环境影响评价》一文中所推荐的方法。
首先根据项目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及汇水面积,计算出年厂区雨水量;然后考虑暴雨强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假定日平均降雨量集中在阵雨初期120min,则其径流系数、厂区雨水量与初期雨水收集时间的乘积除以2h(120min ),即为厂区初期雨水的收集量。
厂区初期雨水计算公式为:初期雨水收集量=年平均降雨量*汇水面积*径流系数*20/120本项目厂区面积为26217.8m2,径流系数取0.9,根据环境现状调查可知,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降雨量为1352.9mm,经计算年初期雨水收集量为5320.5m3/a。
雨水量计算公式

雨水量计算公式雨水量的计算是气象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准确计算雨水量,可以更好地了解降雨的分布特点,预测洪涝灾害和干旱情况,从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雨水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雨强计算公式雨强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通常用毫米/小时表示。
计算雨强的常用公式有以下两种:1.1. 故布尔公式故布尔公式是一种经验公式,适用于强度较大且不规则的降雨过程。
公式表达如下:I = (P/T) * 60其中,I为雨强(mm/h),P为总降雨量(mm),T为持续时间(分钟)。
1.2. 极值法极值法是一种统计方法,适用于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连续降雨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给定降雨过程划分为若干时间段;2) 对每个时间段内的降雨量进行排序,得到一系列值;3) 选取指定的百分位(如85%或90%)对应的降雨量作为雨强。
2. 雨量计算公式雨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的降雨总量,通常用毫米表示。
计算雨量的常用公式有以下三种:2.1. 简化雨量计算公式简化雨量计算公式可用于计算常规的单次降雨事件,公式表达如下:R = (P * A) / 10000其中,R为雨量(mm),P为总降雨量(mm),A为实测面积(m²)。
2.2. 克里希温公式克里希温公式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降雨事件,公式表达如下:R = (P * A) / (100 * E)其中,R为雨量(mm),P为总降雨量(mm),A为实测面积(m²),E为流域面积(km²)。
2.3. 等效雨量法等效雨量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将连续的降雨过程转化为等效雨量,适用于水资源管理和抗旱预测等领域。
计算公式如下:R = (P * A) / (100 * E * I)其中,R为雨量(mm),P为总降雨量(mm),A为实测面积(m²),E为流域面积(km²),I为雨强(mm/h)。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Q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C是径流系数,表示降雨转化为径流的比例,取决于地表条件和土壤的渗透性等;A是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米);i是降雨强度(单位为米/秒);t是时间长度(单位为秒)。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雨水流量公式的计算过程:Step 1: 确定覆盖面积首先,需要确定雨水流经的区域的覆盖面积。
可以通过测量地面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将其相乘来获得覆盖面积。
Step 2: 测量降雨强度接下来,需要测量在特定时间内降雨的强度。
降雨强度可以通过气象站或降雨记录设备来获取。
降雨强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
Step 3: 计算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衡量雨水会流失的比例。
它可以根据降雨前的地表条件和土壤的渗透性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径流系数可以在相应的参考表中找到。
Step 4: 计算流量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雨水流量公式中,即可计算出雨水的流量。
最终得出的流量单位是立方米/秒。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整个计算过程。
假设一个矩形区域的长为10米,宽为20米,降雨时长为1小时,降雨强度为0.01米/秒,径流系数为0.8首先,计算覆盖面积:A=10*20=200平方米;其次,确定降雨强度:i=0.01米/秒;接着,计算流量公式中的径流系数:C=0.8;最后,计算流量:Q=C*A*i*t=0.8*200*0.01*3600=5760立方米/秒。
因此,在这个例子中,雨水流量为5760立方米/秒。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一个理论上的计算公式,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形、阻力、排水系统等。
总结起来,雨水流量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不同条件下的雨水流量。
