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八现代文阅读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下习题课件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八下习题课件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 【甲】《桃花源记》(略)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 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 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②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 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 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③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 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④。”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垩(è)慢:用白泥涂抹。慢,同“墁”。②斫(zhuó):砍,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是.鱼之乐也 (2)汝.安知鱼乐 (3)听.而斫之 (4)宋元君闻.之
是: 这 汝: 你 听: 听任 闻: 听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比.者 (2)珠可历.历.数也 (3)大可.二寸 (4)二人对酌.于中
比: 靠近 历历: 分明的样子 可: 大约 酌: 饮酒
2.下列各句中加点“为”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A.中轩敞者为.舱 B.为.宫室、器皿、人物 C.全石以为.底 D.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解析】例句“为”:是。A.是;B.雕刻;C.作为;D.成为。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8专题八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8专题八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答题术语。 下列术语并非是题目的确切答案,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如 回答中间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只写出这个术语就草草了事,这样的 回答内容太过空洞,规范的回答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如“承接了 上文……同时引起下文,为下文写……作铺垫”。以下这些术语必须牢 记:
(1)开头段 结构——埋下伏笔;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引出下文;上
识和理解。
答题模板 模板1:浅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文中意思) 模板2:这句话运用了……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句
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情 感(主题)。 模板3:这句话启示/告诉我们……
(2)句子的作用:
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①点明中心或主旨(中心 句或主旨句);②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环境描写句);③表现人物的思 想情感或性格特征(人物描写句)④揭示文章脉 络层次,推动情节发展(过渡句、伏笔句);⑤ 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总结句)⑥画龙点睛、深 化主题(结尾议论句)。
【解析】 先解释词语本义,再根据文中语境, 分析其震惊的感受。
【答案】 “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 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 自己的女儿时内心的震惊。
(2)词语的调换
题型:加点的词如果换成“××”,可以吗? 模板5:不可以(一般都是不可以)。加点词语
是……意思,用在文中表现出……特点/表达 了……情感/是……意思,用“××”表现不出…… 的特点/表达不出……的情感。 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 描写了……(对象)……,所以……
语句赏析就是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通过对文字的表面意 思进行推敲,揣摩出句子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这类题型能够全面考查学 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因此在中考中成了一个热门考点。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2.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问题探究】 1.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变式设问:从本文看,作 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以《落照图》为例加以说明。
知识盘点
(四)《北冥有鱼》
1 (1)同“溟”,海 (2)记载 (3)盘旋飞翔 旋风 (4)离开 气息,
文中指风 (5)①代词,指北冥之鱼 ②表示选择 ③代词,指 大鹏
2 (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 示例一:不同意。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主动展示才能,并不
断完善自己。示例二:同意。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千里马就 会被埋没,才能得不到发挥。
拓展阅读
1 (1)虽然 (2)同“饲”,喂 (3)用马鞭驱赶 (4)派
2 (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死马尚且花五
百金购买,更何况活马呢?
2 (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不相类似。(3)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问题探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 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拓展阅读
1 (1)合适,适宜 (2)全,都 2C 3 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 4 先写董源的画“宜远观”,然后写“近视”和“远观”效果的不同,再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八《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PPT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八《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PPT课件