通过确定覆盖面积、测量降雨强度、计算径流系数和时间长度,我们可以得出雨水流量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初期污染雨水是指可能受物料污染的污染区地面的初期雨水。
根据《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3.0.2第3:初期污染雨水量宜按一次降雨初期污染总量和调蓄设施的排空时间计算确定,宜采用下式计算:
1000
∙∙=s S s s t H F q 式中:qs —初期污染雨水量(m 3/h );
Fs —污染区面积(m 2);
Hs —降雨深度,宜取10mm —30mm;
ts —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排空时间(h ),宜小于120h 。
根据上述公式,可理解为:
1、F s ·Hs 即为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m 3),如某化工厂污染区面积为10000m 2,降雨深度按30mm 计,即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为300m 3。
由于有初期污染雨水的企业的地面均采用了防腐防渗处理,因此不考虑雨水的径流系数,即径流系数为1。
2、ts 表示收集池内的初期污染雨水应在120小时内排至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在平时是空的。
因为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按储存一次降雨初期污染雨水计,考虑到在5日内再降雨时,地面应视为基本干净,不再收集,故初期污染雨水量宜按调蓄池排空时间小于120小时。
3、初期雨水不计入项目污水总量中,因为这部分污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在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规模时应考虑初期雨水量(m 3/h )。
初期雨水计算

初期雨水计算【篇一:初期雨水计算】初期雨水量按下式计算:q─雨水设计流量(l/s);f─汇水面积(ha),根据实际情况,按总面积的20%计,为4.68ha。
ha,采用**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暴雨量,l/s488 (1+0.83lgp)q= ------------------- ha)?(l/st0.45其中:重现期p=1年;t=t1+mt2;t1─地面集水时间,采用10min;m─折减系数,取m=2.0;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取2.5min;ha,年暴雨次数取*次,初期雨水量约***m3/a。
?计算得暴雨量为**l/s2、汇水区,应该是雨水会进入生产区雨水集水池的面积。
另外,这个是暴雨公式,与初期雨水是不同的。
初期雨水应该是一个统计的概念,说两个极端情况:若是每次都只下15min就停,那么所有的雨水都是初期雨水,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一年只下一次,一次下完”,那么初期雨水就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了,所以我这边,一般就直接使用总降雨的百分比来作为初期雨水的(我一般都是取20~25分之一)。
3、初期雨水计算公式q=2880(l+lgp)/(t+18.8)0.810.81为幂指数t为时间l为迳流指数不同地面、材料有不同的取值【篇二:雨水收集详细计算案例与规范集】雨水收集详细计算案例与规范集某大型企业生活区屋面雨水收集与处理 (1)雨水净化工艺 (7)雨水的收集 (13)雨水储水箱在雨水收集利用中的作用 (15)沧州化工集团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22)国家体育场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22)大型场馆雨水利用和实例 (24)开合式屋顶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 (26)水木年华?湖上组团工程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28)某大型企业生活区屋面雨水收集与处理雨水的利用分间接和直接两种。
间接利用是采用多种雨水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以补充地下水资源:直接利用是将雨水进行收集、贮存和净化后,水质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然后直接用于冲洗路面、绿化、洗车、冲厕等。
初期雨水计算方式

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1)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1)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2)1.5产业政策 (3)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概况 (4)2.2建设项目原辅材料 (4)2.3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 (4)2.4公用工程 (5)2.5生产工艺流程 (7)2.6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1)3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14)3.1废水防治措施评述 (14)3.3固废处置措施评述 (19)3.4噪声治理措施评述 (20)3.5绿化 (24)3.6环保措施投资 (24)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年处理废钢96000吨项目;项目性质:新建;行业类别:[C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建设地点: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法人代表:Vincent Bartin;投资总额:1070万美元,环保投资1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0.93%;投资计划:2005年10月投入生产。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1)职工人数:建设项目职工定员25人;(2)工作时间:单班白班制,年工作日250天,全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按2000小时计;(3)占地面积:全厂区占地22081m2,其中绿化面积6625m2,绿化覆盖率为30%。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1)产品方案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表(2)工程构成建设项目工程见表1-2。
表1-2 公用及辅助工程表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建设项目位于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项目所在地块为规划的工业用地,本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081m2,绿化面积6625 m2,符合新建项目绿化覆盖率30%的要求。
初期雨水计算

1、项目一般采用历年最大暴雨的前15分钟雨量为初期雨水量。
某地区历年小时最大暴雨量取1991年最大日降水量196.2mm的10%,生产装置区总面积约为1000m2,故初期雨水量为:1000×19.62×10-3×1/4=4.905m3/次2、查一下当地的气象资料,暴雨强度**m3/(m2.s),年平均暴雨次数*次/年,结合生产装置区的面积,可以估算出该项目的初期雨水量。
该方法简单一点,但不是很准确!3、初期污染雨水按下式进行估算:q=3841(1+0.85lgP)/(t+17)0.85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重现期,取一年;t——地面集水时间与管内流行时间之和(取1);计算结果q=329升/秒•公顷Q= qFψTQ——初期雨水排放量F——汇水面积(公顷),Ψ——为径流系数(0.4-0.9,取0.7)T——为收水时间,一般取15分钟。
本项目核心装置区占地面积0.4公顷,前15分钟初期雨水量为85m3。
雨水量降雨时沿地面流行的雨水量,常称雨水径流量,为设计城市雨水管道和道路涵洞的基本数据。
降落的雨水在流向排水管道的过程中,有的留在树木花草与房屋等地物上,有的渗入土壤,有的留在地面的低洼处,只有一部分流进雨水管道或渠道。
雨水的降落量用自记雨量计(见图测录。
雨水径流量可以用设在渠道或管道内的流量计测录,也可以从雨水降落量推算。
推算的方法有多种。
雨水管道的汇水面积一般不大,故设计流量的确定常用估算小汇水面积径流量的方法。
一般采用推理公式:Q=сFq=167сFi式中Q为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升/秒);с为径流系数(雨水径流量和降落量的比值);F为汇水面积(公顷);q为设计暴雨强度,以单位面积降雨流量计〔升/(秒·公顷)〕;i为设计暴雨强度,以降雨深度计(毫米/分)。
排水管道常分段设计。
雨水管道设计段的汇水面积F可从雨水管道系统平面图上求得。
径流系数с根据地面状况和经验数据确定,屋面、路面、场地等铺砌地面可采用0.8或0.9,绿地可采用0.1或0.15,一般按设计规范采用。
2种初期雨水计算方式

初期雨水计算方法
方法一:
初期雨水按《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中的式3.1.1-1及3.1.1-2计算。
根据式3.1.1-1中,F=4617㎡(装置区面积),h取30mm。
V=138.51m³。
根据式3.1.1-2中,V=138.51m³,t取48h,Qr=2.89m³/h。
根据“5 未预见污水量应按各工艺装置(单元)连续小时排水量的10%~20%选取。
”本项目按20%选取,则本项目初期雨水量为20%×2.89m³/h×8000h=4624m³。
方法二:
初期雨水量以多年平均小时最大降雨量的前15分钟降水作为初期雨水,项目厂区面积为46944.8m2,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q=3920(1+0.681lgP)/(t+17)^0.86(长沙的,其他地方请找其他地方的公示,环评手册里有)
q——暴雨强度(L/S•hm2);
P——重现期,取一年;
t——降雨历时;
计算结果q=199L/S•hm2
Q = qFψT
Q——初期雨水排放量;
F——汇水面积(公顷);
Ψ——为径流系数(0.4~0.9,取0.6);
T——为收水时间,一般取15分钟。
经计算,项目总汇水面积约为4.7hm2(装置区),前15分钟初期雨水量约505m3/次。
暴雨次数按18次/a计,则初期雨水的量为9090m³/a。
初期雨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期雨水计算
1、项目一般采用历年最大暴雨的前15分钟雨量为初期雨水量。
某地区历年小时最大暴雨量取1991年最大日降水量196.2mm的10%,生产装置区总面积约为1000m2,故初期雨水量为:
1000×19.62×10-3×1/4=4.905m3/次
2、查一下当地的气象资料,暴雨强度**m3/(m2.s),年平均暴雨次数*次/年,结合生产装置区的面积,可以估算出该项目的初期雨水量。
该方法简单一点,但不是很准确!