现代文阅读
【点拨】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信息的筛选概括。 解答此题先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提示内容,可以看出就是 对第二段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根据"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 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売层” 一句可概括出①处的答案,再根据“因此太阳本身会更 热且不断膨张,変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 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 吞掉”一句,概括出②处的答案。
现代文阅读
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 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追我 们的个性”,作者指出窗的光度影响态度,从而上 升到人的行为与个性,北窗的粉墙、疏竹正体现了 作者的人生态度与境界。
现代文阅读
5.作家彭定安说,本文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 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纯实际的和实用 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意,作者在文中赋予窗以人的情感,同时 在第⑧段中指出窗的光度影响态度,从而上升到 人的行为与个性,北窗的粉墙、疏竹正体现了作 者的人生态度与境界。
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书房的宁静安逸。
现代文阅读
(2)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 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 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点拨】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作答本题要了解常见 修辞手法。第②中从结构看,三句结构类似,运用 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北墙外疏竹在不同情况下的 情态,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
2.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 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 ①_热__核__反__应__释__放__能__量__,__点__燃__太__阳__的__氢__壳__层___—— ②太__阳__不__断__膨__胀__,__成__为__红__巨__星__,__吞__噬__水___星__和__金__星 ——太阳烤焦地球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八下现代文(共28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八下现代文(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考情检索:2017年第1题C选项考查《组歌》中的“执拗” 一词的字音,第2题C选项考查“馈赠”“长吁短叹”的 字形;2017年第1题C选项考查《云南的歌会》中的“譬 喻”“即物起兴”的字音;2017年第2题A选项考查《我 的母亲》中的“文绉绉”一词的字形;2017年第2题C选 项考查《雪》中的“脂粉奁”一词的字形;2015年第2 题B选项考查《组歌》中的“真谛”一词的字形;2014 年第1题B选项考查《海燕》中的“胆怯”一词的字音, D选项考查《雷电颂》中“虐杀”一词的字音;2013年 第2题D选项考查《雷电颂》中“虐待”一词的字音。
四、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的作者是__鲁迅__,原名__周树人__,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 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 2.《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胡适__,字适之,学者,曾用笔 名有天风、藏晖、铁儿。本文选自《__胡适自传__》。 3.《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__牛汉__,原名__史成汉__, 诗人、作家。诗集有《彩色的生活》《温泉》。散文有《牛汉 散文》《萤火集》《童年牧歌》。 4.《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__茨威格__,__奥地利__(国 别)作家、评论家,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5.《我的童年》的作者是__季羡林__,山东临清人,学者、 翻译家、作家。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国宝。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横线的别字
三、理解词语 1.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2.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 脆。提示:不能形容做事磨蹭。 3.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 声叹气。 4.千山万壑(hè):山峦连绵,高低重叠。 5.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6.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 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提示:不能用于其他 下决心的事情,专指爱情方面。 7.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爱是岁月的书签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②“孤身在外,遇到选择,不要从利益出发,要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出发!”③那是母亲的笔迹。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很少回去,即使偶尔回家,也不再带着一本书。

可是,母亲依然记得她夹书签的习惯,依然记得在书签上给她留下温暖的只言片语。

④她从小就喜欢看书。

那时常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看到哪一页,便夹在那儿。

而母亲第一次在书签上写字,却是小学四年级时。

那时她正看一本《安徒生童话》,那一天正好看到《海的女儿》,回来继续看时,就见到书签上母亲写了一句:“如果你是那条美人鱼,你会怎么做?”那个晚上,她想了这个问题许久,她都为自己的想象力而惊讶。

⑤可是,她并没有告诉母亲答案,母亲也没有问她。

后来,母亲就常在书签上给她留字,或是提出问题,或是提醒学习,而她,有时也会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母亲都会及时作答。

这成了母女间的默契,平时说话从不说起这些事,而她也常常更换书签。

⑥读初中时,她迷上了琼瑶的小说,心中对那些童话般的爱情极为向往,【A】少女的心事也因此绮丽多姿,那么多的悄喜轻愁美丽而又无奈。

甚至有一段时间,她有些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年少的心里便多了一份牵念。

那个晚上,写完作业,她打开那本《我是一片云》,看到书签上有字迹:“先成长,先欣赏,再开花,再芬芳。

”自从读初中以来,她极少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扰了,而母亲依然能看出她的心事,在最恰当的时间,给予她小小的温暖与帮助。

⑦然后的时光就匆忙起来,学习和繁忙,使得整个高中三年,她看书没有以往一年多。

常常一本书没看完,便被扔在那里,渐渐遗忘。

可是每当想起,重新翻看,依然能看到母亲的话,虽然隔了许久,却是温暖依旧。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周铁钧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

《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

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

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

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

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

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

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