3、初期污染雨水按下式进行估算:
q=3841(1+0.85lgP)/(t+17)0.85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重现期,取一年;
t——地面集水时间与管内流行时间之和(取1);
计算结果q=329升/秒•公顷
Q= qFψT
Q——初期雨水排放量
F——汇水面积(公顷),
Ψ——为径流系数(0.4-0.9,取0.7)
T——为收水时间,一般取15分钟。
本项目核心装置区占地面积0.4公顷,前15分钟初期雨水量为85m3。
雨水量
降雨时沿地面流行的雨水量,常称雨水径流量,为设计城市雨水管道和道路涵洞的基本数据。
降落的雨水在流向排水管道的过程中,有的留在树木花草与房屋等地物上,有的渗入土壤,有的留在地面的低洼处,只有一部分流进雨水管道或渠道。
雨水的降落量用自记雨量计(见图测录。
雨水径流量可以用设在渠道或管道内的流量计测录,也可以从雨水降落量推算。
推算的方法有多种。
雨水管道的汇水面积一般不大,故设计流量的确定常用估算小汇水面积径流量的方法。
一般采用推理公式:Q=сFq=167сFi
式中Q为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升/秒);с为径流系数(雨水径流量和降落量的比值);F为汇水面积(公顷);q为设计暴雨强度,以单位面积降雨流量计〔升/(秒•公顷)〕;i 为设计暴雨强度,以降雨深度计(毫米/分)。
排水管道常分段设计。
雨水管道设计段的汇水面积F可从雨水管道系统平面图上求得。
径流系数с根据地面状况和经验数据确定,屋面、路面、场地等铺砌地面可采用0.8或0.9,绿地可采用0.1或0.15,一般按设计规范采用。
由于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很多而复杂,故其数值精度不高。
设计暴雨强度根据当地降雨记录选用。
限于经济条件,不能采用历史上曾出现的最大值。
常先把自记雨量计记录归纳为暴雨曲线或公式,然后根据设计条件确定设计段的暴雨强度。
常用公式为式中t为降雨历时(分);p为重现期(年);A、A1、b、C、n为与地区气象条件有关的参数。
可以看出,i值是t时段内的平均强度。
一阵雨中有很多t时段和相应的i值,式中的i值是其中的最大值。
设计段的瞬时流量是由排水面上各点的雨水汇集成的,所以设计降雨历时应当等于汇水面上最远一点流到计算点的时间。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地面集水时间,其值可以估计,也可借助某些经验公式估算,一般在5分钟左右;另一部分为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随流程长短而异,其值可以计算。
对同样的一个历时(例如10分钟),每阵雨的相应i值(如i10)不同,大雨值大,小雨值小。
重现期p也要影响i值的大小。
例如p=2年时的i10值是(i10)2,表明平均每二年出现一次阵雨,它的i10等于或大于(i10)2;p值愈大,(i10)p愈大。
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决定于对暴雨积水的容忍程度和经济条件,对设计雨水管道的选用范围一般为0.33~2.0年;对设计涵洞一般为20~50年。
重要干道、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严重损失的地区,宜采用较高设计重现期。
值得注意的是,径流系数有一定的可控性。
通过地面的高程规划,空地的平整、绿化和容许绿地短暂积水,可使径流系数降低。
此外,还可利用地区的湖泊、水塘调蓄雨水量,以减少雨水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